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工作方案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关于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工作方案

为了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据《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思想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新时代发展要求、适应XX县情、具有XX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特色化、丰富化,为加快建设XX提供坚强的文化保障。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全县农村公共文化阵地进一步整合,各类文化体育阵地功能性明显提高。文化服务内容进一步充实,群众文化活动更具多样性,文化资产资源低效闲置等问题得到解决。基层文化队伍进一步夯实,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突出,农民素质普遍提高。管理机制体制进一步理顺,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均等化、制度化水平提高,30%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市级示范标准。到2027年底,全县农村公共文化阵地服务更加优化,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队伍更有活力,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在全县建设更高水平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80%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市级示范标准,形成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兴盛和谐共生的局面。

二、主要内容

(一)活用善用农村公共文化资源

1.完善基层文化阵地服务功能。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普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和资源,提升一批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并有机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功能,建设发挥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群众的功能。以被撤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文化服务站点,保留其免费开放功能,由改革后的乡镇统筹管理使用。在宣传教育群众的同时,充分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需求,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拓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外延。

2.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立足全民艺术普及的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梓州大舞台等品牌活动的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支持成立各类群众文化团队,镇(村)年开展文艺活动和辅导培训不得少于4次,县级公共文化单位深入各乡镇开展文艺活动和辅导培训不得少于2次。利用剧院、广场等公共场所为民间文化艺术提供展示、展演平台,县、乡、村三级共建共享数字公共文化平台,配置更多更便捷的公共文化电子产品,让基层群众就近、便捷地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3.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落实全民阅读、全民健身要求,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文化集市"服务,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提供免费服务项目不得低于3种,如:读书看报、健身、坝坝舞等,实施文化保障工程,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采取政府购买等多种方式,保障其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鼓励县级文艺团队对农村文艺团队进行文化帮扶。建好用好电子阅报栏,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每年至少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民读书月""阅读征文"等全民阅读主题活动1-2次。改善观影条件,照顾未成年人、老年人、特殊群体的需求,结合当地实际,严格按照"人民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的原则,积极探索向人口密集的场镇、广场、景区等地倾斜,调整放映场次的新模式,确保平均每个行政村全年公益电影放映不得少于12场,进一步有效利用体育场地及设备设施,各健身站点根据国家和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广泛开展广场舞、坝坝舞、太极拳健身气功、乒乓球等体育运动,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普及性、经常性。

4.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健全设施布局、土地使用、建设规模、设计和施工规范及技术要求等标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重点完善县城文化体育中心建设,对未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广场进行改扩建,加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乡镇、行政村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城市"10分钟文化圈""10分钟健身步道""农村十里文化圈"。宣传文化部门要组织开展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每三年一次,每次评定一级文化站达20%以上,以创建特色综合文化站为抓手,每年打造1-2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站(点)。

(二)管好用好农村公共文化阵地

1.提高利用率。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估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管好用好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对撤并乡镇的文化站点要同等重视、同步管理。管好用好建制村的文化室、农家书屋、健身器材,对被撤并的村文化室的运动场地、健身器材等予以保留,在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电脑、图书等可移动资产调配整合至保留建制村、乡镇综合文化站、星级农家乐、日照中心、妇幼中心等,或在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图书漂流点,避免国有文化资产流失。

2.提升传播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能力,广泛运用各种现代网络传播手段和信息技术,大力推进镇(村)广播电视数字化,完成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达到县、乡、村三级联控,与各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有效对接,加快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预警信息发布,定时开展政策宣讲、文艺欣赏、农业科技、卫生健康等服务。支持和规范乡镇综合文化站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客户端等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

3.增强传承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结合梓州大舞台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展现本土文化。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继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让戏曲、武术走进学校、乡村、社区等,为乡镇送戏剧每年每乡镇不少于1场。办好"新春民俗展演""郪汉文化周""忠孝文化节"等传统民俗活动。扎实开展乡村文脉、传统手工艺和生产技艺的挖掘传承保护,支持建设XX中医药文化展示馆、秋林莲花池乡愁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镇史馆等,加强公共文化示范区打造,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创建。

(三)夯实夯牢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1.管好基层文化队伍。加强对农村宣传文化队伍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每个乡镇配备1名宣传委员,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配备2-3名宣传、文化专干,利用政府购买公益文化岗位,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点)运行开放,村文化室、广播室、农家书屋配置至少1名专兼职管理人员,鼓励任用"一专多能"的农村实用人才。

2.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干部培训。建立培训上岗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根据基层群众需要,强化宣传文化干部的群众文艺活动组织、文化阵地免费开放、文化广电设备管理使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专业能力培训,每年县级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乡镇、村广播电视服务网点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技术考核,掌握广播影视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能力。

3.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农村优秀文化社会组织及基层文艺人才库,培养挖掘基层乡土文化能人、文化传承人,从活动组织、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设施设备、联办实体、赞助活动、提供产品、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和相关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明确职责措施。加大宣传引导,用好文化政策,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资金保障。按照标准落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及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参与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三)加强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专业指导职能,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色"要求,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质量和特色。收集整理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建立文化遗产资源库,整合基层文化队伍,加强文化交流,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助力乡村振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