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全面深化改革课题调研报告10篇(第5/1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155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9分钟

省与省之间"跨省通办"数据流通仍存在区域、部门、层级局限,虽然建成了西南五省统一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综合支撑系统平台,初步解决了X与重庆、四川、云南、西藏之间的跨省数据传输问题,但是,X与重点劳务输出输入、东西部协作省份,尚未搭建数据交换平台,市县在开展点对点"跨省联办"过程中,传输电子审批服务数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五、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几点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跨省通办"改革仍需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更多的服务渠道让企业和群众"随时随地"享受政务服务。

(一)持续夯实"全省通办"基础,消除"跨省通办"薄弱

环节

"全省通办"是"跨省通办"的基础支撑,针对"全省通办"

改革落地效果不佳的问题,要组织第三方机构,通过明查暗访、

服务对象座谈、跟踪办理、模拟办件等方式,对各地"全省通办"

落地效果进行测评,晒出进度,找准问题,提出建议,督促落实,不断提升改革实效。

(二)打通跨省数据流动通路,推动电子证照跨省互认

"跨省通办"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无差别"跨省数据"传输,大力推进证照电子化共享应用,最大程度减少申请材料,实现高频证照在跨省通办业务申报、材料审核中免提交、免核验,推动更多事项真正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按照电子证照"一地发布、多省互认"的原则,加快推动身份证、驾驶证、营业执照、结婚证、社保卡、经营许可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在"跨省通办"合作省份间共享互认。

(三)精准推出"跨省通办"事项,不断丰富政务服务内容

围绕外出流动人员走向、外省到本地经商投资、旅游置业以及沿边县区交通往来人群日常需求,积极与兄弟省份建立"跨省通办"合作关系,提供更广泛的跨省服务。探索实施"定制化跨省通办"服务,对于暂未纳入"跨省通办"清单的事项,申请人提出申请后,在征得办理地同意的前提下,实行无差别帮办。

(四)充分运用智能技术,主动配送"跨省通办"服务

在政务服务中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探索推出"无证通办""秒批秒办""无感申办""免申即享"等创新服务。对政务服务平台进行迭代升级,强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材料、身份认证等在政务服务领域中的运用,不断

提升"跨省通办"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占比,让"跨省通办"更

加便捷易办。

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十四五"地方财政能力

建设研究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视察X时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X新未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贯穿财政工作始终,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政管理体系。本课题紧扣"十四五"财税体制改革方向,围绕新时期高质量的地方财政能力建设,探索从观念到管理上改进财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局的思路建议,切实提升"以财辅政"水平。

一、新发展阶段下地方财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财政定位

财政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连接政治、经济与

社会的桥梁。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演进、

完善和提升,相应的财政制度都成为其"助推剂"和"加速器"。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更要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自觉将财政工作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谋划、部署、推进,切实提升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能力。

(二)地方发展新局面新考验的必然要求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X实现了从发展靠后到赶超进位的巨大转变,创造了"黄金十年"快速发展期。以此良好基础和强劲势头,必将有助我省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如何以财政视角积极回应"保当前"和"谋长远",兼顾平稳增长、防范风险和提质增效,构建符合"一二三四"发展思路的制度体系,是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命题。

(三)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调整财政职能的需要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三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十四五"时期既要巩固完善已取得的制度建设成果,又要进行深层次拓展,从财政管理向财政治理过渡。作为地方财政,需要进一步理顺优化各级职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能力建设,更好地调动上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四)财政能力建设相较收支增长速度的滞后性

受历史、体制及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当前的财政管理还不能很好地与财政资金规模相适应、协调,存在短板弱项有待补

足。例如,预算编制水平有待提高,资金安排重叠低效,预算下

达执行不够及时,财政管理尚未理顺,政府资产管理、基金运营管理和重点项目投资管理有待加强,财政风险防控仍需巩固等,影响到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效益发挥。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财政能力建设的侧重点

(一)从关注财政实力到更加注重财政能力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财政视角也应从收支规模向结构、管理和风控等方面聚焦,从做"大蛋糕"升级为做"好蛋糕",从强调"实力"过渡到"实力""能力"并重。建设财政能力要求在一定的时序范围内妥善配置财政空间(资源),促进要素间流动,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既关注对广泛意义上财政资源的激活、统筹,也需要作用于资源、实现公共产品转化和国家治理的制度保障,是资源与制度相互协调、综合作用的一种实现结果。

(二)从关注收支平衡到更加注重政策问效

预算审核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是现代财政制度确立的目标之一。过去政府预算审核管理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主要是赤字规模和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对支出预算和政策关注不够,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关注不够。当前财政能力的提升,关键在财政"供给侧"。不仅是支出的绝对规模,更要关注支出政策是否合理,结构、投向和效果是否优化。目前部分地方重预算安排、轻绩效管理的传统观念尚未扭转,绩效评价

体系和评价实践距离"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目标还有差

距。

(三)从职能定位趋同到更加注重分级治理

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地方各级的财政能力评价和能力建设路径存在区别和不同侧重点。一是各级财政的行为偏好不同,省级注重重大战略的推进和均等化,侧重宏观调控和风险管理;市

(州)级集中辖内资源倾向性强,发挥政策、资金的传导中枢作用;县(市、区)财政直接面对公共服务受众,体现财政政策的落地效果。二是地区间要素禀赋和制度环境不一致,主要是财政收入质量、转移支付、支出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三是各级财政管理短板弱项不同,兼有共性和个性因素,基于问题导向探索差异化的财政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各级财政区分轻重缓急、明确努力方向、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四)从制度"管人"到更加注重制度"育人"

高质量的财政能力,离不开人的建设。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对于打造一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能力突出的财政干部队伍的需求也进一步凸显。政策是否有执行力、约束力和生命力,落脚点在人。"现代"意义的管理框架,不仅要通过一系列建章立制明权责、明流程、明机制,还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育人才、塑团队、促创新。对于财政能力的评价和提升,也应注重用人机制和育人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五)从财政"单兵作战"到引导形成"大财政观"

在国家治理活动中,财政作为综合经济部门的统筹和配置作

用日益凸显,财政能力已不能局限为财政部门的能力。财政活动由预算编制、资金拨付、项目实施到最终形成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资金统筹者、分配参与者到使用受益者,链条长、牵涉面广,每一个节点上都赋予了相应的权力与责任。新的治理体系,呼吁新的"大财政观",一方面需要财政部门"跳出财政",铸牢服务大局意识,做好重大决策部署的衔接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各职能部门"跳进财政",树立部门履职也是一种以财行政的行

为意识,切实提高自身"当家理财"能力。三、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核心能力探讨当前,全省上下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紧紧围绕"四新"

抓"四化"建设,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应地,一系列更加全面的财政支持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跳出具体的政策设计和资金安排,站在更加宏观的视野,就财政如何更加有力、长效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围绕三种综合能力试作阐述。

(一)赋能保障能力

地方财政资源配置应当统筹服务服从于政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目标。要进一步提升赋能保障能力,以清单化、项目化、标准化、绩效化的财政"四化"管理呼应我省"四化"发展。

1."清单化"。一张蓝图绘到底,探索建立有力的分配决策统筹机构,提升财政统筹决策层次,切实贯彻"以政领财"。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清单化,年份化、

财力化分解。参照先进省份改革经验,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单管

理制度,明确优先缓急、政策依据、支出责任、资金来源及具体项目,结合年度预算、中期财政规划及财政可承受能力做好提前谋划。

2."项目化"。将项目作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预算支出全部以项目形式纳入预算项目库,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立项依据、实施期限、支出标准、预算需求等要素,健全项目入库评审、项目滚动管理、项目建设运营动态监管及项目退出等系列机制。

3."标准化"。结合公共服务状况、支出成本差异、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地方标准体系。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分类分档的预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完善通用和专用定额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变动和财力变化等动态调整。加快项目要素、项目文本、绩效指标等标准化规范

化。

4."绩效化"。加强财政政策的评估评价,增强政策可行性

和财政可持续性。部门确立分管领域、行业整体绩效目标,细化支出政策绩效指标,对新增支出和项目开展事前评估,规范财务、审计和金融安全管理。加强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二)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既是治理公共风险的

政策工具之一,也是公共风险的置换者与最终承担者。当前,经济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等各类风险在相互转化中呈扩散互渗的状态,即"风险新常态"。因此要倍加关注财政在职能履行过程中所带来的自身运行风险,贯彻"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试从"收""支""算"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1.收入体系影响可持续性。作为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财政蛋糕"同"经济蛋糕"紧密相关,税收制度、非税制度、政府性基金制度等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和投资结构是否适应,都会影响到财政可持续。一方面,地方财政需要积极施策巩固税源基础,逐步消化非税收入的不确定性影响,稳住"经济基本盘";另一方面,只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促成新旧动能转换和要素升级,才能从根本上优化税制结构,提升收入质量,构建地方税新体系,保障收入稳定和财政可持续。

2.风险叠加施压可持续性。发现现时和潜在的财政风险,找准财政角色定位和支出责任边界,是缓解持续性压力的重要途径。政府债务举借、监管及偿还所涉及的信用风险;人口老龄化、人口市民化提速期下的社保新趋势和基层"三保"等可能涉及的福利风险;支出预算编制执行、投融资规划施行过程中存在的运行风险;资金监管和库款管理有薄弱环节,挤占挪用和违规分配专项资金等涉及的廉政风险;生态环境系统脆弱,资源短缺和资源污染等可能涉及的生态风险等,都需要加以警惕和防范。

3.会计核算偏离可持续性。现有会计核算方式存在对象范

围的狭隘性与存续周期的短期性弊端,在真实评估债务的潜在规模及其内在结构方面尚有欠缺,不仅影响财政可持续的信息基础,而且容易诱发成本转嫁,加大财政风险。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会计在财政可持续性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对现有政府会计制度和列报方式进行改革,真实全面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进一步界定好资产和负债范围,更好地获取偿债能力和财政可持续性的评价。

(三)数字治理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数字治理不单是政府部门运行数据的汇总共享,还是对数据的挖掘、利用和再生产。依托大数据应用能够避免信息不对称和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减少选择空间和机会主义,节约交易成本,提升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1.优化流程。现代治理体系正从传统的职能分工转向流程的优化和再造,打破科层式行政体系障碍,使财政管理组织扁平化,拓宽预算管理幅度。将财政业务中的单项任务按照流程内在的逻辑链条重新组合,打通决策、执行和监督之间的衔接,提升管理精准性。

2.监控预警。逐步实现对财政管理流程中所有风险的监管,有效识别全业务链条上的风险点及其可控程度,将财政监督内生于预算管理全流程。详细纪录每个部门、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的

来龙去脉和每一时点的资金运行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预警,保障

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

3.强化绩效。目前对预算绩效的衡量主要依托部门和中介机构的经验性评价,精准性客观性不高。大数据通过量级积累和问题分析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能够更加精准界定和衡量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推动成本效益评价逐步优

化。

4.完善政策。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组织目标不同,政府部

门制定政策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入大数据对非结构数据和非量化数据进行相关性验证,综合运用成本效益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识别公共偏好强弱以及可能实现效果,设计出更加科学的预算安排和筹资机制,解决公共服务定价和"搭便车"问题,更好地实现政策效能。

四、"十四五"推动财政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路径

(一)围绕资源、制度、人力三要素,做好高质量发展的财政赋能保障

1.统筹为先,提高资源供给能力。一是加强"政府账本"的全口径管理。树立"政府收入"的广义概念,挖掘"四本预算"增收潜能,加大预算间衔接和调剂力度。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依法依规将各类收入纳入预算,加强非财政拨款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收入管理。加强收费基金清单管理,保持国有资本划转规模。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做好保值增值。加大预算监

管之外专项资金的清理和整顿力度。建立债务预算,约束债务举

借,防范化解风险。二是抓好各类资源存量盘活价值激活。盘活用好各类财政存量资金,完善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健全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结合机制。严格各类资产登记核算,落实使用管理责任,确保安全高效利用。运用多种市场化手段优化存量资产配置,完善出租出借和交易处置制度,促进共享共用;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加大整合、调配和变现力度;强化土地资产收储,做好风险管控。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和生态产品转化。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三是更加注重支出政策合理、协同、增效。强化运用零基预算,进一步破解支出僵化固化,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推进科技、教育、农业、节能环保、医疗卫生等重点科目资金统筹,合理划分各级支出责任和各部门管理责任。推进部门资金统筹,加强"切块"资金同其他财政资金统筹协调,统一预算分配;厘清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限,促进内部资金统筹使用。推动跨部门资金统筹,探索在其他领域推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经验,制定统一规范的资金管理办法。促进库款管理和债务发行协调适应。推进转移支付统筹使用,优化省以下转移支付结构,向一般性均衡性倾斜。四是优化服务供给夯实财源基础。加强对"后疫情时代"下我省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发展趋势、结构、质量、入库时间等多方位分析,摸清财源"家底"清单,围绕X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地方税体系构建。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优化财政服务保障。以目标绩效评价为依据,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为引导,适时调整优化涉企优惠政策,不断提升匹配度。建议分行业、分企业、分税种、分区域,探索打造"立体财源项目库"和"新财源建设试点县",将过去分散的奖励资金集中孵化、培养一批成长型、接续型、潜力型企业主体、精品园区和示范地区,支持楼宇经济、智造集群和科教平台建设。

2.精准为要,提高制度供给能力。一是继续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放大效应。打好"减、缓、免、补、返、奖"政策组合拳,积极探索"以拨改投""以股代补"等支持方式,既体现政府产业投资导向,也实现财政资金有偿循环利用。坚持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产融结合的基本目标,防范功能"脱实向虚"。加强资本市场建设,降低地区融资成本。逐步减少直接面向企业的税收优惠和专项补助。支持建立健全政银企社合作对接机制,协调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加大对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要利用好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二是注重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带动作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做好项目谋划和可行性研究,积极对接相关司局争取对我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推动以

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支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培育特色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完善科技投入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合理控制科技类研发项目和"新基建"投资的财政分摊比例。强化对具有正外部性创新发展的支持,推动在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中嵌入

支持创新、绿色发展等政策要求。构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税制体

系,推进生态保护市场化交易机制建设,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三是积极构建纵横联动的财政分级治理。明确各有侧重、上下合力的财政能力建设方向。纵向上,省级财政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下加强对市县重点支出预算、"三保"预算、收入组织、民生政策、风险防控、程序合规性等前置审核,督导市县科学合规配置财政资源,强化对地区间财力均衡配置的主体责任,组织实施市县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一县一策""一债一方案"指导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市级财政发挥好上下间政策畅通、资金畅通、反馈畅通的功能,协助省级财政做好对区县的督导,推进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明确同下级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特别要关注辖内劳动人口、市民化人口及老龄人口变动而带来的财政支出变化。县级财政具体承担各项支出责任,规范财政政策执行,提升财政管理绩效。横向上,结合发展方阵、区域布局、主体功能、人口结构、财政状况、行政成本等"量身定制"高质量财政能力建设路径,"把脉问诊"本级经济状况,推进区域间管理合作,夯实发展基础,筑牢风险防线。

3.事业为基,提高人才供给能力。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人才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实模

范机关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二是注重人岗相适。立足财政自身

职能职责,做到人岗相适。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优化年龄结构和专业配备,充分发挥各梯次优势。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提高财政干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参与重大任务攻坚、开展精准培训、轮岗挂职交流等方式做优人才质量,塑造复合型财政骨干。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人文关怀,多渠道协调解决人员紧缺难题。三是谋求灵活用才。注重"内外"互通和"引育"结合。健全专家联系和引用机制,加强同专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采取委托、合作等方式建立完善财税、金融、会计、法律、公共管理、大数据等领域的人才智库和专家工作室,围绕我省重大战略实施和改革难点痛点,深度嵌入财政相关政策制定与评价,不断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提升智库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打造高效机关品牌,积极调研对口部门、单位、企业等主体的现实需求,及时掌握、反馈政策执行效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二)防风险、稳运行、强管理,筑牢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根

1.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能力。持续完善我省地方政府债

务管理制度,做细做实"清、规、控、降、防"各项工作。依法

依规举借政府债务,构建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融资举债行为,严堵违法违规举债后门,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建立政府债券本息偿付约束机制,

完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的应

用,落实各级政府偿债责任,确保法定债务不出现风险。多措并举抓好存量债务化解。加快推进项目"投转固",合理开发利用国有资源资产;鼓励推动市场化"债转股",拓宽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强化融资平台"造血"功能,支持平台公司聚焦主业,逐步转型为权属清晰、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综合性主体;做好项目谋划包装,继续争取专项债务额度和贷款置换;平滑偿债高峰,采取适当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缓解集中偿还压力;持续抓好财政收支两端"开源节流",通过加强税收征管、盘活存量资金、统筹整合专项资金、增加政府资源性收入、压减不必要开支等方式确保偿债来源,增强债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2.增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能力。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预算安排优先、资金拨付优先、国家标准优先、库款保障优先、民生保障优先;加大对基层"三保"资金监测力度,完善保障评价和奖励机制。增强民生政策可持续性。对拟出台的民生政策、项目、标准,严格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推动民生支出清单管理,清理规范不可持续、过度保障、难以落地的支出政策,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民生类项目规范发展。继续推进养老、医疗、就业等相关保险统筹,健全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和监督机制,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社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加强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支持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3.提高政府预算编制执行能力。规范收支预算管理。实事

求是编制收入预算,考虑经济运行和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合理测算,足额征收预算收入,提高收入质量,严禁虚收空转。合理安排支出预算,确保绩效目标设置科学性和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强化预算执行控制。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和出资的预算约束。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三保"资金全链条实现"穿透式"监管。规范国库和财务管理。统筹国库库款资金调度,健全库款风险预警机制。严格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严控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建立财政专户管理长效机制,规范收入退库退付管理。

4.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履职能力。加大对人大代表的财税、预算相关知识和业务培训,增加代表到同级财税部门的联络和调研机会,有针对性地培养履职责任感。推动人大事前深度参与政府有关预算编制和年度工作安排,把好预算初审关。强化人大事中对部门预算执行、政府重点项目的审查监督,及时准确掌握预算执行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建立健全人大事后绩效审查机制,加强对绩效监督结果宣传,使代表全面树立绩效监督意识。促进人大监督同审计监督有效结合,健全人大预算专家咨询机构和审查监督机构建设。

5.巩固机关行政成本控制能力。立足"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办同样的事花更少的钱",不断降低以财行政的成本。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

严控资产配置标准。抓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从投资

决策、设计方案、招投标、工程实施到竣工结算的各个阶段加强造价管理和协同控制。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等委托代理的成本监审,坚持费随事转,防止"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养人办事"。

6.提升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能力。推进应计制在政府中的合理运用。健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将财政财务信息内容从预算收支信息扩展至资产、负债、投资等信息。推动预算单位深化政府会计改革,完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倒逼部门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做好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衔接。

7.增强中期财政规划约束能力。增强与本级政府大事要事保障清单、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规划的衔接,强化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对中长期支出事项和跨年度项目,根据项目预算管理要求,将全生命周期内对财政支出的影响纳入中期财政规划。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发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作用。强化中长期财政运行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偿债资金来源,合理制定偿还计划,并在中期财政规划中如实反映。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