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集中,机动车数量也在逐年急剧增加,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存在着区域交通拥堵严重、车路矛盾突出、公共设施配备不足等一些问题亟需关注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区域交通拥堵严重。目前,大部分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机关事业单位往往集中规划在一个区域,日常出入车辆多,特别是工作日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电动车、行人、出租车、私家车等机动车辆同时大量出行,造成路段交通不畅,影响通行效率。加之部分城区路网结构设置不合理,道路基本上还是人车混行的交通布局,主城区道路主干道与叉道、背街小巷等连通性差,未能形成合力连接、有效管理的快速骨架系统、主干道路网络系统;同时还存在主次干道矛盾的问题,部分次干道断头路多,道路弯曲狭窄,通行能力低,加剧了主干道及城区的交通拥堵。
二是车路矛盾日益凸显。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急速增长,部分老城区道路交通流量成倍超出设计承载量,新增道路修建速度缓慢,且主要分布在新城区和郊区等重点区域。部分道路由于前期调研不充分,断头路等问题突出,一些立体交通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行人大部分选择从主干道穿行,人行天桥几乎成了摆设,市民交通法治意观念淡漠,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穿越公路,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一些大型商场、超市、酒店等娱乐场所将规划建设的停车场地长期占用,周边车辆只能停放在道路旁边和人行道上,大量挤占道路资源,影响通行效率,车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占道停车问题多发频发。
三是公共设施配备不足。部分城区未规划设计公交车停靠点、换车站等公共设施区域,公交车停靠、上下客只能占用道路,影响了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且存在安全隐患。公交线路覆盖不全、重叠率高,线路大部分设置在城区的主、次干道上,一些偏僻社区和支路缺乏公交服务,市民不方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同时,公交行业仍处于人力资源密集型的粗放经营管理阶段,公共交通服务的快捷化、信息化、人性化、舒适化改善不明显,另外,部分主干道区域,监控设备安装不到位,存在监控死角、盲区,乱停乱放现象依然严重。
四是监管执法不够严格。交通监管执法还未形成严管、严查、严处的常态化机制措施,对车辆乱变道、乱插队、乱调头等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对行人、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等违反交通法规行为处罚警示不够不力,对老年代步车、电瓶车缺少严格管理措施。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和隔离设施设计缺乏合理性和前瞻性,智慧交通系统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城区交通警察力量不足,车流量大,导致交通违法行为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极易引发拥堵问题,发生安全隐患。
二、对策建议
一要坚持系统思维,合理规划设计。在城市布局规划时,要突出系统思维,不断完善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做好中长期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订,发挥规划对城市交通建设的指导作用。优化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将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及出租车停靠点等公共设施建设纳入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大容量、快节奏的城市公交设施。编制城市停车系统规划,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体、公共停车与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通行能力。加快城区道路交通网建设,打通断头路,合理规划非机动车道,对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进行合理分流,形成交通环线,优化非隔离绿化带,压缩人行道,减少不必要道路岔口,拓宽路面宽度。加大重点路口改造优化,尽量避免同时出现车辆直行和左转,因地制宜增加右转车道,减少拥堵情况。在保证行人安全和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设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公共设施,最大限度的提升机动车辆的通行效率。加大公共停车位建设,引导有条件的单位、社区,在工作日、节假日等车流量大的时段开放一定的停车场所,通过价格机制给予一定补偿,缓解停车场建设不足的问题。
三是优化公交系统,改进服务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探索设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公交企业开通冷僻线路,建立给予补偿补贴机制。优化公交网络布局,提高站点覆盖率,缩短发车间隔时间,适度增加出租车数量,打击非法运营"黑车",确保市民出行方便安全。科学合理设置公交优先车道、专用车道、路口专用线等专用线和专用指示信号,确保公交车辆在优先通行的同时不对其他通行车辆造成影响。
四是创新管理方式,确保安全畅通。创新管理方式,加快智慧化交通平台建设,建立集交通控制、道路监控、拥挤路段自动跟踪显示、交通诱导、违法抓拍等技术于一体的工作系统,提高交管工作效率。创新执法模式,探索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机动车乱停车、乱调头、乱转弯和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的处罚力度。同时,对行人闯红灯问题,采取罚款、媒体曝光、充当交通劝导员等方式,有效减少不文明行为发生,确保安全顺畅。
上一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调研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