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汇编(61篇)(第8/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56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19分钟

一、基本情况

县工业集中区始建于2002年,规划控制面积169公顷,2018年9月被省人民政府纳入了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现有企业14户,其中规上企业6户,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建材、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棉纺服装和商贸物流为主的产业格局。特别是去年后半年以来,县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县委"2168"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工业集中区对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县工业集中区建设进程加快、初具雏形。

(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着力推进工业集中区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工业集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累计投入资金3.87亿元,建成汭河风情线、经一路、经二路、纬一路、西关五路、六路和西关正街等标准化市政道路11条11.6公里,完成道路绿化9.3公里,布设排水排污管网29.6公里,建设110千伏变电站1座,架设10千伏专用供电线路16公里,铺设天然气管道11公里,工业集中区基础配套功能更加完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重点实施中小企业孵化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城西污水处理厂项目,目前已完成工业集中区内5条道路和3条电力杆线规划选址、可研编制及评审、稳评编制、勘测定界、地质勘察、初设批复等前期工作;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土地预审、可研编制评审及稳评等工作。

(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高质量谋划项目,高标准建设项目,严格落实"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和清单化管理制度,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量质齐升"。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项目标准化厂房正在进行钢结构屋面板材安装,办公用房砌筑等工作,附属工程正在进行主管道、消防水池及附属用房建设等基础工作,预计6月底竣工验收。年产5万吨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稳评、环评、地勘等项目前期工作和设备订购,正在进行厂房基础施工,预计10月底前建成投产,12月底前启动二期生产线,2023年完成项目三期建设。甘肃创维智慧光电产业园项目和年产1000吨白酒生产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报批。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突出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成立县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泾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县工业集中区项目联审实施方案等文件,从项目用地、手续办理、政策落实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简化、快捷、高效的联审服务,下大力气解决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营造了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良好环境。坚持把优化服务贯穿于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全过程,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及时跟进、全程服务,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落户、建设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招商引资项目招得进、落得下、实施好。建立"一对一"联企制度,推行领导包片、干部包企工作机制,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项目建设的重点问题紧盯不放,组织专班协调解决,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按照"论证一批、储备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初步论证储备项目100多个,紧盯八大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挂牌成立县政府驻西安招商办事处,精心举办全县产业链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先后引进中辉利拓年产5万吨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线项目、甘肃创维智慧光电产业园项目、年产1000吨白酒生产项目、200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入驻工业集中区,增强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云驰蔬菜分拣包装项目、轻质陶瓷装饰复合保温一体化板项目、玉米罐头食用威化纸深加工项目、塑料管材生产项目、日化产品生产项目正在深入对接之中。通过发布"反哺归泾"倡议书、召开招商推介会、座谈会、政银企对接会等形式,号召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全县上下你追我赶、齐头并进抓招商态势逐步形成,项目洽谈成功率显著提高。第一季度全县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名列全市前茅。

二、存在问题

(一)机构定位模糊,管理运行体制不顺。新三定方案批复工业集中区为行政性质,人员却为事业编制,新赋予园区的规划编制、项目备案等行政许可缺乏有效抓手。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公司"运行的机制和区域评估联审机制尚未正式建立,致使土地指标审批、项目规划备案等报批程序复杂,未能充分发挥工业集中区聚集带动发展效应。

(二)土地供给不足,综合利用率较低。随着工业集中区规模扩大,受用地指标限制,工业集中区工业用地储备严重不足。部分企业闲置土地处理不到位,一些项目建设用地规模过大,个别项目用地超过实际用地需求,造成土地使用浪费,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

(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集中区属政府指导型开发模式,前期投入大,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我县财政十分困难,无法满足工业集中区建设资金需求,致使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企业等地、等水、等电现象仍然存在,道路、管网和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四)产业聚集不强,辐射带动功能弱。工业集中区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多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产业集群发展效应不明显,缺乏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工业集中区内企业产业关联度小,对县域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不强。

三、工作建议

(一)明确功能定位,理顺运行机制。要以全省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创新发展为契机,规范工业集中区机构设置,明确工业集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引擎的功能定位,形成职能配置完备、内设机构完善,资源集约高效的工业集中区。出台支持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工业集中区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行模式,从顶层规划、土地开发、产业引入、园区运营、企业服务等多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支持工业集中区结合承接产业转移,与各类市场主体联建共建特色产业园区,允许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包干运营。

(二)强化土地保障,加快产业发展。要按照"全域规划"理念,加强工业集中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规划间的有机衔接,统筹全县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优先保障已完成前期工作、具备用地报批条件、当年能及时开工的项目用地指标。鼓励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保障工业集中区建设用地。全面落实《平凉市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管理办法(试行)》,探索创新供地模式,开展"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紧盯"一年打基础,两年起好步,五年装满园"的发展目标,坚持全县"一盘棋"思想,突出工业集中区特色和优势,体现差异化发展,促进资源整合、要素聚集,推动产业链式发展。

(三)强化要素保障,提高承载能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设立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省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先安排用于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工业集中区招大补强,助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促进产业集聚转型升级。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土地奖补、水电补贴等政策,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细化工业用房产权,支持企业利用工业集中区内存量工业厂房抵押融资,为高标准推进工业集中区"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四)加大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要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制定出台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更多的招商主体,实现以园招商、以商建园,积极引进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高质高效推动项目落地。建立完善产业链招商机制,培育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聚集效应,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招商,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园区,强化产业能级带动,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力争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上取得突破。要用足用活资源禀赋和要素保障条件,统筹考虑产业规模、优势特色、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科学谋划招商项目,严格限制"两高"项目,积极盘活"僵尸企业",引导民营企业聚焦主业实业,让更多的资本投向产业链,力争形成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链条清晰、综合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关于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县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探究加快发展我县养老服务业的有效途径,根据县政协年度工作安排,县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汤晓克副主席的带领下,对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归纳整理,分送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参阅。

一、基本情况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截止2020年底,我县总人口79.2万,其中60岁以上人口14.3万人,占总人口的17.8%,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2万人,占总人口的2.5%,老龄化比例呈逐年加速上升之势。

(二)养老机构建设现状。全县养老机构16所,其中乡镇中心敬老院11所(公办9所,民办公助1所),其他公办机构3所,民办机构2所,已实施公建民营4所,总床位数1070张,入住501人,从业人员97人。建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乡镇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6个,社区级养老服务站24个,农村养老服务站47个,实现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三)居家养老现状。目前已建立健全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开展农村老年人联系人登记、家庭赡养协议签订、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三项制度试点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机构布局不合理。一是养老机构的等级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一方面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的机构较少,许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养老无处可去,一床难求;另一方面,全县所有乡镇和少数行政村均有养老机构,存在数量多、布局散、规模小、床位空等问题。全县仅枞阳县养老服务中心入住率达100%外,其余养老机构入住率普遍不高,床位长年闲置,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滞后,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居家养老问题更为突出。

(二)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一是专业护理人才普遍短缺。我县养老护理人员整体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专业知识不足,护理技能单一,职业培训不足,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二是社会服务组织数量较少。目前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组织主要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志愿者组织和社会组织较少,社会参与度不高。

(三)扶持政策补贴标准有待提高。目前我县正在进行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试点,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随着物价上涨,现行的补贴政策(每位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按2500元/月补贴)难以支撑养老机构收住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费用的需求,面临亏损问题。

(四)医养结合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医养结合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服务资源整合、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仍需完善。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的医疗型、康复型养老机构偏少,医疗机构巡诊养老机构的协作协议有的还停留在纸面上。

(五)社会认识程度不够。目前,全县仍以家庭养老为主,绝大多数老人尚未形成选择机构养老或社区生活照料的自觉意识,除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外,仅有少数老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或工作繁忙难以照料其日常生活,才有选择机构养老的愿望。

三、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谋划布局,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全县上下要更加重视新形势下的养老服务工作,全面梳理我县现行养老扶持政策,分析失能失智刚需和高龄老年人群保障、嵌入式护理机构建设、养医融合发展及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需求,多方征求意见,科学合理编制养老服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整合现有养老资源,抓紧出台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激励社会资本投资、培养养老专业人才、机构运营评定奖励等为核心的系列扶持政策,加强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和后期管养,加快对现有的散而小的乡镇敬老院进行整合改造升级,逐步建成"一个中心+若干个区域中心"、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基本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养老机构建设。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完善落实各项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重视老年用品市场开发,加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要精心抓好智慧养老建设,加快建设县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市、县、乡镇和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要深化公办机构改革,推进横埠镇、义津镇等镇的中心敬老院进行公办民营改制工作。要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争取2021年底,全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不低于50%。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一要建设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要落实养老服务人才扶持政策,发挥养老服务护理领军人才工作室的作用,开展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培训,积极参加评选表彰和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护理水平和能力。二要建设一支公益性服务队伍。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配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配齐专职管理人员,设置公益性社工岗位;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合理设置管护人员的工资报酬和社会保障。三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倡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结对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校师生定期定点开展义工活动,为养老服务机构老人或居家老人提供生活、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服务,建立起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服务群体。

(四)夯实服务基础,全面推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受传统养老文化影响,绝大多数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因此,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养老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从制度层面规范养老服务,参照《铜陵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尽快研究出台《枞阳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切实抓好《条例》的政策解读和宣传贯彻,为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强力支持。二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生活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从老旧小区、特困老年人住房做起,进行安全性、无障碍和整洁性改造。开展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现有小区公共房屋要优先用于居家养老服务,或者周边区域有空闲的公共服务用地,要用于建设居家养老配套设施;老城区内闲置的国有房屋优先考虑用于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三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管理指导,使其规范运作,并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营养配餐、保健理疗、康复调理、文体活动等服务,实行医养融合一体化,让老年人在社区内接受服务。四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关于全县医疗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县医保局、卫健局及部分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了全县医保工作调研。通过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与县两大医疗集团及基层卫生院进行交流,广泛听取一线人大代表、医务医保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基本掌握了全县医保工作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医保工作现状

2019年3月,我县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成立县医保局,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近三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各镇围绕参保扩面、提质增效、加大监管,规范医保经办服务,提高群众医保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连续两年名列全市医保扶贫暨医保业务工作第一名。

(一)参保扩面有成效。据调查统计,连续三年城乡居民暨职工参保率均达到了99%以上。特别是37908名脱贫人口、3130名监测人口实现了医保全覆盖,做到了应保尽保,为有效防止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医保报销惠民生。2021年,全县医保为2.6万多人报销了住院医疗费1.02亿元,为7765慢特病人报销251.64万元,门诊117408人次,报销1953.91万元,并及时拨付全县新冠疫苗接种费用2092万元,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经办体系更完善。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抓经办、优服务,基本建成了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报销"。

(四)监管有力保安全。通过专项检查、第三方抽审检查、飞行检查等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严打欺诈骗保行为,监督管理和使用好医保基金"救命钱"。2021年,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53228人、筹集资金13506.33万元,支出12657.39万元,结余848.94万元;全县职工医疗保险收入5805.1万元,支出4760.57万,结余1044.54万元。近两年县医保局扣减不合理医保支出210万元,处罚违约金68.15万元,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障能力与需求不对等。城乡医保总体水平和质量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基金总额有限、保障能力偏低,需要基金规模与保障水平亟待上涨;另一方面财政保障能力有限、群众近年受疫情影响,收入明显下降,对医保缴费上涨意见比较大,部分未住院的农户主动缴费积极性不高,基层干部催缴医保费难度大。近期还出现全县特困供养人员住院合规费用报销后自费部分及住院期间生活费、护理费无法落实的问题。

(二)"三医"联动改革不协调。"三医"联动改革的保障机制落实不够,特别在经费投入和人才保障方面的保障不够到位,卫健局对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服务不够,紧密型医共体未真正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优质资源下沉不到位,基层卫生机构发展缓慢,有的甚至面临"关门"困境;村医养老保险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两大医疗集团深化改革不够,有"等、靠、要"的思想,收益主要用于二次绩效工资发放,用于发展或偿还债务资金不足,队伍不稳定。同时内部监管不严,存在过度检查、过度医疗、检查结果互相不认可的现象。分级诊疗制度执行不严格,住院转诊率居高不下。医药改革也未达到预期目的,部分"三统一"招标药品价格偏高,带量采购未全面开展,镇村级医疗机构慢性病药物偏少,群众在基层买药不便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医保运行机制不完善。部分医保政策不接"地气",我县采用的按区域人口数进行总额预付住院医保制度简单粗放,有待优化、细化。涉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医药目录和诊疗目录不完善,造成基层群众门诊报销不方便、在镇村无法买到特慢病药;现行2011版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滞后,诊疗费过低、基层医技人员待遇偏低;大病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人为增加中间环节,下拨资金周期长,亟待完善和调整。医保缴费缺乏连续参保的激励机制,群众对无论是否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保费都"一刀切"年年上涨的做法意见比较大。同时,医保监管乏力,监督机制不健全,医保部门和卫健部门监管合力未形成,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全方位的联动监管机制。监管人员不足,监管手段单一,监管制度不完备。以事后监管为主,事中监管手段不足,智能审核监控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率不高。

(四)医保服务功能不健全。医保经办服务水平与县委、县政府要求和群众期盼仍然存在差距。医保服务网络不健全,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严重短缺,部分村医年龄偏大、不会使用电脑,部分村卫生室无法开展医保报销业务。基药的品规相对较少、基层配置不足,医保业务培训偏少,基层群众看病报销仍然感到手续繁琐,门诊报销不够简便,加上医保结算系统运行不畅、不稳定,经办人员业务不熟,基层办理报销业务的便捷化服务不够,使部分群众对服务感到不满意。

(五)医保政策宣传不到位。医保政策宣传及对群众教育引导严重不足,宣传方式单一,普及面与覆盖面都不够,政策宣传有盲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年年攀升,待遇政策调整过于频繁,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医保政策认为"听不到""看不懂""享受不到"的问题普遍存在,出现缴费时人人上门宣传政策,报销有问题时,人人都束手无策的情况。目前群众大多数意见都与医保政策宣传不到位密切相关,亟待整改。

三、几点建议

医保的本质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兜住民生底线。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更公平、更精准、更便民、更安全、更高效的目标,以"五化"为牵引,着力推动医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发挥医保在"三医联动"中的杠杆调节作用,提升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要按照县委《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石发2018年19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和激励办法,千方百计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经费投入和人才保障方面的需要,充实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解决现有村医养老保险问题,缓解村医后继无人的状况;同时尽快落实县级医保基金监管中心编制和人员。两大医疗集团要强化思想认识,克服"本位主义"思想,真正把下属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统管起来,管人管钱的同时管事管发展,建立向基层倾斜的薪酬分配制度和考核制度,拿出"本部的部分盈利资金"对镇村卫生院领导成员及职工进行绩效奖励,保障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调动其积极性,真正解决全县人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之痛问题,实现在县域内"看得了病、看得好病"这一目标。

(二)持续严化医保基金监管。县医保局要规范医药机构管理,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监管效率,加大对各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继续通过专项检查、飞行检查、重点联合检查或现场检查和专家评审等新手段,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评审,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医疗保障领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医基金安全和广大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助推医疗卫生行业健康发展。卫健主管部门要完善并落实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和考核评议。要健全完善医疗集团评价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稳步提升服务水平。两大医疗集团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医德医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完善医德医风监督投诉渠道,禁止医务人员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对违反医德医风规定的人员从严从重处罚。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公开通报基金运行情况信息,让"救命钱"晾晒在阳光下。

(三)持续优化医保服务功能。县医保局要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围绕医疗保障方面群众所需、所盼、所想,着力解决医保服务领域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高我县医保服务水平,为我县参保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基药的品规,尤其是增加"两病"的品种范围,充实优化基层医保网络,尽快解决基层群众门诊报销不方便和基层群众在镇村无法买到特慢病药的问题。优化完善医保结算系统,加大经办人员培训,让群众真正在家门口享受快速、便捷的医保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四)持续强化医保政策宣传。积极探索医保政策宣传模式,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城乡居民、干部职工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关注度。县医保局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多措并举,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运用微信、QQ群、电子显示屏、宣传栏、会议培训等线上线下平台多维度进行宣传,加大对村组、社区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医保缴费、门诊报销、住院报销、医疗救助"等医保政策培训,将最新政策宣传到位、把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解释明白,引导群众对医保的合理预期,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医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关于全州安全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的安排,5月23日至24日,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州应急局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陪同下,对全州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现场询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察看了祥云县三才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市凤仪镇中石化振戎油库、大理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大理州市烟花爆竹仓库等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分别听取了祥云县、大理市及州应急管理局2018年以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以来,全州各级各相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属地、行管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1+7"专项整治,全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2018年,全州生产安全事故58起、死亡71人、受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75.3万元,与2017年同比分别下降15.9%、12.3%、50%和35.7%。2019年1至5月,全州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9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83.3%、81.6%。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