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辽源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50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1分钟

2020年辽源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7日在辽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孙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辽源发展史上极为艰难的一年。我们面对生态环境之危、经济下行之危、偿债能力之危,各种压力交织叠加,考验着我们的行政智慧、行政韧劲和行政能力;过去的一年,也是辽源人民克难求进的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倾力倾智、铺桥拓路,推动辽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一是遏止经济下行,发展"稳"的态势更加明显。积极应对严峻形势,打出政策保障、要素配置、合力攻坚的"组合拳",稳住经济"基本盘"。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7%和3%。克服地方级财政收入下降困难,保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增长9.8%,切实保障了工资、运转和基本民生。农业三大体系日趋完善,新建高标准农田19.5万亩,成功抵御汛情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增长8%,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9户,华粮生化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东丰东辽两县历史性突破,双双跻身全省县域经济考核前10强。东丰县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东辽县获批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工业稳增长专项攻坚,产值增量超千万企业达到19户,重组后的启星铝业实现产值增长23.6%。全年减税降费2.9亿元,17户"双停"企业恢复生产。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和10%,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亿元。辽源海关如期开关,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省12.5个百分点,我市被评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二是着力提质增效,产业"进"的动能更加强劲。坚持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全年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项目311个,鸿图锂电隔膜三期、华纺静电短纤维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投产达效,汽贸小镇一期、百万亩造林、诚鼎精密汽车铸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谋划项目192个,储备拟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184个,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建设纳入省规划。成立中科院辽河源水源地生态农业实验室、博大伟业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推进68户重点企业与62个高等院校(所)产学研合作,新建格致汽车、华纺静电两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43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户、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1户。开展招商活动80余次,成功引进碧桂园、蓝城集团、中林集团、金豆集团、一汽富奥、浙江天圣、浙江天天田园、开元酒店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推进与"长春经济圈""工业走廊""医药健康走廊"充分对接。与绍兴市多层次对口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

三是注重规划引领,城乡"美"的面貌更加宜人。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10个,《辽源市养犬管理条例》《辽源市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颁布施行。改造提升31条市政道路,开工建设路桥项目22个,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改造31公里,启动老旧小区整治15个,回迁居民4077户。开展城市出口环境、违法建设、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拆除违法建设面积是前10年的总和,达到239万平方米。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518个村庄规划编制,建成8个国家级文明村镇,创建"美丽家园"5.38万户,50个村被确定为省"百村引领、千村示范"村,朝阳村等25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吉林省美丽乡村。东丰县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东辽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园林城。

四是心系百姓福祉,民生"惠"的领域更加广泛。高标准完成惠民实事51件。城镇登记失业率3.3%,新增就业1.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1万人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为零。社会救助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连续15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城区拥有养老床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解决"无籍房"44451户。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一贷二奖五免六助"资助政策惠及学生2万余人次。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群众就医成本持续下降。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被国务院批准授予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团伙9个。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任务,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1.8%和28%,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实现信访秩序"六个零"稳控目标。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连续十年获得全省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积极推进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高标准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不断巩固。广播电视、外事侨务、档案、气象、地震、人防等工作和妇女儿童、老龄、地方志、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亲商"实"的举措更加多元。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任务。"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2.4%,网上办事率达70%。我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示范点。企业不动产登记最快60分钟办结。创新举办的首届城市节,发挥了开放合作、产业集聚、文化繁荣、商贸交流等重要平台作用。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小微企业1916户,增长8.7%。成立职教、建设、生态集团,城投集团运作能力不断提升。开发专利奖创历史新高,名列全省第二。成功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土地收储经营机制,重新修订《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办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改革有序推进;环卫、物业职能完成下沉移交。建立"大督考"机制,完善了重点工作领导包保、专班推进、督查检查、差异考核等制度。

六是齐心攻坚克难,成效"好"的基础更加牢固。坚持现行脱贫标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扶贫项目54个,退出贫困村10个、减贫3515人,全面完成年度减贫任务。东辽河流域治理成效明显,以全国第一名成绩成功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45个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全部开工,河清断面主要污染物氨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5.5%。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集中开展建筑施工扬尘、黄标车整治,市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1%。启动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建设等重点工程,完成造林12万亩,治理河道15.4公里,治理裸露山体50处。理清债务结构,完善化解方案,政府债务得到稳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下降4.15个百分点,有效防范了区域金融风险。

七是崇尚勤政奉公,政府"干"的氛围更加浓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率达到100%。12345市民热线服务水平名列全国地级市30强,居东北地区首位。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达到100%。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严肃查处一批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负重前行,砥砺奋进,艰辛付出,收到初步成果。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奋发有为、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辽部队、中省直单位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辽源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成绩与问题相生相伴,机遇与挑战共生共存。我们必须看到,经济持续下行虽有"四经普"数据核算调整等客观因素,但也暴露出我市产业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等一系列问题;投资规模、收入水平、承载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适应,与地级市不相匹配;受棚户区改造等影响,政府债务风险高位徘徊,政府融资处处受限;营商环境、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城市环境、干事环境与亲商安商的承诺仍有差距,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效率;公职人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然突出,思想僵化、本领恐慌、担当不够、落实不力问题客观存在。我们必须下定更大决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面对充满希望又极具重要意义的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是我们的政治责任,融入"一主、六双"是我们的工作定位,走好辽源发展新路是我们的自觉担当。政府工作必须与党委同声同调、与百姓同心同德、与时代同行同进,以更加奋发有为、主动求为的姿态,在辽源转型发展的希望之路上,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奋力前行。要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对我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引领,聚焦制约辽源发展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对症施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主动把握新政策导向,根据国家对东北的发展定位和支持方向,围绕"鼓励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汽车发展"等具体意见,做好政策争取和落实两篇文章,让国家政策真正成为辽源转型的助推器、辽源发展的催化剂。要主动树立新资源意识,摒弃单纯从地理区位、传统要素、人口规模谋划发展的狭隘思路,克服"现在比不赢、未来也拼不过"的消极思想,既要让传统资源最大化,向高附加值要效益、向主产业链要效益、向特色细分市场要效益,又要捕捉技术升级、需求升级的新机遇,让生态变资源、让文化变资源、让数据变资源、让注意力变资源,注重在新的领域里、新的赛道上培育健将企业,塑造发展优势。要主动搭建新动能平台,扩大外引内优、共建共赢的视野,因地制宜建设园区平台、新区平台、创新平台、合作平台、配置平台,做足政策工具,做优环境特色,形成吸引项目、吸引人才的资源洼地和服务高地,促进产业集聚、融合发展。要主动练就新担当本领,不畏于挑战,不辞于辛劳,不囿于现状,聚才而为,因才而用,形成"善谋划、能落实、敢担当"的政府行政能力网,高处站位,低处着手,推动政府工作做深做实,做出发展成效、做向群众心里。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七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五大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六个体系"为抓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明确工作突破点,打好施政"九张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左右。确保节能降耗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计划。

(一)向总量要突破,打好政策牌,稳定经济增长。坚持"增新量、保存量、遏减量",开展政策落地年、企业服务年、项目建设年、消费供给年系列活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抓工业稳增长。制定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六稳"政策,保证减税降费措施落地,创新财税激励政策。建立经济运行交流月调度制度,完善市级领导包行业、包企业、包项目机制,开展"百人助百企"活动。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三年滚动技术改造,推动70个技改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小微企业500户以上,实现"个转企"100户、"小升规"10户以上,启动"双停"企业10户以上。实行"211555"骨干企业"一企一策",重点解决龙头企业资产和债务过重等问题,助力工业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抓好机遇、加快发展。

抓投资稳增长。全力落实新开总投资210亿元的项目计划,全面开展"三抓""三早"行动。结合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谋划300个重大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和社会事业类投资项目,注重在城市新区开发中形成投资优势。把握国家"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的发展导向,抓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等政策机遇,制定专项对接方案,做到应争尽争。

抓消费稳增长。抓住居民消费升级这个大趋势,打造鴜鹭湖、朝阳村、辽河源乡村一日游,东丰观花海、游官山鹿园、赏农民画、品美食文化一日游等热点旅游路线,加快发展冰雪经济;发展网红经济,引导定制消费和个性化消费,扩大地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丰富拓展第二届"城市节"题材,开展美食节、文化节等系列促进消费活动,活跃夜间经济,打造大什街、小什街、茵特拉根欢乐广场、辽河半岛等特色商业街。支持汽贸小镇一期国贸城和御水丹堤大型商场尽快运营,增强外部人流物流吸引力。

抓外贸稳增长。充分发挥辽源海关平台作用,加强袜业、高精铝、农产品三个省级出口基地建设,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类组织域内企业参加专业性、综合性国际展会等对外经贸交流活动,扶持做强袜交会等商贸合作平台,支持引导启星铝业、东北袜业、格致汽车、嘉利达明胶等进出口企业提品质、打品牌,增强辽源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向产业要突破,打好升级牌,提升经济质量。围绕"211555"产业格局,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促进项目建设"达产达效"。把抓项目作为发展第一要务,发挥市县项目中心作用,全周期、全过程、全链条跟进项目实施。聚焦"211555"产业细分领域,重点实施79个工业项目、15个农业产业化项目、30个服务业项目、105个基础设施项目、8个生态修复项目、59个社会事业项目。全面启动完善辽源经济开发区、东丰经济开发区、东辽经济开发区、龙山工业开发区和西安工业集中区配套功能建设,加快推进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辽源浙江(绍兴)产业园、南部现代文教产业新区、北部生态产业示范新区建设,全力保障东辽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工,推动106个项目建成或投产达效。

促进招商引智"选优选能"。注重引优秀企业与引高能人才一体谋划,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产业生态、人才生态。加强招商中心建设,派驻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招商团队,主动融入"长春经济圈"和"双廊",积极承接产业区域转移、谋划产业链条、特色资源等招商项目200个以上。推行"五个一"专班机制,着力开展区域协作配套招商、延展产业链互补招商、一体化跟踪招商、企业交流以商招商、依托平台市场化招商,对接洽谈项目100个以上。重点推动东北袜业与雅戈尔、皮尔卡丹,厚德食品与铁骑力士等意向项目合作进程,加快红星美凯龙、中林集团、蓝城集团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促进企业发展"提速增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启动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专家咨询智库,建立纺织材料、新能源汽车配套、高精铝加工、农产品精深开发等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形成"1+N"创新平台。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20项以上,推进格致汽车科技创新中心、中聚新能源锂离子研发与应用等项目建设,加快厚德食品、巨峰生化、华纺静电、诺德高科等企业增产升级,支持辽矿集团改革。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5户以上。实施袜业特色小镇、欧蒂爱5G物联和智能实验室等项目,支持东北袜业园区、富奥制泵等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打造数字车间。

促进产业链条"做长做强"。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强链,逐步形成集群发展态势。加快袜业+纺织产业品牌化发展,加快钢铁+冶金建材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蛋品+农产品加工特色化发展,加快轨道列车型材+高精铝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精深化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群化发展,促进形成先进纺织产业制造、汽车模具零件配套等8个优势产业集聚区。重点整合格致汽车、鸿图锂电、中聚新能源等企业资源,支持高性能隔膜、锂电池包等领域技术创新,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促进企业融合协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

(三)向改革要突破,打好亲清牌,优化发展环境。以"五大改革"为牵引,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好服务体现"亲",理细边界体现"清",推进顶层设计落地和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专项攻坚,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流程再造、事项减量、审批简化、证明减少、环节压缩,促进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证办理、不动产登记、获得贷款便利、通关效率等提质增效。实行"一张图合规性审查",建立区域评估制,做到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不超过100天、企业投资项目不超过80天,真正让企业更满意更顺心。完善"数字政府"体系,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划建设新市民服务中心,打造"无差别综合窗口",扩大网上办理事项,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进融资环境改革。制定落实金融服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信用+金融"平台建设,发展无还本续贷及银税合作业务。鼓励企业直接融资,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组建担保联盟,成立产业基金公司。充分发挥城投、建投、生态集团功能,推动资产证券化,加快中期票据、公司债等发行工作,支持厚德食品等企业上市。

推进政策环境改革。对标浙江"亩产效益"评价模式,尽快建立我市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制定专项资金、发展基金、税费减免、要素保障等差异化政策。出台招商引资政策,编制投资指南和招商手册,落实招商企业"一事一议"优惠措施。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快"僵尸企业"出清,腾出金融、土地资源支持高"亩产"企业发展。用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国家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等试点政策,对进入生态产业示范新区企业给予扶持。

推进城市环境改革。推进辽东一体化发展,完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编制完成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等9项配套规划,健全规划管控机制。构建"城市双修"长效机制,创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市,加快采煤沉陷区等重点区域治理。完善城管、环卫、物业管理职能下放后政策制定、监管考核和自求平衡机制,探索建立相关维护管理市场化办法。

推进干事环境改革。落实"大督考"制度,开展常态化督查、差异化考核,落实激励保护政策。传承弘扬"东北小上海"精神,完善抓落实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考核体系,推进工作机制性设计、清单式细化、时限性分工、责任式落实,在全市上下形成鼓励创新创业、激励拼搏实干的制度环境。

(四)向整改要突破,打好长效牌,深化三大攻坚战。切实提高站位、严守底线、精准施策,不断扩大三大攻坚新战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好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巩固,认真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补短板、强弱项。把握脱贫质量标准,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重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统筹解决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认真落实好《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脱贫成效保障稳定脱贫的意见》,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监测和帮扶,建立和完善返贫风险防范、骤贫处置等长效机制。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做到"四个不摘"。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因村施策谋划产业、因户施策落实项目、因人施策推动就业。继续开展领导和部门包保帮扶和干部驻村帮扶,提升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和持续增收能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持续实施"五点双享两救助"等兜底政策,坚决做到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等环保督察年度整改任务,全力打赢蓝天、碧水、黑土、青山保卫战。开展燃煤锅炉、施工和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确保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持续提高。全力推进东辽河流域治理收尾工程,启动辉发河流域治理,按期完成辽河流域涵养林一期等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环境监督执法等管理措施,确保我市两大流域国、省考断面消除劣Ⅴ类、黑臭水体销号。完成土壤环境状况详查,开展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实施裸露山体和废旧矿山综合整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理清政府债务结构,力争将政府债务风险降低到警戒线以下。盘活政府资产,把债务形成的资产通过市场化手段活化为权益性资产。盘活土地资产,做好棚改地块征收、规划、整理、挂牌推地等工作。加快政府债务置换,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政府债务进行展期、降息。做实城投集团、建投集团,加快水务集团、热力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推进职教集团、生态集团市场化运作。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制定落实企业债务风险预警监测和防范债务危机方案。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护体系,完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之间数据系统,确保金融风险可控。

(五)向建管要突破,打好宜居牌,提升城市品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美丽宜居辽源。

 补齐规划短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建立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等规划体系,完善城市风貌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落实城市道路、雨水、污水、给水、城市风貌、环卫工程、城区供热等专项规划,编制南部现代文教产业新区、北部生态产业示范新区等控详规,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坚持以规划提升经营城市水平,启动渭津河北岸、二环路西侧、职业高中等地块做地计划。加快新型城镇布局,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建设横道河冶金、安恕蛋品等特色示范镇10个,发展大阳光伏农业等重点镇12个,实施甲山食用菌等推进镇8个。

补齐建设短板。启动国道303绕越线改建工程,实施辽源北环路养护中修、鴜鹭湖综合客货运枢纽站、红五星互通立交桥改建等项目建设,完善四平至通化高铁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机场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完成南部新区四路四桥绿化景观等街路桥梁改造,建设3处公共停车场,维修福民大街等10条街路照明设施,提档升级站前广场、东方广场,规划设计琵琶广场,改造老旧小区28个。启动"六山"公园、"四水八岸"景观带建设,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1公里,实施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19.9公里,完成老垃圾场治理工程。

补齐管理短板。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实施建筑立面、市容秩序、违法建设、道路施工、城市管线等"治乱工程",实现市区保洁全覆盖,抓好城管管理权限下放,推行城乡环卫、城管一体化,推进"控源""禁烧""限燃"等常态化。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完善智能化指挥系统和标准化基础设施。优化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制定物业管理条例,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服务标准,推进物业管理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加快5G网络建设,拓展云中心应用,推进公安大数据中心、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医疗影像云服务平台等项目应用,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向"三农"要突破,打好特色牌,促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夯实农业基础。深入推进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建设,建立耕地保护、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转化机制,整体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保护利用水平。完成造林26万亩,治理河道30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加快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害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积极创建全国全程农机化示范市,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快恢复产能和补栏出栏。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推进三产融合。发挥东辽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一县多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布局。统筹规划,做强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增值链,务实推进"梅花鹿、禽蛋、柞蚕、东辽黑猪、林果、食用菌"六大特色产业增量发展。2020年,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15个。做强做大东辽黑猪品牌,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双天生态农业公司年产30万头东辽黑猪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全力支持厚德食品公司延伸产业链,招引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等企业共建"中国蛋谷";大力发展长白山浆果产业,推动北佳集团、贝瑞科技等企业落户生态产业示范区。全力争取设施园艺特色产业发展等国家政策,积极创建田园综合体、农业综合体等发展载体。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和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鼓励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合作社,新增农业经营主体10%以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