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范文-34篇(第41/81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514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39分钟

我问在场的村干部和贫困户对这种方式怎么看,他们都说这个办法好,每 笔收入都是摁过手印的,实实在在。他们还打趣地说,以前没有记账的习惯, 有钱就花,没钱凑合。现在家里有个账本,就像多了个"账房先生""管家婆", 钱该怎么挣、怎么花,心里更有数了。百色的做法使我很受启发,它解决了基 层干部最为困扰的贫困户收入"一笔糊涂账",导致戴上"帽子"的不愿摘, 或者没有达标的"被脱贫"的难题。

回到南宁后,我找自治区分管扶贫的负责同志和扶贫办的同志一起商量, 可不可以在全区推广?大家都赞成,决定在全区统一制作《精准帮扶手册》, 发到全区每一个贫困户。《手册》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帮扶联系人与贫困户共签脱贫承诺书;二是帮扶计划和帮扶联系记录;三是贫困户收入登记表,包括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政策性收入,以及其它收入等,分门别类,按月登记。《手册》后面还附上国家和地方与扶贫相

关的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以便帮扶联系人和贫困户对号入座,防止遗漏。《手册》一式两份,贫困户和帮扶联系人各执一份,同时记录、同步更新,年终验收,一年一核。这样做,不仅贫困户实际收入底数清楚,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还有利于干部转变作风,真正深入到贫困家庭中去,把工作做细做实。

独居老人集中供养是个好办法

(2016年10月8日,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

在农村贫困人口中,有一部分特困人员是处于普通贫困群众和五保户之间的"夹心层",他们大都年老体弱,亲属不在身边或无能力照顾,但又不能像五保户那样到敬老院安度晚年。

按照自治区贫困户"八有一超"脱贫摘帽标准,"有住房保障"是一条硬杠杠。很多人房屋破旧,但自身没有建房能力,即使政府帮助盖了房子,他们生活也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照顾是一个很大问题。听说柳州市柳北区对这个特殊群体实行"集中供养",我专门去看一看。据介绍,柳北区利用近年来闲置或废弃的公有房屋略加改造,建成了4个集中供养安置示范点,我这次去的是位于石碑坪镇石碑村的集中安置点。

一下车,就看到一栋粉刷一新的3层小楼,楼前有一个小院子,宽敞洁净。走进小楼,看到每间房都配有小厨房和小卫生间,陈设虽然简单,但很敞亮。村干部告诉我,这栋小楼原来是村委办公用房。村委搬走后就闲置下来了。经过改造,可以安置11户独居老人,现在已住进了3户。

我一边看一边了解这3户人家的情况。一户是单身户黄世其,今年90岁了, 生活不能自理。另一户陈亚源也是单身户,今年51岁,没有住房,患有慢性病, 今年7月刚做了胆结石手术。还有一户甘乃国,今年58岁,大女儿在南宁读书, 小女儿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老甘10年前被牛车压断了腿,妻子患有骨质增生 病,两口子都干不了重活,没什么收入,还欠下了2万元的债。这3户原来住的 土坯房都是危房,他们自己又没有能力建新房,政府才把他们安置到这里来。 三家人住到一个院子,就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甘乃国的老伴负责给大家做饭, 政府给她一点补贴,伙食费主要从他们的低保和养老金等补贴中开支,村集体 也给一定资助,还接受部分社会捐助。平常老人们一起看电视、拉家常,生活

起居相互照顾,衣食无忧,其乐融融。

我进去时,四位老人正在餐厅围着一张小桌用餐,一荤一素一汤。他们都十分感谢政府为他们着想,对眼前的生活感到满意。这种安置方式的好处,一是把没有经济来源的独居老人分散建房变为集中解决住房问题,形成一个相互照顾的小环境,不仅解决了贫困户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还解决了老有所安、老有所乐问题,更体现以人为本,更受贫困独居老人欢迎。二是有利于盘活公有闲置资产。现在各地都有一些办公用房、小学校舍、乡村粮库、单位宿舍等公有房屋,长期闲置,破损严重,十分可惜。如用来改为独居贫困老人集中安置点,可旧屋利用,一举多得。老人们免费居住,但房屋所有权还是国家或集体的,可循环使用,这样就能够节约大量建房资金,不失为对特殊贫困人口脱贫安置的一个好办法。

2014年民情日记

时任宿迁市委书记 蓝绍敏

"高调"进村听意见5月9日多云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五月天。从2011年5月到宿迁工作,转眼间已经第四个年头了。

四年来,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宿迁,融入了宿迁,特别是一年一次的"三解三促"驻点调研,已经成为我满心期待的事情。每次走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坐在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都能让我内心感到很充实、很"得劲",到群众中多接接地气,身上才能多些"土气",心里也就更有了底气。

前三年的"三解三促",我选择的大都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在中扬镇毛集村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耿车镇大同村是关于"耿车模式"的转型升级,卢集镇谷嘴村则是成子湖周边地区的脱贫攻坚。而今年的"三解三促", 作为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就是请群众"挑刺"、查"四风"问题。

这次"三解三促"去哪儿?近来我一直在思考,最终选择到"三集中"农民集中居住区去。

因为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小康建设的当口,实施土地集中、人口集中、项目集中"三集中",是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大胆探索,也是老百姓意见相对较多、矛盾比较集中的领域。平时,干部报喜的很多,群众抱怨的也很多。"三集中"究竟利多还是弊大,基层群众究竟怎么看,到底认可不认可, 我们的工作有哪些不足,在"三集中"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四风"问题?我想利用这次"三解三促"的机会,走到农民群众身边,主动上门,敞开大门,听听他们的真心话、大实话。

这次,我特地选择了两个调研点,一个是以用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城乡统筹试验区--宿城屠园,另一个则是"三集中"实施范围最广、推进力度最大的泗洪,点就定在了界集。这两个地方我都想去看看,更深入、更全面地去了解这项工作。

对于屠园,我并不陌生,早在2011年第一次"三解三促"的时候,我就来

调研过。后来在推进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也来看过几次,工作中也始终关注着这个试验区的建设发展。

屠园的古山河小区是城乡统筹试验区首批启动建设的五个小区之一,也是全市城乡统筹的一个示范点。目前,小区一期

68栋多层居民楼已全部建成交付,1000多户居民已从平房瓦房搬进了楼房, 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虽然不止一次来过,但每次来到古山河小区,都会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绿树环绕、红墙灰瓦,由大鱼塘改造成的"水景"独具特色,幼儿园、标准化卫生室、健身广场,有线电视、管道燃气、智能监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和住户老陈见过面后,我又到小区综合服务中心看了看。在卫生室,淳朴的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竖起大拇指;在妇女儿童之家,七八个幼儿玩滑滑梯、打球仗;在小区广场,原本只有城市才有的蹦蹦床、电动玩具车占据大半个地盘--一切都在与城市接轨。可以说,后发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模样和基本雏形,在这里得到了初步显现。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