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菏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7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0分钟

2020年菏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14日菏泽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菏泽市市长陈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遇到诸多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抢抓历史机遇、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转型升级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抢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发展机遇,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完成了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是抓关键稳运行,经济保持增长韧劲。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多措并举推动"六稳"工作。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0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6:42.5:47.9,服务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01元、14107元,分别增长8.5%和9.8%,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实体经济稳健前行。在克服煤矿大规模停业压产、东明石化检修等重大因素影响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内实现由负转正、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0亿元、增长9%。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610亿元、增长10.2%。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6万家、增长18.9%,其中新增各类企业3.7万家、增长10.2%。财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在大力度减税降费的情况下,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9亿元、增长7.7%,增幅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8.7亿元、增长12.1%。新争取上级资金534.4亿元。争取中央提前下达2020年专项债券额度231亿元,为全省各市最高,占全省近三分之一。金融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设立的2.1亿元应急转贷基金已开展转贷业务21.4亿元,市金和担保公司累计担保金额36.1亿元,蚂蚁金服发放网商贷款31.4亿元。6个企业获批省首批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基金19亿元,个数和规模均居全省第1位。青岛银行、民生银行在菏泽设立分行。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较年初提高3.2个百分点。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菏泽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全面启动,济铁菏泽物流园运转良好,中欧班列开通运行,海关监管场站建设基本完工。对外贸易逆势上扬,预计全年完成出口175亿元、增长14%。

二是重培育促转型,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经济工作主攻方向,集中要素资源推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新经济加快成长。"双招双引"成果丰硕。投资53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10.7亿元的智能终端及元器件等402个过亿元项目成功签约;投资90亿元的大唐电力、投资80亿元的轻烃综合利用、投资50亿元的大唐5G微基站华东基地等235个项目落地建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90亿元。PPP项目落地64个、开工55个,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新引进院士和海外优秀人才等各类高端专家学者43人、高层次人才376人,初步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入选"齐鲁大工匠"1人。成功举办了2019世界牡丹大会、第16届中国林交会、归雁兴菏2019牡丹之都发展论坛、数字发展全球论坛等,打造了"双招双引"新平台。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精心策划储备项目,37个项目进入省第二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库,数量居全省前列,计划总投资510.6亿元。举行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建立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亿元,15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0亿元,其中45个竣工投运。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强化。菏泽高新区顺利通过"以升促建"国家高新区现场考察。启迪之星(菏泽)孵化器创建为国家级孵化器,上海复旦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孵化器成功签约。我市首个国字号技术交易平台"中原技术市场"落地运营,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菏泽产业技术研究院、凯维思轻量化智能制造(菏泽)研究院等相继成立,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生物医药产业园科创中心主体完工;新认定省级工程实验室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4家,院士工作站达到29家,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企业219家。绅联生物、玉皇新能源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持续提升。成武县透明软性显示屏和纳米材料、高新区晶亿白石墨烯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鲁西南大数据中心等一批信息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增长20%。完成电商交易额4048亿元、增长31%,"1688"菏泽产业带活跃度综合排名继续保持全省第1位,全国第二届"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曹县成功举办。全年培育中国驰名商标4件,新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89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17件。

三是强配套促提升,城市面貌加速蝶变。坚持"颜值"和"内涵"并重,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建管水平,全力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重大交通工程取得新突破。菏泽牡丹机场完成投资18亿元,生活服务中心及室外配套、航站楼主体全面完工,飞行区完成工程量的80%,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航空梦"即将实现。鲁南高铁菏泽至曲阜段累计完成投资总规模的58.8%,菏泽至兰考段开工建设,雄商高铁菏泽段前期工作全面完成。枣菏高速菏泽段实现主体贯通,日兰高速巨菏段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菏宝高速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德上高速巨单段建成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内河航运有了新进展,新万福河复航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重点城建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1378亿元的52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36个已开工建设。昆明路、北外环路等30条道路提升工程完工,人民路与南外环互通立交、南外环跨万福河桥等5座桥梁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全长14.6公里的环堤公园部分投用,占地165亩的中央公园即将全部投用,菏泽国际会展中心(中国林展馆)、北外环公交枢纽站等项目竣工投用,菏泽老城区保护性开发和市博物馆新馆、新闻大厦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建设进度加快,建成13万套并陆续交付使用。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三城同创"取得良好成效。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环卫和绿化管养等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市区增加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03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十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城市更加美丽宜居。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郓城国家级和鄄城、单县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会在郓城召开。单县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5个,实现"三个市民化"2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四是抓统筹促融合,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坚持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理念抓乡村振兴,10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初见成效,鄄城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单县、郓城、东明3个县获批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第二届中国(菏泽)"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新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8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4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粮食总产达到156.3亿斤,牡丹、芦笋和大蒜种植面积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03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8个、区域公用品牌1个。成武、单县荣获中国好粮油示范县。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完成投入230.4亿元,成武、鄄城现代农业园区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牡丹区和鄄城分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两新"融合取得新进展。18个"两新"融合试点顺利推进,完成投资25.2亿元,创出了"镇域城市+新型农村社区+特色村"发展模式,定陶区马集镇"梁堂模式"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推介。乡村基础设施有了新加强。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3015.2公里,改造窄危桥116座,巨野成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农村低压配电线路改造2598公里。总投资65.4亿元的65项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展开。农村环境有了新改善。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七大专项行动"。完成改厕18.1万户,实施危房改造2634户。"路长制""河长制""林长制"全面实施,新增造林面积35.6万亩,农村全域卫生保洁市场化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打造省级美丽乡村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30个。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殡葬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建成公益性公墓450处,火化率达到98.7%。"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8000余场,送电影下乡6.8万余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70%以上。4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五是守红线保底线,可持续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坚持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污染治理、风险防范化解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实现重大突破。"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巩固提升,全市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45亿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13亿元。在全省率先为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扶贫特惠保险。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扎实推进,28个村台社区已有18个开工建设,6个外迁社区中的5个已实现群众搬迁入住。单县农村周转房和博爱学校建设经验全省推广,我市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成效。积极推进"四减四增",集中打好"九场标志性战役"。35蒸吨以下锅炉全部淘汰,PM2.5、PM10分别下降到每立方米57微克、112微克,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9座,铺设污水管网257公里,新建湿地740.6亩,完成113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23条黑臭水体治理,4条省控以上出境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国家和省下达的控制目标全面完成。风险防范化解扎实有效。"破圈断链"、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等取得明显进展,全市不良贷款率下降1.67个百分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风险隐患双体系建设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大力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省里交办的10年以上积案全部化解,10年以下积案化解率达到80%以上。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29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982名,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六是增投入补短板,民生保障持续强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短板,持续加大投入,民生财政支出500.2亿元、增长13.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8%。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增返乡创业就业7.95万人,领办创办实体2.98万个。我市返乡创业工作入选中国就业十大创新案例。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加快补齐幼儿教育、中小学大班额、高中教育普及攻坚等教育领域短板,累计投入40.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20处、幼儿园190所,招录教师3968名。菏泽大学筹建工作全面启动,菏泽学院、菏泽医专、菏泽职业学院扩建工作扎实推进,新增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3处、达到9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开展民间艺术汇演等活动100余项。国家级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初审。市档案馆通过了"国家级数字化档案馆"验收,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达到11处。菏泽牡丹北京故宫展获得广泛赞誉。基层医疗卫生得到加强。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处、村卫生室1002个。市立医院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全市建立医联体196家、医共体14个。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6处,发展医养结合体121家,28个乡镇卫生院和养老院实现"两院一体",全市新增养老床位4760张,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阶段性综合验收。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60元和每年4200元,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到275元、210元。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县城到乡镇全部开通了公交,建制村通公交率达到65%,市县乡公交网络实现全覆盖。市区建成智慧停车泊位4020个,引进新一代有桩共享助力自行车6000辆、设置规范停放点350个,市区新建投用公厕50座、便民市场6处,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便捷。建成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31个,村社共建村达到1023个,供销社在为民服务中焕发了新生机。

七是促改革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政府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政治定力更加坚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工作人员"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增强。各项改革更加深入。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务运转更加科学高效。深入推进"一次办好"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238项行政许可事项和91项关联事项完成划转。实施审批流程再造,在全省首创独立评审勘验、特定领域许可秒批等工作系统,审批业务即时办结率达85%以上。单县、东明县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依法行政更加自觉。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2件、政协提案25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坚持对市政府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定期向社会公开完成情况。深入开展企业纾困帮扶,创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机制,设立"双招双引工作日",落实"单月调度、双月座谈"措施,促进了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生态环境。同时,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人民防空、外事侨务、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医保、公积金、气象、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困难风险远超预期,成绩进步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担当作为、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菏部队和中央、省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菏泽改革发展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不充分,产业层次不高,新动能培育还需加力提速,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主要指标增速较预期还有一定差距,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还不强;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生态环境尚未根本好转,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民生短板还比较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还不匹配;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主动担当作为意识有待提升,部分领域不正之风和少数干部不廉问题不容忽视,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我市羽化蝶变、崛起赶超的关键之年,也是菏泽撤地设市2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间竞争加剧,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风险挑战更大。对此,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既要正视困难挑战,增强风险意识,更要认清有利条件,增强必胜信心,善于变中寻机、化危为机,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大的发展背景看,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基础设施、民生短板等领域,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我们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从面临的政策机遇看,习近平总书记对菏泽寄予"后来居上"的殷切期望,为我们注入了强大持久精神动力。我市继被列入国家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后,去年又被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政策叠加优势凸显。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正在加快落地实施,极大地增强了我们赶超发展的底气和信心。从我市的潜力优势看,我们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潜在优势正在加速释放。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主导产业高速集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持续增强。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承东启西、引南联北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文化底蕴、人口红利等现实基础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比较优势正在加速转化。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一系列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改革,全市昂扬向上的斗志和快速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后发优势正在加速集聚。

各位代表,综合分析目前形势,时与势总体有利,聚力突破正当其时。只要我们自强不息、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学习发扬"不耻落后、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开展重点工作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三、2020年政府工作重点任务

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聚力新动能培育,增创高质量发展优势。高质量发展,核心是高质量,关键是发展,根本措施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一批"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170家以上。充分发挥1亿元市级科技创新财政专项资金作用,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推进技术转化,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30项,转化重要科技成果100项。开展质量和品牌提升行动,推进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标准化试点创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引导各类资本助推科技项目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加速集聚、有效转化。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四个一批",建立市县项目库,坚持省市重点项目市县领导和部门包保责任制,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观摩,纳入年度考核,全力推动大唐电力、精进电动集成、大唐5G微基站华东基地等重大项目快建设、早竣工、早达产。抓好项目储备,对接主导产业培育和"十四五"规划,争取更多纳入国家和省里的盘子。三是突出抓好"双招双引"。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招大引外、招新引高,围绕我市重点产业,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灵活运用企业招商、产业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突出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程度、能耗限度"六度"标准,聚焦重点区域,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努力在招引旗舰型、税源型、富民型大项目和中国500强、世界500强上实现攻坚突破。力争全市新签约过亿元项目240个以上,其中过10亿元的项目20个以上。全面落实"人才新政30条",加强落户安居、教育医疗、金融支持等服务保障,鼓励市内高校毕业生留菏就业创业,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名以上。四是着力加强要素保障。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废旧工矿用地复垦,加快处置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力争为工业发展腾出土地1.2万亩以上。积极推行"标准地"出让,从源头上强化土地资源有效供给。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区、厂房进行"零增地"技术改造,实现增产增效不增地。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深化"政银保担企"合作对接,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多渠道破解融资难题。发挥好新旧动能转换、股权投资、生物医药等基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发挥新增债券资金带动作用,规范PPP模式应用,助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二)聚焦聚力重点产业,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工业强市,实施"六项工程",积极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实现"重点产业"突破。一是实施核心产业聚力突破工程。聚全市之力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加快菏泽现代医药港和三大医药园区规划建设,创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和离岸研发创新中心,成立菏泽市生命科学研究院,吸引更多高端医药项目落地,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推动石油化工向丙烯、芳烃等产业链末端方向发展,精细化工向高端材料等产品集中,着力打造鲁西南千亿级石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和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二是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传统主导产业。加大规范引导、提档升级力度,重点推动食品加工、林木加工向品牌化、园区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具有菏泽特色的品牌矩阵,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立足市场优势,支持恒基机械、湖西铸造、华星油泵油嘴等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和产品体系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机电设备制造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以上。突出发展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等特色物流,集中推进济铁物流园、广源陆港国际物流、手拉手汽车生活广场等商贸物流业项目建设,发挥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作用,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打造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基地和物流枢纽城市。三是实施新兴产业提速增量工程。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推动企业规模膨胀、产品升级。依托恒力石墨烯、德通新材料等新兴企业,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坚持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发挥鲁西南大数据中心、伏羲智库等大项目的引领作用,把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成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深入挖掘健康养老、育幼、休闲、旅游等领域消费潜力,规划建设10条步行街,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街巷经济、小店经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发展。四是实施骨干企业发展助力工程。实施领军企业、高成长型企业、上市后备企业发展壮大行动计划,抓好"四上"企业梯次培育,新增"小升规"企业200家以上。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30个以上。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管理服务平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县区对接"231"特色产业体系,立足实际谋划两三个支柱产业,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五是实施民营经济扶持提升工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放宽准入、减轻税负、平等保护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引导民营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尽快转型为职业化治理模式下的现代企业。建立市级领导帮联服务制度,深入推进纾困帮扶,助推企业加快发展。六是实施高素质企业家培育工程。认真落实市委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探索建立企业家驿站,组织企业家到知名高校和境外学习培训。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大企业家关爱保护,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授予"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营造全社会尊商、亲商、爱商、惠商、护商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家更有地位、更有尊严、更有荣誉感。

(三)聚焦聚力乡村振兴战略,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突破菏泽,最关键的是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努力探索新路径、拓展新空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菏泽模式"。一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深化农村三产融合,推动农业"新六产"示范创建,建设田园综合体4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2个。探索"农民+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等模式,推广金丰公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加大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力度,力争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50%以上。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扩大山药、芦笋、黄桃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抓好"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创响一批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大树食品、本草山药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左右。加快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菏泽智慧冷城等物流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农村电商企业,淘宝村、淘宝镇分别发展到350个和55个。成立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牡丹产业发展联盟,培育壮大尧舜、舜牌等牡丹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牡丹产业快速发展。设立20亿元的乡村振兴基金,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为产业振兴提供支撑和保障。二是推动"两新"融合发展。加快"两新"融合试点建设,突出公共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提升人口集聚能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镇域小城市"。落实市委支持重点镇发展意见,突出抓好15个重点镇培育,推动重点镇建设与"两新"融合协调发展。稳妥有序推进合村并居,加快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完成土地增减挂钩3万亩以上。三是推动环境提档升级。抓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域整治",深入推进农村"七改"工程,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大专项行动",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村庄主要街道亮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公厕自然村全覆盖,实施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分类全面展开,新打造100个省级美丽乡村、3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区。四是推动乡村有效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巩固殡葬综合改革工作成效。开展村级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村级擂台赛"。推广"文明银行""乡村夜话""孝善养老"等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行"农村党组织+合作社"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30%的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菏泽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乡村,最大的潜力也在乡村。我们一定把乡村作为最迫切、最有效的突破口,激活内力,补齐短板,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