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范文-34篇(第40/81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514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39分钟

桥马还有一件新鲜事,就是发展农村电商,建起了"空中农贸市场"。自 治区工商联帮助引进了一个农产品空店收购点,以高于市场批发价的价格收购 村里的农特产品,县财政补助运费,送到南宁市社区空店销售。这样做的好处, 一是将农民分散种养的家庭农产品,集中起来进入市场,减少了中间环节,农 民得实惠;二是城里人足不出户,就能吃到乡下人平时"自己吃的"绿色食品, 那感觉完全不一样。村民们喜形于色,说这也是一种"供给侧改革"吧?

从桥马的情况看,脱贫之路千条万条,产业扶贫还是第一条。

"一户一册"回头看

(2016年9月27-28日,崇左市天等县)

在全区贫困户推行"一户一册"已经两个多月了,工作进展如何、效果怎样?带着这个问题,我抽出两天时间,到位于大石山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天等县实地走访。

天等在壮语中是"石头矗立"的意思,全县山地面积占85.48%,贫困发生率达21.31%,是全区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的几个县之一。

我到的第一站是进结镇品力村巴力屯。这个屯地处天等县最北边的大山深 处,贫困发生率达65.19%,看得出是一个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子。蹬上村里狭窄 的石阶,看到旁边有一栋四面透风的木瓦房,我问里面是否住着人?村干部说 是村民谭荣会家。我径直走了进去,屋里黑乎乎的,稀疏的木地板下层养着猪, 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正好老谭在家,我们坐下聊了起来。老谭说,家里共 有6口人,他和老伴都70多岁了,常年患病;大儿子、儿媳和小儿子外出务工, 干的是体力活,收入不多;孙子读大专,负担比较重。桌上摆着一本《精准帮 扶手册》,我拿起来翻了翻,各方面情况记得很清楚,"帮扶计划"也很具体。老谭说他最大心愿是2018年能盖座新房子。我问他房子这么破旧了,为什么不 早点盖?他说,如果搬出去,国家扶贫移民搬迁政策补贴多,自己负担轻;就 地危房改造,政府补贴较低,主要靠自己负担。但故土难离,留在村里,有一 亩几分地,种点粮食蔬菜,能省很多生活费用。因此,他还要再攒几年钱才能 盖新房。老谭说的是实情,看来我们在政策上还要做些研究。

老谭屋后住的是老党员李廷壮家,他今年82岁,有50多年党龄,当过村支书,按辈分应该称为李老了。李老与老伴同年出生,身子骨都很硬朗,5个女儿都出嫁了,老两口主要靠村干退休金、养老金和低保金过日子。李老拿出他家的《精准帮扶手册》给我看,一项项算下来,脱贫没有问题。刚好李老家的帮扶联系人也在,是进结中学的一名教师。他对李老家的情况和收入来源如数家珍,看得出下了不少功夫。他说,帮扶手册就好比是一份责任状,工作用心不用心,一眼就看得出来,不敢有半点懈怠。

第二天,我去了条件相对好一些的驮堪乡南岭村丰屯,走访了马秀玲家。马大姐今年66岁,早年丧偶,前几年女儿离婚后外出务工,外孙和外孙女跟着马大姐生活。我跟马大姐拉起了家常,她讲到外孙女在县城读小学,一个学期要交1000多块钱。我问,现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都已实行15年免费义务教育,为什么还要交那么多钱?村干部一时答不上来。后来向学校了解,主要是因为孩子异地就读,有一些需要个人承担的费用和自愿购买的保险等。我跟当地的同志说,党的惠农政策很多,要查一查是不是都落实了?记得去年底我去荔浦县调研,走到一个贫困户家,就发现这一家有位60多岁的老太太没有领到

按规定应该享受的养老金。后来让人社部门在全区开展普查,类似情况有3万多人,都给补发了养老金。现在帮扶手册专门摘录多项惠农政策,就是方便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随时对照检查,确保应享尽享。

从这几户情况看,帮扶手册的效果还真不错。

大家也提了一些改进意见,譬如尽量简明清晰,易懂易记等。也有的贫困户希望达到脱贫标准后,再连续记上两三年,持续帮扶,以实现稳定脱贫。这些意见都很好,需要不断改进。

还有的同志提出如何计算外出务工人员收入问题。天等县是劳务输出大县, 全县45万人中就有13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劳务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天 等的同志认为,计算贫困户家庭收入,应包括长期在外务工的家庭成员的全部 实际收入,而不只是其寄回或带回的那部分收入,否则会造成外出务工的越多、时间越长,其家庭收入越低的怪现象,也会助长单纯指望政府养老和脱贫的"逆导向"。我认为这个看法有道理。

贫困户收入的明细账

(2016年7月6日,百色市西林县)

百色市西林县位于广西最西端、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身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15.5万人,其中库区移民1.36 万人,贫困人口7086户28911人,贫困发生率20.39%,全县16亿财政开支中有15 亿多靠转移支付,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习近平总 书记十分牵挂贫困地区人民,特别强调精准扶贫。

我理解,精准扶贫重在三个环节,一是精准识别,二是精准帮扶,三是精 准脱贫摘帽。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前一个精准是后一个精准的前提和条件, 后一个精准是前一个精准的延伸和目的。为了做到精准识别,从去年10月开始, 全区组织了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调查488万户,涉及近2000万群众,按照自治区统一确定的98项指标,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方式,逐户摸底登 记,打分评议,通过两轮审核、两轮公示,从中确定了114.5万户贫困户、452 万贫困人口(截至2015年年底),在此基础上建档立卡,实现了精准识别到村 到户到人。为了做到精准帮扶,自治区实施了"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单 位包村、干部包户,因村施策,对户帮扶。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今年全区要

完成120万人口的脱贫任务,脱贫标准是"八有一超"。"八有"是指有收入来源、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村屯、有饮用水、有电用、有电视看,"一超"是指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判定是否做到"八有"相对好办,一 是一、二是二,看得见、摸得着,而认定"一超"则比较难。一来计算难。农 民除了现金收入,也有非现金收入;除了在本地的收入,还有在外地的务工收 入,很难一一核实。比如家里养头猪、养几只鸡、种点粮食果蔬,自己吃一些, 拿出去卖一些,怎么计算他的收入?二来核实难。由于当贫困户可以得到种种 政策优惠,很多群众不愿意报出自家的真实收入。我问过好几个贫困户,一年 收入多少钱?他们都是支支吾吾说"不多的,就一点油盐钱"。现在国家对确 认脱贫实行第三方评估,主要以贫困人口实际收入为依据,如果不能准确认定 贫困户的收入,精准脱贫摘帽就无从谈起。

这次在西林,看到百色市探索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签订"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书。双承诺,即由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向群众承诺帮扶脱贫,贫困户承诺积极努力争取定期脱贫;双认定,即由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对"八有一超"情况当面进行共同认定,并如实记录;双确认,就是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共同确认帮扶内容、措施和过程。在新丰村,我走访了贫困户王双、熊应和家,看见他们桌子上都摆放着市里统一印制的"三双"书,家里各种收入一项一项记在上面,帮扶干部与户主双方签字确认,一目了然。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