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25篇(第39/6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25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9分钟

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继续推进"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加强政策激励、做好分类指导,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降低企业"改"的成本、提高"改"的意愿。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为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供生动案例,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200个,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工厂(车间)15家、星级上云企业78家。加强新型数字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增2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基本实现全覆盖。

加快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建设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发展领军企业)15家。开展产品碳排放对标和碳足迹认证试点,落实"能效领跑"行动,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引导、帮助企业提升碳减排能力。聚焦钢铁、建材、化工、发电等重点行业,实施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化石燃料清洁替代等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实施工业节能降碳重点项目30个。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力推"无废城市"建设形成标志性成果,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4%,培育无废园区1个、无废工厂10家。

(四)用力抓好科技创新,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主体培育,站在企业和人才的角度,设身处地感受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服务。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0家以上、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新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120人以上、大专以上人才4万人以上。强化科技孵化载体建设,提升载体运营管理能力,引进孵化科技企业250家以上。搭建开放创新平台,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施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行动,支持江苏科技大学争创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以上。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推动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配置,深度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帮助企业既充分用好在镇高校院所等身边的创新资源,又积极利用国内、国际创新资源。每万人口高质量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

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调创新活动向重点产业链聚焦,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和人才项目向"四群八链"薄弱环节、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布局,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新立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0项以上,新增市级以上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30个以上。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支持校企合作建立中试基地;推动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和人才攻关联合体;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深化与全国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创新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探索专利所有权共享,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热情,确保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80亿元。

创造良好科研创新环境。加强财政支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科技计划专项资金"拨投结合"机制,用好"苏科贷"、"高企贷"、"金山英才贷"等科技金融工具,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放权力度。优化"揭榜挂帅"机制,实行"赛马"、"里程碑"等制度,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创新评价导向。充分尊重科技创新规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五)用力推动区域合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加强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高效对接,提升快联快通能力,开工建设扬溧高速XX南互通至丹徒枢纽段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XX东货场迁建、苏南运河XX段"三改二"等工程,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通车。继续打通区域间的"断头路"、"瓶颈路",推进233国道丹阳段站前路南延、茅山福道拓延等道路工程建设。谷阳、韦岗互通节点改造主体工程实现完工。

深化区域产业创新协作。共建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南京都市圈产业链联盟,联合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谋划建设G312产业创新走廊,加快项目、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更好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深化东西部协作,巩固拓展对口支援合作成果。

加强生态环境协同共治。落实跨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等方面合作,协同做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重污染天气区域联防联控。落实长三角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联合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共同守护自然生态安全底线。落实南京都市圈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努力在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管理等方面取得合作成果。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响应"建设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倡议,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实现160项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支持、推动建立基础教育学校联盟、跨区域专科专病联盟,深化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提高异地就医结算质量和监管效能。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欠薪风险预警互联互通机制,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接续抓好尚未销号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健全滚动排查整治机制,严防问题反复、回潮。突出全域治水,系统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严控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科学治气,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统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污染整治,开展砖瓦窑、铸造、喷涂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专项整治,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完成省下达目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突出精准治土,加强固体废物监管和新污染物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土壤污染事件。严肃查处环保数据造假。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实施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行动,守护万物和谐共生。

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注重新上项目的"含技量"、"含绿量"、"含金量",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54.5%。推动能源结构趋绿,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提高绿色能源供给,仑山湖抽水蓄能电站部分机组建成投产,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10%以上,启动建设国能江苏谏壁发电厂绿色煤炭中转物流基地;推动绿色用电,鼓励企业、园区利用清洁能源,绿电消费量达到1亿千瓦时。推动交通运输结构向优,加快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加大力度整合码头岸线资源,提升XX港深水航道利用率;推进铁公水空无缝衔接,把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做强做优,促进大宗货物及集装箱"公转水"、"公转铁",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占比提升至33%。推动用地结构集约,用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提高亩均效益。

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毫不放松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长江岸线保护修复,以长江和运河"两廊"建设为重点,接续开展国土空间绿化行动,新增造林绿化1.8万亩。依法推进湿地生态保护,继续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修复湿地1000亩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0%。完成XX市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七)用力增进民生福祉,展现现代城市文明。

稳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高标准编制和实施村庄规划,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系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新改造老旧小区130万平方米,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每个板块都要实事求是谋划1~2个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统筹布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商业消费等功能,焕发城市新的活力。向违建乱象"宣战",开展违建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乱搭乱建,坚决遏制违建新增,维护市容秩序和城市文明形象。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质效。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筹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13个,提升改造雨污管网800公里,治理城市积水点20处,开放共享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停车泊位1500个。今年全市共安排城建项目298个、年度投资198亿元以上,主要从市政道路、城区绿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着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抓好农村老百姓期盼的出行安全、物流畅通、污水治理等事项,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建设生态河道12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完成省下达目标,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加快"交邮快供"融合发展,统筹解决幸福出行、物流配送、快递收发"最后一公里"难题。新增省级绿美村庄24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增强对困难群众兜底性保障。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普惠保障、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创建省高品质示范(特色)高中3所;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推动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行动,建设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新建成星级中医馆7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1家。有序推进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深入推进健康XX行动,新增省级健康村(社区)20个、省级健康促进医院5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保持在30%以上。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00场次。加大"一老一幼"健康服务供给,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和养老场所建设,基层机构老年、护理、康复床位占比提高至35%以上,改造提升社区老年助餐点30个,新建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30个,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现全覆盖;发展普惠安全的育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内涵建设,推进"医育结合",每千人口托位数提高到4.2个。今年,市政府针对群众呼声比较高的问题编排了13类50项民生实事,提请人大代表票决后,将尽快推进,增强办理实效,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城乡记忆"工程,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培育重点利用项目5个。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育重点非遗传承体验场所33个、累计达到64个。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XX文脉绽放新时代的生命力。深化"文艺拾光浸润"工程,培育小剧场等文旅新场景73个。编撰XX文化旅游丛书,拍摄文化XX系列短片,持续讲好XX故事。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丰富阅读服务供给,让"书香XX"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八)用力筑牢安全防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有效防范化解稳定风险。毫不放松抓好地方存量债务化解,严控平台公司经营性债务增幅,压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90个以上,完成隐性债务化解进度。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处置金融领域潜在风险隐患;密切关注涉众型经济犯罪,强化重大案件稳妥处置;慎终如始抓好"问题楼盘"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管控安全生产风险。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建成城市生命线监管系统,尽快实现基础设施"一张图"、安全监管"一张网"。强化预警监测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防灾抗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开展治本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排查整治,推动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严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全面依法治市,推进法治薄弱村(社区)专项整治,建设一批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镇(街道)、平安法治村(社区)。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精网微格"工程,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5%以上。搭建全域社会治理智能中枢平台,强化其作为数据、系统交互集成融合的"总枢纽"、"总调度"作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查处电信网络诈骗、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深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继续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着力抓好国防动员、全民国防教育、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和人民防空等工作,全面提升新时代双拥共建工作水平,持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行远自迩,笃行致远。市政府将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记"三个务必",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忠诚履职尽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信任和期待。

1.严守纪律规矩,捍卫"两个确立"。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习近平总书记指挥、听从党中央号令,不折不扣推动"国之大者"落地见效。

2.站稳人民立场,甘当事业孺子牛。坚持"四下基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做惠民生、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决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决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决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3.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破顽瘴痼疾。锤炼科学思维,强化历史担当,坚决不当"躺平派",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事关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真刀真枪推进解决;坚决不当"老好人",对影响和损害XX发展的人和事,勇于亮剑、敢于说"不";坚决不当"门外汉",对待本领勤学苦练,用心谋事、勇于担事,秉公办事、能够负责。

4.涵养严实作风,做实干家行动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致广大而尽精微",关注细节,刨根问底,做到对岗位职责心中有数、对目标任务了然于胸、对难点堵点手中有招、对落实见效胸有成竹,尽最大努力为发展作贡献、为城市争荣光。对民生指标不简单分解、不机械执行,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真正发挥作用。

5.从严律己修身,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坚持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持续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政府机关运行成本,把有限的财力更多更好用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惟有奋斗,才能成就梦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勇扛重任、踔厉奋发,奋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XX新实践,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更多XX力量!

2024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以"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力办好两件大事,统筹推进各项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令人倍感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亲临内蒙古考察,并主持召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行动指南,极大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新路、进前列"的豪情壮志。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带来了新的重大政策利好和宝贵发展机遇。我们牢记嘱托,实干笃行开新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4%,增速领跑全区,连续25个月保持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为11年来最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首次突破900亿元。高基数上的高速度、高质量增长,交出了自治区经济发展"顶梁柱、排头兵"的生动答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