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述法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报告-24篇(第6/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64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5分钟

朝阳县开展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2022年7月12日)

近年来,朝阳县紧紧围绕聚焦开展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创建活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政治高度出发,充分发挥法治对政府建设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在破难题、补短板、建机制、抓长效上下真功、出实招,切实推动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6月,朝阳县被辽宁省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一、高位推动,谋划精准,抓深化求实效推进依法治县

在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地区创建过程中,朝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创建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推进落实,统筹督导推进。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朝阳县注重高位推动,顶层设计施工全面发力。修改完善了依法行政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作为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将各级行政负责人年度述法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考察依据,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责任、督察清单式管理。

朝阳县委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县委在推进朝阳县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该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全面落实集中行使行政复议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律师值班制度,落实《辽宁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办法》《朝阳市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同时朝阳县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坚持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

二、靶向行动,规划精细,抓执法强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朝阳县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和目标方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线,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专项督查。朝阳县强力推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执法司法专项督查。组织召开推进会进行专题部署,责成县专项督查工作组深入政法各单位实地督查,听取各单位工作情况,对工作软件(台账)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指导。强力推进不良贷款清收专项督导工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省市委交办的清收任务目标,保护了国有企业合法权益。

二是优化服务保障。扎实开展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六稳""六保"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制发《朝阳县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六稳""六保"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督促政法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形成任务明确、责任清晰、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县委定期听取政法各单位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政法各单位结合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两轮次情况摸排,有针对性地强化工作举措,收到明显效果。

三是严格规范执法。扎实开展年度规范化执法监督检查。朝阳县委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部门,规范化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组,采取不定期明察暗访、听取汇报、开展谈话、查看工作档案、抽查办案卷宗、社会调查等形式对县政法各单位及全县行政执法单位规范化执法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抽查检查。2021年度,共审查各类行政执法卷宗200件(次),提出整改意见15条。

三、创新驱动,策划精心,抓服务促发展护航经济振兴

朝阳县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不断创新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宣传模式。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该县主动创新,先行先试,将宣传主阵地由线下转向线上,利用移动5G信息手段,采用新媒体线上宣传方式,打造长效宣传模式,扩大受众范围。县委政法委围绕政法系统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职能定位,找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发力点和落脚点,组织拍摄《政法护营商、潮头唱大风》专题宣传片,通过微信、抖音、政府新闻网站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全力打造推广"朝阳县法治营商新名牌"。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朝阳县针对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收集的涉企矛盾纠纷案

(事)件,结合工作实际,于2020年印发实施《朝阳县政法机关依法保障涉合同纠纷案(事)件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维护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意见》实施以来,朝阳县法院共审结涉合同纠纷案件1606件。朝阳县公安局在涉企案件办理方面,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减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共作出涉及合同诈骗类案件不予立案2起,并明确告知报案人可通过法院自诉等方式进行处理。朝阳县

司法局积极开展农民工讨薪案件法律援助,今年年初以来共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186件,挽回损失90余万元;与县工商联、律师协会、专职人民调解员联合设立民营企业商事人民调解委员会,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涉民营企业商事纠纷2件。目前,该县按照省委要求新组建完成婚姻家事调委会,扩招诉前人民调解员16人,相关保障机制已全面落实。

三是提速包联服务。朝阳县政法系统组织开展"包联企业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要求,全县135名政法系统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以上干部包联对接县域"四上"企业和柳城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共201家。今年一、二季度,政法系统包联干警共深入企业走访4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车辆通行、企业内部车辆档案丢失、企业相关合同规范化管理"等实际困难和问题17个,6家企业提出的问题正在跟进解决中,主动为企业提供"车辆报备、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内容13项。组织开展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活动,共发放、收回调查问卷233份,各包联企业对政法机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满意率100%。

孝南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总结

(2022年7月20日)

"最多跑一次"成为群众、企业办事常态,持证执法、亮证执法、柔性执法频获群众点赞,公共法律服务更加触手可及这些具体实践,是孝南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孝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聚焦严格执法、高效履职、全民守法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法治政府建设蹄疾步稳。孝南区先后获评"七五"普法期间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法治,已成为孝南的鲜亮底色。

一、高质量规范行政执法提成色

"以前各个部门分开来,如今多项检查一次搞定,省事!"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联合对通过随机摇号方式抽取的三汊镇、南大开发区两所幼儿园进行抽查后,两所幼儿园负责人称赞道。

多头执法、交叉执法一直是困扰行政执法改革的一大难题。这个执法部门上门检查后,下一个部门再上门,既影响执法效率,又会造成执法扰企。

对此,孝南区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等领域重新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同时组建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进一步明确基层执法主体资格、执法范围、执法权限等,统筹调度辖区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这是孝南区高质量规范行政执法的一个缩影。

依法行政,执法是关键。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执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执法是由具体的执法人员执行的,如何实行监管,防止行政执法"任性"?

孝南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行"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等监管模式,切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在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人员管理方面,明确执法主体资格,执法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在权责清单管理方面,全面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行政执法主体清单和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目录清单5个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所有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不仅如此,孝南区还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开展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原本以为要缴纳罚款,没想到免于处罚,人性化执法让我们感到贴心又温暖!"谈及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新铺镇某超市经营者赞不绝口。

孝南区科学制定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行政强制"四张清单",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和一般投资经营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全面实行柔性执法,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创新,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执法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影响。

在今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新铺镇某超市经营的香酥椒花生米经检验不合格。区市场监管局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依法决定对当事人不予行政处罚。

二、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增亮色

走进位于毛陈镇的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一个全新的食品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构建。

"今年年底首期开业,将实现日交易量逾万吨、年交易额500亿元。"首衡集团董事长米亚林介绍,产业新城总投资300亿元,总占地面积8000亩,总建筑面积7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全业态全产业链商贸流通平台。

如此大体量的项目,从签约到动工只用了9个月。更令米亚林没想到的是,就在揭牌的第3天,孝南区就送来了25亿元的金融授信"大礼包",揭牌仅过了1个月,首衡城成为孝南区"五证同发"的首个受益企业,实现"摘牌即拿地、拿地即办证、办证即开工"。

首衡城速度的背后,正是孝南区坚持刀刃向内,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孝南区锚定打造"全省一流、全市第一"的目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魄力,打出精准有力的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让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上接01版推广"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最多跑一次"事项833项,"零跑腿"事项422项,全部事项实现网上可办、邮寄办。

二是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开发了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电子监察"三位

一体",区、乡、村"三级联通"的政务服务网络平台。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政务自助服务终端设到乡镇、村(社区)和工业园区,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全面推行"一业一证"、单体竣工提前验收等创新举措,推行企业开办"1050"服务标准(1个环节、0.5个工作日内办结、零费用)。

四是持续优化法治化环境。建成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企业法律服务团,为企业提供专项法律咨询服务和维权帮助。

重槌敲响鼓。去年,孝南区涉企保证金仅保留工资保证金一项,数量全国最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纳入国家试点;"智慧办税""单体竣工提前验收""矛调中心建设""自助政务服务"4项工作被命名为省级先行区事项,数量全省第二。

三、高水平厚植法信仰显特色

漫步在老澴河法治文化公园,孝廉文化、平安法治文化、禁毒宣传等内容随处可见,一股浓郁的法治气息扑面而来。

在孝南区,这样的法治文化阵地随处可见。杨店镇浐川村周家湾利用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在全湾全面布局新风新俗漫画墙;东山头突出"法、孝、廉"主题的法治文化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乡镇建立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一条街,在城区利用空白围墙粉刷制作法治漫画长廊,实现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全覆盖,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孝南区司法局局长刘永辉介绍。

法治的基础在基层,根基在民众。只有全面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夯实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基础。孝南区创新普法形式,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的普法格局,法治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将270多部国家基本法律和部门法规宣传任务分解到49个执法机关,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推动普法"软任务"变"硬实践"。

听得懂,才能记得住、用得上。孝南区创新拓展法治文化载体,将法治文化与孝文化、孝感雕花剪纸、楚剧文化等有机融合,创造出法治文化剪纸、湖北大鼓《婆媳和》、小品《十劝家庭和》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密切的法治文化产品,让法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群众、走进生活、深入人心。

今年,孝南区提出争创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的新目标,按下法治政府建设"快进键"。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法治建设系列示范创建活动的方案》,确定在全区建设"法治示范镇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示范机关(单位)"和"法治文化阵地(公园、广场、长廊)"创建点33个。孝南区正朝着争创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目标铿锵前行。

如今的孝南区,机关里、校园中、广场上、农户家,随处可以感受到法治的脉搏,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探索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北京路径

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崔杨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目标任务,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作出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北京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和《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遵循,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北京路径,为2035年实现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目标贡献北京方案和北京行动。

一、注重思想旗帜和目标任务"双引领"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实施纲要》和《实施意见》是"十四五"时期北京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路线图""施工图",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牵引和目标导向。

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北京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市中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市各方面和全过程,凝聚起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合力和强大动力。要以《实施纲要》和《实施意见》明确的任务要求作为目标引领,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政府法治建设领域落实落细,转化为北京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和重大成果。要努力以思想旗帜和目标任务的"双引领",全力推动新时代北京法治政府建设行稳致远。

二、担起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双使命"

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谋划推进法治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工作布局。其中,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法治政府建设居于重要地位,承担着加强自身法治建设和带动法治社会建设的双重使命。

新时代北京法治政府建设,要紧紧围绕"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工作布局,履行好双重使命。一方面,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按照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和建设"有为政府"的方向,继续深化政府自身的法治

建设,努力实现率先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任务。另一方面,要以政府坚持尊法、学法、守法和用法,引领和带动法治社会建设,努力实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目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努力在促进理念融合、行为参与和成果共享三个维度上着力。坚持理念融合,让规则成为全社会思想、行为的准则,让法治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从法规则到法秩序的转变。坚持行为参与,有效发挥法治实践平台的宣传引导作用,让社会公众充分、有效地参与法治实践,通过体验式活动,得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实际操练,让社会公众在每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中感受公平正义,感受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坚持成果共享,凝聚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持久动力,让社会公众切身感到,他们的利益追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一致的,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的过程,也是政府行为更公开透明、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更高、社会公众办事更方便的过程。

三、推进常态化和应急性建设"双模式"

常态化法治政府建设是一种静态构建,应急状态下法治政府建设是一种实战检验,两者相辅相成。常态化法治政府建设是基础、是前提,为应急状态下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理念思维、制度机制、平台措施和文化环境等全方位的支撑。

当前,从国内国际形势来看,各种风险挑战日益增多,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实现常态和应急两种模式一起抓。一方面,要做实常态化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培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常态化法治政府建设与应急状态下法治政府建设之间有序衔接和有机转换的制度机制,加强应急法治能力培训和实战演练,切实提升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

四、突出关键少数和基层一线"双重点"

领导干部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基层干部是法治建设的一线力量和基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既要注重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又要重视提升基层一线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在重点环节寻求突破。一方面,要注重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落实党政主

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教育培训中心和实践基地建设,切实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提升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在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基层还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尤其是在推进街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执法力量向基层下沉的新形势下,强化基层干部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司法所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作为基层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切实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五、探索制度机制和文化理念"双渠道"

法治政府建设既是一种制度机制的构建,也是一种文化理念的培育,在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制度机制构建和文化理念培育"双轮"驱动的作用。

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仅需要完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建设法治文化。一方面,要着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升立法的质量和效率。要推进开门立法,提升公众参与实效,充分听取不同利益群体意见,特别是利益相关方意见。要构建立法与执法互动机制,实现立法与执法贯通,使制定的法规规章更管用、更接地气。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注重在立、改、废、释等方面联动推进。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真正使规则成为全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指引,使纸上的条文成为工作、生活方式,转变为法秩序。要着力加强行政机关内部法治文化建设。要建设重视保障权利的文化,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过程成为保障公民权利的过程、共享改革成果的过程、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的过程;要建设尊崇正当程序的文化,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建设践行诚实守信的文化,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要建设奉行权责一致的文化,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要建设高效便民的文化,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人民群众实际的法治获得感。

六、用好法治督察和示范创建"双抓手"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真正用好法治督察和示范创建两个重要抓手。法治督察是外部推进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压实工作责任,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示范创建是内部推进机制,通过典型引路、先进引领的方式,强

化内生动力。

建设法治政府,不仅需要强化权力监督,压紧压实责任,还要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的带动作用,不断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一方面,要发挥好法治督察作用,层层压实各级领导干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形成责任落实的闭环体系。要发挥好依法行政考核作用,考核思路上,突出考核政府和部门的整体性工作、主要领导关键少数作用的发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和效能建设;考核方法上,深化政府内部考核,发挥专家参评作用,重视社会公众参与;考核手段上,注重定性与定量结合,重视运用数据说话,增强考评的可操作性、说服力和可信度。另一方面,要用好示范创建这种方式,积极参与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力争有更多的区和项目进入全国示范区和示范项目行列,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整体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持续开展市级层面示范项目创建评审活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样本。重视加强依法行政宣传,传播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文化,重视在行政机关内部向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宣传运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性,取得更大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认可和认同;重视社会宣传,及时传播政府守法、用法的理念、行为和做法,提高社会对法治的认知和共识,带动社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行政机关普法责任制度清单建设,压实行政机关普法责任,行政机关自身的自觉守法和严格执法就是对社会最好的法治宣传。

五华区司法局获"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8月19日)

近日,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荣获"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五华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加强统筹,保障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牵头部门职能职责,制定出台了《五华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五华区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每年组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会议和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会,通报全年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推动部署全年工作任务,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突出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

强化"关键少数"法律学习,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区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任前法治培训制度,开展领导干部专题学法和法治培训活动,提高五华区领导干部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的能力;夯实法治教育基础工作,加强普法培训,组织部门负责人参加法院庭审和旁听,为促进化解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助推作用。

三、细化目标,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每年组织全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线上资格考试,完成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换发,考试不通过的不予颁发行政执法证;完成45家行政执法主体清理工作,并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开展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工作,连续2年参加全市统一评查合格率100%;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今年以来开展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案件审查120件;发挥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作用,推荐五华区翠湖社区居委会成为昆明市人民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2020-2022年),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立和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今年以来区政府法律顾问共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65件,代理区政府行政诉讼案件62件;加强"放管服"改革,牵头开展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梳理涉及县区级行使职能的42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制定《五华区推进容错纠错柔性执法"五张清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工作方案》,纠正行政执法活动中处罚畸轻畸重等不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四、服务大局,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在全省首推五华区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平台,率先按照"五个一"标准一体化推进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12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法律服务机构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引导法律服务机构融入平台、窗口,提升区中心及10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能力,以多形式参与提供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提档升级;在全省率先成立"五华区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辐射周边楼宇及企业,主动进企业开展法律帮扶,组织律师为楼宇内的企业提供"法治体检"、调解和法律援助等服务,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服务事项8210件。其中,受理调解案件1777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46件,办理公证4687件,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13141人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