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林甸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68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7分钟

2020年林甸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3日在林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林甸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希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我县脱贫摘帽的决战之年。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克了一些阻碍林甸发展的难题,办成了一批群众期盼已久的实事,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县域税收增长38.2%,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6元和9536元,分别增长6.3%和11%。

--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夺取新胜利。全县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563户7433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73%。产业扶贫持续发力。围绕"四个一"产业扶贫工程,累计投入涉农整合资金3.6亿元,实施光伏扶贫电站等产业扶贫项目20个,每个贫困户至少有2个以上扶贫产业项目带动,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通过订单种植、庭院经济、劳动力转移、消费扶贫等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1084元,超出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元。基础短板全部补齐。坚持对标对表,投入1.8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3778户,其中,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440户,全县42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房"。追加投入403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改造管网324公里、新打水源井7眼;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清查整改,96处101个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农村群众全部吃上"安全水"。投入2.8亿元,新建农村道路421公里,其中,贫困村组道路104公里,农村群众全部走上"硬化路",我县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高标准实现贫困村出列"三通三有"目标。扶贫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补助资金471.7万元;减免、垫付医疗费3602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6万人次。筑牢补充医疗保险"第四重保障线",贫困患者报销比例达90%以上,医保报销实现了"一站式"结算,贫困群众"看病贵"、"报销慢"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小额人身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农业保险等补贴政策实现全覆盖。

--逆势而进,县域经济开创新局面。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内涝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超常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在2018年度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重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前列,获得省政府奖励。现代农业提质增效。预计一产增加值增长4.5%。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因地制宜优玉米、扩水稻、增大豆,中草药、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发展到46万亩,粮食总产19亿斤。宏福、润琦等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多元牧业发展强劲,利用涉农整合资金9051.7万元,支持牧场新增澳牛5475头,全县奶牛存栏突破6万头,在奶源市场动荡环境下,顶住压力、迎难而进、逆势而上,奶牛日均单产由年初的28公斤增长到29.2公斤,日交售鲜奶710吨,全年交售商品奶25万吨,奶业立县基础地位更加稳固,获评省级"现代奶业产业园"。牧原年出栏20万头的生猪养殖1场建成投产,年出栏30万头的2个新建养殖场近期建成投产,全县年出栏生猪总量将达到50万头。牧原30万吨饲料厂完成项目开工全部准备工作。肉兔普养政策效应发挥明显,新改扩建肉兔养殖场15处,肉兔存出栏规模达93.5万只。预计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3%,撑起农业产业的"半壁江山"。积极应对内涝灾害,投入1845.5万元,启动以南部涝区为重点的治涝工程,实施渠系清淤,打通排水"毛细血管"174.8公里;投入853.5万元,启动了苇帘编织救灾增收项目,组织受灾群众多渠道增收。项目建设落地见效。以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29亿元,启动实施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35千伏电力配套等基础设施工程,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正式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管辖区面积全省最大,累计签约入驻企业24家,预计实现产值24亿元、税收8000万元。深入推进"三百行动"计划,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海纳有机肥、博能环保等项目15个,总投资48.35亿元,其中,总投资23亿元的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项目列入省重点"百大项目",引领奶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项目领办代办包保责任,招商项目开工建设13个,实际到位资金18.8亿元;稼禾、长垣等5个临规企业成功晋规。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县域税收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第三产业焕发活力。温泉旅游持续升温,全年预计接待涉旅游客301万人次,实现收入16亿元,其中,接待温泉游客190万人次,实现收入3.7亿元;接待俄罗斯游客2.1万人次,实现收入6535万元。电商产业方兴未艾,产业园入驻企业16家,实现交易额5800万元。整合物流资源,年运输总量达10万吨,打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主动作为,改革创新释放新动能。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理念推动发展,振兴发展潜能持续释放。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机构与编制双减目标,国有林场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入,土地确权全面收官,确权登记216.2万亩;8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集体股份制改革,清理集体资产3800万元,"三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深入推进地热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地热资产资源登记备案,地热储量复核报告通过专家验收;地热采矿权办理迈出新步伐,被列为全省地热采矿权市场基准价试点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认真落实"最多跑一次"、"一把手走流程"等工作机制,"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政府职能再"瘦身"。统筹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惠及企业1.63万户,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县行政服务中心移迁新址,窗口单位由11个增至35个,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达70%,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办事不求人"举措实现突破。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加大校县合作力度,建立狮白鹅养殖、富硒水稻等试验示范基地11处,引领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搭建高校院所与宏福农业、牧原生猪等县域企业合作桥梁,成功申报科技型企业5家,为企业创新发展添加新引擎。

--建管并重,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在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坚持量力而行,集中有限财力,着力解决群众急想、急需、急盼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完成城镇自来水厂升级改造及供水管网改扩建一期工程,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30公里,林甸几代人企盼的24小时全天候供水夙愿终成现实。加强废品收购行业管理,启动实施城市废品收购市场项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投资704万元,实施了以道路改扩建为重点的城南、城西出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市进出城口环境明显改观。理顺单体楼物业管理体制,由供暖企业负责单体楼物业管理,有效解决单体楼卫生弃管、脏乱差问题。实施了城市维修和补绿工程,维修破损路面35公里,栽植各类花木2.6万株。交通秩序逐步规范。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新装红绿灯31处、道路隔离带2500延长米;设置农村主干路区间测速路段9处,实施安全防护工程130处,城乡道路交通设施更加完善。科学规划大车绕城路线,实行城区大车交通管制,全面禁止大车进城,大车扰民、破坏环境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城乡交通秩序有效改善。乡村环境更加整洁。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民战争"。投入3855万元,对标"六清两化一改",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绿化村屯118个,绿化面积3350亩,安装路灯500盏,改造农厕3388户,农村残垣断壁得到有效整治,垃圾、柴草全部出村出屯,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实现了"干净、整洁、有序"。建立完善了村屯保洁长效机制,利用产业扶贫资金收益,设立公益岗组建保洁队伍,强化绩效管理,有效推动乡村环境持续好转。

--倾心为民,人民群众获得新实惠。秉持民生重于一切的执政理念,本级财政投入民生支出7.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5亿元,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扎实有力。城镇新增就业17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95%;新增城乡低保4393户7742人。发放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3449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4.6万人次。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优待抚恤政策全部落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入2517.7万元,实施城乡幼儿园新建维修改造、新建第三中学教学楼等项目16个,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高考一表录取212人,重本上线率取得历史性突破。深入开展县域医共体创建,招聘全科医生10名,基层卫生机构诊疗能力有效提升。取消村级预防接种点,建立标准化乡级预防接种门诊10个,疾病防控更加规范安全。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妥善解决棚改回迁和不动产权证办理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通过职能部门会签等方式,突破不动产权证办理政策瓶颈,办理九龙城、兴隆泉等12个小区项目的首次登记和转移登记,现已完成9000余户不动产权证办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雪亮工程",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3.9%和16.3%,红旗镇派出所荣获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深化人民调解,推进基层司法所与派出所同址办公,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18件,全国"两会"、"建国70周年"等重要敏感期实现进京非访零登记。加大校园、食品药品、道路交通、企业生产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强化应急管理,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此外,统计、审计、双拥、国防动员、民族宗教,以及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顶压前行的一年,我们直面2018年全省市、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被确定为"C"等次的压力,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首要政治责任,全力以赴落责任、抓整改、强弱项、补短板,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翻身仗,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过去的一年是催人奋进的一年,我们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脱贫攻坚、营商环境、民生事业、作风建设等方面检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干部职工的干事劲头和担当意识有效增强。过去的一年是迎难而上的一年,我们全面整改问题"大棚房",依法依规拆除问题"大棚房"668个;扎实推进违建清底行动,核查疑似图斑622个,78个违建图斑正在整改落实;强力推进河湖"清四乱"百日攻坚战,10处"四乱"问题全部完成销号整改,提前完成治理任务。过去的一年是爬坡过坎的一年,我们严守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移交信访案件全部整改完成,"绿卫2019"行动核实问题整改率达99.1%,秋冬季秸杆实现全时全域全面禁烧;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聚焦项目建设、道路交通、建筑工程等20个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6个,查处霸痞人员36人,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净化;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严控政府债务,推进民营企业债务化解,政府公信力有效提升。过去的一年是和衷共济的一年,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规则,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和意识形态"一岗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监委监察监督,确保了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靠。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用奋斗创造幸福,靠实干砥砺前行。在诸多矛盾交织叠加,多重困难挑战并存的形势下,顶住了压力,经受了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舵领航、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林甸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脱贫攻坚方面,产业扶贫还缺少因户制宜长久可持续的个性化项目,带动贫困户的长效脱贫机制需要健全完善;个别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还需激发增强。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现实压力。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基础薄弱,立县骨干企业少,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县级财源建设支撑乏力,县域骨干税源项目少,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全年影响税收5094万元,其中影响地方财政收入2014万元,加之刚性支出增多,收支矛盾日渐突出。经济总量小、财力保障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民生改善方面,近年来,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群众反映的休闲广场少、巷道破损影响出行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务。在自身建设方面,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能力本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工作落实不快,与新形势发展、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执行不力、作风不实是制约振兴发展的突出障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我县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巩固提升之年,做好政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县域税收增长5.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10%以上。

各位代表!县委十六届五次全会为新一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工作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凝神聚力、提振信心,迎难而上、担当尽责,向着全年既定发展目标奋力冲刺,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绘就林甸更加美好的明天!要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抓巩固促提升,确保脱贫攻坚成效。按照"三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作为全部工作的核心,集中力量完成剩余701户1511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利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根据巩固脱贫成效需要,积极谋划一批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调整充实脱贫攻坚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合理延长奶牛、生猪等扶贫产业收益期限,巩固好光伏产业项目,因户制宜发展电商、种植养殖、庭院经济、苇帘编织等个性化扶贫产业,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加各类培训,确保贫困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力争全年培训贫困劳动力650人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00人。二是健全脱贫巩固机制。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机制,确保巩固提升成效。健全帮扶责任机制,落实《林甸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要求,强化精准帮扶、精准施策,保证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完善项目资金监管机制,严格规范扶贫项目运行,监管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加强扶贫资金作用监管,强化绩效考核,有效发挥扶贫项目资金最大效应。健全问题整改机制,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大排查问题整改,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列出清单,销号整改,提升脱贫攻坚质效。三是强化基础设施管护。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程的有效衔接,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健全已建成基础设施的管护机制,巩固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持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继续关注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在巩固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基础上,重点抓好"三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任务,强化住房质量安全监管,跟踪解决住房保障问题。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管护,健全完善管护机制和办法,落实管护责任,保证设施完好,切实发挥工程效益。加强农村道路管理养护,完成40.58公里常住人口300人以上自然村、70.38公里撤并建制村和338.32公里通屯及屯内路建设任务,实现村组内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同步推进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升非贫困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让更多的群众共享脱贫攻坚成果。四是落实落靠扶贫政策。坚持摘帽不摘政策,保持政策措施总体不变,严格落实好教育、健康、综合保障、金融等各项扶贫政策,切实发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困难救助等政策保障作用,真正做到脱贫摘帽后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扶贫政策落到位、不走样。

(二)抓产业稳基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强县富民的根本,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开展"县域经济建设年"行动,依据我县资源禀赋特点和多年努力形成的产业基础等要素,坚定不移发展以奶牛、生猪、肉兔为主的畜牧业、以高效特色为主的种植业、以温泉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提高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益。一是坚定不移做强畜牧业。巩固和稳定业已形成的畜牧业支柱产业优势,坚定发展畜牧业不动摇,实施"畜牧产业集群化工程",建设全国畜牧大县,争创"国家现代奶业产业园"。积极应对奶源市场的挑战和冲击,强化奶源基地建设管理,规范奶源市场交易行为,巩固来之不易的奶源基地建设成果。加快推进日加工能力1500吨的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确保按期投产达效,打造全国重要高端液态奶生产基地。继续加大奶牛牧场建设和进口奶牛引进力度,加强奶牛牧场经营管理,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引导奶牛牧场集中精力提高单产水平,提升经营效益,力争到年底实现日产鲜奶千吨,全年交售商品奶超过30万吨。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把我县奶业打造成百亿产业集群。推动牧原3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再新建4个生猪养殖场,力争年底达到150万头出栏规模。完成年产30万吨饲料厂建设,同步推进牧原400万头生猪食品生产项目建设,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把我县生猪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集群。依托乐尔年加工1000万只肉兔加工项目,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推进肉兔规模养殖场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提升科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保证企业生产原料需求。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把我县肉兔产业打造成二十亿产业集群。二是全力以赴做优种植业。深入实施市委"62111"工程,落实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借助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林甸灌区)工程和东升水库、四合水库等水利设施,提升农田给排水能力,整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向水田开发,力争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再增加水田20万亩,总面积发展到60万亩。围绕汇恒、庆丰粮贸等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需求,规模发展鲜食玉米、杂粮杂豆、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业,面积稳定在40万亩。借助昌林木耳菌包项目,利用县域内现有棚室,扶持木耳产业发展,实现地栽、棚室种植木耳500亩。依托宏福现代农业项目带动,发展棚室果蔬业,推动番茄深加工、蔬菜转化利用。大力发展饲草饲料业,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保障。推广润琦集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新型合作组织,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拉动土地流转,带动农民增收。继续实施南部涝区治理工程,实现主干畅通、渠系连通,解决南部涝区排水问题,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三是集中精力做大现代服务业。发挥温泉资源优势,延伸温泉产业链条,巩固北国温泉、飞泷四季温泉康养融合成果,借助中青旅项目落地实施,做大做优集中医美容保健、康养理疗、温泉养生于一体的温泉康养产业。顺应现代消费需求,加快发展温泉养老产业,开发温泉休养、疗养、医养等产品,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推进优势资源向产品转化。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宏福小镇景区基础设施,争创4A级景区;推动鹤之海旅游度假区尽快投入运营。力争全年接待涉旅游客322万人次,实现收入17亿元,其中,接待温泉旅客205万人次,实现收入4.1亿元,接待俄罗斯游客2.2万人次,实现收入7500万元。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设,力争建成70个村级服务站点,持续带动农户增收。

(三)抓项目增投资,做强工业实体经济。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工业实体经济规模提升、增长提速、效益提高,为林甸长远发展积攒后劲。一是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产业项目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要政策窗口期机遇,结合县域资源和产业优势,谋划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高质量发展项目,为项目建设奠定基础。变冬闲为冬忙,实施重点项目"冬季攻坚",对大庆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宏福一期2号棚室等已开工项目,要抓紧备料,确保及时复工;对优然反刍动物食品、海纳有机肥等4个新建项目,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开春即开工,年内建成投产。加大服务扶持力度,再促成一批新建项目开工,形成有效投资。完善产业项目推进机制,落实包保责任,力争全年开复工产业项目10个,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推动同禹药包主板上市,力争突破10亿元产值大关。二是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补齐县域经济短板的重要途径,落实市委市政府"百项新签约招商"行动,围绕我县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依托毗邻大庆的石化资源优势,借助林甸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平台载体,采取靶向招商、联合招商、以商招商、全产业链招商,引进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创税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切实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完善招商服务机制,全面梳理招商项目落地建设问题,主动破解难题,跟进服务、兑现承诺,用真诚的态度和信誉打动外来投资者,争取废弃矿物油回收综合处理利用、德汇秸杆综合利用等意向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全年引进重点项目1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三是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大对宏福、牧原等已引进企业的服务力度,延伸产业链,助力企业扩大规模。支持伊利公司等骨干企业发展,稳定安慕希等高端产品产能,提高创税能力。帮助乐尔、博奥等临规企业破解发展瓶颈,使其尽快晋规入统,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5户。落实中央支持民营企业"28条"和省政府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20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康丰科技等成长性好的本土企业政策扶持,促其发展壮大,实现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四是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坚定"一区三园"发展思路不动摇,明确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拓展园区产业板块,创新园区运营模式,推动资源、要素、政策、服务向园区集中,扩大园区产业集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A园道路、供暖管线及伊利35千伏电力配套等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B园污水处理厂项目,确保按期投入运营,为入驻企业配齐配全保障要素。谋划园区配套承载项目,推进园区自来水、标准厂房、产业项目孵化器等15个产业配套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四)抓改革优环境,构筑竞争发展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振兴发展竞争力。一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将农村集体股权交易等事项统一纳入平台管理。健全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服务体制,通过清产核资、股权设置及资产量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加快"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效能。落实领办制、代办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做到大多数事项"网上办",必须到窗口的事项"一次办"。年底前,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一窗"分类受理达到90%以上。三是落实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计数据采集、企业运行监测、数据质量追溯和部门合作机制,改进统计方式,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四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网通、库联和电子化应用,实现人口信息、法人信息、信用信息、电子证照、电子文书等数据库互联互享,做到"办事不求人"。坚持应进必进,提高行政审批事项入驻率,杜绝"明进暗不进"、"两头受理"现象,切实完善服务功能。健全政府系统领导干部"走流程"常态化制度,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生活服务和行政执法流程,打通营商环境建设"最后一公里"。加大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查处力度,依法依规维护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好转。

(五)抓财源保增长,提供振兴发展保障。坚持开源节流、固本培元,借外力、聚内力,多渠道壮大县域财政实力。一是挖潜增效广开门路拓财源。巩固稳定财源,持续巩固和稳定好业已形成的油田企业、伊利一期项目和同禹等企业的税收。培植骨干财源,加快推进大庆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加强对昌林、乐尔等引进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提高企业财税贡献率。发展"总部"经济,争取更多的外埠企业在林甸设立公司总部,实现属地纳税。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增收。积极发挥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职能作用,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对土地、草原、地热等资源性国有资产,以及办公用房、基础设施等资产性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完善运营机制,在巩固前期国有土地和草原运营管理基础上,加大对地热资源、国有粮库等资产运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将国有资产收益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切实增加财政收入。三是强化财政运行监管保投入。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把县本级有限的财力集中用于"五保"。积极争取和利用好上级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等本级财政投入不足问题。坚决打好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攻坚战,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集中化解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欠款,加强政府陈欠债务的审计审核,坚持依法理旧账,理合法的旧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认真执行国务院《政府投资条例》和《林甸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对未经集体研究决定、没有落实资金来源的政府投资项目,发改部门不予立项,财政部门不予投资评审和拨付资金;对已经实施的各级、各类政府投资项目,不得随意变更设计,调整投资规模。要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相关规定,对没有资金来源、擅自调整变更设计、增加投资的项目,审计部门不予结算审计。严肃财经纪律,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增强财政调控能力。四是强化税费征收管理稳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要求,巩固减税降费成果,实现应减尽减。整合财政、税务等部门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好税收保障信息平台,加强对重点税源和新增税源的掌控分析,综合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部门合作和税收共治,依法依规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