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教师节庆祝会、表彰会、座谈会讲话合集51篇(群管理分享老材料)(第2/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40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81分钟

最后,衷心祝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安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在庆祝第*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志们:

在第*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表彰大会,共同庆祝教师节,命名表彰全市"最美教师"和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以及捐资助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首先,我代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呈现出质量提升、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我市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教育优先发展示范城市、全国最佳教育公平示范城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最宝贵的社会财富。长期以来,全市广大教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倾注自己的爱心和真情启迪心灵、教授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为我市教育事业进步、促进*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和尊重。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模范就是全市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你们当中有治校有方、兴校有为的校长,有高度负责、能抓善管的班主任,有精心育人、成果丰硕的优秀教师,也有锐意进取、实绩突出的教育新秀,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品行操守和精神风貌。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托起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也必将创造*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当前,*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把教育越办越好,是全市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转型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必须强化教育支撑。市委、政府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全市各级党委、政府

要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使广大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社会各界要一如既往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好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校的财富与光荣。希望受表彰的先进教师再接再厉、奋发有为,做好榜样、当好标杆,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希望全市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立足本职施展才华,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争当"最美",争列"三名",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光发热,贡献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转型发展走新路、全面振兴创新业,决胜全面小康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努力书写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新篇章!

祝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在庆祝第*个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第*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组织大家走访三所学校,并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一方面是对奋战在各自岗位上的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共商我市教育大计,促进我们进一步补齐教育短板,办出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大家长期以来为*教育事业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我们走了五中、建山幼儿园等几个点,立忠同志从主管部门的角度作了简要的汇报,丹北镇从属地的角度介绍了过去一年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及支持情况,五中汇报了一年的工作情况,我们两位老师代表也做了很好的发言,我听下来、看下来,感触很深。透过点上的变化看到了*教育的积极变化。大家或站在全局的高度,或从自己工作的角度,都谈了真知灼见。谈的都很好,听了以后,很欣慰,也很放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从"大家"层面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础动力;从"小家"层面讲,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具体到每个人,更是引领思想、陶冶情操、提升本领的主要渠道。当前,我们在"两聚一高"的引领下,提出了发展再升温、富民再发力的奋斗方向。不管是发展之路,还是富民之路都离不开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当前阶段,就是要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布局,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努力办出时代需要、群众满意的*教育。

办成这样的教育,要靠什么?我想既要靠市委、市政府的持续重视和加大投入,也要靠各镇区、各部门共同搭把手、添把柴,把这把火烧的更旺,更要靠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继续倾注心血,孜孜以求。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对大家再简要提三点希望:

第一,要再提站位,办出群众更加满意的*教育。最近几年,*的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教育整体布局、教育资源均衡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一大批好事实事。学前教育领域,新建了荆林幼儿园、普善幼儿园等一批幼儿园;义务教育领域,落实了正则学校、吴塘实验学校、华南学校分校、校外活动中心等一大批教育重点工程;职业教育领域,有效整合资源建成了*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领域,与南师大合作建成了第一所*人"家

门口"的大学(中北学院),形成了从小到大、从普通到职业的"教育闭环"。基本上各个年龄阶段,有各种教育需求的学生及其家长都能从中受益。但对照更高的要求,依然存在不少短板。所以,要以"建"的决心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刚才,立忠同志汇报时也提到,后巷和新桥分园、建山幼儿园扩建以及全州、珥陵、陵口、皇塘、练湖新城幼儿园新建等一批工程正在推进,还有东风学校建设、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等工程也正在筹备。下一步市委市政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力度,使区域化矛盾进一步缓解,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也请有关镇区也要落实好属地责任,高度重视和支持教育重点工程建设。要以"改"的力度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在落实新建工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老旧校区的维修和改造。实际上,我们最近两年来,在落实校安工程领域累计投入已经达到2.36亿元,累计加固、改造、新建校舍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但是下一步还是要继续加大"改"的力度,尤其是对茅山老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及外来人口集聚地区,要加快落实一批老旧校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改善面上的办学环境。要以"管"的质量进一步确保教育安全。我们*流动人口、外地生源比较多,特别是在丹北、界牌、延陵行宫等镇区,外来务工子女占了很大的生源比例。我们相关镇区要以更实的作风,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排查并化解校园内外、校车线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教育安全。

第二,要再铸品牌,拿出社会更加需求的教学成果。刚才立忠同志汇报,我听后很振奋。振奋在我们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面上很有成效,我们的高考整体升学率,本一、本二分别超全省计划近10个和25个百分点。点上也很拿的出手,一名学生获得了镇江市状元,镇江市文、理科前10名中有8名在*。还有好几名同学考上了北大清华等名校。振奋在我们素质教育的成效,一大批学校创建为足球、艺术、科技、篮球、信息等省级以上特色学校。还振奋在我们品牌学校的培育,一大批学校不仅完成了"双创"的"硬任务",更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就下一步的教育事业发展,刚才,立忠同志提到了"三个全面"的目标,我在这里希望你们还要力求"三个突破"。一要在素质教育上求突破。要更加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多元性。深入推进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的发展培养更加多元、更加全能、更具专业的人才队伍。二要在教学质量上求突破。通过实施你们的"四大行动",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加强课题研讨,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融入"互联网+"思维,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

提升*的教育质量。三要在办学活力上求突破。进一步挖掘和弘扬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等本土教育家思想,在先进思想的引领下提升办学活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行风监督、教育评议等制度,进一步浓厚自主管理氛围,激发办学活力。

第三,要再立新标,打造家长更加放心的师资队伍。近年来,中央及省市发展大局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两聚一高"发展引领等等。这些事业的向前推进,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支撑,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经过近年来实施的拔尖人才领航工程、青年教师青蓝工程等"四大工程",我们*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但主管部门及各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及综合素质提升,打造市委更加满意、家长更加放心的师资队伍。要立师德,树好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我们说看一个人怎么样,首先要看他的德行怎么样,在德行前面加上教师这个职业,仿佛就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良好的师德师风也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今年,省里实施了教师五年一注册制度,对师德上的污点在注册时实行一票否决制。我想,这都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立德为先,自觉树好人民教师光辉形象。要正师范,筑牢三尺讲台的神圣阵地。三尺讲台虽小,教书育人的舞台很大。今年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主动提升看齐意识,认认真真的备好每一堂课,一丝不苟的讲好每一堂课,在三尺讲台的神圣阵地上书写好教师事业的精彩篇章。要扬正气,无愧传播文明的光荣使命。从全市大局的角度看教育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应该更重。因为你们面对的不仅是全市十几万的在校学生,还有背后几十万的学生家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你们联系群众更有优势,做群众工作更有抓手。你们的一言一行更有示范引领作用。所以,从长远看,你们决定着*未来的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近期看,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环境提升都需要你们帮助传播和谐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共同喊响党委政府的"最强音"。

各位老师,同志们,区域与区域之间最本质的差别是教育水平的差别,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别是学习能力的差别。教育事业关乎千家万户,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的重视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刚才立忠同志也向我们提了很好的建议,我们一定带回去专题研究。

尤其是对于涉及广大教师切身利益、关乎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我们将深入调查研究,挨个过堂商讨,逐步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也请我们广大教师放心。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在庆祝第*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广大人民教师的光荣节日,通报表彰全区教育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这既是表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的鲜明态度,表明全区上下办好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更是要与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道,总结过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下一步前行的方向和目标,共同谱写*教育事业更加美好的新篇章。在此,我谨代表区四套班子,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节日祝福!向刚刚受到通报表扬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表彰的师德模范,他们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仁爱、责任、智慧点亮学生心灵,是*区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全区教师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敬业的操守,学习他们育人的精神,学习他们为师的风范。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坚持把教育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三年来,全区财政投入共33.5亿元,其中2014年为10.5亿元、2015年为11亿元、2016年为12亿元,新建了元和小学、蠡口实小、漕湖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9所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了陆慕实小、*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中小学;2017年计划续建、新建学校项目29个,目前开工14个,已完成总投资12.3亿元,*第一实小等5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成投用,近年来学校建设规模前所未有。教师待遇逐年提高,2015年补发绩效管理奖,教师年均收入比2014年增加两万余元;2016年补发交通补贴,教师年均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又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

二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注重教育开放合作,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与南师大、华东师大、苏大等高校进行战略合作,民办南师大苏州实验学校教育品牌已经打响,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十五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公办苏大实验学校、华师教育集团漕湖学校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资源调配更加合理。逐步推进入学招生制度改革,在元和区域试点推行大学区辐

射招生。教师管理体制不断创新,2016、2017年招聘年金制教师669名,面向全国引进骨干教师近140名,特别是2016年全市评定的姑苏教育紧缺人才共21名,其中我区共获评9名。

三是教育质量整体向上。高考文化类本二以上达线率,2015、2016、2017年分别为50.7%、52.6%,84.8%,较上一年分别提高6%、2%和32%的比例,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艺术类本科、职教对口单招本科录取人数均有新增长。2017年,全区中考平均总分545.2分,超出苏州大市均分1.2分,位列苏州大市中上水平。

四是教育形象日益提升。近年来,我区相继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江苏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区、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区、江苏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顺利通过第四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教育社会认同度显著增强。

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更加努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育的优势,不断增强发展的信心。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客观的认识到,全区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如教育资源总量还不足。近年来,尽管我们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幼儿园),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区学校班级数超过设计数、班容量超过规定数,大班额、超班额现象依然存在。如教师队伍素质还不强。随着新建学校增加,师资需求量的增加与编制总数固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比较紧缺;初、高中教师年龄断层、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高层次教育人才总量还偏少,少数教师业务不精、状态不佳,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如教育教学质量还不高。高考关键性指标始终没有较大提升,还处于全市落后水平,无论高中、初中还是小学,都缺少一批质量上乘的领军学校。希望全区上下,尤其是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教育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以对历史、对未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奋力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下面,就做好全区教育工作,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树立教育迈上新台阶的目标追求

党的十八大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把"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放在了民生建设"七

个更"目标的首位。教育工作的地位突出、作用重要、影响深远。教育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教育承担着树人的重任,承载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最大关切,全区有近7.7万多名学生,关系7.7万多个家庭,关系7.7万多个家庭的亲属群体。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十三五"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的,教育的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教育事业发展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但也要看到,我们的教育工作偏重抓投入、偏重抓硬件建设,对学校质量管理、特色建设还没能同步跟进。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共享"发展的新理念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老龄化加快、全面二孩政策对教育供给、布局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进一步提升*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确教育迈上新台阶的主要任务

一要优化教育规划。全区必须把教育作为推进"三新"*建设的重要支撑,切实抓好教育事业的长远谋划。要科学编制教育布局专项规划,严格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苏州"十三五"教育规划以及各项教育改革要求,结合全区2035城市规划编制,完善我区中长期教育资源布局规划,通过几年来的持续努力,全区硬件布局基本科学合理。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规律,充分论证,精准预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达到区域平衡。要统筹全区教育管理工作,目前,我区教育采用区、镇双重管理模式,各地学校事业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待遇等尚未实行统一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区域流动、教育均衡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绩效工资分配等,要加强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全区一盘棋,要逐步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的统筹管理。

二要制定三年计划。结合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以及我区正在制定的重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加快落实全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目前,我区教育资源基本供给还存在很大短缺,全区现有独立建制公办中小学34所、幼儿园18所。根据近年来区域内人口数量变化规律,到2020年,预测全区小学生人数将达4.4万人,初中生人数将达2万人,分别比目前净增3200人、6400人。同时,我区还有1所无证学校、3所民工子女学校和一个过渡点将逐步取缔,共有4000多名在校学生面临分流。按照以上情况,到2020年,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每班40人计,预计全区小学缺口班级504

个,初中缺口班级2*个。目前初步列入三年行动计划的学校建设项目共有*个,计划新建学校29所,其中中学10所、小学7所、幼儿园12所;计划改扩建学校9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3所。这里不仅有资金问题,更有建设土地资源问题,还有规划布局事后调整造成的合理性问题,我们要在科学研究学校建设规模合理性基础上,加快分解落实好每年的建设计划。到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现象;到2020年,要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不仅小学,初中入学紧张形势也逐渐凸显,要重点做好*实验中学二期、第二实验中学、第三实验中学等建设项目。

三要提升教育质量。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质量提升,需要我们久久为功,不断突破。教育部门和各校要不断健全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既抓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又抓"升学率"这个社会评价标尺,特别是高考关键性指标要保持稳中有升,希望高中学校紧紧抓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保持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

三、抓住教育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因素

要确立打造好学校、培育好校长、塑造好教师、培养好学生的工作目标,这是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实现进位争先的关键所在。希望全区教育系统围绕"四好"目标,塑品牌、创特色,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要打造"好学校"。我们都知道,北大重文,清华重理,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兼顾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特色发展意识,以创师资品牌、创学科品牌、创学校品牌为导向,加快实施差别竞争、特色发展。要积极探索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加快形成各级各类学校一校一品、竞相争先的生动局面。

二要培育"好校长"。办好学校,一定要充分依靠好校长。校长要争做教育教学的专家,当好学校管理的行家,为广大教师当好表率。校长要善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旧律,善于突破各种障碍,在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大胆创新实践、特色办学。校长要廉洁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良好形象。要加强校长管理体制改革,让那些事业性强,教学业绩突出,有一定组织才能的骨干教师,及时充实到校长岗位上来。

三要塑造"好教师"。名师出高徒,要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更多

办法,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全区有教授级高级教师7人,江苏省特级教师24人,市级骨干教师180人,占教师总数的4.1%,全区高层次教育人才数量还偏少。广大教师要致力做一位为学生所欢迎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扑下身子潜心研究,定下心来做好学问;坚守立德树人的理想,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保持正确价值追求,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真正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示范者和引路人。

四要培养"好学生"。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培养学生,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上下功夫,教育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提升学习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三是在培养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上下功夫,能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创造生活的人才。

四、激发教育迈上新台阶的改革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把改革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要加快各类教育创新发展。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前教育要提升专业水平,科学施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充分挖掘幼儿发展潜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到2020年,省、市优幼儿园比例要达到90%以上,并建成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义务教育要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人格素养、学识能力、创新精神和行为习惯的全面塑造,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高考情况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话题。我们要树立标杆,赶超标杆,进一步提高升学率,让更多的孩子步入高校的大门。在此基础上,也要提高品牌大学的入学率,争取更多学生被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录取。职业教育要立足为本区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中等专业学校每年为区里输送700余名技术工人,85%的毕业生就职本区,今后要瞄准我区新经济、新产业、新载体发展,在培养更多适应智能制造、机器人、大数据产业等专业人才上下功夫。特殊教育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力争把特教学生培养成将来能自食其力的人。特殊教育学校现有学生74人,全区各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对象为数不少,我们要切实帮助好先天残疾的困难群体,让他们有

基本体面的生活保障。社会教育要适应行业人才发展需求设置培训项目,加大创业技能、文明素质、法律法规等领域的知识推广力度;同时也要引进各类高端培训机构,发挥提升人的文化艺术修养等的文化教育功能。

二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创新来解决教育问题。许多问题可能上面规定难以突破,比如职称的问题,教师评定受条条框框比较多,是一个顶层性的政策,我们必须执行。虽然我们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客观地说,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加大力度解决处理的。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主动作为、想尽办法,创造性地化解一些矛盾、打通一点渠道,激发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活力。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区域要有名校引领,适度引进一些国际化的小学、中学或者大学,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格局,提供更多入学选择,形成保基本和强高端的新格局,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要深化教学体制改革,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改进和创新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局实施的中小学学段衔接课程实验项目"阳澄班""春申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切实增强办学活力。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教育局整合教研室、教科室、教技室,即将合署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实行大科室工作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素质提升和加强教学研究的整体功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