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25篇(第4/6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25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9分钟

(六)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幸福指数加快提高。18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财政民生支出1093.6亿元,占比达到80.1%。出台稳定和扩大就业25条政策,预计新增城镇就业17.5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义务教育"双减"持续巩固,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夺得世界冠军。市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全部建成,宣武医院XX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11张。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730元。累计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4142处,新增护理型床位1736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泉心托"成为全国首个托育城市品牌。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45元、814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年提高。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6万套(间),在全国首次创新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新模式,获批全国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公积金试点城市,"保交楼"工作有序推进。新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0家、泉城书房8家,成功举办全国游泳锦标赛、泉城马拉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再次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高标准推进平安XX建设,"八五"普法深入实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成效明显,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3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4%和21.2%。扎实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广播电视、地震气象、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残疾人、仲裁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七)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政务服务效能加快升级。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实绩实效。加强与市人大、市政协常态化沟通联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31件、政协提案457件。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全链条工作推进体系,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入开展"建章立制月"活动,健全完善各类制度规范流程4530项。政务公开广度不断扩大,政民互动进一步加强。数字机关建设成效明显,"山东通"应用系统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全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更加健全,亲清政商关系加快构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年为民服务1015万件次。扎实推进巡视巡察和各类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行政执法监督、审计监督更加有力有效。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节约型机关建设持续深化,市直预算单位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压减20%。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不打糊涂仗、不搞花架子、不当太平官,政府系统作风形象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参与城市建设的劳动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省在济单位和各类驻济机构,向驻济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主要有:经济恢复向好的势头仍待巩固,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仍需提升,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还不够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用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外向型经济还比较薄弱;特大城市治理面临不少挑战,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风险隐患;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均衡,民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政府系统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深化,等等。我们一定直面这些问题挑战,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一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和挑战。同时,更要看到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全国看,中央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并接续加力,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全省看,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赋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挥龙头作用的重大使命,建设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将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从我市看,省会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动能转换加速期、功能位势跃升期,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只要我们扛牢"走在前、开新局"的省会担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干快干,就一定能变潜力为实力、化优势为胜势,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纵深推进数字XX、工业强市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当好引领示范,不断开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左右和6.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深化项目建设,全面塑强省会发展引擎

2024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深化年"。我们要坚定"项目为王"理念,在项目谋划、落地、建设、见效、服务等五个环节上做到"三看三深化",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推动项目建设提速。统筹抓好总投资2.66万亿元的2000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470.6亿元。全面发力产业项目,加快爱旭太阳能电池等重大引领性项目建设,全年实施产业项目1075个、计划投资1743.3亿元。持续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太平水库、城市轨道交通等98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670.6亿元。抓实建好民生保障项目,统筹实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康养等49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056.7亿元。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拿地即开工"机制,优化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实施土地储备出让市级统筹、区县提报、市区协同落实"三张清单",确保惠企政策刚性兑现,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推动项目谋划提质。聚焦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提升项目策划精细度、科学性,全市策划储备项目数量和质量实现新提升。聚焦服务重大战略,突出起步区、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片区,加快谋划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大项目,全市新谋划投资过50亿元项目20个以上、过100亿元项目7个以上。聚焦塑强产业优势,紧盯前沿产业和先进技术,瞄准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全年新谋划先进制造业项目800个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600个以上。聚焦提升城市品质,统筹谋划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项目350个以上。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围绕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谋划一批补短板优供给项目,让项目建设为市民的幸福生活不断添薪助燃。

推动招商引资增效。抓实以链招商,动态更新重点产业链招商指引,瞄准跨国公司、头部企业、关键配套企业,按图索骥精准招引,签约落户一批补链强链延链项目。用活资本招商,健全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基金管理体系,加强专业评估和资本合作,加大对科创项目、初创企业的领投力度,力争投资引进一批高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强化以商招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开展市企一体招商,带动上下游企业向XX集聚。加强与央企、省企联系对接,积极争取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子公司等落户。推进境外招商,优化国际投资促进联络站布局,用好中德合作产业园、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侨梦苑、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等载体,举办一批高规格国际招商活动,实际使用外资保持量稳质升。

各位代表,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投身项目建设主战场,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让创造活力加速迸发,让经济暖流充分涌动,以项目建设冲锋号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二)大力扩内需稳外需,全面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推动投资扩量增效。围绕数字XX、工业强市、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部署,聚焦补短板、强功能、促升级,加强投资引导,着力提高投资精准性、有效性,以高质量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统筹用好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券、新增特别国债等各类财政性资金,支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健全完善投融资机制,做强做优政府引导基金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争取基础设施REITs试点落地,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积极发展BOT、TOT、ROT等特许经营模式。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完善向民间资本推荐的项目库,优化民间投资激励政策,推进"政银担"联动支持民间投资项目,鼓励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投资建设。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完善消费设施,推进智慧商圈数字化建设,加快泉城路、洪家楼等重点商圈业态升级,新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60家以上,新建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0处,加快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打造一批特色消费地标、夜间经济聚集区。促进大宗消费,持续优化购房政策,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大力发展二手交易等汽车后市场,推广绿色智能家居。优化服务消费,加强"老字号"品牌化建设,擦亮"中国鲁菜美食之都"品牌,大力培育研学游、康养游、工业游等消费业态,打造一批星级饭店、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加快打造体验式、沉浸式消费新场景,积极培育直播电商、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优化提升"泉城购"XX消费季活动,高质量办好全国汽配展、北方消费品博览会等140场重点展会,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创建,不断增强省会消费吸引力和集聚力。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积极壮大外贸主体,常态化开展组团"出海",用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高端平台,帮助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提份额,进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扩容提质货物贸易,巩固机电设备、农产品等出口优势,扩大外贸"新三样"出口,提升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规模。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积极申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新建海外仓3个以上。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促进外经外贸协同发展。深入开展内外贸企业产销对接,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全面推进科教强市人才兴市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紧盯发展所需和未来所向,加快集聚更多高端高质创新资源,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汇聚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中科院XX科创城建设,加快建设电磁驱动、大气环境模拟等大科学装置,全力支持首家国家实验室XX基地和省实验室发展。建强用好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北理工前沿技术研究院等载体平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规范高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支持山东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共建深地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加速形成科技企业"雁阵式"发展格局,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9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800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扶持奖补政策,多元化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93%。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等专营(特色)机构,扩大专属信贷产品数量和覆盖面,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前、投早、投小,加强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型企业金融供给。着力营造良好"双创"生态,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加快XX大孵化平台和山东科技大市场建设,力争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

加快教育现代化。强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95%左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8所。开展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达标行动,高标准建设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盛福高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支持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产教联合体持续壮大,启动山东(XX)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办好有品质、有温度的特殊教育。深化校地合作,支持驻济高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山东大学龙山校区、空天信息大学等高校建设。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以教育之力厚植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富强之基。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全力推进济青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用好人才政策"双30条",擦亮"海右"城市人才品牌。深化"海右"系列重点人才工程,开展"才聚泉城高校行"巡讲活动,持续办好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海右人才节等重大活动,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人才。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强主导产业人才供需对接和互动式招引,探索建立博士后双创园,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质效,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用真心实意、真金白银、事业舞台吸引留住更多人才,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