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述法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报告-24篇(第2/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64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5分钟

依法维护人民权益、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2021年至今,拉萨市化解矛盾纠纷3326件,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受群众来信来访581件次,领导接访下访87次,答复率100%。同时,拉萨市全面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3件,办结13件。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拉萨市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各个方面,以法治引领和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四、全民普法,筑牢筑实法治根基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镇马村和当雄县龙仁乡曲登羊阁村扎实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以"法""景"融合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是拉萨市普法宣传工作的生动展现。

建设法治拉萨,普法是重要的一环。拉萨市深入推进宪法学习宣传,以组织开展好宪法学习教育活动为统领,把宪法学习宣传融入到立法、执法、司法实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同时,科学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充分利用"五下乡"、法律"七进"等活动契机精准宣传教育。2021年至今,拉萨市各级普法机构开展集中法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5777场(次),印发各类法治宣传资料、法律读本64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近130万人次。

此外,拉萨市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在主城区引入智慧法律服务亭和无纸化网络学法用法平台系统,实现普法宣传精准化、互动化和法律服务自助化、订单化。此外,还利用药王山、河坝林法治主题公园,定期更新法治宣传内容,适时开展普法展览、法治文艺演出。各县(区)还结合自身法治建设,建成"法治长廊",设立法治宣传展板,打造法治教育基地,利用LED显示屏全方位展现

法治文化特色。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在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阶段,拉萨市砥砺前行,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拉萨市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总结

(2022年6月23日)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从强化制度保障、深推"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入手,强化法治化引领,扎实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聚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添活力、增动力、聚合力。

一、依法履职深化"放管服"改革

近日,市民陈先生来到拉萨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公积金相关业务,根据工作人员推荐,他选择使用"萨都办"App办理。"萨都办"App作为我市最新推出的政务服务品牌,目前可办理涵盖社保和医保等多个领域在内的7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信息科负责人祖立位说:"3月中旬上线以来至今,'萨都办'App点击量达29930次,共办理行政审批和便民业务9161件。"

我市不断推进"两减一即一深"指标提升,力争2022年底前将为了推责、避责而设立的要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出具的证明材料和模糊兜底证明材料全部取消,证明事项精简10%以上。

二、建章立制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现在,我们更有信心做好造林及后续养护工作了。"百兴劳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尼玛石曲近日在带领群众参与拉萨市南北山绿化造林工程时说,"《拉萨市南北山绿化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对参与造林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有了法律保障我们的底气更足了,也更有干劲了。"

市司法局立法二科科长张坤说:"2021年7月,由拉萨市人大牵头,市林草局、市司法局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始联合起草《条例》。"2022年3月,拉萨市人大常委会收到拉萨市人民政府提交的议案后,经反复修改,充分吸纳了各方面意见建议。5月26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三、多措并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近日,借款人张某夫妇连本带息80万元房贷未能按期偿还。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发现,张某夫妇另有多个被执行案件,且部分债权还涉及抵押,

法院执行拍卖抵押房产后,将给银行分配66万元债权,剩余房屋拍卖款项由其他债权人分配,导致银行可能有近20万元债权落空。银行法律顾问子产律师事务所律师温友春了解此事后,提出自己的意见:银行的抵押在先,根据《民法典》规定,银行的房贷应当优先受偿。最终,执行法院采纳其意见,全面支持该行诉求,国有资产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为方便企业办理公证业务,拉萨市阳光公证处推出预约服务、上门办证,周六"不打烊"。我市各级法援中心积极落实法律援助咨询、政策宣传,保障困难职工和群众获得及时、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四、部门合作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

2020年,城关区人民法院聘任48位特邀律师调解员。特邀律师调解员上岗,将有效推动和完善"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设奠定基础。通过特邀律师调解员的履职,强化了诉讼与调解的有效衔接,把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一种先进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仲裁及时结合市场特点,准确把握双方利益诉求,可快速有效解决纠纷。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部门合作,形成仲裁工作发展合力,民商事仲裁工作稳步发展。2018年,我市就建立裁审联动衔接工作机制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聘任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开通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减化仲裁办案程序,缩短审理周期,紧急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实行先予裁决、先予执行,做到"快裁快审",让劳动者合法权益尽快得到维护和保障。仅在建立裁审联动衔接工作机制当年,我市就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03起,涉及203人,追回工资、经济补偿、工伤赔偿、补缴社会保险等997万余元。

五、行政复议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对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4月5日,我市某单位民警驾驶警车执行任务时,发现一辆机动车在超车道行使,遂开启警笛示意驾驶人变道行驶,到拉林公路2号隧道时该车驾驶人罗维(化名)变道靠右行驶。民警认为该车未及时避让特种车辆违反相关规定,对罗维作出"罚款200元、扣3分"的处罚决定。罗维申请行政复议时认为,其行至林拉公路进入隧道时,曾让行警车,之前没听见警笛声。根据申请人陈述

及被申请人答复,市司法局审理认为,案发道路为双车道,而案发时公路上只有申请人的一辆车,因此被申请人主张申请人不避让执行任务特种车辆依据不足。故作出《拉萨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编号(2022)9号,撤销被申请人作出的处罚决定。

市司法局行政复议科科长宗吉告诉记者:"我市行政复议案件量每年都在增加,目前,我们已受理的案件已经有43件。"类似的"民告官"案件获得支持,进一步强化了我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有效实现了法律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书写令沈阳人民满意的法治答卷

(2022年7月11日)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辽宁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名列综合评定第一名,获评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连续两年获评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办理建筑许可、招标投标、保护中小投资者等6项指标进入全国前20位,相关经验和做法被在全国借鉴或复制推广;在《2021年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报告》中,沈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取得A级评价并获"服务创新优秀单位"称号。

一、夯实法治根基,打造沈阳名片

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是沈阳市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的重要指导思想。工作中,党政主要领导积极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主持召开专门会议和法治专题讲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使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高。以健全组织机制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将23家单位纳入沈阳市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贯通、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政府部门持续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职权1135项;528项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实现全覆盖,惠及市场主体10.01万户。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码通城"整合医保码、社保码等18项功能,全国领先;"一网通办"实际网办率提升至93.8%,全省领跑;"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到609件,主要应用场景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公共法律服务实

现14个产业园区全覆盖。积极推动"互联网+信用"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创建评选活动,授予政务诚信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283个。一系列落地有声的法治建设活动打造出亮丽的沈阳名片。

二、突出地方特色,维护法治权威

突出地方特色,着力实现政府立法质量和效率并重并进,增强立法的时代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是沈阳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工作中,市委、市政府结合沈阳振兴发展实际,围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耕地保护等重点任务,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9件,制定政府规章5件,修改、废止政府规章23件。依法对市政府现行有效文件进行清理,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政府公信力。深化民主立法实践,出台《沈阳市政府规章立法听证办法》等5项制度,选聘沈阳市基层立法联系点20家、立法咨询专家20名,有效拓展了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途径,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造福百姓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切实保证决策效率,有效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是沈阳市法治政府建设的又一亮点。认真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探索专家论证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公开选聘20名市政府法律顾问,推进法律专家、学者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中的"智库"作用,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始终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三、提升执法水平,传递法治温度

为进一步彰显法治力量,沈阳市委、市政府严格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完善行政执法权限协调机制,促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组织有力、运转顺畅,实现行政执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同步提升。在沈阳日报、政府部门网站公布全市13个地区和33个部门行政执法监督举报电话,受理执法投诉,其中纠正某分局违法处罚案件、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案例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始终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政府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及时落实、反馈司法建议、检察建议。打造行政执法监督"十百千"工程,即选树十家行政执法标兵单位、选设百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选聘千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有效发挥执法监督作用。

全面建立公正、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依法有效预防、解决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使百姓权益受到公平对待、获得应有尊重,共享法治阳光。司法行政部门发挥2637个覆盖城乡的"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作用,创新开门说事、评理调事、便民答事、共谋实事、传播好事等方法,化解矛盾纠纷;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纠纷成功率达99%,未发生因调解不利导致的民转刑或群体性上访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市审结

行政复议案件综合化解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吹响了"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的号角。下一步,沈阳市将锚定目标,突出特色,着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福州法治政府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2年7月29日)

依法治市,政府先行;法治建设,步履不停。

福州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一直以来,我市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法治元素"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把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全方位探索和打造更高效、规范、透明、公正的法治政府新模式。

一、更高效,政务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西园公交综合车场及后勤保障配套服务设施项目业主单位,日前在互联网上申请施工许可证审批,从提交材料到获得施工许可证,全程仅耗时一天,而且"零跑动"。项目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感叹,在政务服务改革以前,企业需要跑窗口至少两趟,现如今只要"一指办",办事效率有了大幅提升。

"马上办""一次办""自助办""一指办"像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这样持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的事例,在福州各部门还有很多:

市卫健委实施"就近办""网上办""免费办""打包办",所有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去年将6个行政审批事项调整为"全城通办"事项的基础上,调整新增29项"全城通办"事项;市城管委采取多种举措做好简政放权"减法"、优化服务"乘法",通过再造流程、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不忘为企业发展保驾、为人民幸福护航的初心,福州市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的"简政便民"理念和"一栋楼办公"工作机制,从"一栋楼办公",到"一窗通办",再到如今的"一指办";从"半人工"到"零人工",政务服务水平实现巨大飞跃,智慧应用场景更是遍地开花,福州市已连续5年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

二、更规范,行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今年5月31日,福州市城管委执法支队巡查时发现,一建筑工地内施工运输道路未按规定硬化,涉嫌违反《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相关规定。经立案调查取证,当事企业福建某建设有限公司系初次违法且及时改正,符合福州市城市管理领域初次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适用条件,据此作出行政不予处

罚决定。这是我市首例城市管理领域"初违不罚"行政执法案件。

日前,市城管委、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了《福州市城市管理领域推行初次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工作规则》和《福州市城市管理领域推行初次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事项清单(第一批)》,明确了实施初次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的条件及执法程序,在全市城市管理领域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

城市管理领域的"初违不罚",让行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而这只是福州整体提升、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一个缩影。

福州市对全市580个行政执法主体和全市1万多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编号和信息采集;严格按照《福州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审核并及时对社会公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把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违法失信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一系列举措持续夯实行政执法规范基础。此外,还建成运行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化管理项目"福州市行政执法平台",实现全市市县乡级执法部门的数据汇聚共享,有效提升全市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数字化水平。福州市执法工作满意率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位。

三、更透明,阳光政府建设持续推进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福州市高标准落实政务公开,政府透明度大幅提升,具有鲜明福州特色的"阳光政府"建设持续推进,福州市政府透明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坚持权责透明,积极推动用权公开;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引导预期;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公开;积极围绕突发事件应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公开福州在"阳光政府"建设中,始终坚持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政务服务各环节,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

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福州近年来聚焦做好"六稳""六保""重点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主动公开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

在福州,普通民众只要登录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就可在"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上,非常方便地查询到《福州市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民众想知道的政府信息全都涵盖在这份报告中,内容和信息十分丰富。

仅2021年,福州市各级各部门主动公开各类文件14927件,比前一年增加942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96件,答复办结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519件,均在法定期限内予以答复,答复及时率达100%。

在"阳光政府"建设中,福州还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依托市政务公开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12个县(市)区、58家市直部门和174个乡镇街道监察全覆盖,实时监测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并把监察结果作为绩效考核重要依据。此外,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收集市民、网友对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不定期开展社会评议,增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四、更公正,市域治理书写福州经验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作为全国第一期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福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州军门社区时作出的"三个如何"重要指示为指引,不断探索市域治理新解法,书写市域治理新经验。

在福州,以法治创新推动法治实践的脚步从未停歇:

市公安局创新构建"e体+"智慧赋能体系,通过信息化引领、立体化布防、联动化共治,全力筑牢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铜墙铁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性工程,不断夯实省会城市平安建设根基,有效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如果发现监护人存在管教不严、监护缺位等问题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受到侵害的,将向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并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去年6月,福州市检察院首创的"督促监护令"工作机制获最高检的肯定并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行,"福州检察经验"走向全国。

今年5月17日,已停工近4年的福清利嘉中心举行复工仪式,昔日烂尾项目涅槃重生。这是福州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积极探索创新"府院联动""预重整""执破直通"机制,继实达集团重整案、"中国贵谷"项目重整案后深化"府院联动"的又一成功范例。

市司法局开展多层次多领域普法与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打造集线上热线、网络平台"全科诊断",线下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精准治疗"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福州获评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并入围中央依法治国办第二轮实地评估,这是对福州法治政府建设过往成绩的肯定。成绩属于过去,奋进正当其时,福州将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全面推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汇聚磅礴法治力量。"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南宁市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

(2022年9月21日)

法治是安邦治国的基石,更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职责,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南宁市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从简政放权到地方立法,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到建立决策制度体系,从行政部门执法监督到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仅展现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力度和决心,更彰显了办好民生实事的坚定信念。

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首府南宁正朝着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目标铿锵前行。

一、高瞻远瞩,绘制"法治蓝图"开新局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常态化统筹谋划、部署推进。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保证。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市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市委出台《法治南宁建设规划(2021-2025年)》《南宁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构建起法治南宁建设的"四梁八柱"。

二是树牢法治观念,方能依法治市。南宁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督促、同考核。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述职必须述法制度,打造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新模式,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修订出台《南宁市非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办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纳入重点学习篇目,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举办全面依法治市暨

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市委党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列入主体班的必修课。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培训班、研讨班。

我市不断完善法治政府推进机制,认真做好南宁市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动问题得到实质解决;创新出台了述法工作规定,开展年度法治建设督察,建立法治督察员队伍,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进行真督实察。

三是推进科学立法,以良法保善治。南宁市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全域旅游、城市绿化、违法小广告查处多个市民关心的重点领域立法正有序推进;向社会公布立法草案征求意见、依托立法联系点"开门"纳言、建立公开反馈意见机制民意正成为立法之重。

我市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抓好重点领域立法,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出台有关推动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推进工业振兴、促进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以高质量立法推动城市之治,南宁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从制度、机制等多个方面绘就"法治蓝图"。

二、以法为基,规范行政权力依法运行

有"良法",更要能"善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是关键之一。只有严格执法、不枉不纵,才能彰显法治权威、带动全民守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今年5月,市司法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活动,通过现场"伴随式"执法监督方式进行同步执法监督。活动中,执法人员对某饭店进行食品安全日常执法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与执法人员一同查看饭店后厨的食品安全状况,同时重点监督执法人员是否亮证执法、是否执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检查程序是否规范、执法人员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是否规范等。

近年来,由市司法局牵头,通过案卷评查、实地督察、专项抽查等方式,对重点行政执法部门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

发现并纠正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同时加强对教育、交通运输、城市管理、食品药品、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执法监督,通过广西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件进行实时监督。

今年7月,在马山县某村,行政复议办案人员通过现场勘查、引导调解等方式,及时打开群众心结,让一起长达3年的林地权属纠纷趋向化解,为公平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提供了支撑。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印发《交通运输行政争议调解工作方案》,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交通运输行政纠纷,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形成诉源治理合力。该局积极与南宁铁路运输法院对接协调,同时在支队设立行政争议调解工作站,进一步前移矛盾化解端口,为行政争议调解打开一扇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