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11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56篇)(第8/1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818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07分钟

六、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鹤庆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草原生态修复、石漠化生态治理、公益林建设和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成效明显。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河

(湖)长制工作全面加强,金沙江禁渔行动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有序整改。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重要湿地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7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鹤庆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七、内生发展动力不断激活

鹤庆县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各领域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一部手机办事通"、审批事项"一网通办"有序推进,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基本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有序开展,土地确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工作基本完成。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公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火化区全面实行火化安葬。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监察、司法、社会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村(社区)自治能力持续提升。

八、安定和谐局面持续巩固

十年来,鹤庆县完成4所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完成4所中小学校建设项目,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健康促进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国家二级文化馆、国家三级图书馆、县全民健身中心和红色文化陈列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平安鹤庆、法治鹤庆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2021年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九、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在州成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两个革命"和"学做"活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群众算笔账""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等工作常态长效开展。有序实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红色教育、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两新、两覆盖"示范提升带动和"鹤阳名匠"创新创业四

个党建创新专项行动,各领域基层党建持续进步。

数说巨变

(2020年)

荣获云南省2020年度"县域跨越发展进位县"。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2.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7.03亿元,年均增长10.8%。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居滇西地区第20位,居大理州第4位。

工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55.8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6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3.9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32亿元。

十年来,引进落地招商引资项目115个,引进州外到位资金累计达478亿元。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重要湿地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个、国家

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7个。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乡市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综述

(2022年11月1日)

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疫苗、全国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第一平锂电池隔膜材料、第一块可充电电池均诞生于此;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达79.2亿元,较10年前增长164%,总量居全省第三位;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6.14亿元,是2012年的310倍。一项又一项硬核科技成果,一个又一个接连攀高的数字,勾勒出牧野大地加速推进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的坚实足迹,更折射出常新之城扑面而来的澎湃动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10年来,我市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驻新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锻平台、强主体、优生态,成功创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顺利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各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一、"筋骨"越来越强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持续壮大,成功入围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流感疫苗、核苷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21年,我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速22.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4.3%数据显示,10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7.6%,比2014年增长10.7百分点,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撑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柱石。

科创企业引领能力增强。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引领工程、"瞪羚"企业树标工程、创新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等"六个工程",建立健全了"普转科、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542家、865家,均居全省第三位,较10年前增长721%、241.9%;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家,均居全省第二位。

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81家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较2012年增长670家。

创新产品带动能力加大。茹振钢教授团队培育的"矮抗58"小麦新品种荣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誉为"黄淮第一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常俊标教授团队研发的"阿兹夫定"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特效药;驼人集团研制的医用正压防护服、中电科22所与河南科技学院研发的咽拭子采样自助设备和无感化智慧卡口等,为全国全省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

据悉,目前,全市有22个创新产品成为市场单项冠军或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

二、"活力"越来越足

第二届高博会期间,河南银金达集团联合"双一流"高校、知名科研院所,成功建成河南省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创新中心,一跃成为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通过持续健全长效服务机制,不断强化跟踪服务,常态化推进后期签约项目落地。"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成功举办5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签约合作项目503项,总投资2200多亿元。

据介绍,前四届高博会近85%的项目得到实质性落地转化,成效显著:填补了国内外绿色纤维应用技术空白,攻克了血压监测传感器芯片自动化封装组装技术和碳化硅功率器件关键技术,全球率先提出数据要素计量单位--DRs,研制全球首台超低温深冷冰箱样机和国内领先电磁直喷热交换系统样机等,平台的搭建为我市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增添了强劲动力和人才支撑。

10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研发平台体系锻造工程,重大创新载体不断落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等国家重大战略载体先后落户新乡,中原农谷、神农种业实验室等全省重大战略平台在新乡布局,平原实验室已纳入河南省实验室体系,P3实验室已经建成投用,省部共建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新乡正向科技创新高地发起冲锋。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1480家,是10年前的7.4倍。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市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科研人员数量超过13万人,2021年,我市人才吸引力指数达到20.1,位列全国百强、全省第三。

三、"生态"越来越好

开工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人才社区,为人才留新营造宜居环境;创新出台促进科技成果在新转化"八条措施",有效激发全市13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初步构建"高校即实验室、城市即孵化器、企业即创新场"的创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市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河南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等国家、省平台载体,通过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人才创新的活力和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承载力,全市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先行先试创新政策不断赋能。先后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新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和促进职务科技成果在新转化"八条政策",大胆突破股权赋予路径,引导高校院所、国有企业采取代持科研团队股权的方法,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股权或期权,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科技成果完成人

(团队)促进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市科技局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聚焦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以中原农谷、"数智谷"和氢能装备产业园"两谷一园"为具体抓手,着力构建"高校即实验室、城市即孵化器、企业即创新场""人人思创新、资本向创投"的创新发展格局,努力把我市建设成创新活跃度高、吸引力强、影响力大的创新创业魅力城市。

履职为民践初心&凝心聚力谱新篇

临潭县政协常委会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3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潭县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临潭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加强政治引领坚守政协初心

十年来,临潭县政协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引领和推动政协履职尽责。完善县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通过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以及委员集中培训等形式,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委员不断提高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与县委、县政府目标上同向思考、节奏上同轴运转、工作上同心协力,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政协的独特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服务中心大局贡献政协智慧

十年来,临潭县政协常委会始终把全县改革发展事业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有力推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十年来,共召开全委会议11次、常委会议61次、党组会议68次、主席会议77次,共征集提案871件,立案769件,立案率88.2%,提案办理答复率100%,委员满意率为99%。

广泛开展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多种协商活动,并组织委员紧紧围绕全县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点对点协商,与党政主要领导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汇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共有3700多人(次)发表意见建议,提出有价值的提案871件。

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民生实事,按照"选题要精准、调研要深新、建议要

务实"的原则,建立了"前期调研一实地视察一建言献策"三步走的形式,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分界别先后对全县"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工作情况、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情况、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情况、中药材种植现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调研视察,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制定《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关于政协委员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工作的方案》,先后对县住建局、交通局、水务局、教育局、卫健局、发改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委员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共向被评议单位提出意见建议50多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情民意工作的意见》,及时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开展协商式监督,助推党委政府相关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在抗击疫情中,广大政协委员和全体政协机关干部积极捐款捐物,累计捐款12.23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25.15万元。

三、强化自身建设激发政协活力

十年来,临潭县政协常委会按照"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政协委员队伍,打造高效能的政协机关,激发了政协新活力,树立了政协新形象。组织开展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培训工作,十年来,共开展培训27批(次),累计培训1350多人次。2022年,完成了全县16个乡镇政协委员工作站和148个村(社区)、企业协商议事室的建设,搭建了基层政协协商的良好平台。目前,县、乡、村协商议事(厅)室共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66次,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工作新的使命,临潭县政协常委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新的思路理念,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担当作为,为全面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临潭作出新成绩,谱写新篇章,展示新作为。

拧紧"安全阀"&加装"防护盾"

沾益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综述

(2022年11月7日)

安全生产为了发展,发展必须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来,沾益区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依法监管、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压实责任齐抓共管

沾益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机制上"固本培元",下发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及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细化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多次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共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17次。

沾益区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强化安委会的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属地职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定期通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发布安全生产形势简报9期,使"大安全"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全区整体安全监管运行更加顺畅。

二、聚焦重点专项整治

沾益区以"防重大、降较大、减总量"为目标,严格监督管理,严防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严控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煤矿、工贸行业、城镇燃气等11个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开展经营性自建房专项排查整治活动,高规格、高密度、高频次对辖区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领域、全覆盖、全方位风险隐患大排查,严肃追责问责,严防事故发生。

沾益区全面完成国务院安委会第十四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举一反三,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105家,下发执法文书256份。打非治违烟花爆竹11次,查处非法产品4359件。专项整治农村公路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对辖区280公里县乡两级公路进行排查。对4家燃气企业、29家燃气经营门店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严格落实煤矿从业人员准入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安全记分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对煤矿建设项目和施工现场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建立台账,对账销号,动态清零。目前,已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57次。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沾益区提出整改意见,逐条对照,逐项梳理,明确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和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目前,相关单位已整改销号安全生产隐患问题2153个。对暂未整改销号的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全部落实整改责任,促进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排查见底、措施到底、整治到底。

三、强化监督提升效能

沾益区着力提高日常管理监督质效,靠前服务,精准治理,推动各项制度落实落地,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隐患。

沾益区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聘请专业的"安全管家",为企业安全生产"坐诊""把脉",帮助企业查找隐患、消除隐患,还向企业"传道、授业、解惑",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思想混乱、管理不专、工作不实及安全体系落地困难等问题,持续打牢安全发展基础。目前,已在中小企业实行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在大型企业实行专项服务模式。42家危化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已签订"安全管家"服务合同,并完成了两轮"安全管家"服务工作,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沾益区遵循"试点先行、总结推广"的原则,结合全区安全生产特点,依据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企业岗位安全风险划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实行岗位安全生产"四色管理"制度,做到"一企一档",切实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程度。目前,已在云南能投有机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索通云铝碳材料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推广"四色管理"制度。

沾益区还持续推广"岗前安全宣誓"制度、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驻企安全生产监督员制度、"互联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综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

凝心聚力共筑梦&携手扬帆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统一战线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14日)

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统一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4321工作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治蜀兴川新征程上奋力书写统战工作新答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广泛凝聚智慧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

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中共四川省委始终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坚持构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把统战工作放在全省大局中来谋划部署和推进落实。

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制定《四川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实施方案》,召开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党中央关于统战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落细。省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研究部署统一战线重大事项、推动重要工作、解决重点问题。37名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与135名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示范带动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党广交深交挚友诤友。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一体统筹民族、宗教、民营经济等9个专项工作机制,把统战工作纳入考核和督查,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全省各级党委(党组)全面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统战工作网络不断健全、力量不断壮大,大统战工作整体效能持续提升。

加强政治引领

同心奋进磅礴伟力充分汇聚

全省统一战线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常抓不懈的首要任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节点,全省统一战线广泛开展"追寻总书记足迹·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庆华诞·携手新征程""喜迎二十大·携手新时代"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夯实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

治基础。

建立每月一次利用周末半天时间的省委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全省统战系统"关键少数"、党外代表人士等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央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全省统一战线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表彰和百名统战人说统战事等活动,激励了统战成员赓续合作初心、同心再立新功。

发挥法宝作用

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

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战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全省统一战线在大事急事难事上展现担当作为,充分彰显了统战法宝价值。

助力脱贫攻坚,开展"万企帮万村""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海联金桥""侨爱工程""中华同心温暖工程"等活动,投入106亿元,帮扶贫困村8084个、贫困群众124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全省7898家民企(商协会)与6713个村结对共建,投资产业项目4398个901.6亿元,公益捐赠项目4888个、捐款捐物总额18.1亿元。

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积极建言献策出力,150多篇调研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发出四川声音。助力疫情防控、抗震救灾等,累计捐款捐物超12.24亿元。举办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累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4110人、高科技项目1100个、投资3230.37亿元。出台12条措施服务拼经济搞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统战智慧和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

各领域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守正创新、开拓奋进,推动各领域工作提质增效,"五大关系"更加和谐。

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有效发挥。出台加强政党协商实施意见,精心制定落实年度协商计划,不断提升政党协商质效;率先建立指导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工作机制,各民主党派按照"四新""三好"要求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

断深化政治交接,薪火相传、再谱新篇,全省多党合作事业展现新气象。

促进"两个健康"成效显著。建立省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召开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等;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民营企业家梯队建设五年行动计划、青年民营企业家成长计划等,打造《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报告》蓝皮书、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等"1+8"发布体系,"两个健康"持续向上向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五个认同"不断增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8个;坚持从娃娃抓起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凉山州43.6万名彝族儿童学前学会普通话;推进涉藏州县"六项民生工程计划"等,四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宗教中国化进程扎实推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建成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110多个,推动50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与7000余名宗教界代表人士联谊交友;连续3年开展"爱国爱教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和庆国庆集中升国旗系列活动,引导宗教界"与党同心与国同行"。

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力有效释放。开展"留学情·报国志""知联讲堂"等活动1100余场次;圆满完成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试点;全省党外知识分子、归国留学人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职业教育界人士以教育帮扶、医疗救助、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创新推动。成立四川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建新的四川海外联谊会,授牌32个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举办四川华侨华人社团大会、"青春中华行·圆梦新征程"等活动;出台《四川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深化"暖侨行动",首创"天府云医·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海外惠侨熊猫书屋""寻根中华·天府华教云课堂"等载体;在欧洲、非洲、南美洲多国举办"文化中国·锦绣四川""中华川菜·世界品味"活动;持续开展海外华文媒体"四川涉藏地区行""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等民间外宣,系统谋划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突出强基固本

新时代统战工作走深走实

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机制制度,不断推动全省统战工作行稳致远。创造性制定"4321工作法",坚持"不忘初心、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

聚人心"统战工作定位,坚持"三线"工作标准,抓实"标线"、抓牢"底线"、抓亮"高线",坚持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与创造性贯彻落实有机结合,用"量化"考量为抓手,通过创建狠抓落实机制,成立由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的抓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抓落实办公室,建立集体学习制度、推出服务经济发展12条措施、常态化推进"省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面对面'

+'键对键'活动"、出台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文件等五项创新举措,带领全省统一战线"干"字当头、"实"字托底,推动全省统战工作走深走实。

自2019年起连续3年以"创新年""提升年""质量年"为主题,构建"四区一企"工作体系,成立四川省基层统战工作片区联盟,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统战工作的意见(试行)》,创造性开展基层统战工作,形成"一县区一品牌、一领域一特色"的生动局面。

共画同心圆,合力谱新篇。新征程上,全省统一战线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开创四川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凝聚磅礴力量。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临夏市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2022年11月6日)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探索教育发展之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引进高质量教育资源,为教育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空间,以实际行动让学校规模和教学质量同步提升,努力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让广大群众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努力向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党建引领教育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