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放管服”工作总结-35篇(第7/1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26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6分钟

工作机制,完善管家线上服务平台,确保服务企业的渠道实时畅通。疫情期间,项目管家为华润电力、辽河石化、中蓝电子等民生保障和重点工业企业办理、发放车辆通行证4818张,确保了企业稳产;

今年年初以来,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靠前调度,通过"千人助千企"活动,带队深入62家规上和26家重点规下企业走访调研,梳理出58项问题和需求,建立工作台账,利用"商务服务专员""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党建+营商"工作机制,为企业发展清除阻碍;

此外,高新区还建立了专员、专班定期入企问政、座谈对话企业家等机制,及时了解企业所急、所难、所愁、所盼。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兴隆台区人大、政协开展企业"问诊号脉"活动,共同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三、强化要素保障,护航企业平稳发展

企业的平稳发展,是园区整体发展的重要前提。

高新区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将园区划分成13个网格分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开设高新区疫苗接种专场,设立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为园区13500名企业职工当好"安全管家";联合兴隆台区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会,落实"金融顾问"制度,积极推广云税贷、云电贷、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产品。去年共为68家企业获批贷款31.49亿元,今年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平台,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园区企业发展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扶持政策,设立了"惠企政策服务专窗"。今年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企业退税2.553亿元,缓税7422万元,落实稳岗补贴178万元,财政兑现政策补贴16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等扶持政策实现了"免申即享"。

四、完善信用体系,推动诚信园区建设

诚信、和谐的园区环境,是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新区主动对接市信用办和大数据中心,落实行政许可和处罚"双公示"以及"信用承诺书"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对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对2016年以来印发的26件政策类文件进行自查清理;

全力实施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将工作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排查企业失信行为,指导两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结合"诚信记录关爱月"活动,举办了"诚信进企业"主题宣传,推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建立守信企业激励机制,推荐中蓝电子等8家企业申报了"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协助中录油气等5家企业申请了"信易贷"。

五、优化法治环境,保护企业经营权益

把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企业的科研、生产才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和精力投入运营布局。

高新区多次联合市、区委政法委来到园区、深入企业,通过"服务保障高新区企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与企业家和相关负责人面对面沟通,用心倾听企业在治安防控、普法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场协调公检法司等部门针对企业需求制定相应措施,排除法治隐患,消除企业顾虑;多次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和"民法典解读"进企业主题讲座,提高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意识;与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推行柔性执法,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权益保护机制,引导企业守法运营、依法维权;建立12345平台"投诉即办"工作机制,加强相关案件的处置力度。这项机制从2020年启动运行至今年8月,高新区就承办案件101件,按期结案率100%,满意率100%。

六、夯实基础设施,增强项目承载能力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吸引企业进驻、企业发展的硬环境!

高新区全力打造的科技孵化器获批国家级孵化器,目前3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基地项目主体已经完工,2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入驻48家企业;建成了占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光学电子产业基地,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正式进驻,配套企业相继入驻,进一步壮大了光学电子产业链;

近几年,高新区不断实施园区道路、水系和绿化等环境改造工程,实现了道路通达、水系纵横、绿树成荫、和谐有序的"园林式经济区"建设目标。

未来,高新区还将围绕总体发展布局,持续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细致做好"综合窗口""全程代办"和区域评估试点工作;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升项目管家服务能力,在助企纾困工作中坚持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创新思路、广开渠道,更好地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招工难"等实际问题;积极推进化工园区消防站、应急事故池、危化品停车场等消防环保配套设施的建设厚植沃土,方能深扎根、快生长;常施雨露,自然结硕果、总丰收!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营商服务的不断提升,高新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步伐势必越发稳健、前程势必越发宽广!

吉林省法院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纪实

(2022年9月15日)

近年来,全省法院系统准确把握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积极发挥国家审判机关作用,在依法审判执行与服务经济发展之间架起了一座主动司法的桥梁,大力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了法院智慧和法院力量。

一、主动融,当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参与者"

为吉林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这是全省三级法院主动作为的前进方向。为确保沈白高铁建设顺利实施,在省法院的指导下,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沈白高铁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筑牢法律风险"防火墙";专门成立"普法专家团",开展"标靶式"普法送法活动159次,为高铁征收项目打好"提前量"。同时,白山市两级法院主动延伸行政审判职能,制作《土地征收流程图》《房屋征收流程图》,指导高铁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依法有序推进,从源头减少和化解行政争议。

几年来,全省法院秉持审慎善意司法理念,持续服务"六稳""六保",不断加大缓减免诉讼费力度,简化涉企案件办理程序和环节,降低保全保证金比例,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诉讼成本,为法治化营商建设积极助力,彰显了全省法院加强顶层设计、主动融入宏观经济发展大局的责任和担当。

二、解难题,当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者"

优化营商环境,惠商安商是关键。

近年来,我省法院接连出台《关于服务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的十项措施》《暖企惠企六项新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企业发展十二项措施》等政策文件,在切实保护好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避免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靠政策"组合拳"和措施"润滑剂",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高地。

"要不是法院为我们企业开辟司法服务'绿色通道',灵活解封了我们冻结3400万元的账户,这批建设工程款也不能这么快就到位,法院真是帮了我们企业大忙了。"

今年3月,长春一家建筑施工公司负责人因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正在推进的建设工程进度,急忙联系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寻求帮助。法官认真对企业发展前景评估后,决定采取活封、活扣等柔性执行手段,通过变更担保物的形式解封已被查封的账户,帮助企业及时化解燃眉之急。

从拓宽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到加速盘活被执行企业资产,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到保障中小微企业及时回笼账款,从规范破产案件的司法程序到优化破产审判联动协调机制,全省法院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将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司法举措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

三、利长远,当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守护者"

今年6月,我省法院发布法治化营商环境系列白皮书,并在开展为期两年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基础上,接续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行动(2022-2023),旨在建立常态长效工作体系,将"案案、事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大格局观根植审判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进行时,也是未来时。

为此,我省法院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建立了"月调度、季总结、年评价"制度,并将核心指标纳入重点工作通报范围,开展专项督查。全省三级法院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常态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让法治化营商环境常态化,让企业获得感持续化,全省法院一直在努力--不断健全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实现各类型案件全覆盖,让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随时随地可感知。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等司法活动中发现的涉及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提前向相关领域发出司法建议,促进源头治理、长效常治,两年来,全省法院发送相关司法建议112份,行政机关回复106份,司法建议回复率从51%上升到95%。

四、齐联动,当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者"

协调联动,汇聚合力。

为促进依法行政,我省法院牵头建立了全层级覆盖、宽领域联动、常态化运行的府院联动机制,目前已经有序运行两年,加上覆盖全省各层级的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的高效运作,为打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打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开辟了新路径。

2021年底,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开工,这既是服务东北振兴全局的现实需要,亦是全面提升吉林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长远之策。我省法院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积极承担"五庭一院"建设工作,倾力打造东北振兴法律服务高地。

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全省法院将继续在强化审判职能、创新服务举措、延伸司法功能等方面躬身精耕,以更高站位护航经济发展,以更实举措助力经济跃升,用司法智慧和司法实效,为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贡献澎湃法治动力。

张家口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促企业发展工作综述

(2022年9月5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积极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围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寻求司法服务新方式、新途径,为经济发展培育稳健法治生态土壤,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一、多措并举,审执质效有速度

"法院开辟了涉企案件'绿色通道',考虑到我们经营公司不易,利用强制扣押手段促使被申请人现场履约给付执欠款13.6万元,十分感谢法官的高效办案!"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刘某说。日前,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干警2天时间高质量完成诉前财产保全工作,还促成了被申请人当场履行给付义务,积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赢得了企业的称赞。

聚焦服务中小微企业,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我市法院将提升审执质效作为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推出系列举措。

着力推进线上智慧诉服。目前,全市法院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电子送达以及互联网开庭等等,切实为企业诉讼提供高效便捷司法服务。

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全市法院为企业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有效降低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所耗费的时间、成本,有针对性地破解制约"办理破产"、"执行合同"等指标优化提升的痛点、堵点、难点。

妥善审理民商案件。妥善审理与民营企业相关的各类民商事纠纷案件,依法审结涉产权再审案件16件,准确界定产权关系,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市场公正公平。

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今年5月,市中院发布2021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分析了我市行政案件受理情况并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提出建议,依法监督行政主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持续开展执行专项行动,审慎适用财产保全等强制措施,慎重冻结、执行企业流动资金,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效压缩涉企、涉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执行时长,全市法院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同比缩短22.98天,实际执结率同比提升27.44个百分点,执行完毕率同比提升22.38个百分点。

二、纾困解难,助力企业有温度

"谢谢他们的理解,更谢谢法官的支持帮助,我们一定按照分期还款协议履行。"被告方张北县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执行法官表示。

在岳某某诉张北县某食品有限公司、张家口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判决二被告偿还借款1200万元,受疫情影响,上述两家公司经营困难,均未及时偿还借款。

张北法院执行法官李鹏翊发现两企业仍在经营,考虑如果强制处置企业厂房、生产设备,势必把企业逼到停工破产地步,可能导致"执行一个案件,垮掉两家企业",于是他组织双方当事人反复协商,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由张家口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先行一次性清偿660万元,剩余欠款540万元由张北县某食品有限公司分期履行,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给企业带来利润下滑,为使类似该案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年初,市中级人民法院便确立了"助企纾困保民生,护航经济促发展"工作思路,要求各级法院办案中因案施策,把平等保护、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落实到涉企每一件案件中,采取有益于企业复工复产和保障民生的具体举措,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三、能动解纷,司法服务出效果

2020年2月,广东某实业公司向某银行贷款3亿元在张北县建设数据中心,广东某实业公司提供抵押担保。后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未能按约偿还利息和本金。某银行遂诉至法院,并申请进行财产保全。市中院执行局副局长冯记坡接手案件后,把双方当事人召集到法院,摆事实、讲发展,最终制定了法院暂缓强制执行,某银行解封部分资产、办理借新还旧手续、增加放贷额度、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项目重启等一揽子执行方案,双方达成和解,企业得以喘息继续运行。

为积极正面引导涉企纠纷解决,全市法院积极打好纠纷快捷调解、快捷审理、快捷联动、快捷解决组合拳,依托法官工作室、派出法庭等提供司法服务,推动矛盾快速化解。

"只有推进简单民商事案件实质性化解,让企业高效流转,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市场主体,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全市法院大力开展调解工作,对简单纠纷通过速裁快审程序办理,1-8月市中院共审结速裁程序民事案件745件,速裁案件平均审理时限仅为14.61天,极大提升了办案效率,用法治力量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助力各类市场主体渡过暂时难关。"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汝州市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2022年9月30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2021年河南省全域营商环境评价中,汝州市执行合同指标在河南省103个县(市)中排名第二十九位,较2020年提升了6个位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而在汝州市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一例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中,一个数字更是让人惊叹!

从立案到结案,用时仅14天;原告从立案到收到全额货款,用时不足22天。这起原告诉被告合同纠纷案让到汝州的企业家感受到了汝州市良好的营商环境,更看到了汝州市人民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行动。

2022年1月至8月,该院简易程序适用率为94.25%,电子送达率为97.78%,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一审平均用时为23.18天。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汝州市人民法院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重要指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司法裁判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着力在完善制度保障、强化审判职能、创新服务举措等方面狠下功夫,助推全市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汝州市人民法院院长楚军荣说。

今年以来,汝州市人民法院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司法服务,持续深化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汝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完善诉讼服务机制,全面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构建立体化诉讼服务模式,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该院依托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调解平台、送达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等全面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线解纷,实现一网通办。提供集案件查询、鉴定保全、诉调对接、材料转接、司法鉴定、信访接待、繁简分流、判后答疑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加强诉讼服务标准化建设,公布立案材料清单、诉讼服务流程,推动"一次办结"。采用电子屏、小折页等丰富形式提供全方位诉讼指引。推出诉讼费线上支付服务,当事人在立案当天即可通过POS机或扫码缴费。

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该院对涉企案件开辟"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全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提供一站通办、一次通办的立案服务,所有营商环境类案件均在当天内完成立案受理,并分流至承办庭室。涉企类案件加挂蓝色提示卡,标注各个环节办理时限,提醒立、审、执等各环节承办人注意办理时限,确保涉企案件的高效办理、高效流转,最大限度地压缩企业诉讼时间成本。做到涉企案件全程加速。

落实容缺受理机制。该院按照《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网上立案的若干规定(试行)》要求,公布合同纠纷等案件的可容缺材料清单,立案人员根据容缺受理机制对当事人提交的案件进行受理,减轻当事人的诉累,提高诉讼效率。

为涉企案件送达加速度。该院与邮政公司合作,对涉诉案件实施集约送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线上送达为主、线下送达为辅的方式,构建以电子送达为基础、直接送达为辅助、邮政送达为补充、公告送达为兜底的全流程闭环送达体系,在缩短办案用时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送达难问题。

强化审限管理。该院由审判管理团队根据审判流程系统,全面掌握涉营商环境案件全流程数据,对案件审理情况实行日提醒、月通报监控各类案件快速、优质、高效流转。每个案件自诉讼立案到诉讼生效保持全程预警,对时间较长的进行重点督促,提醒涉及对应节点的法官和工作人员尽快完成。

二、优化执行机制,提升执行质效

大力推进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该院结合工作实际出台《汝州市人民法院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在执行局设置执行初次接待中心、查控中心、集约事务办理中心、卷宗管理中心、快执组、普执组等不同类型的团队,全面推行繁简分流、事务集约的执行权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该院积极探索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通过努力已基本建立市级层面联合惩戒体系。一是由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任职资格予以限制;二是由市文明委对失信被执行人评选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村等方面予以限制;三是由市委编办对失信被执行人在登记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时予以限制;四是由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作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和获取政府性资金予以限制;五是由市政府金融办对失信被执行人设立金融类公司予以限制;六是由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密切配合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加大惩戒力度。

三、多元化解涉企纠纷,提升企业满意度

推进"枫桥式"法庭建设。该院实行"诉前分流+多元调解"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依托各诉调对接工作站,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今年,该院推进速裁团队优化,院内由6名办案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组成6个速裁团队,3个派出法庭各设置一个速裁团队,并完善了速裁案件的流转机制,对于简单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进行审理,通过优化速裁团队,有效缩短简单民商事案件的办理时限,提升审判质效。制定《汝州市人民法院关于速裁程序规范的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速裁案件的适用范围、审理机制、程序转换、退出机制等内容,确保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提升审判质效。

提升数据公开透明度,该院在门户网站实时更新工作动态,常态化公开审判流程信息,动态更新政策文件、审判组织信息等内容。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提高庭审直播率,切实提升审判流程信息透明度,保障相关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常态化开展"公众开放日、巡回审判"等活动,邀请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走进法院,了解法院工作。到乡镇、村庄和厂矿企业开庭、执行,对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案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旁听庭审。

强化与企业的联系。该院积极开展企业、律所大走访活动,深入企业、律所进行调研,并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抽调资深法官,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的司法服务和法律保障,切实提升企业在司法活动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活动良好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楚军荣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汝州市人民法院将以实际行动回应新时代对法院工作的更高要求,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芦溪县法院服务和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2022年11月9日)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江西省芦溪县人民法院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念好"三字"诀,打好"三高"牌,探索出服务和保障营商环境新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一、"稳"字当头,高站位部署惠企工作

企业的司法需求,就是法院的努力方向。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芦溪法院党组紧贴企业司法需求,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总体实施方案》《为电瓷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制度,围绕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工作,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抓落实是干成事的关键。为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今年4月,芦溪法院在芦溪县工业园、电瓷商会、金融机构等相关职能部门设立了先锋服务站,让该院的法官指导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加强企业员工法律方面的培训。

芦溪法院对全县27家重点企业开展了57次走访活动,为企业化解纠纷矛盾500余起,现场征集企业对法院的工作意见建议13条。

"为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营造更优更好的营商环境,是法院应尽的职责,更是法院有担当、敢担当、会担当的体现,我们党组将一如既往地抓紧抓好这项工作。"芦溪法院院长聂奇能这样说。

二、"优"字为基,高质效化解涉企纠纷

"近年来,法院在办理涉企案件时,会进行风险提示,会提供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江西武功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易小坤说。

时间是企业的生命。为了缩短化解涉企纠纷的时间,芦溪法院打造了"三协调"诉前纠纷化解机制,推出绿色立案通道,创建"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的快速审理模式,为纠纷化解"加速",为矛盾调处"加力"。

"三协调"机制是芦溪法院为强化诉前纠纷化解推出的一项重要机制,即该院与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联系对接机制,推进金融纠纷专业诉前调解;与工商联、商会等强化协商协调,推进涉中小企业纠纷快速多元化解;与劳动、物业等重点领域加强联系协调,强化诉调对接,推进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诉前调解。

绿色立案通道是芦溪法院为涉企纠纷打造的一条专项通道。该院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采取窗口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多种立案方式,推行网上立案、网上阅卷、网上开庭等一站式网上诉讼模式,畅通立案通道,让立案更快速、审批更高效、办案更便捷。

"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模式是芦溪法院审理涉企纠纷的主要模式。芦溪法院坚持快慢分道、轻重分离,实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办",对案情简单、影响不大的涉企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速裁程序,并积极引导当事人采取非诉方式调解纠纷,减轻企业的诉累,降低企业的诉讼成本,提升办案质效。

今年以来,芦溪法院受理涉企案件1043件,审结883件,审结涉案标的金额达1.2467亿,其中诉前化解103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772件。

三、"实"字托底,高质量保障企业发展

在处理涉企案件,特别是处理涉"僵尸企业"案件时,府院联动机制是芦溪法院的一大法宝。该院主动加强与政府的联系沟通,将府院联动机制贯穿于立案、诉讼、执行全过程各环节,确保高质量保障企业得以全面发展。

立案中,发现企业涉及多件诉讼案件时,该院将即刻向县政府沟通,由县政府召开风险防范处置联席会议,分析纠纷原因,提出帮扶举措,尽力将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执行中,芦溪法院利用与县工商联合成立的资产推介中心,将需要处置的土地、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以及专利技术、资质、财产性权利等无形资产,在处置前向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发出资产推介书,让社会各方了解企业的资产情况,并采取由政府兜底购买的方式,力求达到盘活一批资产、引进一批项目、出清一批企业的效果。

近三年来,芦溪法院妥善处置了14家"僵尸企业",执行到位金额超亿元,为480余名职工和农民工执行到位工资和社保费用累计达1400万余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