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建议类调研报告-31篇(第38/46页)
第四层是尊重的需求,他们希望能够得到组织的尊重与肯定。对于一个高薪聘请的人员,组织能否给予足够的信任、授予足够的权力、肯定他们的能力,这也是组织需要反省的问题。
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抛弃旧的环境与组织来到新的组织当中,当然有一部分高薪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的价值。组织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支持?是否为他们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如果能够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组织就能够找到人才留不住的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改善。
使用自建平台还是公共平台
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使用自建平台,能够保护组织的商业秘密,把数据限制在组织的范围内,避免数据被其他组织获取和利用,而使用公共平台可以减少成本,借用公共平台的商业和技术优势。这两者各有利弊,组织应该考虑的不是到底用哪个的问题,而是如何将两者更好结合的问题。
在具体选择的时候,组织可以根据数据的隐私程度和重要程度加以分类,对于那些需要严格保密的数据,以使用公司内部的自建平台为主;而对于那些隐私程度不高的数据,则可以使用外部公共平台。
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随着对数据保护重视程度的逐步提升,国家一定会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公共平台对数据的保护,对于公共平台的管理一定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因数据存放在公共平台而担心导致数据泄露的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并且随着公共平台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优势和商业优势还会持续提升和放大,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信任公共平台,它的使用比例也会越来越高。
转载自:企业数字化咨询
XX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XX市紧紧抓住我省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有利契机,通过创新肉牛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实施新发展模式,推动区域内肉牛产业迅速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做大做强XX市肉牛产业,有必要在全面梳理其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优势、总结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截止目前,XX市肉牛数达到86230头,比上年同期增长83.07%;存栏63462头,同比增长58.84%;基础母牛存栏36025头,同比增长53.39%;出栏22768头,同比增长218.52%。从养殖结构和数量来看,年存栏50头肉牛以下散户1012户,年存栏50-500头肉牛规模养殖户230户,年存栏500头肉牛以上规模养殖户3户。
一是空间资源优越。XX市有草原面积66.2万亩,废弃地、盐碱地、地产田100万亩以上,可供容纳100-200个大、中型养殖场;二是饲料资源丰富。正常年景年产鲜草20万吨,全市耕地面积381.5万亩,其中,玉米266万亩、水稻59万亩,秸秆年可收集量在129万吨左右。2021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49.19万吨,利用率为38%,通过就地转化,年可养殖25万头肉牛;三是区位优势明显。XX地处最佳的畜禽养殖带。域内有京齐、呼海铁路和111国道、长白路通过,南可入关进京,直达沈阳、大连,北可直达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且全部乡镇实现了村村通,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XX市结合实际,依托半农半牧地利条件、养殖传统以及环境容量,探索实施了"四种发展模式"。一是"国有企业+农户"的母牛放养模式。成立国有东北牧业集团,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00万元,实施母牛放养项目。国有公司整合利用闲置国有资产,打造两个"选牛超市",从内蒙、黑龙江等地统一采购优质牛源,为养殖户提供"农户自主选牛、银行当场放款"的"一站式"服务。截止目前,共遴选放养户354户,可放养母牛6366头,撬动银企资金1.36亿元注入全市肉牛产业;二是"民企投入+养殖园区+品牌运营"的集中育肥模式。引进中农吉牧企业,成立中农吉牧(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域内闲置奶牛养殖场(小区)等资源,实施10万头肉牛产业园项目,吸纳农户集中驻场养殖育肥牛,同步建设年单班5万头屠宰厂、打造"吉小牧"销售品牌,形成从养殖、屠宰加工到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三是"活体抵押+银行+保险"的带动散养模式。为有效降低成本门槛和养殖风险,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担保、政银保担"的方式,开发出"肉牛活体贷"金融产品,并通过"政策+商业"保险双兜底,养殖户每头牛只需投入300元的保费,即可获取2万元的保额。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肉牛养殖贷款451户、1.04亿元。通过金融杠杆的撬动,激发了广大农户的养殖热情,肉牛养殖"千头村"已发展到11个;四是"优质精源+冻精补贴"的良种改良模式。成立了良种改良工作专班,制定了《XX市肉牛冻精补贴实施方案》,安排财政资金,与德信公司积极对接,计划统一采购优质冻精,对改良基础母牛使用的冻精,每剂按照50%的比例进行补贴,并培育壮大基层繁改队伍,推行标准化站点建设,规范收费标准,大力推广使用冷冻精液和性控冻精改良技术,大力推进繁改站点和繁改员覆盖肉牛养殖区,确保肉牛良种改良率达到50%以上。
通过对上述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大胆实践,近年来,XX市肉牛养殖数量不断增加,肉牛养殖已经成为当地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当地肉牛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在分析汇总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思路。
一是保险公司对参保养殖规模有要求,至少达到20头牛,而散养户养殖规模多在20头以内,导致多数养殖户无法参保;二是保险金额定价不合理,以人保财险为例,保险金额第九条规定保险肉牛的每头保险金额15000元/头,当前,一般肉牛饲养6-12个月可卖0.8-1.3万元左右,1.5万元的保额明显高于市场价值,容易发生道德风险,保险赔付率将会大幅上升,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
一是贷款门槛较高。与保险情况类似,银行贷款产品基本针对20头牛以上养殖户开展,小养殖户无法借贷;二是养殖户贷款需要提供征信、流水等手续,大多养殖户不具备贷款条件;三是贷款审批时限长、放款慢,大多需要45天左右。
上一篇:2023年调研报告-15篇
下一篇:某市县级工会经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