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1、2月份调研报告合集37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131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5分钟

调研报告

目 录

1.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高平、李春林:

擦亮生态底色统筹绿色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重要指示精神的"内蒙古实践" 1

2.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耿建扩、陈元秋:

传统"钢城"变现代"港城"河北唐山以"三个努力建成"为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转型发展重要指示精神 7

3.安徽省司法厅课题组:

大调解工作格局的构建与思考以安徽省为例 14

4.王婧仪:

东北振兴背景下吉林省优势产业建设调研报告 24

5.隆安县都结乡农业水利站农利亮:

都结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30

6.本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郑波、陈力:

鄂尔多斯重塑 36

7.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农村局李田田、张小伟:

赴江浙地区考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调研报告 50

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文永红、孙超、于东海:

高校督办工作机制调研与思考 56

9.农发行河南省分行课题组:

构建高效联合监督机制服务脱困发展 62

10.朱荣兰、姜红: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力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67

11.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关于全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72

12.张倩琳:

广东乡镇属集体企业发展现状和困难调研报告 82

13.安徽省公安厅政治部:

弘扬英模精神激发全警士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公安机关典型选

树的调研报告 88

14.陈雪珍、金文奖、李丹: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95

15.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毛攀云:精准扶贫首倡地的乡村振兴新路

从十八洞村"洞见"乡村发展图景 101

16.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扛起主体责任聚各方力量推动税务系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国家税务总局"纵合横通强党建"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107

17.曹耀峰:流动的旗帜坚强的堡垒关于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党委的调研报告 115

18.江苏省常州市市场监管局调研组:强市富民的"定海神针"现代化建

设的"先锋主力"江苏省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120

19.青海省司法厅王小民杨恒:

青海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调研与思考 125

20.汪海蓉、穆雪红:

青海省国有林场调研报告 133

21.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

全球数字税改革及其影响 138

22.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李晓东、周洪双:

让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从四川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看如何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142

23.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焦连志、杨升沛: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践调研分析 149

24.太原市委党校《基层治理领域》课题组:

太原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157

25.安徽省直机关工委课题组:

推动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的实践与思考 164

26.闫同湛: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170

27.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课题组: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179

28.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 188

29.胡仙芝:新时代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主要经验来自上海和浙江基层社

区防控的调研报告 200

30.王丹、徐学荣:新时期从"量"走向"质"关于福建省特色农业发展

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209

31.扬州市职业大学团委书记王淼:

扬州市职业大学团员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调研报告 218

32.青岛市直机关工委课题组: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究 221

33.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周其森、赵秋丽:

以文化人汇聚乡村振兴的文明力量从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看如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指示精神 227

34.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朱亮高、汪仲启:

映照光荣城市美好未来从"上海实践"看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233

35.江苏省高邮市纪委监委调研课题组:

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238

36.陈全秀:中职教师科研能力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于9所中职学校的

调研分析 240

37.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袁树平:

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调研与思考 245

擦亮生态底色统筹绿色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重要指示精神的"内蒙古实践"

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 高平、李春林

(2022年1月19日)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毗邻八省区,草原和森林面积占全国的22%和7%,水面、湿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从盲目治沙到科学治沙,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业、产业化治沙,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成功找到一条治理沙漠的科学之路。今天,区域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内蒙古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一、探索科学治理"黄沙披绿",产业转型"点沙成金"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沙漠腹地风蚀沙埋严重,一度被视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30多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创造了绿进沙退,大漠变绿洲的奇迹,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之路,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经济示范区"。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

古老的歌谣唱出库布其过去的真实写照。1997年,位于沙漠腹地的杭锦旗开始探索修建穿沙公路,作为典型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0倍,建设难度无法想象。

针对千辛万苦修好的公路随之就被沙土掩埋的境况,库布其人探索"栽死的、种活的、养绿的"的修路方案:在道路两旁栽下干沙柳、玉米秸秆等来设置沙障、固定流动沙丘、防止沙淹公路;在被固定的沙丘上种下牧草和低矮灌木,通过悉心养护让道路两侧绿起来。在以"政府主导,干部群众和企业出钱出力,全民参与"的模式下打响了一场治沙大会战,吹响了治理库布其沙漠阵地战的号角。

从1997年修建第一条穿沙公路至今,杭锦旗修建的重点穿沙公路共6条,总里程达900多公里。实践证明,穿沙公路不仅改善了交通,公路两侧设置的沙障,公路沿线的飞播造林,控制了流动沙漠面积。然而,修建穿沙公路只是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的创新举措之一。

多年来,当地结合沙漠化土地类型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使用"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方式进行科学治理,即沙漠的周边被连绵的人工林紧紧锁住,中间则用方格沙障固定沙丘,为飞机播种人工植苗创造条件。同时,逐步探索出"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与此同时,为了让治理效果可持续,当地坚持用产业化的思路,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人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探索"点沙成金"、绿富同兴的奥秘。达拉特旗官井村曾是有名的"穷沙窝子",沙地变成了良田,多家企业看中这里的发展前景,纷纷投资产业。2013年,村民们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销售沙柳苗条,2017年收入12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2万元,成了小康村。

生态环境日趋友好也推动了当地沙漠旅游业发展。近10年,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560万人次,实现收入61.2亿元。不仅如此,库布其治沙市场主体正依托数十年治沙绿化增汇和光伏发电减排的"双向碳中和"实践成果和科技创新经验,积极探索"治沙生态一光伏发电一电解水制氢一绿色化工"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不仅走进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

玛干等各大沙漠沙地,还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治沙开出"中国药方"。

二、治理"对症下药"治沉疴,"一湖两海"现生机

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一湖两海"是内蒙古的三大淡水湖,如三颗明珠镶嵌在北方大地上,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

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的岱海是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国家重要湿地之一。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岱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世纪50年代200平方公里的湖面,目前萎缩至50余平方公里。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保护治理岱海,推动由"一湖治理"向流域治理,"内治"向"内治外引"、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传统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2020年以来,岱海萎缩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质、生态系统开始改善。

在岱海治理中,当地结合实际,精准施策,推动实行工业零取水,耕地"水改旱"的措施。位于岱海南岸,拥有4台发电机组的大型火电厂每年需要从岱海取水1100多万吨,并将冷却水直排岱海。

2017年4月,该电厂实施发电机组改革升级项目,随后实现向岱海零取水。几年来,凉城县对湖周边的21万亩水浇地实施"水改旱",推进农业节水。凉城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张泽介绍,对岱海沿岸耕地实行"水改旱",每年可减少使用化肥420吨、农药6吨、地膜210吨,大大减少岱海的面源污染。在"水改旱"等农业控水措施基础上,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既能缓解农业与岱海争水,又带动种植业升级、农民增收。

2020年起,岱海治理由"一湖治理"升级为流域治理,实施22条入湖河流沿线绿化、水保等工程,改善水质和水循环。为确保治标又治本,岱海治理由"内治"向"内治外引"转变。2020年5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从托克托县境内的黄河干流取水,输水线路长131.7公里,设计年最大取水量4466万立方米。

尊重规律、对症下药,一条生态保护的综合治理之路在内蒙古如火如荼开展。

呼伦贝尔市全力推进两期工程40个项目实施,打出呼伦湖治理组合拳--

在呼伦湖周边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57万亩草场自2020年起全部禁牧,有效遏制流域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建成引河(海拉尔河)济湖工程,进一步保证生态补水能力;5年限产休渔,结合增殖放流、土著鱼种繁育研究,有效促进呼伦湖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对呼伦湖周边及入湖河流沿线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工程,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削减人为干扰因素对流域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截至2021年6月,呼伦湖水域面积达到2144.9平方公里,较2011年增加300多平方公里,湿地生态逐步恢复,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作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关口,巴彦淖尔市开展乌梁素海全流域全要素综合治理。在乌梁素海上游的乌兰布和沙漠,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积极探索沙漠治理与绿色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治理模式,治沙7.25万公顷,阻止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实施点源污水"零入海"行动,实现城镇污水和工业园区废水全部收集、处理、回用;在农村牧区运用先进技术,集中处理畜禽粪污、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沼气,变废为宝;开展乌拉山受损山体修复、山洪沟口整治;采取草畜平衡、休牧轮牧等措施,修复乌拉特草原生态。

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一湖两海"综合治理深刻揭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谈到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统筹"二字。

有了方向指引,如今,内蒙古摒弃过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一治理模式,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打破阻碍系统治理的制度坚冰。内蒙古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目标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解决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中的难点,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责任模糊、"谁管谁都不管"的问题。

逐步建立源头治理的机制。内蒙古全区50.46%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守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底线,从源头上将不合理开发挡在门外。完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设置绿色门槛,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逐渐补上综合治理的短板。内蒙古制定发布《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屏障规划》),构建"一线一区两带"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总体布局。其中,"一线"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主要山脉构成的生态安全屏障"脊梁"和"骨架","一区两带"是黄河重点生态区、大兴安岭森林带和北方防沙带三大战略空间,以重点区域突破带动全域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

与此同时,《屏障规划》以遵循生态保护和修复内在机理和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将全区作为统一的生态系统进行总体布局为总体建设思路,明确了森林植被建设与保护、草原植被建设与保护、防沙治沙、河湖综合治理与湿地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绿色发展、损毁土地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环境污染防治九项重点任务。目标是到2035年,内蒙古全区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区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自我调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综合试验区、生态服务和产品供给保障区、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创新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践行区。

三、发展治理任重道远,建设久久为功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内蒙古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坚持从国家大局出发、从民生根本和长远出发,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实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认知革命。

做好生态文章。生态是内蒙古最大的资源。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艰苦努力,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但是,内蒙古生态脆弱、环境污染的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变,农田水利、黄河流域治理、"一湖两海"综合治理等依然任重道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的那样,生态文明建设是久久为功的事情。内蒙古要坚持不懈,一年接着一年干,要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

力,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做好治理文章。坚守底线,划定红线,着力推动内蒙古生态环境的系统改

善、统筹推进、全面进步,实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近年来,内蒙古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农田水利建设、草原森林保护修复、沙漠荒漠治理以及"两湖一海"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典型的"库布其治沙模式",打破了"沙漠不可治理"的坚冰,为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智慧。

做好绿色文章。绿色是内蒙古最美的底色,也是内蒙古最大的发展优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其中"绿色"是发展的根本,同时呼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到"一湖两海"综合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内蒙古在治理中发展,在发展中治理,"绿色"则是贯穿其中的最终目的。绿色发展中蕴含着创新,内蒙古在生态保护建设中不断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借助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迈上更高的发展水平,取得更大的成效。绿色发展为了民生福祉,内蒙古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说到底就是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必须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人民生活高品质发展、边疆民族地区高效能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处理好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变。

传统"钢城"变现代"港城"河北唐山以"三个努力建成"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转型发展重要指示精神

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 耿建扩、陈元秋

(2022年1月21日)

每座城市的年轮,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河北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曾经创造了"中国七个第一":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现存的第一张股票、第一位中国本土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以后,唐山以其深厚的工业基础,渐次形成钢铁、水泥、化工等主导产业,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长期以来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进入21世纪,唐山走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资源依赖弊端显现,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开放型经济竞争力偏低,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等问题困扰着这座城市。

值此历史关键时期,习近平同志于2010年7月和2016年7月两次在唐山考察,为这座城市把脉问诊、指航定向、擘画蓝图,结合世界之变局和唐山实际,作出"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和"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为唐山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转型升级实践路径,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唐山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年倏忽而过。唐山这座城市在践行"三个努力建成"道路上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在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有哪些经验和启示?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赶往唐山,赴港口、入厂企、走工地,对唐山的成就、做法和经验进行深入调研--

一、十年答卷:向海图强打造"蓝色引擎"

在世界经济低迷、全国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的节点,唐山经济增速不仅没有出现"硬着陆""断崖式下跌",全市经济规模还实现了"四级跳":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2014年、2018年、2020年分别超过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连续十年排名河北省全省首位。

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920.8亿元,同比增长7.6%,总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十八位。

向海图强、转型发展,这是调研组在唐期间听到最多也是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调研组亲眼见证,人们对于唐山"钢城""煤都"的旧有印象已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具国际范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首先,开放广度深度拓展,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作用彰显。

冬日的渤海湾,碧空万里,海水湛蓝。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两艘巨轮静静停靠,数十米高的大型卸船机正挥舞着"巨臂"作业。

"唐山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拥有渤海湾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大型深水泊位的钻石级港址。"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副局长罗同祯介绍,坐拥长达229.72公里的海岸线,唐山自2010年以来便不断开拓内外贸航线,到目前已开通国际航线232条、通达世界190余个港口。2021年,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由2010年的2.46亿吨提升至7.22亿吨,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截至目前,唐山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接卸港,最大的钢材、煤炭输出港和我国重要的油气进口基地和储备中心,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1年,唐山港港口贸易额实际完成3300亿元!"提及这一数据,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唐山市委书记张古江语气中满是自豪。他说,成绩的取得,正是得益于唐山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接续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唐山港这一综合贸易大港潜能加速释放,唐山对东北亚尤其是日韩企业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2022年1月7日,在距唐山港京唐港区4号码头仅1.4公里的工地上,河钢集团和韩国浦项联手打造的高端汽车板合资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1.25亿元,是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单体投资最大的外商合资项目。"项目开工为唐山钢铁行业由黑变绿、由旧变新、由大变强注入了强大动能。"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国良在致辞时说。

据唐山市商务局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唐山境内有日、韩、蒙、俄等东北亚国家投资企业共96家。同样,唐山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截至2020年年底,唐山累计在册境外投资企业175家,范围遍及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备案(核准)对外投资企业53家,"一带一路"沿线逐渐成为唐山对外投资合作热点地区。其次,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已现雏形。

数九寒天,在曹妃甸南堡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人们忙活得热火朝天。在这里,由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一期工程正紧张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氯化法钛白粉是一种新兴材料,项目建成后,燕钢氯化法钛白粉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一半以上,实现税收12亿元。

昔日赫赫有名的钢铁企业进军新兴产业,这在唐山绝非个例。曾被誉为"钢城""煤都"的唐山,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快速发展,机器人、锂电池、城市轨道车辆等高科技产品从无到有、逐步做大,城市处处呈现"新型工业"新气象。

2021年9月,由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未来系列"新型都市快轨列车在唐山市丰润区下线;2021年12月,唐山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园项目在唐山市路南区顺利签约;2022年1月,在唐山市高新区开诚机器人生产车间,整齐排列的各类特种机器人正整装待发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20.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7.0个百分点。目前,唐山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15家,比2010年增加1357家,是2010年的24.3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14.2%。

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唐山对本地资源依赖快速降低,铁矿石原矿产量由2010年的11020.7万吨降低到2020年的4983.4万吨,原煤产量由2010年的4404.8万吨降低到2020年的2031万吨。不仅如此,唐山持续推动钢铁行业产品迈向中高端,由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稳步迈进。数据显示,唐山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2021年达到38%以上,比2010年提高30个百分点;2021年1月至10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354.9亿元,是2010年同期的6.7倍。

离唐山港京唐港区不远的地方,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新区映入眼帘。这是一座现代化钢铁企业,从2018年3月开工到2020年9月7日高炉点火,"一片滩涂地"一举跃变为"现代化钢城"。如今,以低碳、绿色、智能为标识,河钢唐钢成为了一座崛起于渤海之滨的"未来工厂",也成为唐山转型发展的最好例证。

其三,融入京津冀城市群,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地位稳固。

仅用22秒,钢铁企业产生的工业尾气就被加工成"粮食",这在河北省曹妃甸工业区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厂区内已变成现实。采用世界领先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首钢集团旗下的河北首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把首钢京唐每年

产生的3.6亿标准立方米工业尾气加工成5000吨新型饲料蛋白、4.5万吨燃料乙醇,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8万吨。

早在2010年6月26日,首钢京唐一期工程主体设备在曹妃甸全面建成投产,自此,首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者、引领者、实践者。

面朝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区位优势明显的曹妃甸,自首钢搬迁开始就拉开了与北京产业合作的大幕。在首钢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京津产业转移落户至唐山。据统计,2014年以来,唐山共实施与京津合作亿元以上项目796项,总投资4937.2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超过60%。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