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78/28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79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32分钟

二、2021年的重点工作

2021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有力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和民生持续改善,顺利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财政政策有效实施,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聚焦减轻企业负担,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收缓缴、煤电和供热企业税收"减退缓"等政策,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缓的缓到位"。截至2021年12月征期结束,全省新增减税降费128.03亿元。聚焦稳定市场预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专项债券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投资、补短板、扩内需、促消费作用,强化项目管理和储备,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益,合理把握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投入专项债券资金528亿元、政府投资有关领域资金518亿元,围绕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聚焦"六网会战""两新一重",以及棚户区改造、城镇建设、产业园区、物流、水利、农业、公共卫生、教育、养老等领域,支持建设近千个项目。聚焦保资金链供应,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逆周期调节,通过贴息、奖补、担保、风险补偿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缓解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融资难、融资贵。安排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4.12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35.12亿元,带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8亿元。统筹17亿元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通,支持金融机构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完善全省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全省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1242.97亿元,全省农业担保机构在保余额140.58亿元。聚焦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就业创业和消费。安排就业补助资金24.31亿元,支持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和鼓励创业,建立健全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搬迁人口就业帮扶,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安排5000万元实施多彩贵州暖心消费季专项行动,开展汽车消费节、黔酒黔菜促销季、商场消费季、家电下乡、冬季旅游消费季等活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二)强化资金资源统筹,"四新""四化"工作扎实推进。精准强化"四化"建设的要素保障。初步形成"政策刚性+基金弹性"合力支持"四化"和大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政策专项补助220亿元,夯实"四化"建设的基础保障。"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200亿元,带动银行及社会资本投入1000亿元以上,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出台109条财政政策措施,全方位构筑起"四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保障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投入力度不减,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4.61亿元,增长4.5%,资金向脱贫地区以及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政策举措、工作机制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切实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标准。支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和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生态环保领域专项资金138.4亿元,用于实施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污染防治、退耕还林等工程。实现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覆盖,加大对水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以及流域面积较大县区的支持力度。

(三)资金投向持续优化,重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以更大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省级连续9年压减党政机关行政经费,连续3年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预算连续3年下降,政府机关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压减的资金重点用于保民生,以及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全省民生类重点支出3913.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0%。多措并举兜牢"三保"底线。持续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下达市县转移支付2728.5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财力性补助867.8亿元。强化"三保"运行监测,建成转移支付执行和工资发放预警监测系统,按月通报监测情况并及时处置。建立"三保"激励奖补机制,下达奖补资金41.5亿元,对自身努力程度高、风险管控好的县区给予激励。常态化直达机制有效运行。在中央34项转移支付纳入直达资金的基础上,省级将下达市县用于保障"三保"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能源结构调整、煤电调节机制等10项资金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量1443.71亿元,支出进度90.8%,用于基层"三保"的资金占比达84.6%,惠及企业1.37万户、累计3.19万户次,惠及人员3099.01万人、累计9498.57万人次,为落实好"六稳""六保"任务,特别是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基层运转,以及疫情防控和助力扭转煤电供应紧张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四)更好统筹发展、安全,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有效。完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出台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的实施意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举债融资,从源头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稳妥推进债务化解。通过依法依规安排财政资金、出让闲置和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核销核减等措施,化解存量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着力优化债务结构。通过扎实推进县区化债试点,引导金融机构展期、降息、重组,依法依规优化债务结构、节约利息支出、拉长债务期限,有效化解刚兑债务偿还压力。严格落实考核问责机制。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将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作为各市县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进一步夯实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落实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有关部署。逐步完善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和决算草案中政府债务内容的编报,定期报告政府债务情况,依法接受人大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

(五)严肃整饬财经秩序,持续推动财政管理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有关领域专项整治。开展全省财政系统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财政收入虚假问题等专项整治10项。开展的基层财政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自查、交叉检查和抽查全省县及县以下1500余个财政部门,发现问题1.9万条,已整改1.7万条,同时将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移交案发地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资产评估师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规范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推动各类问题一体整改。全面推进国务院大督查、各级审计、各类监督检查、绩效评价、专项整治等发现问题同步整改。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办法、加强预算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措施,从体制上、机制上巩固整改成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