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模式创新+产业联动+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们的“三农经”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6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模式创新+产业联动+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们的"三农经"

"个人富裕靠包干,共同富裕靠集体",5月13日,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主办的"政策科学论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会议上,国土资源部派驻XX省赣州市赣县五云镇夏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XX表示,过去农村劳动力多,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化,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所以在坚持承包制的同时,也应同步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大户经营等规模经营的方式,更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当然,这也必须在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进行。

全国现有农村基层党组织128万个,占基层党组织总数的30%;农村党员3500万,占党员总数的40%。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乎全面从严治党,也关乎"三农"问题的解决。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是中央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第一书记及部分地方领导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了带领群众创新模式、脱贫攻坚、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经验。

模式创新做实农企合作

城乡要素流通不畅,农村资源过多流向城市,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症结所在。如何破解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障碍?xx区委书记XX介绍了该区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

--资源变资产,即村集体将确权登记的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要素,通过入股等方式盘活,变"死资源"为"活资产",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资金变股金,即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投入各类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

--农民变股东,即农民自愿将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参与分红成为股东。

在实践中,钟山区创立"三变+金融+扶贫"模式、"三变+异地置业"模式、"三变+易地搬迁"模式和"三变+三合"模式,促进了城乡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激活了城乡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推动了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三变"改革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和农业部等国家部委的关注和肯定,目前在贵州全省试点推广。

XX村是个没有集体企业的典型,实体经济缺失。他们结合村上坡地、林地资源丰富的特点,决定从小畜禽养殖产业入手,既可以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提高闲置土地使用效率,也可以吸纳部分返乡劳动力,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增收。

XX村党支部副书记XX介绍说,通过招商引资,石垭子村与本地生态农业公司达成了投资协议,在该村投建生态农场项目,开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技术集中、劳动分散、市场统一、收益保护"实现市场化、标准化的运营管理,结合了现代养殖和传统农业的优势,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很高。生态农场项目规划建设面积约100亩,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其中政府配套产业扶持资金90万元,完全投产后可实现年出栏土鸡超过6000只、土鸡蛋超过80万枚。

如何做实农村实体经济,贵州钟山区和四川石垭子村的经验告诉我们:首先,商业模式要有所创新;其次,农企合作要务必做实;此外,农民利益要充分保障。

XX说,就当前农村而言,更为缺乏的,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如何"育、促、引、聚"愿意扎根农村、踏实干事创业的专业人才,是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下一步,石垭子村将在待遇、税收、补贴、手续等方面,为农村引进人才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产业联动带动农户致富

产业发展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支撑。如何帮助老乡们扶持产业,带动农户致富?李章伟是中科院派驻贵州省水城县蟠龙镇院坝村的第一书记,他介绍了院坝村"幸福五招"扶持产业的经验,一是重点扶持茶叶发展,二是培育玫瑰产业,三是林下养殖,四是乡村旅游,五是其他产业,包括蜜蜂养殖、面条加工厂等。

XX带领村民,围绕"幸福五招"探索了一套方法:

在扶贫资金的使用方法上,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用扶贫资金建设茶叶加工厂,购买设备,为村集体财产。将厂房和设备采用"基础租金+利润分红"的方式竞标,入股合作社。水城县富琼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竞标成功,2016至2020年,基础租金2万,"村集体+贫困户+茶农"占股60%,合作社占股40%。

在村级扶贫保障体系的建立上,"输血"与"造血"相结合。①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直接给予物资和资金保障(输血)。经村支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包括五保户、重大残疾和孤儿,按照一定标准,直接给予物资和现金保障。②对一般性贫困户,采用"1+1模式",项目支持(造血)。创新"1+1模式",即个人出资50%,村集体出资50%,开展脱贫项目,村集体投资资金,分期偿还,实现资金的滚动扶持。以林下养殖为例,采用村集体和合作社牵头,贫困户分散养殖,购买铁丝网和鸡苗的钱各出一半,待鸡养成出栏后,分两批将村集体投资资金返还。

XX省XX市小港XX村支部第一书记、来自XX市商务局的熊波认为,招商引资是村级经济发展的出路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他说,赣东村引进了彩虹西瓜、奶油草莓、葡萄等品种成立了多个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全民合伙人电商项目,洽谈了钢构、光伏、休闲观光体验农业项目等等,这些项目的建设投产,不仅引领了当地经济增长,同时带来了优质的功能配套设施。

麻常昕是四川省委组织部派驻XX县三会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挂职担任XX县委副书记、XX镇党委第一书记。他总结该县的经验是,聚焦"全域规划"推进持续发展,聚焦"全域园区"推进连片发展,聚焦"全域乡村旅游"推进绿色发展,聚焦"全域互联网+"推进跨越发展;同时,结合城乡联村党建模式、扁平化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模式、项目化服务模式、群防群治模式等做法。

目前,XX县39个乡镇已建成17个上规模的现代农业园区,覆盖130个贫困村,占贫困村总数的61%。突出"一村一品",发展以红心猕猴桃为主,XX雪梨、优质粮油、生态养殖为辅的"1+3"特色产业,构筑山区农业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平台;依托农业园区开发"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旅游环线,推出"百里香雪海"乡村旅游路线,带动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并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加强与京东、淘宝等电商的交流协作,鼓励龙头企业开设网上专卖店或专区,有效提升了"XX产""XX造"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习近平总书记20多年前在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时记住了这句古话。

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5575万人。中央提出对贫困人口要实施"精准扶贫",包括"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派驻XX省XX县北岐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XX介绍扶贫经验,他们按照"科学定标、严格定户、按因定策、精确定档"原则,他们对全村186户、706位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剔除低保户以外,将具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的贫困户划分为"温饱巩固型"、"越温待哺型"和"成长发展型"三类,通过产业、基础设施、就业扶贫等手段,开展基础设施"攻坚战"、基层党建"保卫战"、产业发展"升级战"、金融扶贫"持久战"、乡村治理能力"责任战"、全村持续发展的"营销战"等"六大战役",全村扶贫人口已由186户、706人减到46户、128人,精准扶贫效果明显。

国务院扶贫办派驻xx省xx县南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为介绍了该村扶贫的做法:一是产业扶贫。去年12月4日,南猛村共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拿到执照,村里将300万元旅游扶贫资金中的60万产业扶贫资金,作为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份,于今年3月底正式注入合作社。村集体以芦笙博物馆和部分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作价入股,形成了"44+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个村集体)的股权模式,所得利润按股份比例分红,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集体和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合作社不走常规"一社一业"的路子,而是通过乡村旅游融合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下设芦笙表演组、民族手工艺组、农业经营组和电子商务组,贫困户根据个人特长和爱好,分别加入4个小组。

今年3月,农业经营组通过土地流转,以每亩300-600元的价格集中了全村300亩山地(其中初采茶园130亩,半荒地170亩),并组织村民种植茶叶、采摘茶青。老党员、种植大户杨金文主动将自家承包的130亩茶园整体流转到合作社,起到了重要的带头作用。100多户村民自愿通过土地入股或出租的形式将山坡上的玉米地、半荒地集中起来,交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以每人每天80元的报酬,优先聘用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茶叶。在合同中规定,每三年调整一次土地价格,最大程度保护村民利益,同时与当地一家龙头企业签订2016年茶青收购合同,茶青收购价格的三分之二归属村民,三分之一为合作社收入。民族手工艺组的手工刺绣茶杯垫,获得了贵州海权肉羊有限公司、越南安越红河股份公司两家企业2000件订单,将分别为贫困户、合作社带来2万元纯收入。

二是转移就业保障。南猛村外出务工人员总量约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240人左右),最近五年来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总数趋于稳定,但务工人群由过去较为集中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逐渐向县外省内转移、向全国各地扩散。目前,南猛村乃至整个雷山县和黔东南州的外出务工第一大输入地是浙江义乌,现约有50名南猛村民、1万多雷山人、10万黔东南人在义乌打工,主要从事饰品、玩具、包装、外贸等工作,可以说每15个义乌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名来自黔东南。不久前,刘为两次去义乌调研,与外出务工村民共庆五一劳动节,加强与义乌市转移就业方面的合作。

三是教育保障。在2016年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优先将符合条件的、有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的22户家庭纳入贫困户,按政策享受学费减免,确保村里无一户学生因经济原因辍学。并通过互联网+社会扶贫的方式,为全村有学生的150个家庭捐赠一张书桌、一盏台灯,改善家庭学习环境。同时做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政策的普及工作。

四是医疗保障。共济合作社从60万股金中划出5%,建立村集体公益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补充医疗保险,重点解决大病垫资(可凭诊断证明先领取2万元赔付,再去医院看病)、人身意外和因病身故三个问题。

刘为认为,扶贫资金是民生资金,民生资金是多数人的资金,要解决多数人的问题,为多数人谋利益与为贫困地区的最贫困群体谋利益是一致的,这是资金使用和分配的一条根本原则。并初步拟定了南猛村资金使用的四条标准:多数人受益、救急当先、立足长远、力所能及。

"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任职,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建议,其一,做好精准扶贫必须精准到户,目前城市最缺的工种是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物流快递、建筑施工、饭店餐饮、环卫清洁等。农民工的年均收入现已接近四万元,如果一家有两个人出来打工,再加上承包地有偿流转收入,家庭年收入即可达到八万元以上,超过城镇居民家庭年均收入。中年妇女出来当月嫂,月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如果贫困家庭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但仍有老弱劳动力,可帮助其发展畜牧养殖业。现在一斤牛羊肉卖到40元以上,每年出栏100只羊,年收入可达20万元。如果是因病因灾致贫,则应给以救济补助,同时完善医疗保障和各类保险。总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脱贫的条件比过去要好得多,致富的门路也比过去多得多。只要找准贫困原因,在各方面的帮助下,迅速脱贫是可以做到的。

其二,培育本地优势特色产业。改革30多年来,许多自然条件不好的地方也找到了适宜本地发展的特色产品和产业。如XX在沙地上种植葡萄、枸杞;新疆利用滴灌种植香梨、大枣,大面积种植长绒棉;贵州在荒山上种植药材、茶叶;陕北退耕还草、舍饲圈养,发展畜牧业,大面积种植苹果;山东沂蒙山区搞小流域治理,恢复生态,发展林果、畜牧养殖和石材业;XX定西地区发展土豆种植加工、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百合花;还有许多地方改善交通条件,发展旅游等等,都培育出本地的优势特色产业,找到了致富门路。

其三,要重视智力扶贫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地区发展,重点应放在教育上,特别是职业教育。搞好基础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实行寄宿制,适度集中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学习,并免除各种费用。陕北有一个县,把扶贫资金集中用于中小学教育,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考取中等职业学校以上的大中专学校。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最根本的扶贫措施。因为一个家庭有一个在城镇第二、三产业稳定就业的人员,全家脱贫就有了保障。职业教育应面向全体青少年和成年劳动者,使每个劳动人口都能学会一门专业技能,找到收入较好的工作。

其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随着全国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的全面展开,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交通条件迅速改善。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的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当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特别是要积极运用PPP模式,吸引社会投资和银行贷款,投入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四川凉山州最近与一家民营企业签订合同,建设五条高速公路,总投资1600亿元。投资完成后,将彻底改变凉山州的交通状况,为凉山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又如云南、新疆、内蒙古等边境地区,随着国际互联互通项目取得进展,可以在一些重要口岸设立自由贸易区,形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尽快富裕起来。

其五,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中的作用。战胜贫穷是一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各级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坚强领导作用,党员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许多地区脱贫致富的经验证明,"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有的基层党支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现在农村年轻党员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缺少年轻人,这是客观现实。怎么办?应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大农业,吸引和动员高素质的劳动力特别是党员回乡创业。农村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但决不能搞成老人农业。在这方面,荷兰有着成功的经验。荷兰人均只有1.3亩地,通过发展合作社,搞花卉、肉奶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扩大农产品出口,仅有25万农业劳动力,去年出口824亿美元,人均创造农业增加值4万多欧元。我们要向荷兰学习,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居民收入逐步赶上和超过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驻村第一书记们的"三农经"和郑新立提的建议,将给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党员干部带来更多的启示。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