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五型"政府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县政协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协商议政的重点,组织部分委员,通过召开乡镇(部门、企业)座谈会、实地查看县乡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走访群众、外出考察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在简政放权方面。一是顶层设计强保障。先后出台《关于做好全省统一行政权力清单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xx县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下沉及组建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实施方案》《xx县落实"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xx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搭建起推动改革的"四梁八柱"。二是积极对接减审批。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要求,对照国家和省市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目前正在逐一清理清查全县行政审批事项。三是审慎研究赋权限。在及时承接省、市赋权事项的基础上,按照"一乡镇一清单"原则,下发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首批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的通知》,赋予了乡镇各类管理权限X项。四是强化进驻集中办。县行政服务中心现已进驻XX个窗口单位、XX名窗口工作人员,进驻事项XX项,进驻率达98%。
(二)在强化管理方面。一是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落实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实现"照单监管"。截至目前,开展"双随机"抽查事项XX个,录入监管行为数据XX个。二是审管联动更加有效。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落实审管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双向推动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加强集中审批与监管有效衔接。三是综合行政执法有成效。县直单位下放给乡镇执法权限有XX项,各乡镇都成立了综合执法队伍,在维护乡村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加强对窗口人员的监管。县行政服务中心安装"好差评"评价器X台,乡镇配备高拍仪X台、评价器XX台,完成与省"好差评"系统的对接。
(三)在优化服务方面。一是努力推行"一门办"。以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县财政投资8000多万元高标准打造新市民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可投入投用。二是搭建平台"一网办"。按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赣服通"4.0xx分厅建设,已上线本地事项XX项。三是创新方式"一次办"。以"一次不跑是原则、只跑一次是底线"为目标,梳理出"一次不跑"事项XX项,"最多跑一次"事项XX项,占比达94%。今年以来共办结"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XX万件,并与XX温岭签订政务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跨省通办事项达XX项。四是汇聚事项"一链办"。梳理优化办事流程,编制"一链办理"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做到一次性提交一套材料,变过去企业群众到不同部门"办一件事"为全链条办理"一件事",已实现XX项多部门办理事项"一链办理"。
二、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简政放权方面
1.放权不彻底。权力下放不完整,有的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习惯于将审批作为日常行政方式,放权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待提高,对一些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采取继续保留,或调整为其他权力事项变动保留,或通过下放初审权和部分审批流程、保留终审权和发证环节等方式,继续行使实际上的审批权。如:各类补贴、救助金、抚恤金等,乡镇必须把名单报县直相关部门审批后才可发放。权力下放不同步,还有个别涉及多部门审批的事项,存在着有的部门下放了权限而有的部门未下放的情况。
2.放权不顺畅。一是从县直单位看,放了甩包袱。有的县直单位存在"甩锅"心态,选择性的将一些责任大、难办事项下放给乡镇,把责任撇开。如县自然资源局将矿山监管和规划下放给乡镇。二是从乡镇看,放了接不住。部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专业性、业务性强,乡镇因机构设置、人才、资金、设施等方面影响,"接不住""接不好"。如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环保等的执法、定性和裁量,由于缺乏相关人员、装备等,很难判罚。三是从实际效果看,放了也白放。个别放权未充分征求地方意见,与实际契合度低,有的下放的权力乡镇一年内只承办几次,部分事项甚至"零办理"。如:自权力下放以来,藤田镇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临时用地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等,还没有承办过一件。
(二)在监督管理方面
1.监管认识上有误区。"准入代替监管"的老观念尚存,"宽进严管"的审批改革理念未成为共识。主要表现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实体轻程序",有的部门习惯于应急式监管和运动式监管,将审批资质要求等同于监管,把监管简单理解为取消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
2.监管机制待优化。监管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横向、纵向互联互通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如部分行业监管部门开展的综合执法与"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没有融合,导致企业需接受重复检查,社会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不了解,市场主体主动接受"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自觉性不强。
3.监管短板较突出。在监管责任方面,有的部门"一放了之",不管下面是否接得住,责任随着权利一起下放,缺少工作指导,出现监管"真空";在监管内容方面,表述过于宏观,内容粗放、精细化程度不够,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放""管""服"链条脱节;在监管力量方面,存在"大市场、小队伍、老装备"现象,比如交通、安监、环保、市监等领域,监管任务点多、线长、面广,专业人才少、业务水平不高、执法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流程不规范,监管方法单一,导致难执法,更难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和隐患。
(三)在优化服务方面
1.业务信息不能互通共享。部分行政许可事项需集中审批,办理审批的业务又涉及上级部门众多专网,专网之间、专网与政务服务网、"赣服通"网上审批平台之间均不能互联互通,制约"一网通办",使得部分事项在网上审批后,仍需现场递交纸质材料,已在实体大厅办理的部分事项,还需填补网上流程,造成"二次录入"或"多头办理、多头审批",影响审批效率。
2.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不规范。从县级层面来看,县行政服务中心分为总部、一部、二部,办公不在一起,导致群众办理多项事情时要跑几个地方,且现有布局也不能满足"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统一要求。从乡镇层面来看,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场地面积不达标,设施简陋,功能不全,部分乡镇未配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队伍力量偏弱且不稳定,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导致中心运转和工作开展不顺畅,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有差欠。
3.政务服务效能不够高。一是审批机制待完善。因办事环节多、服务流程不优、审批时间长,导致"跑多次""多头跑"的现象仍有发生。群众和企业反映较突出的有三方面:①农村住房房产证审批时间长,有的农户建好房子后两、三年都没有领到房产证。②工业项目入园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需经过十多个职能部门、三到六个月才能审批完成,有的甚至要一年以上。③新材料产业园内企业迟迟办不了证,从2016年首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至今,有企业11家入驻,因入园标准越来越高,导致企业提交的审批手续不全,目前没有一家企业办下了土地证、房产证。二是服务水平待提升。政务服务体系不完善,缺少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和规范。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发挥欠佳,线上受理和线下运作两头跑的情况依然存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点发展不均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村级便民服务点发挥作用少。三是服务意识待增强。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业务能力滞后、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和群众办事依然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情况。
三、推进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精简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关键是在提高"含金量"上下功夫,以精准放权增强群众"获得感"。要聚焦社会需求,建立群众"点菜"机制,把群众和企业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事项作为减权放权的重点,大力削减企业投资、项目入园、资格许可认定、教科文卫等领域审批事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研究按领域放权的具体举措,把该"放"的全面下放,该"简"的及时精简,该"清"的彻底清除。
(二)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要开展简政放权"回头看",对承接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指导乡镇做好后续衔接工作,对"接不住""用不好"等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加强乡镇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尤其是县直有关部门要克服"一放了之"的思想,根据乡镇"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让乡镇有条件、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
(三)强化执法监管责任。强化清单的执行落实,切实把监管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防止监管"缺位"和管理"真空"。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职能和机构,发挥执法大队作用,开展县直部门与乡镇联合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确定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及时公开检查结果,杜绝权力寻租现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跨部门执法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四)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一是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清单的编制与公布。进一步明确服务流程和办理时限,开展政务服务"六减一增"专项行动,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方便、更快捷。二是将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打造成高效便民中心。尽快启用新市民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智慧大厅,将一部、二部与总部整合,与群众相关的业务都进驻,真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学习XX市东乡区的做法,新市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集成化审批服务,在大厅设立"一窗受理"综合咨询台,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办理情况等。着力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便民化建设,优化大厅窗口设置,将原各站所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培养"全科"干部,实行"全科"受理,推行"全科"服务。推进村级便民代办点建设,发挥村(社区)委会为民代办作用,利用村(社区)电商快递代办点合理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从村(社区)现有村组干部、在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党员中选拔人员作为代办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各部门、各单位将所有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股室,成立行政审批股,并将该股集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集中,事项进驻到位,审批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成立县行政审批局,实行综合审批、一颗印章管到底,并按照"编随人走、人随事走"原则有序整合审批权限和力量,早日实现群众办事"进一扇门、找一个人、盖一个章、办全部事"。四是破解"信息孤岛"。依托"江西政务服务网"、"赣服通"、"掌上xx"等政务服务网上平台,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都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并统一网上政务服务出入口,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数据同源、数据互通,推动"一次录入、大家共用"和"一个数据用到底",逐渐增加身份证"一证通办"事项清单。推行xx县与温岭市"跨省通办"的做法,拓宽合作区域,方便在外务工的xx人办事。五是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改革。成立园区审批局,将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审批权限赋予园区,实现"园区内事园区内办"。建议对企业申请开办时间、投资审批时限设定明确的量化指标,以硬性约束倒逼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建议实行园区厂房有别于商住房的审批机制。
(五)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分管领导抓总揽、政务服务办抓统筹、牵头部门抓专项推进、其他部门抓具体落实、窗口单位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局面,召开专题会、协调会,及时解决难点、堵点。完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衔接、密切配合,切实解决你放我不放、放权不同步等问题,确保"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六)强化工作督查考核。一是规范督查检查。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评价基准,统筹规范"放管服"改革督查检查工作。重点做好精准协同削权减证、放权工作有效承接、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政务服务便民化进展等事项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精准考核评价。建立"放管服"改革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社会评价,综合运用电子监察、在线评价、抽样调查等考核评价方式,提高考核评价的规范性、准确性、客观性。建议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纳入乡镇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三是重视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经常性地开展满意度调查,让企业和群众评判改革成效。及时曝光改革中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突出问题,及时总结宣传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扩大改革效果,形成强大舆论推力。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营造"四最""三重"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对"放管服"改革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
www.sucai198.com
www.sucai198.com
下一篇: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