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市应急管理局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2025年第一季度,市应急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现将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安全责任,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一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和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第一季度,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次,市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次,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职责,消除监管盲区。制定印发《市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将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定《市202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加大对重点工作任务和事故控制指标的考核权重。对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了约谈,有效传导了工作压力。
(二)深化隐患排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一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第一季度,全市共成立检查组〔...〕个,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家次,排查隐患〔...〕处,已完成整改〔...〕处,整改率〔...〕%。二是加强重点时段安全防范。针对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段,提前谋划部署,加强安全检查和应急值守。春节期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人次,检查企业〔...〕家次,有效确保了节日期间安全稳定。全国两会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标。三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第一季度,新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家,其中一级企业〔...〕家、二级企业〔...〕家、三级企业〔...〕家。
(三)加强应急准备,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完善市级总体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个,指导县(市、区)和行业部门完成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场次,培训人员〔...〕人次,提高了各级各部门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与消防救援队伍、武警部队等专业救援力量的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协调机制。推动企业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支,配备应急救援人员〔...〕人。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场次,参与演练人员〔...〕人次,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三是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和管理。第一季度,补充储备各类应急物资〔...〕件(套),包括帐篷、棉被、食品、饮用水、灭火器材、防护用品等,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调配有序。
(四)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安全意识。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咨询日、知识竞赛、应急演练、安全知识"五进"等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第一季度,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万份,接受群众咨询〔...〕人次,设置宣传展板〔...〕块,悬挂宣传横幅〔...〕条。二是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培训〔...〕期,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人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培训主体责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第一季度全市企业共开展内部安全培训〔...〕场次,培训员工〔...〕万人次。三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等建设,培育安全文化示范典型。第一季度,新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家、安全社区〔...〕个,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五)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县(市、区)、乡镇(街道)完善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明确工作职责,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装备。目前,全市〔...〕个县(市、区)均已成立应急管理局,〔...〕%的乡镇(街道)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人员。二是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整合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第一季度,完成了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并上线试运行,接入各类监测数据〔...〕条,有效提升了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加强应急管理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期,培训执法人员〔...〕人次,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第一季度,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案件〔...〕起,罚款〔...〕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虽然第一季度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部分行业领域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压力依然较大。如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较高,一些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违规作业现象仍然存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事故多发,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二)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专业救援力量不足,装备配备不够先进,应急物资储备还不够充足,难以满足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需要。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协同配合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及时,影响了应急救援效率。
(三)基层应急管理基础薄弱。部分县(市、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不强,难以有效履行应急管理职责。基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监测预警手段有限,应急处置能力较弱。一些农村地区和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空白,居民应急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不足。
(四)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存在薄弱环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掌握不够熟练,执法检查不够深入细致,存在执法"宽松软"现象。安全生产执法信息化水平不高,执法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不畅,影响了执法效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推动各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情况的监督考核,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进一步明确各行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盲区和漏洞。加强对行业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督促行业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二)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持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加强安全风险防控。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排查辨识安全风险,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加强风险管控。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对达标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的动态管理,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依法依规责令限期整改或撤销达标称号。
(三)着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力度,充实救援人员,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更新升级先进适用的救援装备,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加强与社会救援力量的合作,建立健全社会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消防救援队伍、武警部队、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协同作战。加强区域间应急救援合作,建立区域应急救援协作机制,提高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加大应急物资储备投入,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和管理,提高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在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县(市、区)、乡镇(街道)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充实人员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基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基层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对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强基层应急通信保障,确保应急指挥通信畅通。加强社区和农村应急管理工作。推进社区和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和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居民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社区和农村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高社区和农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执法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执法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执法信息系统,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结果网上公开。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大数据分析应用,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