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2年高质量发展特色亮点及2023年工作安排
乡镇2022年高质量发展特色亮点及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第〔…〕次党代会赋予〔…〕打造"〔…〕后花园"的目标发展定位,立足镇域特色,锚定乡村振兴这一总体目标,以奋进之笔书写出精彩答卷,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贡献了〔…〕力量。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锻造素质过硬干部队伍。扎实开展"〔…〕镇岗位练兵活动",制定《〔…〕镇周四夜学暨干部提能讲堂实施方案》,通过创新"十个一"特色内容,调动党员干部参与积极性,截至目前,共开设"周四夜学"〔…〕2期,培训党员干部达〔…〕00余人次。建立健全年轻干部日常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信息报送》两项管理制度,通过量化积分不断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二是打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五抓五查五提升"为主抓手,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围绕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集体产业发展组织开展2次党建拉练活动,通过"看、讲、评、比",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三是用活共同缔造五共方法。我镇"幸福生活你我共建"活动得到省委〔…〕肯定,共同缔造省级试点村〔…〕"家庭自建、能人带建、集体共建"三建模式得到〔…〕肯定。〔…〕村创新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有效美化乡村环境,得到省文明办点名表扬。各村(社县)依托共同缔造"邻里守望互助点"成立"疫情防控理事会",为农村脆弱人群常态化提供关心关爱、志愿服务。
(二)立足"产业兴旺",增添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明确目标定位聚合力。积极探索"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先后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农村致富能人到〔…〕参观学习。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东药西菌、南果北畜、全线康旅"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村社示范带动增动力。完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带农惠农机制,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培育出〔…〕、〔…〕种植等种养大户,有效带动群众发展林下经济。镇内现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家。三是搭建销售平台添活力。新建"〔…〕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免费为村民展销土蜂蜜、土菜籽油等农副产品。以〔…〕茶场为试点,成功举办首届"线上茶文化节",联合〔…〕党工委开展"城乡党建联建助力乡村振兴"抖音直播带货活动,"五一"期间吸引〔…〕万人次游客到〔…〕休闲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增收〔…〕余万元。
(三)围绕"生态保护",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一是创新"一长三员"护林制度。建立"林长+技术指导员+专职护林员+执法监管员"一长三员协同工作制度,与相邻县〔…〕个村签订《林长联防联治协议》,开展联防联治、共巡共管活动2〔…〕0余次,我镇林长制工作多次被国家、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连续〔…〕在林长制考核工作中位居第一。二是擦亮国字森林康养招牌。利用22万亩林地、〔…〕湿地公园做好"森林+"文章,大力开发森林康养资源,〔…〕生态民宿集已完成前期规划。编制《〔…〕镇森林康养产业建设规划》,今年〔…〕月我镇成功入选全国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三是推进宜居乡村品质提升。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用系统理念、全局思维深耕品质农业、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完善〔…〕流域湿地观光写生游、〔…〕森林自驾游、〔…〕休闲采摘游〔…〕条旅游线路。
二、2023年工作谋划
(一)目标定位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融入〔…〕打造现代产业发展先行县发展大局,持续擦亮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以入选"〔…〕镇"为契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小镇。
(二)工作举措
1.抓党建、促提升,在组织建设上精准发力。围绕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提出的"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着力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立根铸魂抓理论武装。积极动员驻村第一书记、党小组长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员",采取"微党课""村组纳凉""围炉夜话"等形式,在全镇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心中落地生根。二是强筋壮骨抓干部队伍。以"岗位练兵活动"为契机,持续拓展"周四夜学"内容,将室内课堂延伸为课外实践,切实提高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组织开展好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履职测试等活动,建立班子成员与年轻干部"一对一"传帮带制度,让年轻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应急处突一线、防汛抗旱一线快速成长。三是夯基固本抓基层组织。持续开展好双月党建拉练活动,通过"看、讲、比、评"促进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外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加强清廉村居建设,争创一个省级"清廉村居"示范村。
2.抓产业、促共富,在乡村振兴上精准发力。围绕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提出的"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将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示范带动、全力推进,统筹抓好五个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一是持之以恒推进招商引资。紧盯〔…〕、农文旅等重点,做实班子成员全员招商,细化招商任务,倒排工期,确保每年新签约落户〔…〕工业园亿元项目〔…〕个以上,落户本地产业项目〔…〕个以上。二是坚定不移发展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等林下经济和生态种养产业。以肉牛养殖、林下中药材种植为重点,与兄弟乡镇加强联系形成品牌效应,做好青储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等延伸产业链文章。三是毫不松懈抓好乡村旅游。抢抓"周边游""乡村游"发展机遇,以〔…〕为契机,以〔…〕为原点,精心打造有特色、有吸引力、有经济增长点的"一点三线"农文旅融合旅游线路,扩大乡村旅游规模。鼓励村民发展农耕采摘、农家乐等,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以本地茶叶、水果等原生态农产品为卖点,做好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3.抓治理、促转型,在生态建设上精准发力。围绕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提出的"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管护治理并行让"青山"常绿。进一步巩固〔…〕省森林城镇成果,深化林长制"一长三员"工作体系,与相邻县市县乡镇开展联防联治,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业病虫害防治。禁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侵占林地,严厉打击无证运输行为。二是防治修复并进让"绿水"常清。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做好"APP巡河"工作,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与〔…〕建立边界水域联护联管、动态预警机制,切实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用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三是建设管控并重让"乡村"常美。借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浙江模式,在群众引导、垃圾收集转运上再上新台阶,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机制。进一步扩大"最美庭院"评选影响力,通过积分制兑换树苗、砖瓦等,鼓励群众自建"小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