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1月调研报告-34篇(第71/9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01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68分钟

如今,有着潍柴标记的"心脏",从道路用走向非道路用,从海洋内河航

运走向高速高端大缸径,成功构筑起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正如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所说,无论是动力总成,还是整车整机业务, 都是为了做强主业,为了发挥好集团动力总成的核心技术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生存既要磨练"十八般武艺",更要有炉火纯青的"拿手绝活"。在主业本业和辅业副业之间,有舍与得的智慧。潍柴在战略聚焦中蓄势、做强做优主业,在稳扎稳打中造势、发展壮大主业,在经受市场风吹雨打中成势、锻造引领全球的主业,从而在创新上领先、在创业上争先、在创造上抢先。

大而不强如何解?

创新是第一动力。心无旁骛攻主业,只有一往无前的定力还远远不够,科技创新的加持十分关键。破解国有企业被质疑大而不强的痼疾,也需要科技创新来破局。这么多年,潍柴舍得投入、敢于投入的,都在围绕"创新"展开, 以此破除"平均主义、官僚主义、红眼主义、混子主义"。

激荡创新动力,不忘心酸破解"芯酸"。

一路走来,原潍柴动力执行总裁、现中国重汽总经理王志坚感慨万千,"1998年,工厂连续半年发不出工资,断水断电,研发人员走了三分之二,账面资金只有8万元,债务却高达3亿元。"

37岁的谭旭光临危受命,成为潍柴历史上最年轻的厂长,改革攻坚战也随之打响。痛定思痛,厂长谭旭光决心把研发队伍拉起来,把产品竞争力提起来, 靠实力进入市场搏击。从0到1,最难的是建立正向研发流程。

王志坚说,起初,我们请咨询公司就新产品研发"交钥匙",我们派团队过去,从头到尾跟着学,破解了别人不会告诉你的"黑盒子"。逐渐建立研发流程,细分出30多个流程,这些年研发流程不断精密精细。

没有最后的成功,只有不断的成长。目前,集团发动机板块研发人员有将近6000人,已建立起完全自主的发动机正向研发能力,不但做到国内最强,还可以与世界高手掰掰手腕。

自主电控系统是发动机的"大脑"。长期以来,这一技术被国外垄断。电控系统开发工程师李国朋说,在对标国际先进企业逆向开发的基础上,他们不断迭代更新,失败过无数次,经过4年艰辛努力,创造了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高压共轨电控系统等,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让发动机有了"中国芯"。

从零起步做到行业第一,潍柴人成就感满满。"当我们在大屏幕上看到400 万台发动机标志闪烁在各地,它们对中国经济脉动的影响也活跃在眼前。这就是责任!"智能服务开发业务副经理宋业栋充满激情地说。

激励创新成果,给"甘坐冷板凳者"以让人眼热的褒奖和重奖。

能挣钱是本事,会分钱才是智慧。早在2001年,潍柴就设立科技创新奖, 以70万元重奖科技成果。至今,每两年一次的科技创新奖励大会成了重头戏。2019年"潍柴科学技术最高奖",奖励个人1000万元。研发人员、大国工匠等登上领奖台,受到褒奖,拿到重奖,极大激发了科技创新热情。一批科技人才和创新产品脱颖而出。

2020年1月,潍柴动力被评为全球"灯塔工厂"。一号工厂厂长栾建伟告诉记者,这里是潍柴高速大功率发动机的重要生产制造基地,可以混线生产70多个品种的发动机,具备年产30万台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

"树军气门挺柱自动装配单元""洋洋正时齿轮螺栓拧紧单元 "潍柴车间有不少以人名命名的工序标牌,彰显了一线创新的成果,是对工匠创新的褒奖。

潍柴动力首席技师王树军,从维修工起步,从修设备到改设备再到造设备, 先后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近9年来,他带领团队实施各类创新25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构建竞争机制,揭榜挂帅见真章。

潍柴不给青年科技人员设"鸟笼子",而是尽量"放鸽子",让他们展翅飞翔。2021年3月,针对市场急需产品、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等,集团发布一批"揭榜挂帅"项目,不看资历学历看能力,通过公开竞标产生了47位项目负责人,其中18名是普通科研人员。

正因为拥有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潍柴科技引擎声动世界,逐渐构建起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2018年至今,潍柴换挡提速,新科技、新业态全面起势,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2019年,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彻底扭转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潍柴提升核心竞争力始终围着主业转,这给我们以启示。一是自主与开放,核心技术求不到、买不来,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但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自己肯努力,也要善借力;二是省钱与烧钱,

不该花的一分也不能乱花,但不是当"铁公鸡",该烧钱的要找准方向,为未来赛道积蓄动能;三是研发机制宽与严,科技创新要坚持宽容失败,努力创造创新的宽松环境,包容宽容人才个性。

万马奔腾如何相?

人才是强企兴企之要。潍柴总部所在地潍坊并非一线城市,凭什么引来高端人才?靠什么让人才活起来、动起来、强起来?潍柴的做法是,给各类人才搭建竞相表现的舞台。

一是求贤若渴引人才。"买设备不如买技术,买技术不如买人才。"这是潍柴管理层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近年来,潍柴从国内外引进高端人才300多人。"80后"陈文淼的故事颇具代表性。本硕博连读于清华大学的陈文淼,学的是汽车工程系动力工程专业。2009年春天,他向潍柴投简历后不久,就接到电话,说董事长谭旭光想与他面谈。

"我记得很清楚,在饭店的大堂,谭总利用会议间隙跟我谈了20分钟,讲了企业的发展、未来的规划。一个跨国企业的董事长,与我这个还没正式迈出校门的学生面谈,本身就很不一般。我的回答是,以后我就是您的兵。"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