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范文-34篇(第63/81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514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39分钟

5.未来用水需求量增质高,水资源要素制约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未来10年、20年,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不断扩大。经专家预测和水量平衡计算,到2020年浙中城市群许多地方城镇生活需水、乡村生活需水、重要工业需水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优质水缺水情况将非常严重。按90% 保证率计算,到2020年,除东阳、浦江外,金华其他市、县、区都会出现优质供水紧缺局面。因此必须把水作为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持续推进赶超发展的核心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

二、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金华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是资源有潜力。金华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列全省第四,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三;人均水资源量为1955.57m3,居全省第二。按区域面积计算,金华市年水资源量84万m3/km2,高于全省平均81万m3/km2和全国平均30万m3/km2,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具备良好的资源潜力。

二是地理有条件。金华市总面积10942km2,其中山地和丘陵占83.3%,平原和盆地占16.7%,以金衢(兰)盆地为主体,盆地间被丘陵低山阻隔,盆地外围又被中低山包围,形成东南北部高、中部低,北部低山丘陵和缓起伏,东南部中低山挺拔,中部大小盆地相间错落的地貌特征。辖区内江河密布,河道水库水域面积600多km2,占区域面积的5.5%左右。主要河流有衢江、兰江、东阳江、武义江、金华江、永康江、熟溪、梅溪、白沙溪、浦阳江、大陈江、安文溪、南江,分属钱塘江、瓯江、椒江三大水系,河流总长度10859km。三大水系内集雨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江河有40多条,在主要河流上还有众多的梯级工程亟待

开发利用。这样的地理条件不仅为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提供了良好条件,而且将赋予"江南水乡"新的风貌、新的功能、新的内涵。

三是工作有基础。近年,金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千方百计加大水利投入,全面开展了钱塘江三四级干堤加固、城市防洪、"千库保安""千万农民饮用水""千万亩十亿方节水""万里清水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年水利建设投资规模都在20亿元左右,2012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25亿元。金华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金东区、永康市、东阳市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数量占全省近1/6);武义、磐安等7个县(市、区) 列入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婺城区列入中央财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县;金东、永康、兰溪等列入中央财政农村河塘清淤整治项目县;义乌市通过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专家评估;永康市在全国率先试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兰溪、永康成为2011年度全省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考核优秀单位。经过两轮"811"环境专项行动,金华市区域内河流水质有较大改善,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有较大下降,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四是文化有优势。自古以来,金华水景观较为丰富,水文化较为发达。骆宾王《咏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绣湖白鹅嬉水图",李清照一曲《武陵春》使金华"双溪"名闻天下,兰溪自古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是历代重要的黄金水道。近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三江六岸"景观改造工程、武义"温泉养生节"等建设工程及活动载体的深入推进,金华市水环境不断优化、水景观不断改善、水文化不断丰富,为打造现代江南特色的"浙中水乡"奠定了浓厚文化底蕴。

三、金华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的基本构想

1.基本构想。以"两联两蓄三统一"为抓手,让水"蓄起来、连起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亲起来",强化水管理、保障水安全、美化水环境、丰富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努力打造"城水相依、湖库相嵌、江河相连、山水相融、保用相促、人水和谐"的"浙中水乡"。"两连",就是江溪河网连通、山塘水库连片;"两蓄",就是时空错位蓄水、外引水源蓄水;"三统一", 就是水资源统一配置、水景观统一建设、水效益统一开发。

2.基本目标。按照陈雷部长提出的"稳政策、增投资、夯基础、促改革、强管理、惠民生"要求,建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

学管理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健全基础牢固、组织健全、体系通畅、制度健全和操作规范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建设水蓄起来、水连起来、水活起来、水净起来、水美起来、水亲起来的人水和谐社会,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基本原则。根据上述构想和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推进规划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统筹兼顾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各方关系,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达到最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2)因水制宜,兴利除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速度、

规模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能力、水系实际状况相适应,不断满足防洪排涝、开发利用、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需求,努力提升水利设施灾害应对和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能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能力、水务部门科学治水和依法管水能力,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水患、水忧、水难、水盼问题。

(3)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按照"先点后面、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基础条件好、示范作用明显的区域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城市水库""新区水乡" 和"清水绕城、活水入园"的建设经验,并及时总结推广,把工作亮点、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转化为政策制度和长效机制。各县(市、区)各水域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特色,科学借鉴试点经验,稳步推进"浙中水乡"建设。

(4)统一部署,各方联动。要按照统一谋划部署、分头组织实施、各方联动推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保障; 水利、国土、财政、建设、规划、环保、农业、科技等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各类建设项目开展研究认证、规划设计和组织协调;要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建设格局。

四、金华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的对策举措

1.在工作部署上抓紧建立机构,编制规划,开展试点,加大"浙中水乡" 建设推进力度。一要建立组织机构。建立由水利、国土、财政、建设、规划、环保、农业、科技等部门组成的市"浙中水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抓好责任落实,为"浙中水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