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5年红色名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镇2025年红色名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镇党委始终将"创绩提升"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突出攻薄促弱、补齐短板,突出提质增效、创先争优,激发全体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推动〔...〕镇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我镇红色名村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重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把红色名村保护融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继承优良传统,将一个个红色名村打造成环境优美、百姓安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秀美乡村。以〔...〕村为示范点,在该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社会人才和广大群众参与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热情,为村落强基、塑形、壮骨、铸魂,保护红色名村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红色名村的活化利用,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努力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
二、主要内容
(一)保护与活化利用原则
1.开展红色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制定红色名村保护类别及等级,确定重点保护对象(附件1)。
2.制定红色名村保护修缮标准及经费投入计划,注重保护古建筑、古民居、古街道、古巷道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村落原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
3.加强红色名村的环境整治,完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居住条件。
4.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挖掘和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和特色产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产业,为村民增加收入。
(二)重点措施
充分激活红色名村的内在价值,需要统筹好保护合力、多措并举,"保""用"结合,协调好利用和传承的关系,构建美丽和谐的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生态系统,让红色名村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泽被后世。采取加大托管力度等措施,实现〔...〕古村古建活化生态产品价值。同时,〔...〕古村房屋股权证将在深圳文交所进行挂牌,由中旅集团摘牌,促进〔...〕古村景区更好更快发展。我镇也将积极联系住建部门争取维修资金支持,加大对已托管古民居的修缮力度,并做好定期巡查维护。
(六)工作进度安排:创新"古村落古建筑托管方式",活化利用好古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古村落保护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发掘当地生态旅游,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探索"古村+"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对古村落良好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开发,建立政府、企业、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古村保护开发的良好模式。深入贯彻"党建+"理念,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加强传统保护、彰显文化特色、促进活化利用为核心的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工作。推动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将古屋托管率达到接近100%。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领导小组(附件2),将红色名村保护情况纳入村书记述职评议、年度考评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动红色名村保护、红色名村经营权流转、"拯救老屋行动"等工作落地落实,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夯基固本。
2.完善联动机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联席会议机制,全面协调各方力量,吸纳热心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村民,引导村民自发开展古村古建保护维修,确保政府、社会力量和群众在红色名村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中形成有效合力。
3.构建网格体系。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镇、乡镇主官驻点结对、村党组织书记主办、村民小组具体管护的责任体系,每名镇领导包保1个村,允许多名镇领导包保同一个村;乡镇主官至少要驻点结对一个集中连片保护的传统村落。争取县直部门帮扶,引导县直部门按照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帮扶情况具体结对帮扶所在村的传统村落。
4.落实包保责任。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包保传统建筑制度,在古屋、古街古巷、古桥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保护岗等岗位,明确每栋传统建筑的责任党员和具体责任,并建立包保台账进行集中管理,并将落实保护责任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内容。原则上,对于集中连片保护的传统村落,按照党员干部"1对1"进行包保;对于零星散落的古村古建,允许1名党员包保多栋古村古建。
5.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加大对镇红色名村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名村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增强公众对红色名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认知和参与度,推进红色名村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实施步骤
1.积极动员部署(2025年4月底前)。以〔...〕作为先行试点村,研究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村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动员部署,组建以挂村领导为组长、挂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全面启动相关工作。
2.持续全面推进(2025年7月底前)。强化目标管理,坚持挂图作战,抓好工作专班全面下沉实地调研、蹲点督导,全面推动制度机制完善、队伍组建、活动开展等各项工作,推动党建引领红色名村建设快见成效。
3.归纳总结提升(2025年11月底前)。抓好问题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总结梳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各村全面铺开。在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打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品牌。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镇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指导推动,协调整合各方力量,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顺利推行,并取得实效。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村落地见效。要把"党建+红色名村建设"工作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考评体系、纳入村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
2.强化督导考核。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各种资金支持,确保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镇党委要抓牢"实效"和"长效",力戒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镇党建工作指导站要做好督促指导工作,每月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馈好的经验做法,通报工作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3.广泛宣传发动。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单位的合作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推动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的不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红色名村保护与活化利用规划,注重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确保红色名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充分利用〔...〕发布、〔...〕党建微平台等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进、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各村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总结上报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好故事,深挖成功典型案例,着力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