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篇(第109/118页)
(三)以企业为主体,走能级提升之路,在打造发展矩阵上破题提速。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支持引导企业创新转型、能级提升,加速释放新的发展动能,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是加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个以上。支持高校和企业参与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力争新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个、高新技术企业14家(含文昌湖4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左右。二是加速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增长政策,大力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等机制,推动惠企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确保惠企政策精准快速直达各类市场主体。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助力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提振市场信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引导商协会组织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多措并举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继续落实企业转贷应急资金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春风齐鑫贷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力争金润德在新三板晋层、利尔新材料在新三板挂牌。三是加速完善投资拉动体系。不断优化投资方向、结构和规模,拉动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梳理全区细分产业,对市场有需求、产品有特色、技术有优势、利润有空间的本地企业,用好支持企业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10条意见,助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民间资本扩大投资。深化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扎实做好低效利用土地盘活,有序推进老旧园区和中小园区改造提升,深度挖潜要素保障能力。四是加速完善企业品牌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全生命周期扶持,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瞪羚企业5家以上,打造创新型企业发展矩阵。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品牌提升,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20家以上。打造省级跨境电商园1处,新入驻跨境电商企业10家以上。
(四)以城市为载体,走多元并进之路,在丰富城市内涵上久久为功。按照"更新老城、拓展新区、产城一体、景城相融"城市发展思路,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努力让城市更有颜值、更有活力、更有内涵。一是突出城市空间扩容提质。落实"东进、西优、南拓、北联"城市发展战略,坚持新城拓展与旧城更新双向发力,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序向中心镇和功能区延伸,增强城市链接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功能。启动南部新城规划编制和建设,对周隆路以南、西外环以东、明阳路以西区域进行整体谋划、有序改造,拓展南部发展空间。加强专项规划编制,促进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均衡发展。二是突出城市精致秀气颜值。扎实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持续抓好沙化路面集中整治、居住区园林小品布局,优化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完成4.5公里雨污管网改造,建成区全部实现雨污分流。研究规划城区东部公园,高标准建设米山郊野公园,提升改造人民广场、淦河公园,统筹做好街角游园、口袋公园建设工作。纵深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深化"全民城管"机制,构建全区"大物业"格局,推动环境整治提速扩面,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是突出城市智慧活力气质。加快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建设,力争新创建省级智慧社区16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达到10个以上,城市家庭千兆网络覆盖率达到90%、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80%,顺利通过省级四星级智慧城市中期评估。加快数字政府进程,推动34个部门204个事项全部实现标准化全程网办。扎实推进新城吾悦广场、宽水上院星级酒店、希尔顿国际广场等商业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首店经济"等新模式,打造高品质城市商圈,满足群众多层次消费需求。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有序做好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青年运动场所和商街,策划推出一批时尚活动,提升城市吸引力、亲和度。四是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内涵。聚焦全市"两创"标杆城市建设,深化周村商埠文化、丝绸文化等传承创新,深度推进文旅商融合发展。坚持"景城相融",统筹做好周村与文昌湖文旅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周村古商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启动核心景区保护改造更新,加快北片区建设进度,打造环古商城滨河水面景观,引入文化体验、特色民宿等新业态,优化游览动线。加快推动齐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开工文昌湖文化中心及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发挥周村古商城省级老字号集聚区平台作用,与文昌湖联手抢占老字号经济新赛道,推动老字号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将特色文化元素逐步融入整个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全面彰显百年商埠城市特点和文化气息。
(五)以农村为阵地,走城乡统筹之路,在推动乡村振兴上笃定前行。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城乡等值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以数字思维、工业理念推动农业发展,探索实施村企共建、项目联建发展模式,拓宽村集体增收路径。扎实推进"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加快推动总投资20亿元的悠乐滋、七河生物等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打造凤凰山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形成集农旅融合、田园观光和数字农业一体的现代化示范区。支持莎莎食品、彭东农业等企业发展壮大,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比例达到85%。完成58公里"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14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新打造省级美丽乡村2个。深入推进"一网三联"治理模式,持续抓好"美在家庭"创建,形成村级事务齐抓共管、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局面。
(六)以生态为底色,走低碳发展之路,在改善生态环境上持续发力。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和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新能源供给布局,加快推进万创综合能源港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光伏发电3万千瓦以上。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城市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能。严格新建项目节能审批,引导支持企业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推进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新增绿色工厂3家以上。加强空气质量管控,有序推进建成区电代煤、气代煤改造工作,全面淘汰单一低效VOCs治理设施,加大工地、道路等扬尘管控力度,力争优良天数达到242天。实施孝妇河生态补水工程,建成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升工程,推动水生态持续向好,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深化固废、危废精细化管控,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下一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