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汇编(6篇)(第10/37页)
推动区域板块协同发展。积极策应、主动融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大南昌都市圈、新宜吉六县转型合作示范区建设,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融合互补、公共服务开放共享、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大市级统筹协调力度,支持各县市区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培育壮大1~2个特色产业。加快宜万同城步伐,推动万载、上高、宜丰、铜鼓对接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支持丰樟高一体化发展,加快改造提升盐化工、建材家具、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争取实现全国百强县再进位。支持昌铜四县加速"两山"转化,建设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探索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新模式。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根据城市体检结果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全市新开工棚改项目6058套、基本建成2600套,改造老旧小区147个、背街小巷60条,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00公里,着力建设高品质智慧社区、完整居住社区和绿色社区。中心城区加快实施宜春大道南延、袁山二桥等项目,持续推进四方井水源地、飞剑潭备用水源和三阳水厂建设,增加停车位3000个。坚持"房住不炒",推动租购并举,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实现"安居梦"。
(五)聚焦农业农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920万亩、总产量75亿斤以上。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实施土地开发新增耕地1.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建成设施蔬菜基地25万亩,完成油菜种植135万亩,新造、改造油茶林33.8万亩,生猪出栏稳定在520万头左右。新建市级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支持天稻粮安等"育繁推一体化"种子龙头企业提升育种创新能力。
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农业领域头部企业,鼓励引导现有龙头企业后端精深加工项目落户宜春,强化数字赋能,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步伐,规划建设宜春大米、富硒竹笋、富硒禽蛋、富硒果蔬等一批示范带动力强的标准化基地,开工建设袁州富硒食品加工产业园、丰城富硒禽蛋产业园和宜丰、铜鼓富硒竹笋产业园,加快推进上高富硒禽蛋产业园主体功能区建设,力争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达240万亩,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超700亿元。推行"四统一分"经营模式,打造"宜春宜品"富硒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构建"1+N"品牌体系,力争"两品一标"认证数达940个。创建省富硒食品质检中心,提升涉硒检测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省级地方标准研制,逐步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引进培育富硒农业龙头企业,延伸富硒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全产业链融合的富硒小镇示范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创建美丽乡镇示范镇20个。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持续开展"十个一""八个有"建设,新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400个。按需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基本实现应编尽编。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20个,新改建农村户厕1.58万个,完成100个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农房风貌管控、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创建美丽宜居乡镇20个、村庄200个、庭院3万个、示范带10条。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创省级示范市。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进一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防返贫监测"大走访"活动,对所有农户进行全覆盖式"五看五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健全动态排查清零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不出问题。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支持农民工、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返乡入乡创业,鼓励能工巧匠和"田秀才""土专家"等乡村能人在乡创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广高安"村投"、万载"微工厂"模式,培育一批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经济强村。
(六)厚植生态优势,在推动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理念,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新的"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建成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左右,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创新构建中心城区可回收物收运体系,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加强中小河流摸底排查,统筹编制水网建设规划,谋划包装中心城区"一江六河"幸福河湖项目,推动智慧水利建设。有序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扩容改造,建设乡镇配套污水管网200公里。加强环境监管,逐步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系统完备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达时序进度。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健全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和节能监察体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技术化改造,强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加快推进6个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强散煤和分散小锅炉治理。支持袁州开展CCER碳汇开发和森林固碳增汇试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力争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32%。
下一篇:中学2022年度工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