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关于国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的自评报告
XX区关于国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的自评报告
XX市XX区位于XXX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交汇处,是东北和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总面积5629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7个街道,总人口59万,有汉、蒙、满、回等10多个民族。是XX市政治文化中心,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农业区。
全区耕地总面积296万亩,粮食总产量16亿斤以上,蔬菜种植总面积60万亩以上,年产蔬菜180万吨以上,年出栏生猪突破200万口,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近年来XX区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以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为重点,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核心,坚持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齐头并进,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现将我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工作情况
(一)地方政府依法履行属地管理责任
1、成立组织,落实责任
XX区政府成立由区长为组长,相关分管区长为副组长,农牧、水利、发展改革、财政、市场监管、商务、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部门职责落实到位。
2、严格绩效考核
与各乡镇政府签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综合考核目标,制定监管考核细则,经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实施,在100分的农牧林水的综合考核中,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占5分。同时对各职能部门制定了年度考核办法。
3、制定规划,确保监管工作顺利施行
XX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了X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落实监管工作经费,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XX区政府为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等各项工作经费60万元、"'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及品牌建设"经费35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到位。
(二)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1、制定并落实监管名录和"黑名单"制度
将XX区辖区内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禽屠宰企业、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和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等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监管名录,建立生产经营主体"黑名单"制度,各职能部门定期开展巡查,对存在的违法行为定期进行曝光。连续两次检查不合格的列入"黑名单"并依法公布其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
2、加强人员培训,明确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区农牧局及各乡镇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禁限用农、兽药名单以及各种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绿色防控技术材料等方式,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植养殖大户进行种子、化肥、农药、兽药等方面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并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告知农畜产品生产者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同时告知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的相关责任。
3、严格过程控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与全区的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签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每个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确定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检员,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能对自己企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指导并进行检查,同时做好生产记录。举办培训班,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起主体责任。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毒高效农药,严禁使用和添加违禁药物,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屠宰企业落实流向登记制度。2022年以来举办各种培训班15余次,培训人数50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
4.落实产品自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销售农产品落实产品自检和委托检验,在大庙公主陵设施农业园区、安庆农业园区、大兴隆庄等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建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统一配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天平、冰箱、试管、烧杯、操作台等实验用设备和检测所需的蒸馏水、药品,对园区生产的上市前蔬菜进行自检,其他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委托乡镇检测室进行检测,屠宰企业实行驻场检疫,对进场的牲畜进行查验,对肉品品质进行检验,对屠宰的牲畜进行"瘦肉精"抽样检测,做到每批必检。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封闭管理,对进入市场的货物一律进货查验,同时抽样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准进入市场。
(三)农业投入品监管有力
1、实行市场准入,把全区的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建立监管名录,对其经营的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进行登记方可销售。销售的商品提供销售票据并建立销售台账。制定《XX区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制度》,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
2、建设农牧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严格执行农药、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对全区的农兽药经营门店进行严格核查,农资经营单位配备电脑、条形码打印机、扫描器等仪器设备,各农资门市经营的农资在监管信息平台进行登记备案,经营的农资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销售。养殖环节自配料实施配料记录制度。借助XX区全面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为农服务工作,XX区1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为农服务公司,为农户集中采购农资,配送到田间地头。
3、XX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部录入农业投入品监管平台、XXX兽医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等管理平台,实施平台规范管理。
4、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协助上级部门对我辖区内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和技术指导,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有关规定,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基本杜绝。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扎实推进
1、制定监测计划,按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要求和我区实际,制定并实施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监测包括全区所有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全区所有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种植大户、收购储运企业及批发、零售市场全部进行企业自检或委托检测,区及乡镇检测站对全区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2017年以来,全区农残速测达到49000余个,合格率99.99%,农药残留定量检测1300余批次,合格率100%,"瘦肉精"抽检3800批次11400个样品,无阳性检出,国家、自治区、XX市抽检我区农畜产品1079个样品,合格率99.8%。
2、进行日常巡查,查找农产品质量安全死角,消除隐患。区、乡镇监管站对辖区内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日常巡查,指导其生产安全的农产品,发现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经营行为,及时改正,堵塞漏洞。严厉打击非法销售禁限用农兽药行为。各乡镇每年按照工作计划完成速测任务。
3、公开信息,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公开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投入品监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信息,打消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误解,让群众了解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避免上当受骗,生产出不安全的农产品。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到位
1、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部门移交案件。为进一步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XX区农牧局各相关站所分时段、分片区、分重点的对全区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对经营单位实行全方位监管,对制售假劣农资、销售使用禁限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移交执法大队立案调查,严厉处罚,绝不姑息,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2021年至2023年截至目前共检查了14个乡镇和市区内的738家农资门市,出动车辆176台次,人员676人次,共立案24起,没收投入品195公斤,罚款金额55104元,有效的震慑了违法行为,维护了农牧业投入品的市场安全。
2、建立健全机制制度。XX区农牧局推出了《XX市XX区农牧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奖励办法》,鼓励群众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牧业生产资料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经过调查属实并对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处罚的,农牧局将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对举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建立《案件举报受理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执法工作效能投诉制度》《案件信息通报与案件协查制度》《农牧业投入品联合执法工作制度》《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制度》等相关制度,完善执法工作中的各项机制。
3、加强部门合作,净化投入品市场。在农忙时节,监管、执法部门联合开展市场检查,通过多部门全方位监控,有效的净化了我区农资市场。
4、应急处置方面,XX区农牧局印发了《XX市XX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完善了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六)标准化生产全面实行
1、环境监测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方案要求,环保部门负责农业环境监测和工业"三废"污染治理,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防治工程,地膜污染治理,秸秆还田,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的根本好转。区委、政府按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调整了农业结构和布局,区农业、环保部门对全区的工业、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为全区绿色食品的生产提供了依据。
2、标准化生产
制定了XX区主产的番茄、豆角、黄瓜、青椒等生产操作规程并印发到户,在全区选择适当的棚区和养殖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制定了《2019年XX区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建成标准化示范园区5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处,在标准化园区推广应用防虫网、黄蓝板、二氧化碳施肥、测土配方、精准施肥、自动清粪等绿色防控技术、家畜禽粪便综合处理技术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技术,农兽残抽样检测合格率100%,标准入户率达到100%。
3、"两品一标"产品认证情况
XX区政府制定了《XX市XX区农畜产品"三品一标"及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每年投入350万元,对"两品一标"认证主体进行奖励,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对生产和经营的农畜产品进行认证,支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培育XX区农畜产品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绿博会、名特优新产品对接会,祥达食品厂生产的姜嘉姊弟牌精芥肉、风干芥肉获得第二十届、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XX祥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歆谷乡黄小米获得第二十一届、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XX五彩种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蒙恩泰甜糯玉米荣获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最受欢迎产品。
2003年XX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区现有优质农畜产品共计47个,其中绿色食品3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1、监管能力建设
区级监管体系。经区编办批准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检测站,后经机构改革,更名为XX区农牧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现有人员8名。每年区财政拨付监管检测经费60万元。达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能、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的标准。
乡镇检测体系。14个乡镇依靠农技推广站或乡镇畜牧站成立乡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指定专人负责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改革后,14个乡镇均保留乡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保留工作人员,每个村设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协助乡镇、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开展工作。
按照自治区《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规范》的要求,协调乡镇为监管站划拨办公室、检测室各一间,筹集资金55万元为全区14个乡镇农畜产品监管站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天平、振荡器、水浴锅、空调、冰箱、试管、烧杯、操作台等检测设备,建立各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制度,悬挂网格化管理示意图,将14个乡镇监管站全部建设成为标准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2、检测能力建设
XX区农牧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前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于2011年8月经自治区发改委和自治区农牧业厅批准建设,在2013年11月通过了自治区的竣工验收。下设气相色谱室,液相色谱室、元素分析室、样品前处理室,药品室、天平室。近年来区农牧局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与植保、土肥检测室的设备、人员进行整合,合理布局,又投入资金,购进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检测设备,建立气瓶间,购买标准品等农药试剂,聘用4名检测人员,开展农畜产品农、兽药残留定量检测工作,现实验室已通过自治区质量监督管理局和农业农村部门的双认证,能够开展定量检测和出具报告。
全区14个乡镇和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全部建立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统一配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天平、振荡器、水浴锅、空调、冰箱、试管、烧杯、操作台等实验用设备和检测所需的蒸馏水、药品,具备对上市前的蔬菜进行检测的条件。
3、执法能力建设
XX区成立了农牧业综合执法大队,现更名XX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XX大队,负责农牧业执法工作,违法案件的调查与处理,集中行使种子(牧草种子)、肥料(复合肥)、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种畜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农牧业动物新品种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域的行政处罚权,对农牧业投入品及农产品抽样进行委托检测。
4、设备条件配备
在硬件设施方面不断完善,配备了性能较高的单反照相机1台、执法记录仪4台、彩色打印机1台、笔记本电脑一台、台式电脑5台和平板电脑1台等专业设备。
5、加强监管员、协管员的业务培训
为提高我区监管人员和协管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我区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水平,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组织全区的监管员和协管员分批进行培训,制定详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保证每名监管人员每年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集中专业培训达到时间和质量要求。
(八)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基本完善
1、完善各项制度
制定并施行《XX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制度》《XX区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XX区农产品生产过程管控制度》、《XX区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制度》、《XX区包装标识管理制度》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制度。
2、创新机制
建立X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做到及时防范,有效化解和妥善处理发生在我区范围内或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或案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出台《XX区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诚信评定管理办法》,按照评分标准评定登记并公示,同时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存档备案。
(3)积极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保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
XX区农牧局与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的通知》,认真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为45家企业配备承诺达标合格证打印机,出具电子合格证,XX区现共有60家企业已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2023年已打印合格证389张,附证上市产品628.675吨。
上一篇:消防大队二〇二三年半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关于2023年税务工作汇报材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