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25篇(第36/60页)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资外贸保持稳定增长,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当前与长远、速度与质量、公平与效率,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组合拳",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我们必须牢记为民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推出更多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务实举措,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居民,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科学作为,把握城市品质活力持续提升的良好契机,推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提效争先,加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之城"、重信践诺的"诚信之城"、互助互爱的"志愿之城"、干劲充盈的"劳动之城"、和谐美好的"文化之城",让更多优质要素资源汇聚XX、助力XX、发展XX。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充分认识和尊重发展规律,锚定市委既定的思路目标,聚焦"六个更大突破"重点任务,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耽误不得"的使命感,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九个方面:
(一)着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注重综合施策,强化政策协同,增强投资效益,激发消费活力,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深挖投资增长潜能。坚持狠抓项目、大抓项目,举全市之力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围绕现代产业链培育、基础设施支撑等重点领域,扎实推动530个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100亿元以上。主动融入省重大生产力布局,开工建设齐鲁石化鲁油鲁炼等投资过百亿元的龙头项目,培育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完善要素保障机制,有效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探索建立能耗指标收储管理办法,统筹使用市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落地。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用足用好增发国债、专项债等政策,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深化头部目标企业"上门招商"行动,对重点招引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省外到位资金总量突破680亿元。
促进消费品质升级。坚持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需求,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持续放大流量效应。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大宗消费,支持托育养老、文娱休闲等服务消费,助力批发零售、商业餐饮等行业加速回暖。优化商圈布局,支持商贸龙头企业资源下沉,推动品牌商超向镇村延伸,布局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培育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线上平台,新增一批电商直播和供应链"双基地"企业,网络零售额突破260亿元。
推动外贸固稳提质。支持企业闯市场、抢订单,提升口岸通关、跨境物流等便利度,组织开展境内外市场开拓系列活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升中间品出口优势,扩大"新三样"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规模,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等新业态,形成拉动出口新的增长点。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提升棉花、纸浆等大宗商品进口规模。落实国家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加快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线上服务平台功能,新增2家跨境电商产业园。
(二)加速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升级、链群提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工艺提升、设备更新,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00项以上。聚力发展绿色制造,加快化工、纺织等优势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5家。深入推进数实融合,提升窑炉数字大脑等平台服务功能,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应用场景50个。深化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打造一批融合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
做优做强新兴产业。巩固放大核心竞争优势,培育标志性产业链群,"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5%。支持新材料产业延链强链,瞄准行业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氟硅材料、聚烯烃等优势板块聚链成群;促进智能装备产业提档升级,加速数字化转型,壮大成套装备和高端零部件企业矩阵;引导新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培优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扩容提质,巩固集成电路及元器件、MEMS等先发优势,加快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应用。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细分赛道,精准开展个性化培育,新经济入库企业突破2800家,促进未来产业加速起势。做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园区扩容升级,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产业集聚地。培育壮大机器人产业,打通"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条,建设协作机器人先进制造基地。支持氢能及储能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燃料电池等关键领域产品研发和技术突破,搭建省内领先的绿色能源产业高地。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提升攻坚行动,抓好年度投资XX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加快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培育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促共进。着力壮大现代金融,推进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深度融合,丰富数字金融、养老金融等新业态,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加强会展资源整合共享,精心办好陶博会、新材料论坛等活动,培育一批与优势产业契合度高的会展品牌。牵头共建黄河流域绿色物流合作联盟,加快鲁中数智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园建设,争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全面优化产业生态。开展"雁阵形"产业集群突破行动,推深做实"链长制",抓好"链主"企业、协作平台培育,打造2条千亿级、15条百亿级产业链。完善优质骨干企业、创新成长型企业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参与标准制定,新增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100家。鼓励大中小企业融通合作,培育共享制造、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提升企业间协作配套水平。引导产业园区集中培育1-2个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优质要素资源集聚能力。实施新一轮企业家培训三年提升行动,加强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年内培训2000人以上,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浓厚氛围。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高效对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计划,开展省级以上创新项目100个,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00家、2500家。高端链接、集成整合创新资源,做强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550家。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支持龙头企业与上下游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努力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应用型科技成果,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31件。深化科技与金融双向赋能,用好"科技研发贷"等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多元化资金保障。
促进科教融合发展。支持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鲁医药学院等驻淄高校创新发展,办好"百名院士专家XX行"等科创对接活动,促进更多产学研合作成果落地转化。扎实推进XX职业学院和XX师专"升本"工作,精准对接产业转型需求,做优做精职教品牌专业,打造产教联合体10个,建设市级以上公共实训基地12家,让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建设人才集聚高地。推进全省首批人才集聚节点城市建设,实施XX英才计划,完善人才共引共享机制,着力引进培育顶尖领军人才、优秀工程师、大国工匠,新增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0人以上。深化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常态化开展"XX-高校人才直通车""大学生就业体验日"等活动,新引进高校毕业生4.3万人以上,让更多青年人才在XX发挥才能、施展抱负。
(四)聚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全域统筹,强化区县协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双向互动和资源合理配置,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城市承载力。
融入重大发展战略。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抓好黄河三角洲药谷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沿黄优势产业,加强沿岸环境综合治理和滩区湿地保护修复,打造黄河生态保护样板区。深入推进济淄同城化,主动融入济青发展轴带建设,加强与济南都市圈城市的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实施经十路东延、G341黄海线(XX段)等重大项目。统筹推动和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落实省市支持区县域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推深做实项目招引、要素保障、风险防范三项机制,强化市级统筹协调力度,引导区县明晰产业发展定位,做优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构建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全面启动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推进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化主城提质扩容,稳步推进XX新区统筹融合发展,推动中心城区与经开区、科学城等功能片区协同共进,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抓好高青至商河、庆云至章丘高速等区域通道项目,推进张博铁路改造建设,实施一批城市路网提升工程。加快防洪排涝、道路安全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整合供气供热管网,规划建设区域集中供热中心。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重点区域5G网络深度覆盖。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8个,因地制宜抓好一批"微改造"项目。提升新建商品住宅品质,办好住房交易博览会等活动,更好满足新市民、青年群体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施"城市大脑"提级工程,扩大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覆盖面,拓展城市数字化应用场景。畅通城市"微循环",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优化智慧停车服务网络。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实施物业服务提升工程,强化城市共建共治共享,让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五)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XX特色板块。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26万亩以上。深化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一镇一业"乡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累计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35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70个,壮大高青黑牛、沂源苹果、博山猕猴桃等特色产业集群,打响"XX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工商资本赋能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优势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5家。加大种源等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力度,研发推广适用于山区环境的小型化、智能化生产装备,持续提升农业产出效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建省市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80个。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持续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新改建农村公路265公里以上,推动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乡镇全覆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普惠性、公平性。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鼓励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培训高素质农民6000人以上,培育一批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完善种粮收益保护和农资保供稳价政策,健全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产业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产权价值评估、交易流转机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到80%。
(六)切实筑牢生态绿色基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专项攻坚突破行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事项整改。强化综合防治、协同控制,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耐材、陶瓷、玻璃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强化建筑工地、露天矿山扬尘防控,持续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努力实现提升进位。深入推进"两清零一提标",抓好14个工业园区水污染深度治理,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开展土壤源头污染防控行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无害化处置,加快建设"无废城市"。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协同推进地质监测、生态补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严格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完成16处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深入推进"八水统筹、水润XX"水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沂河沂源段、淄河博山段河道综合治理,改善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严格落实碳排放"双控"要求,深入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开工建设7个背压煤电机组项目,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建设智慧供热管控系统,推行可再生清洁能源供暖。实施重点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创建环境绩效A级企业,培育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服务体系。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七)涵养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坚持"两个结合",突出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丰富城市内涵特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两创"标杆城市。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有淄有爱"文明品牌建设工程,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持续打造"志愿XX""劳动XX"品牌。深入挖掘阐释齐文化内涵,策划实施一批重点研究课题,高水平办好稷下论坛、齐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持续推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稷下学宫等考古发掘和保护。加强琉璃文化、陶瓷文化、丝绸文化等地域文化保护利用,抓好聊斋文化旅游区、颜神古镇等改造提升,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传统技艺传承保护,增强"文化XX"传播力、影响力。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扎实推进A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全力支持周村古商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发展研学游、民俗游,培育城市漫游、休闲露营等新业态。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规划建设"四网两廊"旅游公路,提高住宿业发展水平。强化文化创意赋能,培育一批特色手造产业园区和主题街区,打响"山东手造·齐品XX"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沿黄河、齐长城精品文旅线路,加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以文化厚植乡愁记忆。
下一篇:乡乡村组织振兴实施情况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