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放管服”工作总结-35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26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6分钟

目录

1.甘肃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3

2.丹东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综述 9

3.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15

4.连云港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推进大会侧记 19

5.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24

6.榆林市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29

7.党的十八大以来汉中市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点项目落地综述 32

8.乌兰察布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37

9.本溪市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纪实 41

10.吕梁市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综述 48

11.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52

12.赣州市打造新时代"第一等"营商环境纪实 57

13.珲春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63

14.武山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67

15.蒲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纪实 74

16.凤阳县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84

17.泸溪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纪实 88

18.十堰市张湾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93

19.渝水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99

20.长春市二道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重大项目综述 103

21.焦作市解放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110

22.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纪实 116

23.吉林省法院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纪实 122

24.张家口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促企业发展工作综述 126

25.汝州市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130

26.芦溪县法院服务和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135

27.建湖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纪实 139

28.广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142

29.淮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150

30.北海市行政审批局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综述 155

31.宝清县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163

32.邵阳市纪委监委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166

33.昆明市工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侧记 171

34.兴安盟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税费服务改善税收营商环境侧记 177

35.新蔡县税务局实施"三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侧记 185

甘肃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2日)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放管服"改革一直是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举措。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充分释放,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加。

一、扭住重点发力,纵深推进改革

审批时限再压缩、企业成本再节约、企业投资再省心--2021年,我省在兰州新区、金昌经开区、玉门市开展"标准地"先行改革试点,简化优化工业项目供地流程,压缩供地时间,降低投资项目运行成本,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有效加快项目落地。

甘肃海远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兰州新区2021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成为"标准地"改革红利的受益者。

"从项目开工到实现投产,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甘肃海远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兰州新区审批帮办代办团队和各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企业顺利拿到承诺制施工许可证,并同步办理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建设。今年3月,甘肃海远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口径给排水管材系列产品均已投放市场。

经过一年试点,兰州新区、金昌经开区、玉门市三地出让"标准地"28宗3365亩,相关项目均实现"拿地即开工"。

"'标准地'改革,构建了工业项目公开透明的新型招商模式、全过程监管的新型管理模式和节约集约的新型用地模式,是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创优营商环境的新招。"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2015年6月,甘肃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初步构筑起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的雏形;

--2016年,我省推动省市县三级"网上行权",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工作趋于成熟;

--2018年,我省全面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突破年活动,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改革越向纵深,释放的动能也越大。

2021年,我省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1项,减审批力度为近年最大。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省市县三级涉改部门(单位)按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告知承诺、优化服务等方式办件总量达到73.9万余件,惠及市场主体2.47万户。

今年,我省编制公布《甘肃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明晰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在涉企经营许可、证明事项、投资项目审批等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建设用地审批时限压减至20个工作日;生态环境领域85%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至市州;在全国率先实现同时支持刷脸和刷二维码进行医保结算,医保凭证从"卡时代"进入"码时代"。

二、聚焦利企便民,拓展服务广度

"没想到,现在办理营业执照这么方便。"甘肃元数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大材高兴地说。

今年初,陈大材在营业执照办理网络系统中选择了"送照到家"服务,仅2天时间,纸质版的营业执照就送到他手中。22个工作日、8.5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2个工作日近年来,我省企业开办时限持续压缩,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14.38万户,较2021年同期增长7.75%。今年以来全省新设市场主体22.7万户。

企业和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

近年来,我省聚焦利企便民,全面保障市场主体,着力加强企业开办(注销)"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建设,企业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简化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流程,将适用"秒批"系统的经营范围事项从3大类33项扩充至8大类63项。

同时,将电子税务局100项功能接入"甘快办",推出233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521项"网上办"服务,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将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压减至1项。

此外,我省住建部门推动颁发电子资质证书,全程实现"零跑腿、零证明"。公安部门建成二维码一码通支撑平台,实现人、企身份检验和材料免交,高频事项"零材料"扫码即办。民政部门采取承诺制方式替代取消家庭财产收入、困难程度等证明材料。文旅部门通过实行告知承诺制,将部分文化类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

百姓的"小事",正是民生的"大事",也是"放管服"改革瞄准的"靶心"。

近年来,我省全面推动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基本实现"只进一扇门、可办所有事"。持续加强"好差评"系统建设,推进现场服务"一次一评"和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好不好,让企业和群众说了算"。

同时,我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归并57条政务服务热线,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实现"一个号码统一对外服务、一个平台倾听百姓心声"。自2021年11月15日上线运行以来,全省共受理群众有效来电117万余件,日均受理量7525件左右。

三、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2021年3月,我省启动数字政府建设;2021年5月,省政府成立省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领导小组;2021年12月,在省政府办公厅加挂省大数据管理局牌子,设立省大数据中心,甘肃省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2022年4月,甘肃省数字政府第一批建设项目已全面上线;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甘肃省政府以"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打造"甘快办"等特色应用品牌,建立省市县乡村5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面向企业和群众建立线上线下协同的N个政务服务应用系统。

创新提出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要素标准省市县乡"四级46同",52个省直部门及中央在甘单位统筹联动,编制统一的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为全面实现同一事项全省范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夯实了基础。

推进涉企优惠政策"不来即享"提质扩面,实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五项认定业务网上办理,推行减税降费、科技奖补资金、涉企公积金、就业补助等更多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在线办理。

深化"甘快办"应用,统一全省政务服务移动端入口,完善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功能,13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其中121项实现"全程网办"。

推动电子证照在更多领域应用并互通互认。全面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初步形成覆盖省市县各层级的全省一体化政务数据目录体系,全省汇聚政务数据达到700余亿条。

简除烦苛,很难一蹴而就;转变职能,需要久久为功。

当前,全省上下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对标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拓宽"放"的领域,提升"管"的效能,优化"服"的质量,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注入新的动能。

丹东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综述

(2022年11月3日)

今年以来,丹东市发力打造"痛快办事"营商环境。截至目前,"沿海六市通办"40项"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容缺受理1731项,"一件事一次办"125项。政企直通车对接企业14.3万余户,配备"公共管家"729名,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8%。

一、政府优环境不遗余力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金泉工业园区的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采访,公司副主裁、总经理李宏一再向记者强调一个词:"丹东速度"。

"53天!当年的哈曼(丹东)项目,从开始洽谈到完成签约,只用了短短53天时间。"李宏告诉记者,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丹东市多年来打造的一流营商环境。2010年,哈曼落户丹东,当年投资、当年竣工、当年投产,主要业务覆盖汽车音响、专业音响以及世界顶级灯光品牌制造,员工达1000余人,其客户包括宝马、奔驰、现代起亚、丰田等知名汽车品牌,同时,公司还为世界各地大型活动场所、歌剧院、电影院等提供专业音响设备。

如今,这种"痛快办事"的"丹东速度"已延续到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中。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哈曼公司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全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地等方面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同时,他们还为企业申请资金补贴及各项扶持政策,助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产业升级。

今年1月至2月,哈曼公司产值突破3.38亿元。2021年至2026年,哈曼丹东工厂计划投资3200万美元,引进6条世界顶尖水平的汽车音响扬声器生产线。公司新引进的生产线配备高精度、高智能化的自动化设备,完成产品分装、组装工艺,并配备专业声学检测系统,对生产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性能检测,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哈曼生产制造基地。

更暖心的惠企服务、更精准的政策帮扶、更硬核的权益保护经过丹东市上下不懈努力,营商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丹东振兴、营商先行"理念成为普遍共识,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等一系列优化服务举措,让企业群众深切感受到在丹东办事的方便快捷,获得感明显提升。

综合优质的政策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轻装上阵的成长环境,齐心创业的工作环境,亲商富商的人文环境丹东市全力打造资金流入的"洼地",投资兴业的"宝地",企业发展的"福地"。

二、企业谋发展心无旁骛

近年来,丹东市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降低公用事业收费与物流成本、出台惠企奖补政策,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涌现出一批"专新特精"高成长企业。与此同时,丹东市努力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和幸福宜居城市,使丹东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更加生态宜居,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对人才、投资等要素的吸引力。

2021年12月,丹东通达电力电器设备开关厂负责人卢俊峰通过朋友介绍来到楼房镇投资建厂。从厂房选址、买卖谈判到过户取得新房证,楼房镇相关负责人全程陪同参与。为了让该厂办证手续一次过关,楼房镇采取模拟审批工作模式,提前掌握各个环节程序和要件,派专人跟进。今年1月6日,所有手续只用了20天就都办理完结,这让他对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丹东市用"金牌服务"打造"金字招牌",用"权力瘦身"推进"服务健身",用"刚性治理"优化"项目生态",用"城市品质"激发"投资兴致"。

宏德蜡烛制品有限公司落户振安区楼房镇10年,企业年产值从20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8000万元。"企业能够顺利壮大,得益于楼房镇的大力扶持。从土地手续、建厂房,到招工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对接,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企业负责人王权告诉记者,他认识的一个天津销售商,听他说楼房镇的营商环境好,先后几次前来调研。2021年,这个销售商决定在楼房镇投资,建了一个蜡烛制品厂。目前,企业手续已基本办完,1000万元投资也已到位。

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坚定了在丹东发展的信心。2021年,哈曼公司销售额约2亿美元,纳税达1亿元人民币。"丹东市在营商环境方面为公司提供了更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安心扎下根来。"李宏感激地说。

三、群众享便利感受幸福

丹东市围绕打造"痛快办事"的文化,从教育引导、能力提升、舆论氛围、制度规范、机制创新和监督问责等方面持续发力,"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丹东形象"的理念正在成为共识。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完善登记流程,压缩办件时限。1月,抵押登记不再收取房屋土地价格评估报告或价格认定书,有效减少了企业和个人办理抵押权登记的时间及成本;3月,将抵押权首次登记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变更登记、更正登记及金融联办平台受理的抵押权首次登记均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在此基础上,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落实不动产登记"容缺受理""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制度,在办事大厅和网站公示办事流程、办事指南、收费标准,设置"综合受理窗口"等举措,做到办事流程简单易懂、提供材料清楚、收费标准公开;为有需求企业、群众提供证书邮寄服务;采取实名制领号、增加办理窗口、干部值班巡检等方式,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群众效能。

"十一"假期刚过,丹东"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恢复了往日的忙碌,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窗口成立之初只有8名员工,现在已经服务群众5万多次。今年,这个窗口被列入"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在丹东百姓心中,这里更是解"急难愁盼",治"疑难杂症"的兜底窗口。丹东市在全省首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将历史遗留问题、应该办但有政策瓶颈的个案,

规范程序特事特办,将应该办但有政策瓶颈的共性问题创新机制解决。遵循这样的思路,丹东"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断追求新突破。

如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全市38个县级以上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广,已提供服务8万余人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800余个。与此同时,"首问负责制""以函代证""告知承诺"和"容缺后补"等制度在实践中普遍应用,1732个事项实行"容缺受理",248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近年来,丹东市强化数字赋能,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2%,"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9.6%,平均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1.5%,"即来即办"业务达到44.1%,125个联办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好"。全国首个5G智慧办税服务厅、东北首家"无人警局"、24小时在线社保自助服务、115个高频事项上线"辽事通"等举措,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就近办成为新常态。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丹东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2022年9月21日)

2020年、2021年,我市连续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今年前8个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7万户,同比增长25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1.4个百分点;新签约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落地11个,各县(市、区)均实现突破。一串串喜人的数字闪亮耀眼,"数"说着我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营商"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

一、深化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

日前,市民张先生登录微信小程序"商事确认登记一链通"平台,通过"网上办、零见面审批"的方式,顺利完成企业营业执照登记办理业务。"以前开公司,要提交很多纸质申请材料,现在只需一张本人身份证,在手机上就能搞定,省时又省力。"他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创新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指标长"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积极推进"一事联办",提升办事便利度,增强企业获得感、群众幸福感。

市、县(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受理事项达80%以上,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受理事项达50%以上。通过"十税合一"等创新举措,纳税申报次数减少到5次,纳税人申报时间压缩至90小时以内。常态化推广"51本证照证明材料免提交"工作措施,减少群众办理业务所需提交的纸质材料,证照证明材料免提交率达94.29%。工程建设领域审批事项、全流程申请材料由改革前的81项、407项精简整合为38项、69项,减幅分别达53.1%、83%。工业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平均审批办理时长为16个工作日。

以"智慧城市"为支撑,建成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i武当"APP,上线51个"一事联办"事项,服务对象跑动次数、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分别减少83.3%、70.7%、40.5%、75.1%。建成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推进不动产登记"指尖办""掌上办","不动产电子证照""一码管房管地"经验在全省推广。

二、优化服务倾力当好贴心人

焊接、打孔、冲铣日前,记者在位于张湾区辖内的金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铆足干劲赶制订单产品。公司产销两旺,离不开该区"创新驱动发展十条政策"的支持。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缺少,是优是劣,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对于地方发展而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软实力。

竹山县"八证同发"为企业节约成本超80%;房县先行先试开展"无证明城市"创建;茅箭区免费赠送"企业开办大礼包";张湾区探索限额以下政府投资项目备选承包商随机抽取新模式。市税务局清理、合并、减少纳税人缴费人报送资料15类233项,升级发布"非接触式"办税事项236项、"全程网上办"涉税事项10类112项。市行政审批局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注销申请材料压缩40%以上。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当好"用能管家",为企业节约电费成本约210万元。我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在全省率先推出"碳汇收益权+"贷款模式,"科创贷"实现零突破。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深入开展"双千"活动,巩固提升"首席服务官""重大项目包保""土保姆""业务帮办协办"等经验做法,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制度,建好用好"十堰亲清企业服务信息平台",出台《十堰市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合理合法诉求2436件。

三、强化保障提升市场公平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市积极推动"办事找关系"向"办事靠法治"转变,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

建立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信用修复管理等机制,对85类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

创新"大证管小证,一证管多坊"小作坊监管模式,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1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6万家,同比增长113.5%。

提升获得信贷便利度,建立企业金融服务方舱7个,入舱企业2139家,为入舱企业新增贷款合计35亿元。

建立破产审判"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破产案件审理指引""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实施办法"。开辟破产重整"绿色通道",市财政局拨付资金100万元,为"无产可破"案件提供费用支持。

全市181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一企一警",500名执业律师深入300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2021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受理涉企案件1.6万余件,结案近1.5万件。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我市将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连云港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推进大会侧记

(2022年9月29日)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为向广大市场主体展示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改善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昨日上午,我市举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推进大会,发出号召--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举措、最严实的作风、最扎实的成效,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营商环境建设主动仗、翻身仗,为加快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凝聚磅礴力量。

在全市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大会吹响"冲锋号",必将推动各级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城市吸引力、凝聚力与竞争力。

厚植沃土待君来,期望企业家们看好连云港、投资连云港、深耕连云港。

一、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打好主动仗

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但是,对于今天的连云港来讲,营商环境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着眼当前,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为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都把"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制胜法宝。

立足连云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承压的现实形势,要求我们义不容辞打好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仗。再加上周边地区竞相发力,不进则退的竞争态势,要求我们拿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好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仗。

奋起而行之、实干而为之,以背水一战的决心真正打一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仗、翻身仗,切实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大改善、大提升。

"将营商环境考评结果与单位绩效考核、干部提拔使用、评优评先等挂钩,倒逼各责任单位更加主动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副市长、东海县委书记宋波表示,东海将坚决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打造"东陇海产业带营商环境新高地"为目标,担责尽责挑大梁,冲锋在前显担当,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怎么抓也不为过。"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波表示,作为承担营商环境考核指标数量最多的市直部门,他们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意义,将不折不扣落实好攻坚年部署安排,坚决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二、举措贵在务实管用重在落地见效

当前,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但有小幅波动,正是顶风爬坡的关口,必须以更强紧迫感夯实经济恢复基础。稳经济要靠市场主体,要在纾困保市场主体的同时,为市场主体创造需求、提振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信心从哪里来?一是从市场主体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上来;二是来源于政府系统性、及时跟进、无微不至的支持。

今年,我市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和相关《办法》,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专项行动,推出一揽子惠企政策,一系列温暖贴心的举措给市场主体注入了发展信心。此次大会又提出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为完成目标任务、争取最好结果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实基础。

--在政策落实时打通"最后一公里",防止"上热、中温、下凉"。连云区委书记华宏铭表示,连云区将快速推进问题整改,坚持约法三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