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放管服”工作总结-35篇(第4/1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26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6分钟

二是改革创新,办理业务方便省事。"以前办个特种设备登记业务,要跑到赣州市区,距离远、不方便,现在不用出县就能全部办完,避免了来回跑的麻烦,既节约了时间又省去了成本。"安远县圣邦燃气有限公司代表郑女士说起"市县同权"改革带来的好处,她连连称赞。

三是大刀阔斧改革,大张旗鼓创新。赣州创新推出"市县同权"改革,建成市县联动审批平台,将118项市级权限下沉至各县(市、区),实现同一事项"全市通办、同标准办理"。"全产业一链办"改革全面推行。20个县(市、区)全部设立"全产业一链办"专区,将首位产业全链条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专区受理,已为格力、吉利、威高等600余家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式全链条五星级政务服务。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全面设立"一站式集成"审批专区,建成了"项目策划生成平台",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管理办法,"一站式集成"审批优化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只需一张申报表、一套材料。在全省率先实行"不动产见面+司法查控"不见面办,建立线上通道的执行联动机制。

四是数字赋能,政务服务触手可及。赣州成立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集成优化,推动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智能办。打通电力、社保、不动产登记等15个省、市级业务系统,建成"数字政务指挥舱",151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127个深圳事项在赣州自助可办。实现"1+N"通用综合窗口全覆盖,162个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全市共设通用窗口917个。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帮代办、兜底办机制,为企业群众在"企业开办""工程报建""跨省通办""惠企政策"等六大重点领域开展帮办代办。创新研发首个政务"数字人",探索政务"数字人"逐步替代一窗受理人员的数字化改革新模式。

三、优化服务,助企纾困,提振信心

"不久前才递交了账户信息资料,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一笔高新技术奖励资金!"日前,研创光电科技(赣州)有限公司享受到了一笔奖励资金。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让企业增强获得感。这是赣州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的其中一招。赣州以扶实体、优环境为重点,以政策落实落地为抓手,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一是系列纾困政策密集出台。赣州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举措,制定出台市级应对疫情助企纾困"34条"、稳经济促发展保就业"35条"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新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负纾困助力小微企业平稳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加大行业帮扶、强化金融支持等有力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实现同港同价、同等效率,为企业节约物流时间成本40%、物流资金成本30%。

二是干部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店小二"。赣州充分发挥政企圆桌会议、产业链链长制、驻企特派员等帮扶机制作用,建立顺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今年1月至9月,全市共召开政企圆桌会议210次,协调解决问题761个。率先在全省推出惠企政策"线上一网、线下一窗"集中兑现改革,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企业"。赣州建成"亲清赣商"掌上兑现平台,市县两级全面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区"。

三是以刀刃向内的决心除顽瘴痼疾。赣州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四个专项治理,建立健全即诉即办受理机制,全力抓好问题诉求化解。"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专项治理办结销号56件,维护企业权益3420万元,得到江西城瑞项目管理公司、江西天剑司法鉴定中心、兴满医疗等企业给予的好评。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让赣南大地成为要素集聚磁场、企业成长沃土、投资兴业宝地,赣州一直在努力。

珲春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2022年10月11日)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发展要素。

近年来,珲春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解放思想,深化简政放权,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努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确保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珲春市聚焦改革创新、企业开办便利度、企业开办成本、项目审批优化等核心要素,推动简政放权改革再深化。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扎实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梳理编制工作,组织全市34个职能部门,认真梳理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220项,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健全规范高效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持续提升市场主体登记规范化水平,依托吉林省市场主体"e窗通"系统,不断优化企业注销服务,全面实施简易注销,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

设立"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个转企服务专窗",设置企业服务专员指导企业申报,提高行政效能,大幅缩短企业申请时间,实现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免费向企业邮寄首套5枚印章及营业执照,实现企业开办登记零成本。今年以来,已免费发放270套公章,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6.4万元。

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结合实际制定了《珲春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设立联合审批办公室和受理窗口,通过网上审批、不见面审批,让大数据"跑腿",使企业办事更便利。同时,不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及时动态调整更新政务服务事项库,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加强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及日常管理。切实完善"吉事办"服务功能,推动更多办理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

珲春市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政府监管逐步向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变。

为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珲春市制定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指导全市各部门单位在原有267条目录基础上归集今年数据共享内容,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新增数据共享目录条目31条。年初至今,共享数据达46万余条。

为提升窗口服务效能,珲春市创新举措,进一步规范"窗口无否决权"服务的标准和流程,制定珲春市政务大厅"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推进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中心和专业分中心全部实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新设"办不成事请找我"窗口,公开受理群众在政务大厅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珲春市积极拓展便民服务应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协调市税务局与房产、不动产共同建立组合式窗口,实现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纳税人可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网上房产交易申报及缴税。积极探索整合企业所得税和财产行为税综合申报表,目前,已完成财产行为税报表合并。建立税务系统监管体系,进一步压缩办税时间,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数据共享,落实容缺办理。同时,扎实开展重点领域涉企收费整治,针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4类领域企业开展收费专项检查,着力规范违规收费,切实增强收费企业合规经营意识,督促其做好自查自纠。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开展网上征集线索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涉企违规收费线索,深入挖掘涉企违规线索。

珲春市积极营造"亲"上加"清"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改革、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全力为企业办实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珲春市成立营商环境监督及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60家中小企业和招商项目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企业和项目建设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珲春市建立了"营商环境监督暨企业服务平台"微信群,积极宣传省州扶持政策,为企业答疑解惑,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已有350家企业入群。

为推动"双创"平台高质量发展,珲春市积极参与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推动双创基地建设,筹备开展珲春市创业项目、示范基地认定、年度创业活动等,现已形成初步方案。采取"一企一策"措施,深入了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为满足企业、个人及重大事项办事需求,珲春市实行政务大厅全员在岗,预约式"一对一"办公模式,做到即来即办、即办即走,减少在大厅内滞留时间。今年以来,接待群众6132人次,办理业务5372件,日均办件量近400件、日均接待人数500多人,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事、难事、操心事。同时,成立"民生保障工作专班",建立全市涉疫诉求办理督导工作机制,提高涉疫群众诉求办理时效。梳理汇总群众诉求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即接即办、日清日结"机制,指派专人跟踪民生诉求办理反馈情况,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跟进、件件有回音。今年以来,共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6199件。

革故鼎新东风劲,策马扬鞭再奋蹄。展望未来,珲春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探寻具有珲春特色的优质营商环境之路,真正提升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让群众办事更快捷,让市场主体更活跃,让发展势头更强劲。

武山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6日)

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山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最大的硬资源、最大的软实力、最大的降成本来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强力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等重点任务落实,着力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服务,助企纾困解难,以"优"无止境的实干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增活力、为人民群众添便利,助力全县经济行稳致远。

一、"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近日记者走进武山县政务服务中心,便看到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询问前来办事的群众,并把他们带到办事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疑问、办理相关手续,细致温馨的服务只是为了让群众少跑路。

前来办事的张明告诉记者,以前要办理新企业登记手续,需要先到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三四天后再到税务局办理开业登记,最后才到政务大厅领取发票,整个过程最快需要一周时间,但现在只需两天就能顺利办结。

"与过去相比,办事更方便了。"这是近年来办事群众的普遍感受。

政务服务工作一头连着群众生产生活、一头连着政府审批服务,既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更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渠道。县政务中心副主任马文强向记者介绍,县上筹集1800多万元对政务大厅进行搬迁改造,进驻大厅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单位达39家,设置开放式服务窗口118个,授权审批服务事项1331项。来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报送资料更少、时间更短、渠道更多、成本更低、服务体验更优。

一是梳理审批清单。参照中央和省、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逐项进行比对、认领和完善,明确县级层面主管单位、实施部门、设定和实施依据等基本要素,共梳理县级行政许可事项235项,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二是下放审批事项。按照机构改革后政府部门权责调整情况,梳理出取消、调整和下放事项清单。机构改革以来取消、调整和下放事项21项,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项,向乡镇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项。

三是优化办理流程。严格落实"一网办""一窗通办",对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提升"三减一优"等指标,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推动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好办"转变。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材料平均数压减至2.9件,承诺时限压缩比为92.14%,即办件率达88.02%。

四是推进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在甘肃政务服务网、"甘快办"APP等线上平台办事效率,投入460多万元,建成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如期上线运行,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等系统与一体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对政务服务数据进行全量归集,推动"掌上办、指尖办",实现由"群众跑路"变为"数据跑路"。

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办事群众更真切地感受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打造了"办事不求人"的武山名片,释放出更多发展新活力。

二、"主动式"服务让企业感到更贴心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更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围绕企业的"痛点""难点",如何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成效,如何让群众舒心、企业顺心,让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武山县一直在努力--唐人神集团武山年产10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项目在2020年重大项目谋划会上成功签约。这一项目是省列重大项目,也是武山县着眼发展"十大生态产业"招商引资实施的现代循环农业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武山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框架协议》要求,筹措资金5187.96万元,配套完成了项目建设"三通一平"工作。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洛门邓湾母猪场、榆盘马寨育肥场、沿安草滩养殖场,沿安西沟养殖场、高楼八营四养殖场、高楼斗底养殖场均已完成场区内土地平整工作和产业路建设。二期项目正在进行市场调研、项目选址等工作。

武山县招商引资中心副主任韩喜德告诉记者,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实行了县级领导担任招商引资"项目管家",主动帮助解决手续办理慢、图纸审查慢、征地拆迁慢、政策兑现慢等问题,确保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得下、推得动、建得快、运营好。同时,开展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制定项目代办服务流程,派驻人员开展代办服务。目前,为唐人神生猪养殖项目二期、乡村产业振兴耕地提质改造、新泉康制鞋、花样年华韵邸、万星小镇、浆水饮料研发生产、日昌升年产3000万吨绿色生态环保新材料(骨料)制造项目、宝武医疗用品产业园等项目开展企业注册、项目备案等前期手续代办帮办服务,办结事项9项。

武山县均力塑料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万条新型包装材料项目是全县第一个"出城入园"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542万元,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受疫情影响,资金流动困难。

了解到均力塑料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困难后,武山县税务局主动上门服务,核实困难产生原因、分析具体风险,为该公司加速办理退税。"近175万元的退税'红包'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使企业的研发队伍更加稳定,推动了项目的进展。"该企业负责人尹向峰说道。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时候,通过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加一些现金流就盘活了部分企业,让其在市场上继续生存下去,而且让上下游产业链之间贯通、畅通起来。"武山县税务局负责人桑小国表示。

企业点赞的背后,是武山县努力以高水平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一窗通办""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到出台《"十要十严禁"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再到听取企业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组织企业外出招商,武山搭建了良好的政企沟通平台,亲商、爱商、重商、安商的氛围日益浓厚。不难看出,武山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让企业舒心,给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

记者了解到,武山县全面落实"不来即享"政策,为企业做好政策推送、在线咨询、实施办理等服务,完成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注册325家企业。积极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服务,实现纳税人办税从"审批办理"到"不来即享"转变。精准对接企业融资等需求,推出"银税快贷"等信贷产品,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小微企业发放"银税互动"贷款3000万元,减免410户纳税人"六税两费"224.11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7018万元。

三、"全方位"服务让软环境成为发展硬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塑造转型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在提升发展竞争软实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从细微处入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努力形成人人都说武山好的营商环境。"武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地处洛门镇郭家庄村的"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每月都会迎来联络法官杜永娟的两次"蹲点",重点针对蔬菜种植、贮藏、营销、物流等产业全链条进行司法指导,并开展"绿色巡回审判",就近、就地及时化解生产经营中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

杜永娟是武山县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她介绍说,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郭家庄村农户种植的蔬菜滞销,经村委会多方联系,蔬菜经销商麻某某收购了村里30户村民种植的蔬菜。但麻某某只支付了部分价款,欠付农户20余万元一直未付。为此,农户们与法院"菜产业诉讼服务站"对接,经多方联系,法官联系到麻某某,通过耐心调解、沟通,最终麻某某与各农户达成调解协议,并在调解一星期后将欠付款支付到位。

郭家庄村党总支书记李小东认为,联络法官就像菜农与经销商的"媒人",让他们懂得,彼此并不是对立关系,诉前调解使得当事人免去了部分诉讼费用,双方关系也得到缓和,这为以后双方能够更好地合作打下基础。再者,调解的案件履行起来也相对容易,这将意味着能够更好地保护菜农利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武山县'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正是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的缩影,打通了便民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李小东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武山县坚持监管并重,严格依法进行整顿,全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促进市场秩序根本好转,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一是网络监管无盲区。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常态化开展监管行为信息录入推送,做到应录尽录,认领"互联网+监管"事项目录557条,认领率100%,检查实施清单完成数538条,完成率95.73%,录入执法人员572人,用户注册572户,注册率100%,录入行政许可信息152条,行政处罚信息36条,实现掌上监管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

二是重点监管零容忍。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质量安全问题,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不正当价格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重点加强防疫用品和粮油、蔬菜等价格和计量监管,督促经营者依法经营、规范经营。

三是项目审批抓效率。制订《全县投资项目服务指南》和"一表清""一册明",建立投资项目联审联批会议制度,从项目立项审批、规划许可、土地使用、施工许可等环节全面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工程项目全部实现工改系统在线办理。截至目前,通过工改系统办结事项183件,投资在线平台申报项目97个,总投资87.18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句号。武山县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只要能够坚定不移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在武山安家,让各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释放,武山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加速崛起。

蒲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纪实

(2022年11月5日)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牵引性工程。今年以来,蒲县县委、县政府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位引领、高标谋划、高质推动市场主体稳健发展,通过"搭平台、创载体,强要素、保支撑,建机制、优服务",全县市场主体呈现蓬勃增长态势。

今年1至10月,蒲县各类市场主体新增3956户,其中企业337户,个体工商户3619户,全市排第十;新增率61.12%,全市排第三;净增3593户,全市排第九;净增率55.52%,全市排第三。市场主体新增率及净增率居全市前列。

一、优先谋划把"软环境"摆在突出位置

今年初夏时节,力度空前的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在蒲县全面铺开。一个个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碰头会、培训会等专题会议密集召开;一项项减税降费、金融服务、招商引资、资金奖补等有力措施相继出台。

蒲县县委、县政府把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摆在全县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全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蒲县县委书记杨晓舟多次调研、批示,向全县各级各部门提出:"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务实苦干,奋力追赶,加快推进蒲县市场主体培育进程,全力促进县域营商环境更好更快发展。"

蒲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薛向阳主持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推进会并多次专题调度,他强调,要真正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用心用情优化服务,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培育打造发展的"沃土"。

蒲县印发了《关于成立蒲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的通知》,成立县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下设4个行政工作组、4个行业服务组和6个要素保障组,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实行牵头单位负责制,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商贸业4个行业领域和金融、财税、

用地、环境能耗、科技创新、政务服务6个要素领域内的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各分管副县长召集4个行业服务组和6个要素保障组分别召开行业领域市场

主体倍增专题工作推进会,制定落实本行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施方案和要素服务保障工作措施,落实"六定""四清单"。

23%--这是蒲县确定的年净增长率。这个数字,体现了自我加压的魄力,更承载着奋力向前的信心。

为力保年底全县市场主体实现至少净增长1489户,蒲县围绕"稳住现有、开发新增、激励壮大"的基本目标,紧扣区位特点、资源优势、人文因素、经济基础等因素,制定印发了《蒲县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细化政策要求,明晰方法步骤,在年初要求按2021年存量同比例增长基础上,按省、市定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基本目标进一步调整目标、压实责任,实现全县"一盘棋"、一直干。同时,实行每日市场主体增减通报,督促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时时放心不下"、天天抓在手上。

随即,一场"无证个体工商户清零行动"在全县展开,各乡镇、行业部门组织骨干力量系统指导讲解政策、宣传典型、提供服务,各便民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农商行支行和村社携手作战深入排查、引导帮扶、帮办代办,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握指成拳"、活力迸发浓厚氛围。

二、优惠政策让企业群众应享尽享

国庆前夕,地处吕梁山的蒲伊大地秋意渐浓。怀着对未来几多期许的贺先生走进蒲县政务服务大厅,准备给自己新筹备开办一家服装零售企业办理注册手续。

让贺先生倍感温馨的是,从复印材料到信息填报,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指导;从政策宣讲到答疑解惑,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解答。不到一个小时,贺先生就完成了所有手续的办理。他感动地说:"没想到能这么方便、这么快捷,工作人员认真、耐心,态度也特别好,就连企业的公章都免费给刻好了。"

免费刻章是蒲县减少市场主体负担、提升企业便利度的举措之一。新登记企业需要刻制4枚印章,个体工商户需要刻制3枚印章,其刻章费用全部纳入政府买单范畴,并将印章刻制企业引进县政务大厅,让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即可同步申请印章刻制,刻章时间也缩短为1小时以内。这样一套印章,目前已经为企业减负38万余元。

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不断巩固窗口预约、电话预约、信箱预约等渠道的预约服务,深化"领办、帮办、代办、一网通办"服务机制,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务,发布"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240项。做优"事情办完再下班"延时服务,探索在工作时间以外建立简易事项智能办理,打造了"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

"我们健全完善了企业开办便利化、水电气热通信电视报装驻厅联办、全代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涉企经营告知承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跨省通办等10项服务机制,全力打造优质发展环境。"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刘成旺说,"在'一枚印章管审批'后半篇文章里,我们出台了《第一批划转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蒲县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试行)等9项制度》,完成首批21个部门307项事项划转。"

在8个乡镇市场监管所、便民服务中心、农商行支行设立24个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代办点,打造市场主体极简登记注册环境;针对以往群众办理证照"费时费力、审批过程繁琐"等问题,在法律关系明确、材料简单、事实清楚的行政审批事项中,推行"独任审批员"制度;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梳理改革事项69项,直接取消审批2项、审批改为备案1项、实行告知承诺14项、优化审批流程52项,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出台《蒲县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施方案》及相关工作制度,通过审批大厅评价器实时评价,促进审批部门服务提升;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质量,设立三级工作站37个,配备专职或兼职处办人员65名。

蒲县收集汇总国家、省、市、县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相关政策和措施,编制成册,提供政策依据;梳理汇编2019年以来全县在减税降费、金融服务、招商引资、生产要素、资金奖补、人才引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便民服务、权益保障10类365条惠企便民政策,制定《蒲县惠企便民政策汇编(2022年)》;在县政务服务平台、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辟专栏,讲解政策规定;各乡镇、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入企服务、上门服务;在全县公开征集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的"金点子",吸收好思路好方法,全面助推市场主体倍增工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