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9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152篇)(第4/4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195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32分钟

绷紧"思想弦"织密"防护网"筑牢"责任链"

新华区坚持安全生产助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8日)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一再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今年以来,新华区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煤矿、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点领域实现"零事故、零死亡"。

看似平常的"成绩单",却是新华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的成果。新华区时刻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红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当前,全区安全生产整体形势持续保持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一、责任上肩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安全生产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以来,新华区坚持把安全生产工

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在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责任链条、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新华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先后多次听取研究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明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责;高压驱动,高质量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持续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澄清底数,摸清全区防汛隐患点位,建成各级防汛抢险救援队伍;以演代训,顺利举办新华区防汛综合应急演练;补齐短板,建立专家库,完善编制区级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培训,开展多场全区范围内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培训;勇挑重担,平稳度过森林防灭火紧要期;加强防范,有力保障重点时段、重要节日安全稳定。

二、聚焦重点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安全生产是一项重大、艰巨、长期、复杂的工作,安全生产重在预防。新华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聚焦重点领域,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把握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2年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新华区安委会要求全区各镇(街道、街道筹备组)、各安委会成员单位时刻盯紧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守安全红线,筑牢底线思维,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突出隐患集中、问题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开展全面排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截至8月底,共督导检查2949家次,排查隐患2992处,全部整改完毕。

高位推动,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根据省市要求,新华区迅速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结合实际细化分解任务,印发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排查、强化督查;夯实基础、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新华区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大检查高度重视,均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任务落实。

持续推进,深化城镇燃气和危化品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自今年3月以来,新华区对燃气管网、线路、用户端和危化品企业生产、使用、存储、运输、废弃处置各环节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全覆盖、专业化排查整治,做到建清单、知底数、明情况。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到位,对占压燃气管道违法建筑全面拆除;深入用户端挨家挨户检查,确保重点部位、公共部位安装烟雾报警器;对危化品企业运输车辆、设备设施存储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取消资质,加强源头管控,把好生产"安全闸"。

高压驱动,全面开展全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5月1日,省委召开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居民自建房等建筑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新华区迅速行动,制定印发全区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组织住建、财政、消防、城管、公安、自然资源等18个部门对全区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安全隐患开展地毯式、起底式大排查,一旦发现风险,坚决果断采取措施,立查立改、边查边改,确保问题见底清零。

夯实基础,大刀阔斧开展安全生产"利剑行动"。开展安全生产"利剑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排查新华区全区域、全行业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并提出针对性化解方案,通过"专家+执法人员"手把手培训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识别风险、排查隐患、消除隐患的方法,摸清新华区安全生产隐患底数。重点解决执法"宽松软"问题,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堵塞监管漏洞,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三、防患未然统筹"五个一"织密"防护网"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为防风险、除隐患,新华区从责任落实、应急能力、专项整治、宣传教育、示范带动5个方面统筹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落实各级责任,织密全区一张网

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落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建立"四单四函"管理制度。加大工贸行业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把好本质安全关;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抓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通过专家参与、企业自查、部门检查、安办督查相结合,整治销号一批安全隐患。

提升应急能力,下好全区一盘棋

引进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指导做好预案编修、制定,强化日常应急演练。完成全区镇(街道、街道筹备组)"1+6+N"、村(社区)"1+3+N"应急体系建设,整合力量统筹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职责。加强全区应急能力响应体系建设,建成新华区全域半小时、镇街道一刻钟应急救援响应圈,构建"大应急"体系。四个"推进"加快智慧应急建设。推进监测预警系统全覆盖,加快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推进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化和高效化,建强"应急大脑"。推进"互联网+监管",提高监管执法和服务企业水平。推进智能科普宣教培训和应急信息发布,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动员能力。

突出专项整治,共办全区一桌席

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为抓手,以"三个抓好"开展新华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回头看"。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重点领域、重要时段和关键环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密细致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进一步做好矿山和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设施工安全工作。抓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对易受灾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要重点监测,对防范应对措施再检查、再推动,确保全区汛期安全生产。

加强宣传教育,唱好全区一台戏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及系列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五进"活动、安全生产月等宣教载体,开展"安全知识一封信"进

"农村"、"学生安全防范"进"校园"、

"消防安全"进"家庭"、"防灾减灾"进"社区"、"安全法规"进"企业"系列活动;加大安全公益广告投入,发挥安全宣教最大社会效应;继续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集中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注重示范带动,绘制全区一张图

计划开展"四个安全示范"创建工程,以点带面绘制安全监管红绿图。创建一个安全示范镇(街道、街道筹备组),通过加大安全监管投入,完善健全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在安全标准化创建的基础上,创建一批示范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发挥安全文化企业的示范作用;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创建一个示范项目,树立全区工程项目安全模范;创建安全示范社区(村),重点纠治群租房、"多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问题,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确保社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安全源于责、安全严于查、安全持于恒,安全生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新华区成立安全生产工作专班,坚持日调度、日研判、日处置,毫不松懈绷紧弦、筑好堤、尽到责,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确保新华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努力以实干实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新华力量。

潮涌万象新奋进正当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市经济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0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经济发展年均增速达8.7%;2021年经济总量达3394亿元,是2012年的2.5倍,在全国城市和地级城市中分别排89位、70位,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幅提升,2021年达5.92万元,是2012年的2.56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03.8亿元增长至167.0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22.2亿元增长至502.18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

十年来,产业转型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我市始终把产业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由2012年的18.9:43.3:37.8调整为2021年的15.7:40.7:43.6。具体来说,一是工业加快绿色转型。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和绿色铝精深加工3个千亿级新兴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世界光伏之都"初具雏形。二是农业向高端化迈进。陆良蔬菜、马龙花卉成功申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全市5个县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特色县,累计认定267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居全省第一。三是服务业加速提档升级。曲靖市被列为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建成5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7个4A级旅游景区,罗平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十年来,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市坚持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率先在全省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目前,我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85%,"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0%,"证照分离"实现全覆盖,企业登记时间压缩到0.4个工作日以内、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曲靖海关开关运营,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联动区,成功举办中国·曲靖首届硅晶论坛、中国硅业大会等产业交流活动。商事制度改革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全省首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在曲靖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在曲靖召开。

十年来,全域统筹协调推进,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我市抢抓被列为国家第

一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机遇,突出"兴产、强城、聚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云南副中心城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01%,较2012年提升11.11个百分点。我市围绕构建"一主一副、多点支撑"城镇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以"麒沾马"为核心的中心城市,沾益、马龙成功"撤县设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建成区面积达10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4.6万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提升到44%。统筹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罗平、陆良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美丽县城",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完成4731个自然村建设规划。

2016年曲靖开启"高铁"时代,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阿岗、车马碧两座大型水库下闸蓄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13%、集中供水率达95.39%。"城市大脑"建设稳步推进,中心城市及重点区域5G信号覆盖率达96.5%。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改善,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乘风破浪扬帆劲奋楫笃行谱新篇

阿克苏地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3日)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财富之源、就业之本、发展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6+2"产业发展和园区提档升级齐头并进,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地位更加重要,工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如今,放眼阿克苏,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处处涌动着蓬勃的朝气。

一、工业实力稳步提升经济贡献作用明显

金秋时节,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经济发展,克服设备大检修带来的不利因素,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全套炼油装置满负荷生产,实现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双赢"目标。

"截至今年7月份,完成原油加工量239.4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23.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8.33%;上缴利税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8%。"公司生产管理部副经理王国庆说。

该公司所生产的汽柴油主要销往青海、西藏、甘肃和疆内等地,疆内销售占销售总量的60%,占全疆成品油市场24%以上,全力以赴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围绕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和全疆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煤电能源产业储备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加工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以推进能源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冶金、商贸物流、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发展体系,统筹协调推进产业规划布局,促进地区"六大产业"集群发展。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地区工业经济总量实现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从347.36亿元增至611.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15.95亿元增至248.28亿元。经济贡献更加突出,2020年工业税收比重达到63%,占据主导地位;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36%以上,工业经济成为地区经

济增长的主体。企业梯队日趋壮大,地区规上企业由225家增至307家;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地区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家,5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家,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9家。"地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示范平台。

二、工业转型升级提速新旧转换迸发活力

9月16日,记者来到阿克苏普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化纺织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加紧生产,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该公司于2020年1月入驻阿瓦提县幸福创业园,由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普美纺织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兴建,计划总投资5亿元,分四期建设3万头气流纺及配套织布项目。目前,项目三期已建设完成,拥有生产22万锭纺纱能力,四期8万锭纺纱项目正在建设中。3万头气流纺纺纱项目可生产棉纱6500吨/年,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450余人。该公司后期将扩大规模,建设30万锭纺纱和700台织布机项目,解决1500余人就业。

近年来,地区紧紧围绕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就业工程,按照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一中心"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为核心,以沙雅县、库车市、阿瓦提县、新和县为辅"一城四园"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建设,初步构建纺纱、织布、印染、家纺、服装全产业链。目前,全地区正常运行纺织服装企业170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66家,已建成555万锭纺锭,11663台织机、7665万件(套)服装家纺产能。培育"卫星工厂"77个,实现棉花资源就地转化率40%。

"十三五"期间,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油气储运和生产加工转换水平不断提升,库车市和拜城县煤田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延伸发展持续推进,资源输出地向生产加工基地转变速度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六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格局凸显。新疆天河化工有限公司、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和数字化平台项目加快推进;石墨烯系列项目成功落地,有效填补了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空白;地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数字阿克苏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建设顺利推进。

三、绿色引领创新续航铸就发展新动力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形成一批知名品牌近年来,地区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

程,初步形成以粮棉果畜四大支柱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目前,地区有冷藏保鲜(冷冻)库1123座,总仓储能力61.36万吨,共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465家,培育地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1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家、地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4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形成一批以"阿克苏苹果""阿克苏核桃"等为代表的知名品牌。全地区注册登记的农产品商标共计2091件,其中获"新疆农业名牌"20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宝园"核桃、"天山贡"红枣、"红旗坡苹果"3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等8个产品获得新疆著名商标;"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库车白杏"等15件商标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同时,地区积极发展建材冶金产业,建成新疆重要的建材冶金产业基地。据了解,地区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产值由21.14亿元增加到57.25亿元,年均增长25.5%;建材产业占全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由5%上升到8.7%;建材企业由2016年的39家增加到2020年的67家。

"十三五"期间,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亿元,争取国家、自治区和浙江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经费3187万元。创新主体逐渐增多,截至2021年底,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备案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3家;"南疆林果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活性炭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带动地区产业升级、快速发展;低解析难抽采厚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恰玛古多糖提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涂塑复合钢管生产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重点科技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研发及转化应用。

风起扬帆劲,启航正当时。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地区工业经济正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池州经开区:朝着高质量发展笃定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8日)

这是一片承载希望、成就梦想的热土!这是一片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的沃土!

这是一片挥洒激情、孕育辉煌的乐土!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池州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披荆斩棘。

十年来,池州经开区结合产业基础和区位环境特点,抓实体、兴产业,实施"建芯固器强终端"行动,半导体产业"3+2"特色发展格局、省级半导体基地"一核三极"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分立器件制造产能和封装测试水平居全省前列。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补链拓链强链,以均益股份、杰羽科技为龙头,聚力打造智能拉链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工业缝纫高端装备产业园。

一、十年磨一"芯"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十年来,池州经开区把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主导产业,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该区注册了第一家半导体企业;2016年,成功创建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21年,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从37亿元增长到13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今年前7个月,半导体基地产值增速在全省27个战新基地中居第3位。

十年前,安芯电子的创始人汪良恩来池创业,他是池州经开区半导体产业的拓荒者之一。安芯电子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功率器件和半导体关键材料膜状扩散源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其中功率半导体芯片是器件功能的核心,主营业务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半导体产业链各核心环节。今年7月,该公司首发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在安芯电子的带动下,十年来,一大批代表性的半导体企业纷纷落户园区,池州经开区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初步形成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电子元器件及智慧应用的全产业链。目前,该基地5公里内的产业链,可以将一颗硅片生产成芯片完成品,用户可直接将芯片用于整机制造。

十年磨一"芯"。经过近10年的培育与发展,池州经开区半导体产业正逐渐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二、"双招双引"打造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

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区、安徽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优秀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安徽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这一系列荣誉称号与特色名片,是对池州经开区十年来高质量发展成效的褒奖。

作为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获批以来,首个投资额超15亿元的项目--安徽百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装修已基本完成,建成达产后可年产100万平方米高密度互联多层线路板、柔性线路板、软硬结合板。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开区一周一调度,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解决问题,为我们项目顺利施工提供了保姆式服务。"该公司总经理特助卢海航说。

近年来,池州经开区以政策助力项目大发展,以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用配套项目留住人才,不断优化园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目前,池州半导体产业学院、人力资源产业园、池州中韩会客厅、绿地小学、凤凰大道综合商业项目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都有了新的进展。

借力好政策,引来金凤凰。池州经开区组建市场化招商公司,强化行业协会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经开区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个、总投资109亿元,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18个、到位资金45亿元。目前在谈重大产业项目47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5个。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人力资源产业园已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家,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

三、好风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展赋能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跨越发展。

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池州经开区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最重要的一环,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夯实政策支撑,完善平台环境,优化为企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聚力、为企业成长赋能。

"不用亲自到场,不到半天时间,这次开办企业的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经开区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捷,真是太感谢了!"近日,身在合肥的池州怡立旭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寒梅,给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五星"好评。

吴寒梅计划办理企业注册,因故不能来池,而企业开办日程吃紧。她拨通了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在代办员宁盈的热情对接下,从企业发起设立,到完成企业设立、印章刻制、税务发票申领,不到4个小

时就走完了所有流程,顺利拿到电子营业执照。

企业开办便利度被视为营商环境的"试金石"。从多部门来回审批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从动辄半个月的办理时长到当日申请当日办结,池州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从未停歇。

近年来,池州经开区聚焦企业需求,瞄准洽谈、签约、开工、投产"四大环节",落实一站式、"保姆式"全程帮代办工作机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池州经开区全面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研究制定"标准地"项目亩均投资、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容积率、污染物排放等控制性指标,工业企业在依法取得"标准地"后,可实现"拿地即开工"。

"围绕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主力军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增效、改革创新赋能、园区品质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等5大工程,聚力打造省级半导体基地、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两张城市名片,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池州经开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赵革峰表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池州经开区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朝着高质量发展笃定前行。

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

高台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7日)

金风送爽,驱车行驶在连霍高速高台段,广袤的戈壁滩已变成"蓝色海洋",一排排、一列列光伏发电板绵延伸向远方,将充足的光照转换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电网;红色大道两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火红"的订单辣椒进入采收期,西蓝花等新鲜蔬菜通过冷链物流运送到全国各地;落成启用的张掖市红色基因传承基地(高台干部学院新校区),已成为省内外党员干部"补钙充电"的新阵地

高台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重大部署,结合张掖市委"一屏四城五区"发展定位,坚持生态文明引领、绿色转型发展,聚力"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

一、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文化名城

高台县聚焦打造红色文化名城目标,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着力建强红色教育阵地,加快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红色高台"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