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专利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专利工作的调研报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专利作为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保护形式,是衡量一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专利发展情况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态势。近年来,全市专利结构持续优化,有效发明专利量稳步提升,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对全市专利授权、有效专利、专利技术领域分布数据分析,梳理出全市专利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掌握和挖掘全市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规划专利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促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创新质量稳步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全市专利发展现状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利授权量能够真实合理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实际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全市持续实施科技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发展成果显著。2013年至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总量为4546件,其中,近三年专利授权量占50.5%,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3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5件,同比增长26.7%,占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的11.9%;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为564件,同比下降0.4%,占70.9%;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为137件,同比下降24.3%,占17.2%,三种专利类型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明显增加,全市专利授权质量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企业、大专院校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从创新主体看,2013年至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总量中,个人专利授权量占50.7%,企业占39.3%,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机关团体各占8.8%、0.7%、0.5%。企业、大专院校年均分别以29.6%、33.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其中,2023年企业专利授权量429件,同比增长5.1%,占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的53.9%;个人253件,同比降低18.1%,占31.8%;大专院校94件,同比下降5.1%,占11.8%;科研机构13件,同比增长225.0%,占1.6%;机关团体7件,同比增长250.0%,占比0.9%。这表明,企业和大专院校的发明创造热情及专利保护意识强烈,技术创新活动活跃,市场竞争实力不断加强,创新主体地位逐步显现。2023年,X大学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市专利权人之首。
(三)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不断增加。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反映一个地区的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截至2023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08件,同比增长14%,近年年均增长率为7%。其中,职务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82.5%,工矿企业有效发明专利308件,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60.6%;大专院校有效发明专利101件,同比增长31.2%,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9.9%;科研机构和机关团体有效发明专利各为9件和1件,合计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2.0%;非职务有效发明89件,占全市有效发明总量的17.5%。这表明,企业、大专院校的市场竞争意识较强,专利应用价值较高。
(四)技术创新优势领域分布明显。2013年至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量排名靠前的领域依次为:医药领域、农林畜牧业领域和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领域。从授权专利技术创新领域在我省占比情况来看,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领域占10.7%,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领域占6.7%,建筑物领域占5.5%,农林畜牧业领域占5.4%。这表明,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领域在省内占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他领域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专利数据,不难看出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全市专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全市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一)专利发展力量需要加强。2023年,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市首位的X大学位居我省专利授权量排名第32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5件的专利权利人共18家,其中,企业16家,科研院所1家,高校1家。这表明,全市专利发展力量在省内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无专利企业大量存在。二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紧密度不够。X大学专利申请量占全市申请总量的8%,但X大学与市内企业合作专利申请占X大学专利申请总量的1%。这表明,X大学所拥有的智力资源惠及当地发展比例极少。三是科研院所数量较少,且科研院所较注重科技成果,忽视专利经济价值作用,导致产学研脱节,专利产出偏低。
(二)专利创新质量及价值仍有待于提升。2023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9%,位居全省第5位,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原因:一是三类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12%、71%、17%,三类专利的比例结构有待调整。二是专利失效率较高。全市授权专利失效率接近60%,大部分为未缴纳年费而失效,专利由于技术含量或商业价值有所欠缺等原因而被放弃。
(三)专利发展水平区域差距较大。全市专利创新活动集中在××市,2023年××市专利授权量占全市总量的51%,其次为××市和××市,三者合计占全市总量的75%;××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全市总量的50%,××市占27%,××市占9%,其余5县市合计占比为14%,区域专利发展差距较大,这种分布结构很难带动相关产业的科技发展,急需优化专利产出环境。
(四)技术创新优势领域较少。全市技术创新优势领域在我省占比超过10%的只有一个领域,处于5%-10%之间的有3个领域,其他领域均处于5%以下。这表明,全市的技术创新优势领域在省内竞争力相对薄弱,各领域的技术创新有待加强。
三、促进全市专利发展对策建议
结合全市专利发展现状及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壮大专利发展力量。一是构建校企专利高效培育体系,助力企业高质快速发展。企业和高校作为全市技术创新活跃力量、主导力量和优质高价值核心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应加快构建校企专利高效培育体系,深入协同创新发展,建立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合作机制,从立项、研发、管理、申请、运营等环节入手确定技术创新方向,快速创造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价值专利技术,实现共赢。二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加强区域创新力量。通过跨区域合作广泛调动全市各县市之间的创新活动积极性,逐步完善高技术创新发展环境,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使创新力量得到进一步壮大。
(二)激发创新发展主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在行业中培育专利龙头企业,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推动形成以华康药业、敖东药业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为代表的一批专利产出突出、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综合竞争力强,具有影响力和标杆性企业,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效应,增强企业专利产出能力,促进全市创新发展。二是加快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以区域优势产业为基础,建立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促进政策、聚焦知识产权人才与资源优势、专利发展基础扎实、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规范区域,大力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有效支撑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三是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规范知识产权资源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企业持续良性发展,防止专利失效流失。四是正确认识专利作用,加强专利保护意识。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要注重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样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主动权。
(三)普及专利导航指南,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强化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瞄准国家发展战略与市场需求,面向产业发挥专利导航引领科学研发决策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面向企业开展细分技术领域专利导航,帮助企业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对企业经营决策精准度和技术创新方向提供重要依据,为企业有效缩短研发时间、加快创新效率、提高创新质量提供定向服务。
(四)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打造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导航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二是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功能,为全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提供政策服务、数据共享,增强企业专利运用意识和能力,助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五)推进政策体系建设,激发技术创新活力。一是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政府部门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融合力度,助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增效。二是定期开展以专利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评议宣传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涵盖专利活动全链条的专项扶持政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新热情。
目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在"十四五"规划中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修改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出2025年达到12件的指标任务。这表明,我国科技创新已由数量取胜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应与时俱进,壮大专利发展力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助推全市高质快速、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