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范文-34篇(第43/81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514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39分钟

回首这几天的调研走访,收获还真不少。在古山河小区、在屠园,每天都尽可能多地走访和接触当地群众,把自己放到"群众圈"中,了解他们的想法, 听取他们的意见,也确实掌握了不少新的情况,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记得三年前在中扬镇毛集村驻点调研时,我提出了建设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设想,如今设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并逐步形成了坚持做到"三同步"、算好"四笔账"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但几天调研下来却发现,算账不难,但要算出一本群众满意的账却不容易。

当地的基层干部告诉我,土地流转百姓得益多。仅种地的收入,就能"变一为三":一是土地的租金,不论丰年灾年,每亩每年至少有800块的净收益, 仅这一项就超过了单纯的种地收入;二是承包地的溢出,土地流转以后,通过集中整理,平均每个人还多出亩把地,这一下每人每年又多了800块的收入;三是农业的补贴,土地虽然流转了,不再需要自己去种地,但是农业补贴依然享受。这三笔收入一加,肯定比自己种地要划算得多。

老百姓也都说土地流转好,但总觉得有些不尽如人意。有人说,以前在家

能养两头猪、几头羊、十几只鸡,猪羊卖了可以抵人情来往,养鸡下蛋可以换柴米油盐,但集中居住后,这部分收入就没了。同时,开销也更大了。原来主要烧柴火,煤气一年两罐就够了,现在只能用煤气灶了,一年要用五六罐,得多花四五百块钱;现在进小区住楼房,得交物业费了,每月每平米两毛钱,120 平米就是24块钱,一年就将近300块;以前都是吃自己种出来的粮食,不需要花钱买,现在样样都得自己掏腰包,光靠土地流转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群众心头的这些不如意让我寝食难安。究竟什么地方不对劲?为什么干部的账和群众的账总是对不拢,算不到一起去?思来想去,恍然大悟,原来,基层干部算的都是主业账,而群众不仅算主业账,还算副业账和支出账。这两笔漏算的账,就成了一部分群众心中解不开的疙瘩。

先前,我们都以为,土地流转了,更多老百姓能从田里解放出来,腾出手来去赚钱。但我们忽略的是,虽然不少老百姓能够通过打工增加一笔就业收入,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特别是50、60人员,他们就业增收就更难了。如此一来,这笔就业增收账,目前还仅仅是机会账、可能账,不是现实账,甚至可能成了虚账。

为百姓算账,不能算空账、漏账,更不能算虚账、假账。从调研来看,目前基层干部算的账确实还有一部分是预期账,但老百姓需要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账,预期和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怎样解决这个差距,把"两本账"算成"一本账"?我一直在思考。

早饭过后,和老陈一家告了别。带着问题和思考,我又先后到古山河社区的"三来一加"服务中心、农村要素资源交易市场和屠园乡全民创业园去看看, 希望能在那里找到答案。

在古山河社区"三来一加"服务中心,屠园乡党委书记宋耀林自信满满地告诉我,这个中心解决了集中居住区不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问题。一走进大厅,七八个妇女正埋头学习拆线技巧。

中心的负责人老庄告诉我,因为这里是集中居住,发包管理更方便,劳动力也有保障,所以很多"三来一加"项目都愿意发订单,他这儿的业务量,现在可以满足400人的需求。"这是上一批的单子,马上就能交货了。主要做图案剪裁,一个一毛五,总共10万个。这个还没交货,新订单已经来了。"老庄指着旁边桌子上的成品对我说,接着又指了指一位正在学习新订单图案的女同志说,"这个张月玲可是我们的'劳模',上个订单,她一小时能剪160个,挣24

块钱"。

张月玲给我算了一笔账,在土地流转之前,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地, 农闲时丈夫外出打点散工,一年全家收入不到两万块钱。现在不用种地了,土地流转费照拿,她还在乡工业园的宇志电子厂找了份工作,一个月能拿1400块, 平时又从服务中心领一点糊纸盒、裁剪等活回家做,一晚上能赚四五十块,一个月下来也能挣1200块左右。这样一来,仅她一个人一年就能挣到3万多块,远远超过了以前家里的收入。张月玲告诉我,虽然到小区集中居住以后生活成本有所增加,但和以前相比,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晚上闲着也是闲着,带孩子干活两不误,能做多少做多少,就算只苦5块钱,能买斤苹果给孩子吃也好呀。"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老百姓勤劳致富的朴实。

离开屠园,来到了泗洪的界集,住进了当地的杜墩村。杜墩村附近一大片土地都已流转出去,一望无际的广玉兰和红石兰苗木迎风摇曳,苗木脚下,整片的鹅不食草冒着新芽。这样的林农复合型产业在当地非常普遍,相比传统的林业或农业单一产业,收益也更为可观。

界集新城党工委书记王克波告诉我,他们流转土地不是为了流转而流转, 而是要通过流转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调整,是要提升农业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 通过生产方式的变化,带动老百姓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

张月玲就业致富的笑脸和基层干部推动发展的想法,让我找到了把"两本账"变成"一本账"的答案。说到底,就是要算好"发展账",用踏踏实实的"发展账"把"两本账"变成增收的账、致富的账,最终变成老百姓满意的、认可的"一本账"!

致富还得靠双手5月12日多云

今天比往常醒得早些,醒来时,窗外的花草树木还辨不出颜色。昨天下午来到杜墩村后,和村里不少居民见了面,依然是一张张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脸,但也见到了一些忧虑、迷茫的脸庞。

这样的脸庞,在屠园我也见到不少。许多五六十岁的群众告诉我,自己年纪大了,土地流转了,想做些工贴补家用,但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活。有年轻一点的说,家庭负担重,既要照顾老又要照顾小,没法离家找工作。他们的忧虑

不一而足,但都与收入有关。连日来,这样的表情不断盘旋在脑海。

我十分理解这部分乡亲的忧虑,祖祖辈辈习惯了土里刨食,过着"吃饭种田、喂猪过年"的平常日子。如今,从土地中腾出手来,一时之间还不能适应, 也找不到其它生计,不知何处安放自己的双手。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以前老百姓种着自家的地,"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现在土地流转了,只有手里有钱,才能心里不慌。看来,要让老百姓既住上楼房,又心里不慌,我们需要加油努力的事还不少。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为此,无论在屠园还是在界集,我都专门了解了集中居住群众的就业情况。

昨天在屠园,当地的全民创业园和"三来一加"项目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那里不少的留守妇女和"50、60"人员都找到了增收的就业岗位。而且, 有的工厂用工至今尚未满额,"三来一加"的订单也做不完。群众只要想就业、想找活干,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这种情况在界集新城也有同样的范本,当地的林农复合型产业消化了许多劳动力,尤其是留守人员和"50、60"人员。早饭后,我专门去了他们的车厘子产业园看了看,与那儿的群众一起劳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