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
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我市坚定贯彻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着眼于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迎难而上,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的预判、分析和处置能力,坚决捍卫意识形态安全屏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持。现将工作进展总结如下:
一、意识形态工作情况
(一)压实责任,巩固思想防线。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重大政治任务,将其与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市委召开5次常委会、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及4次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论述,研判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倾向性问题,明确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部署。其次,完善工作机制。下发《X市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市委督查室与市委网信办协调督查及定期报告机制。推动各级党委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健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年度述职、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最后,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实行意识形态工作"四个纳入""三个带头":即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和干部目标考核、执行党的纪律监督检查、干部选拔考核之中,带头抓学习、抓宣传、抓治理、抓队伍。
(二)深化学习,提升理论武装。首先,强化理论武装。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党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2次,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市委派出3个巡回指导组,督导各县区单位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教育活动。其次,创新学习方式。通过讲授党课、专家辅导、研讨交流、革命传统教育等,促使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扎实推进"四史"常态化学习,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最后,确保理论教育覆盖全面。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借助"学习强国""河南网络干部学院"等线上平台,广泛进行理论宣讲活动,推动理论教育进机关、企业、校园及社区。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理论宣讲100余场,覆盖受众达3万多人。
(三)风险管控,构筑稳固防线。首先,做好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建立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调查报告制度,定期分析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把握其基本情况和发展特点。特别关注年轻干部职工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加强信访与舆情隐患的排查化解。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信访稳定工作的通知》,有力保障重要节点的社会稳定。对全市各类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专项排查20余次,发出网络舆情督办单10份,切实防范化解涉疫舆情带来的风险。再次,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要求,加强网站和系统的安全防护,安装反欺诈和反暴力软件,对涉及民生资金支付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信息绑定,防范社会面渗透和内部人员策反风险。
(四)评议整改,堵塞漏洞无死角。一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巡察范围。出台《关于加强巡察监督精准发现突出共性问题的实施方案》,将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巡察监督的全局。年内开展巡察5轮,发现45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30条。二是针对巡察反馈问题进行及时整改。针对巡察组反馈的涉及意识形态的12个问题,逐一梳理整改,制定相应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目前,所有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向市委汇报。三是构建长效机制,防控问题发生。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组织部分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谈话函询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问责工作的实施办法》,从源头扎紧制度笼子。
(五)阵地建设,提升意识形态主导权。首先,扩展宣传阵地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在市级层面设立发布大厅和融媒体中心,县市区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电视、广播全覆盖;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设30个微信公众号、15个微博账号;市县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全面覆盖;在报纸、杂志、新媒体上设置专栏20个,户外广告约50处。其次,严格宣传审核程序。制定新闻稿件三级审核制度,实施新闻记者证核发备案管理;组建宣传联络员和新闻通讯员队伍,开展培训6次,警示教育3次,组织"走转改"活动5次,共计400余人次参与。
最后,加强新媒体管理。建立网络发言人机制,开设15个官方微博、10个微信公众账号和5个今日头条号;完善舆情收集、研判、处置流程,建立网络巡查监管台账,安排专人监控政务新媒体和重点网站,确保信息安全。
二、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足,意识形态工作显困惑。首先,一些单位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项工作仅限于党委(党组)和党组织书记的职责,和自身无关。其次,部分单位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作宣传思想部门或文明办的独有任务,与其他业务无显著关联。此外,某些乡镇干部在抓党建方面思路不明确,认为意识形态工作过于虚无缥缈,难以把握。
(二)体制机制欠完善,责任意识需强化。协调机制尚不健全,缺乏完备的意识形态联席会议制度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协调机制,各职能部门在责任界定上仍然模糊,导致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各部门的工作信息无法共享,独立的工作平台与内网系统未能实现互联互通,影响工作效率与效果。
(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不足。首先,缺少能引发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其次,基层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不高,由于渠道狭窄,政策知晓度不理想。此外,面对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局面,我们尚未研发出科学有效的引导策略和手段,以落实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
(四)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稳定性不足。一方面,由于人员频繁流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常被借调或抽调。另一方面,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相比较,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为兼职,流动性大,且大多缺乏系统学习和锻炼,专业知识和经验都较为欠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增强政治站位,全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指示。从政治高度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问题,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研究,提升政治能力,坚决履行工作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整体工作规划中,完善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并通过日常监督,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得以落实。
(二)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并实施《X市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级部门职责,强化责任追究。更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确保政治导向正确,增强网络管理能力。同时,建立专项督查制度,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责任的监督。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对舆情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示范引领,鼓励先进地区和单位率先发展,带动整体水平提升。
(三)坚持正确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强化正面宣传,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和干部形象,增强舆论影响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通过文化设施丰富实践载体,弘扬爱国主义,引领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增强党史国史教育,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创作文艺作品,激发爱国热情,喜迎建党103周年。全面贯彻国家安全观,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安全稳定。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坚守新闻主阵地,抢占报道主动权;提升新闻质量,避免传播错误观点,严格执行采编规定,传播正能量;适应新技术,创新报道方式,丰富传播形式;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弘扬正气,营造健康舆论环境;确保新闻政治方向正确,构建全媒体生态,推动正面舆论向纵深发展。
下一篇: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