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材料合集31篇,含意见决定、经验交流、调研报告、理论文章、领导讲话等(第9/1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05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6分钟

三是积极打造智慧网格。

在市级网格指挥中心搭建集"数据维护、信息采集、综合展示、动态跟踪、分析预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网格防控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增强网格防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积极推广运行"刷脸办事、刷脸出行、刷脸住宿"等信息化社会治理新举措,提升服务民生的效能。

三、紧抓"管理"想办法,推动社会治理专业化一是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结合疫情防控,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

公室",增设行政编制5名,实体化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

作。加强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在全市配备4409名流

动人口专职协管员。二是创新三非人员查处模式。针对作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人员流入中

转地、集散地的实际,采取"关卡查缉+落地查访+网格排查"的方式,全面加强对"三非"人员的查控,为实现全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盘棋战略作出重要贡献。

三是创新病残吸毒人员集中收治模式。

创新建立"公医、公卫"双向治疗合作模式,实行"一站式"收押,确保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同时,率先建立"即参即保、即保即结算"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收治人员"全员参保"。

四、紧贴"动员"出实招,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组建市委社会治理工委和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推行"党

建+"模式,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建立"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16601个党组织、108718名党员加入战"疫"一线,成立253个临时党支部,组建6410支志愿服务队、发动"红袖标"治安志愿者10.4万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夯实基础强动力。

在市综治中心配备20名事业编制人员开展工作,推动综治

中心实体化运行。按照"平台+内容+制度"的模式,建立居民

会议、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机构,引导基层单位和村(居)民广泛参与区域社会治理事务。

三是社会参与增活力。

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项目激励资金,积极引导帮扶、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增智添力,成立社会治理研究院,组建社会建设工作专家智库、社会治理本土人才库,成立志愿服务组织4614个,实名注册志愿者114.7万人,实施志愿服务项目68万个。

"五治融合"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网络

经验信息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镇以"聚焦问题、探索创新"为主题,统筹夯实"一个目标、一套机制、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个保障和一张答卷"

6方面基础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一、凝聚强大合力,以政治建设统领全局

纵深推进"五治融合",形成党委统揽、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构建行之有效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

二、坚持依法治镇,以法治建设规范秩序

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重点巩固提升好镇综治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三类接访、两项服务、一次办好"的大综治格局,用法治规范社会行为、引领社会风尚。

三、弘扬崇德向善,以德治建设抓源治本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最美家庭"系列和"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重点用好"诚信红黑榜"激励引导和惩戒约束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递正能量。

四、夯实基层基础,以自治建设激发活力

推进和规范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管好用好村(居)民小组

活动场所,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认真落实网格化管理,重点制定务实管用、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有事好商量,让众人的事情众人说了算。开展村规民约法治体检,专门邀请两家律师事务所对全镇10个村(社)开展村规民约法治体检,对法律法规已明确的进行剔除,对与法律有冲突、不适应发展的进行更正,对利于发展需要的进行补充,有效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自治工作新常态。

五、坚持多元推进,以智治建设增强动能

抓能力提升,抓服务提质,抓平安创建,抓治安管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积极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点线面"一体化工作法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网络

经验信息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点线面"一体化工作法,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点,时刻拉紧平安建设警戒线,不断拓宽全民共享覆盖面,从而打造"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共同体,筑牢"乡村善治"一道防线,落脚到"服务人民"一个中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

一、抓住党建引领核心点,强化乡村组织保证

基层社会治理,党建引领是关键。我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加强乡村治理的重中之重,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层次。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在基层党组织开展"星级争创"活动,推荐4个村党组织作为省级党建示范村,评选出150个农村"五星党支部"和50个"五星党支部标兵"。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排查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19个,有效推进了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培强过硬干部队伍。

突出抓好带头人队伍、基层党员队伍、第一书记队伍"三

支队伍"建设,选优配强"领头雁",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务

工创业能人、退伍军人等人员中选拔储备村干部,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后备干部队伍。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聘请监察联络员930名,推进监察监督。以乡镇干部、村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开展常态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推动危房改造、低保救助、组织建设等专项治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二、拉紧平安建设警戒线,夯实乡村安全根基

安全稳定是美好生活的前提。然而,基层情况错综复杂、工作烦琐,唯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抓好统筹、综合治理,才是破题关键。我市把综合治理作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内容,构建起一道维护乡村社会平安稳定的善治防线。

--严打基层黑恶犯罪。

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彻查"保护伞"结合起来,今年新打掉农村黑恶势力团伙10个,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49件,有力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防非法宗教活动。

开展规范农村基督教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非法宗教渗透活动。加强基础摸排、专项调查,依托村居警务工作,大力宣传宗教政策法规,群众对非法宗教活动的防范意识显著增强。

--创新丰富建设载体。

深化"一村一警"制度改革,配备社区民警158人、专职辅警637人,为各类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在基层解决提供强大服务支撑。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心理咨询室,建立

171人的心理咨询师和1600人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新增专职兼职巡逻队18支、981人,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壮大。

--维护农村信访稳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探索"一评四会"工作机制,将邻里家庭矛盾等14类情况纳入说事评理会调解工作范围,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聘请老族长、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五老人员"665名,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促进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三、拓宽全民共享覆盖面,提升乡村服务质量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我市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持续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建立服务机制。

搭建矛盾排查及事件处理平台,组织网格员将矛盾纠纷和事件通过平台处理上报,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指引服务导向。探索推进"治安防范、社会管理、便民服务"的全科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全员下沉织网治网,用"一张网"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实现服务零距离。

--搭建服务平台。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便民服务、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前沿阵地。创新建立"党建+"党群和合共同体,设立"两代表一委员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多个群团服务平台,成立民情服务调查中心,建立民情收集、梳理交办、督查通报和回访归档等机制,有效回应民情、民生和民意。

--全力帮困解忧。

结合"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会战""四大一送"活动,深入开展矛盾隐患问题排查,共排查乡村较大矛盾纠纷716起,成功化解651起,化解率91%,经验做法被报道。

四、打造五治融合共同体,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之路的实践结晶。我市坚持把"五治"作为基本治理方式,推动乡村治理力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突出政治引领。

推进"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带动基层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省率先为所有乡镇(街道)配备政法委员,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强化法治保障。

开展"三进村""四到户"活动,在每个村设立1个法治

辅导站、聘请1名法治宣讲员、开辟1个法治图书角、建成1条法治宣传长廊(法治宣传一条街)、培养1个家庭法律明白人。聘请法律顾问144名,累计为村民提供专业法律意见1467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注重德治先导。

组织"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等宣讲活动,开展中国好人推选,靳月英、徐光、张彦光、董嘉荟等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坚持移风易俗厚植淳朴民风,全市779个行政村已全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县区、乡镇(街道)全覆盖,村级覆盖率达到68.3%。

--夯实自治基础。

探索村规民约传承创新,引导村民全面参与乡村治理,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指导浚县新镇镇创新推出"户团工作法",构建户户关联的互联互保机制,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力推智治支撑。

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及应用水平,全市视频监控建设联网总数达到7000余路,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为实现精准打击、精准管理、精准服务提供强大基础信息支撑。

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网络

经验信息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为全省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我市通过补短板、固底板、优长板、树样板,努力探索具有岛城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模式。

一、补短板,构建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

市级层面负责统筹协调,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力量,形成责任共负、任务共担、机制共建、平安共创的工作体系。区市层面负责组织实施,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提高协同高效的组织实施能力,压实各方责任、聚焦解决问题、推动任务落实。镇街层面负责强基固本,制定政法委员职责规范,完善镇街综治中心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村居层面负责有序运转,全面理清村居职责边界,加快基层网格融合步伐,推动网格员队伍规范化管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座"。

二、固底板,创新风险防范的治本之策

主动创稳,汇聚社情民意"晴雨表",摸准摸清群众关注点,扎实搞好大调研、大摸排、大访谈、大化解四大行动,加

大矛盾纠纷隐患的排查力度,及时消除苗头隐患。源头维稳,

拧紧社会稳定"安全阀",抓准抓牢防范基本点,推动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和舆情风险双评估,实现稳评工作规范化、评估领域多元化、评估参与社会化。调解促稳,打造纠纷调处"终点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最多访一次"、信访"三无"镇(街)和"无讼村庄(社区)"创建活动,确保老百姓对矛盾纠纷调处的态度、过程、结果"三满意"。

三、优长板,提升公共安全的防控能力

打造网格样板,按照"依地划格、依格定责、权责一致、赏罚分明"的原则,把不同部门划分的12类网格融合起来,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创建"智防"特色,推动雪亮工程建设提档升级,运用人脸识别、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构建起全域覆盖、智能感知、动态预警的防控体系。勇当"心防"标杆,启动"心智谷"建设,健全市、区(市)、街(镇)、社区(村)四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促进疫情后的心理重建,激发社会正能量,消解社会负能量。趟出"共防"新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组织体系,探索建立市场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对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关怀帮扶和管理救助体系,落实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以奖代补、救治救助等政策,落实"3个100%"制度,确保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安全监管到边到底。

四、树样板,打造全国一流的工作亮点

强力推进"一区市一特色,一部门一亮点"创建,支持具备优势、条件成熟的行业和领域,先行先试,率行突破。建设好一个中心,高标准建设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按照"综治中心+综治信息系统+N"的模式,打造集治安防控、矛盾化解、平安创建、维护稳定、网格管理于一体的市级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开展好一项活动,深入开展"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广泛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倡导本地的事就在本地解决,做到"门要全开、单要全收、事要全解"。推进好一场攻势,紧扣"城市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的目标,持续推进平安建设攻势。

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网络

经验信息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期,我县在城区打造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处级干部分片负责、驻区单位统筹联动、机关党员报到服务、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构建协同机制,打造"社区共同体"

立足城区规划布局,结合各区域人口规模、发展布局、功能定位等因素,以县城区11个城市社区和7个城郊社区为基础,科学划分18个城区治理片区,全县110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下沉联系1个片区,3100余名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参与社区工作。对18个"社区治理共同体"实行由1名县处级干部牵头抓总、1个县直单位统筹主抓、其他驻区单位全力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定期议事、集中会商、联系沟通等制度,实现片区内的资源整合和工作配合。

二、强化队伍建设,培育优秀"领头羊"

着眼城市基层治理工作需要,建设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对现任社区"两委"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不胜任、不称职或达到退休年龄的社区"两委"干部予以调整,选

拔一批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社区"两委"干部,确

保每个社区"两委"干部达到5至9人。县委从县直单位中选派乡科级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社区第一书记,乡镇(区、街道)根据工作需要设岗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培养2名以上后备干部,全方位充实社区力量。

三、创新治理办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共融共建,建立双向组织生活会制度,推行联合主题党日,开展各类共建活动。结合党员到社区报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服务、环境治理、文明创建、应急处置、治安管理等工作;推行"居民按需点单、社区归类收单、部门认领交单"为内容的菜单式服务模式,对入户走访和开展服务时收集到的居民诉求、发现的问题,规范提交、汇总整理、分类办理、及时反馈,有效畅通服务群众渠道。"七·一"期间,各驻区单位党组织和所在社区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00余场,开展"昼访夜谈"活动80余场,社区报到党员开展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

六增六提持续推进全区基层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网络

经验信息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关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决策部署,切实提升行业领域治理能力,区民政局以"六增六提"行动措施为抓手,持续推进全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增设优化社区居民委员会,确保管理服务"精准化"

以近郊乡镇为主,依法设立社区居委会6个,采取调整、回购、新建的方式,确保新成立社区阵地面积均超过750平米。采用大学生村官转隶、公开招聘的方式选配社区工作者30名,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

二、增加充实社区工作服务人员,确保社区治理"网格化"

按照因素法对社区"两委"职数提出新的增核意见,科学设置城市网格361个,农村网格771个,建立以村(社区)"两委"成员为主体的一岗多责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形成部门、乡镇、村(社区)、网格员四级网格化管理格局。修订区网格员管理考核制度,落实网格员补助资金1325万元,实现服务管理

网格化。

三、增加社区工作经费投入,确保社区治理"优质化"

以落实"五联五化"机制为抓手,新增财政预算410万元,每年为每个社区安排党建为民服务资金5万元,城市社区办公经费10万元,用于保障社区党建工作,培育新华社区、永昌社区、金花园社区等党建示范点5个。近三年来,市区两级整合资金2689万元,认领"百姓事"624件,改造老旧小区43个,配备健身器材128套。

四、增大社区服务设施面积,确保社区阵地"标准化"

以各乡镇(街道)为单位,对所辖社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摸排,同步摸清社区辖区各部门(单位)闲置房屋资源、尤其是2015年以来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项目落实开发建设单位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用房等情况,集中开展社区用房清偿调配工作。指导各城市社区对当前社区内部功能室进行优化调整,力争2025年前全区28个城市社区在功能设置上全部实现"一室八中心"建设目标。

五、增强社区减负工作实效,确保社区治理"规范化"

按照《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和《关于保留和取消的证明事项清单》,统筹部署社区开具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实行社区服务事项清单式管理,清理取消各类创建考评61项,规范准入26项,将社区开具证明的事项规范为15项,进一步明晰乡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等权限职责,争取在2020

年底前完成初步治理,并按照三年治理方案持续抓紧抓实。

六、增加社区法治工作力量,确保社区治理"多元化"

目前全区12个乡镇106个村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区成立专业(行业)调委会7个,全面推行社区民警指挥负责、若干辅警和各种社会综治力量参与的"1+X+N"工作模式,新增村(居)警务人员165人,全区12个乡镇司法所和综合执法大队均配备副科级领导干部。加强人民调解"四张网络"建设,建立各类调解组织1499个、培养人民调解员8670人,实现了综合执法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力绑捆,执法方式从"事后执法"向"前端服务"转变,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治标与治本齐头并进。

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讲话1

网络

讲话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强化"党建引领"理念,画好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中外抗疫的鲜明对比,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把党的建设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一条红线,以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强化政治引领。

引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方向永不偏

离。

--强化组织引领。

总结推广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设在楼栋里的经验,把党的建设延伸到社会最小单元,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总结一些地方"红色物业"发展经验,推动基层党组织有机嵌入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组织,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平台、有抓手。

--强化机制引领。

创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枢纽,各类组织力量有机耦合的组织体系,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服务"千条线",打通基层治理经脉。总结北京石景山区坚持党建引领、压实四方责任的经验,健全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的共治机制,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二、强化"全周期管理"理念,塑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一把金钥匙。要用"全周期管理"理念统筹谋划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时间、空间和层级再造,形成系统、协调、完备的治理体系。

--加强全程治理。

把社会治理各环节作为完整链条,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治理机制,形成从源头到末梢的有机闭环,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的动态治理、系统治理。准确把握社会矛盾风险的发展过程、发展阶段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源头、传导、转化等关键环节建立风险防控整体链条。

--加强协同治理。

"全周期管理"涉及到各个社会治理主体,必须构建权责清晰、系统有序、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治理机制。横向上,借鉴河南开封市"一中心四平台"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的经验,

推动各主体、各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纵向上,

解决好层级过多、贯通不畅的问题,构建扁平化治理模式,提高快速响应、精准落地能力。

--加强源头治理。

"全周期管理"的要义在于"治未病"。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源头治理、早期控制,努力把小矛盾小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大问题大风险解决在市域。认真总结浙江台州市对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实行"三色预警"的经验,补齐基层风险治理短板,不断提升对各类风险预警防范、源头化解的能力。

三、强化"平战结合"理念,释放基层社会治理新效能

从这次疫情防控看,基层治理还存在组织动员、协调配合、应急处置、服务供给等短板和不足。要牢固树立"平战结合"理念,立足平时、着眼战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实战水平。

--立足平时强基础。

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政策导向,把更多资源、管理和服务下沉到基层。借鉴江苏南京市建立专职网格员"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和网格学院专业培训体系的经验,做细做实网格员、志愿者日常培训、管理、激励等工作。总结湖南常德市建立众创平安机制的做法,通过网格微信群、APP搭建群众参与的新平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度。认真总结云南西双版纳州等地建立责任捆绑机制等经验,打造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网格三级社会治理"责任共同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和服务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精准考核评价办法,真正做到各

项任务可操作、可量化、可评价,推动工作措施落地见效。

--着眼战时补短板。

坚持实战实效标准,通过日常培训、实战演练等,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群众专业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总结黑龙江大庆市、贵州六盘水市等地推动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资源力量下沉社区网格经验,建立完善战时状态社会组织动员机制和资源力量下沉机制。总结河北唐山市发挥综治中心实战效能、打造疫情防控"指挥中枢"的经验,不断健全战时状态有效指挥、快速响应机制。完善战时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担当作为。

四、强化"大数据治理"理念,跑出基层社会治理"加速

度"

疫情防控推动了健康码、智能巡控、远程服务等科技手段

的广泛应用,凸显了大数据治理的巨大威力。要适应大数据时

代,树立大数据思维,推动基层治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让社会治理更聪明、更智慧。

--提升智慧决策水平。

借鉴数据赋能、智慧战"疫"的经验,加快推进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中心建设,打造社会治理"超级大脑",提升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发展、预警社会风险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现社会治理由"经验决策"向"大数据决策"转变。加大个

人信息保护力度,确保合法使用。

--提升智慧治理水平。

总结经验,努力实现精准施策、精细治理,不断提高政策执行的精确度和靶向性,提升社会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匹配度。

--提升智慧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优势,打造"指尖生活圈",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总结推广"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办"等经验,持续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线上公共服务产品和体验。

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讲话2

网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