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德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96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6分钟

2020年德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10日在德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德州市代市长杨洪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德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工作,紧紧围绕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工作主题,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6.27亿元,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左右。

(一)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位居全省前列;工业用电量增长9.7%,列全省第2位,连续24个月保持正增长;工业税收增长12.6%,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34.69亿元,减轻企业社保费负担7.6亿元。景津环保主板上市,奥福环保科创板上市,全市直接融资85.17亿元。恒源石化、莱钢永锋再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华鲁恒升再获"中国上市企业500强",索通发展、通裕重工等5家企业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瞪羚企业"4家。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健全完善重大项目落地推进机制,出台项目落地保障30条,推行"净地招商"和"拿地即开工"。37个项目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建设项目库优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有研半导体等3个项目获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9亿元,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省首创互助式纾困基金。11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6亿元,150个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50亿元。科技创新力度加大。365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66.75亿元,增长29.9%。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9家,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8家,全市与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企业达到1381家,转化科技成果274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2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8.5%。新入选国家"万人计划"3人,获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542人,累计为1327名重点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4000万元。

(二)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2019京津冀鲁资本与技术交易大会、第四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集中招商推介等重大活动,全年引进京津冀项目86个,到位资金73.4亿元。高质量开展双招双引,新开工过亿元招商项目247个,到位资金231.7亿元,投资80亿元的北京有研集团集成电路硅材料、80亿元的红石极威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30亿元的中建材凯盛晶华新材料、15亿元的腾讯云(德州)工业云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高新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齐河激光产业园等加快建设。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北京八中崇德中学挂牌运行,北京协和、北大口腔等20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和北京阳光颐康、优护万家等专业养老公司来德合作。与省会济南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山大永锋高中、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开工建设。扶贫协作和援疆工作扎实推进。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成效明显。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345亿元,增长17.2%。新设外资企业30家,实际使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91%,光大环保、印度馨赛德、日韩芝思达等优质外资项目落户。新设境外投资企业12家,境外投资7亿元,增长83%。在"深化中国山东·韩国开放合作推进会"上,签订产业合作项目3个,占全省的1/5。松果新能源汽车海外合作成果丰硕。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711家。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德州)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活动,马来西亚东盟国际生态城项目试营业,国贸中心开工建设。新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城市3个。鲁北乐陵保税物流中心(B型)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济铁物流被列入全国铁路物流节点。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乐陵经济开发区完成改革正式挂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两剥离、一加强",初步实现聚焦主业、"轻装上阵"。

(三)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按照省委"德州要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的要求,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年粮食总产750.19万吨,增产20万吨。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圆满完成,建成高标准农田170万亩。发展家庭农场4624家,新认定市级"放心农场"41家,总数达到108家;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总数达到18家。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47个。新(扩)建高标准蔬菜园区12个,发展蔬菜功能保护区40个,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1814处。山东省第二届粮博会在我市召开。陵城区智慧农业大棚等9个项目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庆云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引进巴龙现代农业物流园、新希望夏津乡村振兴样板区、山东种业德城营养农业等高端农业项目。生态宜居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成涉农街道改厕4.6万户。投资18.7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958.6公里、桥梁80座。投资12亿元,完成重点水利工程46项。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2个、美丽村居6个,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7.3万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县级全覆盖,宁津县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全市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总量达32亿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370.11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44.28%。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禹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武城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平原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成效明显,陵城区完成国家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政企联姻整建制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跨市交易、"边角地"整治发展聚合经济等一批创新探索,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的关键瓶颈。开展农村生活用水节水试点,20.7万人获节水奖励。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生力军不断壮大。实施基层头雁队伍优化提升工程,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组织651个。918个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民4.91万户,入社土地27.46万亩。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99万人,选派赴农村支教教师123名、乡村振兴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干部604名、驻村帮扶第一书记920名,招募"三支一扶"优秀大学生225人。

(四)城市功能品质不断优化,宜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城市双修",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中心城区实施66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22.58亿元。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2.89公里,海绵城市在建面积24.61平方公里。京台高速德州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德上线京台高速至G105段有序推进,S240改建等工程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深入落实"全省绿道建设三年行动",建成规范绿道17公里。全市拆除违法建筑203.5万平方米,增加绿地46.2万平方米。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市、县平台联网。节水型城市I级评价通过现场考核,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禹城市获批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人居环境更加优越。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366套,基本建成12561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82个,总投资2.26亿元,改造面积87.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9409户。

(五)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社会形势和谐稳定。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不良贷款64.96亿元、风险贷款22.49亿元。圆满完成国庆70周年等系列重大安保任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省交办10年以上信访积案在全省率先清零,信访积案整体化解率达到94.3%。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9%和33.9%。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安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仲裁化解经济纠纷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精准脱贫扎实推进。筹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9亿元,投入扶贫项目资金2.6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2个,资助贫困学生3210名,救治贫困患者4.07万人次,改造危房1090户。村级扶贫专岗、教育扶贫"三帮一"等工作走在前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改善1%和1.9%,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51.5%。落实煤炭消费压减工程52项,新增城市(县城)清洁取暖面积634.4万平方米,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9万户。主要河流国控考核断面类别提升率75%,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整改工作通过验收,河湖清违清障工作提前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年度治理任务超额完成。全年造林19万亩,新增国家湿地公园3处,整治黑臭水体24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展顺利,危固废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全年民生支出340.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教育事业方面,新建中小学11所,招聘教师2600人,建设幼儿园136所,新增学位2万个,制定出台《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管理办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全面推开。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方面,市人民医院新门诊楼正式启用,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医院病房楼和14个县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列全省第2位。建成医共体20个,陵城区成为紧密型医共体国家级试点。与微医集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海吉亚医疗、北大医疗等知名企业的合作顺利推进。与京津沪鲁95家医疗机构建立多种合作形式的医疗联合体,设立专科联盟12个。社会保障方面,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77万人,德州生源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0%。积极稳妥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退役士兵社保接续试点经验、精准服务模式全国推广。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五连涨"。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全市推行,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支付。出台社会大救助体系意见,整合10大类34项救助政策,惠及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及孤困儿童7万余人。公租房租赁补贴扩面提标,发放补贴1782户。在全省率先开展养老立法工作,申报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开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投资9376万元,解决了424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化和旅游方面,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921个。两部作品分获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音乐奖)和泰山文艺奖(杂技类)一等奖。加强大运河保护利用,完成四女寺枢纽船闸保护与展示工程。中国驿美食街区、德国盛堡啤酒特色小镇建成营业。成功举办市"六运会"和体育产业交流大会。国防动员、国家安全、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海关、口岸、档案、史志、气象、防震减灾、慈善、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七)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政府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系统融合和数据资源共享,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一次办好""一网通办"倒逼流程再造,制定政务服务流程再造"30条",建立高频民生事项"百事通"服务清单,实行涉企审批100%容缺受理,商事登记、投资项目、社会事务等业务实现"一窗受理"。161项行政许可事项和46项关联事项划入市审批服务局,30枚审批专用章精简为1枚,134个受理窗口精简为18个。取消市级行政权力8项、行政许可事项4项。企业开办时间由3天压减到半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6.84万户,增长19.69%。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2件、政协委员提案540件,12345热线平台受理各类市民诉求106.9万件。坚持依法全面履职,自觉按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清理政府文件2228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77件。建立市民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提升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以"基层减负年""工作落实年"为抓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经营等领域监管,市级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统一监管。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德州今天良好的发展局面,是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结果,是市委正确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德部队官兵,向中央、省驻德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德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落实"六稳"部署要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也有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新旧动能接续不够紧密,重大项目少、投入不足,创新平台数量少,创新能力不强,中高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县域经济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保治理任务较重,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整改落实,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开展重点工作攻坚行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力争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必须以科学务实进取的精神,把握好"稳"与"进"、"量"与"质"、"变"与"不变"的关系,全面落实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总体要求,在以下六个方面全力攻坚。

(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上全力攻坚。坚持把打造新型工业化城市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聚焦"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

一是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坚持规划引领。制定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和支持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三年内规上企业由1390家,发展到2000家;营业收入过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的企业分别发展到5家、10家、20家、80家左右;80%以上的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紧密对接全省"十强"产业,坚持全市"一盘棋",瞄准主导产业细分,每个县(市、区)因地制宜主攻2个左右主导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重点突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加速转型发展。大力实施精准转调、精细管理"双精"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加快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实施100个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落实1000个县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推动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升级、管理模式创新,实现"内外兼修"。加快优势产业攻坚突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新产业、增添新动能,推动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扩容倍增、加速崛起。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编制数字经济三年发展规划,设立数字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抓好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启动市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试点和数字转型示范单位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及融合运用,积极探索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落地,大力引进工业机器人、智能专用装备、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建设一批智慧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宗申忽米网等新工业服务平台。强化园区支撑。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明确各自发展定位和方向,规划发展1-2个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园区基础承载能力,加强产业统筹布局,推动由综合园区向专业园区转变。推进中小企业进园区,建设公共园区、共享工厂、标准厂房,实现集约集聚发展。推动德州高新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规模化集群发展。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导向,突出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和科技创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加大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力度,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拓展园区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空间。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高地。推动主城区和陵城区深度融合,加快平台升级、项目聚集、产业整合,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全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二是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和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把稳增长的关键落在扩大有效投入上,把握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政策机遇,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变谋划单个项目为谋划项目群、产业群,策划筛选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符合转型发展需要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大做强做优项目盘子。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推进机制,完善项目分包、决策推进、协调调度制度,全力聚焦、全力攻坚、全力服务,落实好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三张清单,抓紧抓实110个市级重点项目、100个工业重点技改项目、71个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和一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统筹抓好市县"四个一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梯次推进和滚动实施,力争重大项目储备年度转化率达到30%以上。加强新上项目市级统筹,加大项目投资、布局调控力度,引导推动各县(市、区)整合资源、协作联动、错位发展。

三是培育壮大优质市场群体。制定骨干企业培植三年行动计划,培植扶持100家制造业强企、100家高成长型企业、1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上云企业500家,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形成工业发展的骨干企业梯队。每个行业确定1-2家标杆企业,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手段,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建立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组建金融控股集团,规范资本运作,优化资本布局,服务实体经济。组建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德州运营中心并实现创新发展,新增上市企业1家、挂牌企业10家。深入开展金融机构走进民营企业活动,持续推广无还本续贷,各项贷款增速不低于10%。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驱动、品牌引领、质量振兴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分类实施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提升京津冀鲁资本与技术交易大会层级,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良好产业生态。加快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创建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省级创新中心,加快山东省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德州应用技术研究院、德州高新区中央创新区、国家轻量化材料创新中心建设,新增企业科技创新平台100家。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0家以上,柔性引入"周末科技特派员"100名,规上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占比达到60%。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达到700家以上,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

五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重点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创新商业模式,支持德百、黑马等商贸企业发展,引导消费升级,激发行业活力;加快推动新兴服务业规模化,重点发展健康养生、康复医疗、运动健身、会展等服务业,引进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高效发展。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力度,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二)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在推进对内对外全面开放上全力攻坚。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资源共享与融合发展。

抢抓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机遇。高质量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和雄安新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对接京津、服务雄安,在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打通高效融入通道。建立产业对接指导目录,以"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为平台,组织开展系列对接交流活动,精准对接央企强企、大院大所,主动承接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和优质资源。谋划建立"德沧衡"抱团融入京津冀协作机制,强化优势互补,推动政策、资源共享。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联合治理。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事项,支持黄河生态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统筹推进鲁西崛起各项工作。继续做好扶贫协作和援疆工作。开工建设郑济高铁德州段;积极推进京台高速改扩建,完成德上至京台高速建设,开展临邑至京台、德单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济南绕城高速二环西环、北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西环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高质量开展双招双引。双招双引是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首位工程。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聚焦优质项目招引、技术招引、人才招引"三个重点",聚焦行业龙头、央企强企,精准开展全方位招引和服务,努力扩大双招双引成果。全年新开工过亿元实体招商项目245个,到位资金240亿元。突出产业链定向招商,加强产业细分研究,制定实施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招商规划,尽快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重点项目。研究运用基金搭建招引项目的平台,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政策,依托专业机构,提高项目评估、招引的精准性和专业化水平。更加注重发挥海外侨胞和各级各类海外联谊会、商会等作用,开展以商招商、专业化招商,提高双招双引的成功率。认真落实人才政策"黄金30条",组织开展"百企校园行"等系列招才引智活动,引进高校毕业生1.5万人以上。加强与高端科研院所、金融创新平台、深交所、港交所、高校等的联系,大力招引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全球创新资源,放大"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效应,推动清华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中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节能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德州研究院加快落地,全面加强与中关村的创新合作。把对上争取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紧盯政策、抢抓机遇、创新方法,全力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倾斜支持。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全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重大战略,积极对接山东自贸区,加强与东盟、"一带一路"及签订自贸协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挥好吉达公司等企业走出去建设海外仓的典型带动作用,引导更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阿里巴巴(一达通)、亚马逊等平台的合作,培育本土跨境电商主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依托德建集团、兆维铁塔等企业发展对外劳务和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服务出口。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申报第三批省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借助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第二届儒商大会、"日韩商务周"等系列活动,推进与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对接,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加强与省政府驻外经贸代表处合作,推动在日韩、东盟等重点区域选派驻外招商人员,打造海外双招双引桥头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