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第2/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3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2分钟

(八)行业监管不断加强

坚持一手抓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行业监管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以"加大旅游行业贯标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抓好旅游行业安全"为重要抓手,认真抓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旅游安全教育培训、协会改革、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确保全州旅游市场秩序平稳有序,不断提升全州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为推动全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九)统筹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

按照"综合产业综合抓"和大产业大格局的发展理念,成立了XX旅游文化产业推进组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州旅游委兼职副主任制度,构建了高位谋划、高位推动、多部门参与、多部门联动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制定实施高位强势推进机制、政企"双组长"推进机制、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协同攻坚工作机制,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共同谋划建议、重大项目共同督导推动、重大问题共同协商解决的良好工作机制,合力推动旅游文化重大项目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宣传促销滞后、发展信心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XX旅游产业仍处于负重爬坡阶段,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不足5%,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一是文化旅游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全州旅游企业仅有220户,总数不到全省十分之一,要素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小资本"占据"大资源"的现象突出。二是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文化旅游产业与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农、林、水、交通、通讯、信息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不够,没有形成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的大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全州仅有13个A级景区,5A级景区为空白,大多数景区品质不高、内涵不深,要素不配套,功能不健全,多为观光型产品,缺乏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高端旅游产品。

(二)基础设施薄弱

多年来,XX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问题,抓住国家和省扩大内需机遇,全力加大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但交通仍是制约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通连各景区景点的道路不能满足旅游通达要求,旅游住宿餐饮设施档次较低,特别是康体休闲娱乐功能和服务质量与游客需求差距较大,旅游娱乐购物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功能不全、品位不高,缺乏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休闲娱乐项目,缺乏专门的旅游购物场所,文化旅游商品种类单一,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城和乡镇集镇的泊车位和公厕等规划建设严重滞后。

(三)专业人才缺乏

XX在文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行动缓慢,缺乏总体谋划和专项资金支持,实现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可持续开发性利用,致使旅游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整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缺乏统一,完善对接机制,行业队伍整体素质在提高。

(四)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XX一些品位较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旅游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短期盈利难,招商引资难度大,虽然借助不同渠道不同层级进行招商宣传推介,但仍未真正达成合作。部分项目受审批、核准、融资、用地、环评、准入等政策的影响推进缓慢,未达到预期进度。各县市在项目上报中存在盲目包装、未按各专项对口上报,造成项目上报杂乱。部分项目还存在资金到位迟迟未能开工的情况。

(五)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文化旅游作为消费品,离不开品牌、包装、营销方面的精心策划和宣传促销。目前,XX旅游宣传营销方面还没有完全从传统旅游营销转型到全城旅游营销模式。现有宣传营销模式以各景区景点单打独斗为主,州级和县级层面营销为辅。宣传模式过于传统化,满足不了全城旅游发展的要求,XX旅游产品市场知名度低,旅游口号不响、旅游商品开发之后,旅游产业链短缺,游客对XX了解不够,停留的时间短、消费低,留不住游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形象定位模糊。往往是将主要景区当成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广,就景区推景区,对于自身的旅游形象缺乏整体的定位和规划,致使游客对本地区的旅游印象模糊化、粗糙化,未能成功打造品牌形象效应。另一方面,宣传营销手段单一。媒体渠道选择上以传统媒体居多,以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旅游推介会等为辅,旅游营销水平相对较低,未能有效吸引游客的目光。

(六)体制机制和政策不配套

至今全州还有半数以上的县市没有成立党政主要领导统筹的全域旅游发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位、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土地、税收、资金、人才等有关配套政策支持还不够有力有效,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广泛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局面尚未形成;部门联动、多级联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体制尚不健全,比如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等都有待建立完善。同时,统一规划调控力度偏弱,各级各类旅游规划在宏观指导层面统筹力度不够,在微观实施层面精细化程度不高,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衔接不够,存在乱建、乱挖、乱拆、乱改,破坏原生景观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XX文化产业要紧紧抓住全省开展旅游革命的机遇,围绕把XX打造成为云南省的新兴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着力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打造精品名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着力打造国际化高端旅游产品。突出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三大世界级名牌和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以恐龙文化、元谋人文化、彝族风情为重点的远古文化化、民族文化旅游名牌产品。深入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持续打造"彝乡之峦","云绣彝裳"系列文化精品,把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提升打造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丝路云裳·民族赛装文化节",推动"中国彝乡"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制定打造特色化精品旅游产品。充分依托和发挥元谋土林、武定己衣大裂谷等地质奇观资源、黑井、光禄、石羊等古镇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主题特色鲜明、旅游内容丰富、环境优美适宜的特色化精品旅游产品。三是积极开发多样化大众旅游产品。改造提升传统旅游产品,加快开发旅游新产品,积极发展农业休闲、乡村旅游、户外运动、康体健康、温泉养生、医护疗养、体育运动、养生养老、自助自驾游、特色餐饮美食和名特旅游商品等。丰富全州旅游产品内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四是着力打造环楚精品旅游环线。依托"三纵三横"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各旅游区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区内联动、区外互补的环楚精品旅游环线,形成多个州域内旅游小环线的"环楚旅游圈",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五是加快培育昆楚、永武、元双、南永、哀牢山--绿汁江、滇中产业新区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