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42篇(第46/83页)
2.强化前期工作。调整科室职能,整合设计管理业务,充实设计管理专业人才。建立前期设计集中会诊机制,开展工程可行性研判,借力外部专家力量,抓好"方案会诊、初步设计评审和施工图精审"三审工作,基本建成前期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中期施工图设计把控和后期实施工程变更管理的全过程设计管理体系。
3.完善研判机制。完善协调研判机制,规范党组、局务、财专会和工作等四项会议制度,坚持每周一会,及时研讨决策有关问题,提高议事决策效率,推动机关运作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调度指挥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查摆出制约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尤其是前期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用地报批、弃土堆放等问题,及时研判调度,协调解决。
4.推动数字化监管。推行工地数字化全过程管理,将智慧工地、视频会议与手机端APP连成一体,实时监测,同步共享。在局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了考勤模块,新增关键岗位人员考勤打卡功能,印发了《关于加强局在建项目关键岗位人员考勤的通知》,督促落实局项目组及代建、施工、监理单位等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进行照片采集考勤打卡,改变以往人员到位难,管理薄弱等问题,目前,基本实现在建工地参建人员在线考勤管理。强化对监理单位的履约履职管理,将监理管理纳入数字化管理轨道,目前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第三看守所选址新建等4个项目中试点推行集过程数据采集、结果整合、追踪反馈于一体的工程监理管理系统。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市城建局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项目管理为主线,抓前期、保安全、促进度、出品质,通过"四个引领",实现"四个转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确保完工20项、新开工18项。
(一)创优引领,工程质量向打造优秀"作品"转变。一是坚持精品意识,围绕"创优"目标要求,将精品意识贯穿工程管理和建设全过程,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兑现承诺,把承建的工程当作自己的"家"来建,完善施工技术,在更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也确保安全生产和精品质量的目标,力争把每一项工程建成经得起群众评判,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二是推行工程"全周期管理",围绕项目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管理,充分运用局务会、财专会、调度会等工作机制,及时调度解决工程存在问题。规范招投标管理,提高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注重安全文明施工,统筹做好安全生产、工地防疫、防尘等工作。对工程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数字化跟踪,着力提高合同严肃性、约束性和权威性。三是明确创优目标,所有工程以市优为底线,符合创省优标准的工程要争取创省优,个别重点、重要项目要争创国优甚至鲁班奖。目前,已确定大湾区大学争创鲁班奖的目标,2023年实施的市鸿福路综合整治首期工程(运河东三路至新源路)、市博物馆新馆、"东莞记忆"等一批工程,打造成让群众普遍认可的优秀"作品"。
(二)创新引领,工程建设向智能建造转变。一是与时俱进优化发展思路,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思想精髓,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与时俱进优化发展思路,由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转变。目前,全国已有24个城市(广东省为广州、深圳、佛山)列入首批智能建造城市试点,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追赶步伐,迎难而上,实施创新引领,大力发展智能建造。二是充分运用智能化技术推进智能建造,加快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全产业链数据集成,推进智能建造。重点深化工程数字化建设,升级改造局门户网站,完善"人脸识别"照片考勤管理、进度管理、与市住建局视频监控对接等模块,努力实现市属工程"精细化、标准化、协调化、数字化"建设需要。三是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加速智能建造,运用"甘特图"等对工程建设存在的堵点、卡点、难点问题作分析、预判、警示,提供决策参考。针对漏水、反碱等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开展专题调研,"对症下药"。探索引入工程质量安全第三方评估机构-第三方专业团队实施"飞检"等,先期介入市博物馆新馆、"东莞记忆"等重点历史文化项目,建设一批具有东莞文化特色和城市底蕴的品牌工程;整合局各专业技术力量,在挂网招标前,力求将开工阻碍基本清理完成。在细节上下功夫,从视觉效果与艺术审美入手,全方位提高工程质量。
(三)设计引领,工作重心向前期工作转变。一是坚持设计引领,深度介入项目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牵住设计这一牛鼻子,强化源头管理,既吸收先进理念,又考虑东莞城市实际,着眼群众需求,提高项目设计品质,把每一个工程作为艺术品来打造。二是重点落实前期工作规程,按照《市城建局申报市城建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例会审议事项工作细则(试行)》《市城建局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工作要求,高质量推动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时间和精力投入,彻底扭转前期工作不扎实、工作预判不到位的现状。三是提前介入用地手续办理,在项目招投标前办理好用地手续,完善用地和征拆管理,确保在项目招投标前处理好用地手续问题,保障项目依法依规开工建设。
(四)督导引领,管理方式向提质增效转变。一是严格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与责任追究、督查考核,通过抓好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安全"控制,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经验在一线总结,问题在一线解决,全方位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压实工作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工作,多思考、多学习、多研究,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努力提高工程建设品质、打造精品工程。三是紧抓提质增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优化督导工作机制,结合工程管理实际优化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关注评估要点达成的质量与效益,以科学的督导评估标准引领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做到重点工作有成效、难点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有效夯实自身素质基础,促进工程管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