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关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1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关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新工作举措,深化各项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存在问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城乡二元发展结构仍然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升级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产业布局方面,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发展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但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亮点还不多,产业的发展后劲仍不足,设施装备更新滞后,智能化程度还不高,产业体系还有待持续完善。在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方面,我市形成了一批基础较好的粮食示范基地,但是示范区以外的生产水平还有待提升,但我市农副产品产业化开发程度还不够,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还不高,提档空间较大。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方面,围绕生产功能突出、生产方式绿色、设施装备先进的目标,我市打造形成了一批全市农业发展高地,但是对标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科技创新、辐射带动和人才吸引方面依然没有起到足够的支撑带动作用。在合作社发展方面,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经营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合作社主体存在竞争力不强,发展规模小等问题。

二是农民增收难度还比较大。在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方面,各级安排了一定的补助资金,但是在落实到具体帮扶项目时存在项目落地难、帮扶模式单一的问题。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虽然完成了农村"三资"集体清产核资,建设了"三资"管理系统,但是在利用清产核资成果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还未健全。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全市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已基本完成,但股权分红覆盖面只有XX%。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多局限于从农业内部考虑,农民增收渠道不广、效果不明显,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村富民穷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生态环境改善仍有不小差距。在绿色农业发展方面,我市规模畜禽场粪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率虽已达到XXX%,但是对照生态宜居的更高要求,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与XXXX年目标还存在差距。我市非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已完成,动物无害化处理率为XXX%,但是由于受土地、环保、动物防疫等条件限制,我市的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建设计划仍未落地。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城市化和工业转移导致污染加速向农村扩散的趋势仍在加强。在美丽村庄建设方面,围绕建设内涵丰富、产业支撑突出、长效管理健全的目标,推进美丽镇村建设提档升级,但是美村建设的覆盖率和建设水平还不高,某某市级及以上三星级康居乡村覆盖率只有XX%左右。农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四是乡村社会治理还需进一步优化。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建设规划不尽合理,农村房屋修建、乡村道路河道建设、乡村企业选址等缺乏长远规划意识,导致给后期发展建设带来困难。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仍显落后,较高等级的公路覆盖率偏低,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及幼托机构、养老服务设施辐射服务乡村偏远地区能力不足,城乡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不平衡现象。在乡村民主治理方面,乡村基层自治组织有所弱化,自治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面对矛盾纠纷调处能力不强。部分村民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的参与意识有待提高。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有待加强,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陋习一定程度仍然存在。

二、对策建议

一是拓宽发展路径,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能级。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繁荣发展农村经济。一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坚持守住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农业新机具、新技术。二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农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蔬菜、时令鲜果、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等高效农产品。加快发展林果种植和林下经济。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本地名特优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构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技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与科技对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农业新品种选育,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和各镇级农业产业园区示范、转化和辐射带动作用,搞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推动农业科技落地见效。四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农业新型业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农业,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等载体建立农业创新基地。充分发挥沿江临沪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假日旅游经济。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推进"互联网+农业",推广农业电商,打造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一体化产供销体系。

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富民强村机制。注重在改革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重心,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基本收入渠道,扩大经营性收入来源,拓展财产性收入空间,加快构建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扶持引导农民兴办家庭农场,积极打造新型农民创业载体,将各类奖补、税费减免、资金技能扶持政策覆盖到符合条件的农民,培育农民创新创业先进典型。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发展方式,从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优势等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联合投资型、为农服务型、农旅结合型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归属,健全管理制度。深化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抓好健全机构、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推动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形式量化到人、固化到户,让农民从集体资产收益分红中得益受惠。三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抓好农村道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管养和运输体系。推进农村新一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并逐步开展物联网建设应用和XG移动网络建设部署,全面推进信息产品和服务进村入户。四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事业。推动农村教育普惠发展,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力度,选优配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乡村卫生机构,加快乡村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分片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重大传染病防治,健全"XX分钟健康服务圈"。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现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城乡全覆盖,拓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让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五是有序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基本保险全面覆盖、补充保障协调发展、兜底保障无缝衔接的立体化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报销水平。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将救助向农村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等弱势群体倾斜。全面落实扶贫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激发低收入群体的内生动力。探索建立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促进困难群体早日脱贫。

三是注重绿色生态发展,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环境。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居乡村。一是加强农村生态保护。着力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系统、水林田、重要水资源涵养区、自然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充分挖掘造林绿化潜力,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村庄绿化要立足本地树种,体现多品种、本土化特色。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生态河道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护,开展河道连通和疏浚清淤,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改造,加快小散养殖场(户)整治和畜禽粪污处理体系建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可降解农膜推广应用,减少污染源。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新一轮美丽村庄建设,打造一批重点、特色康居乡村,推动有条件特色村积极创建特色田园乡村。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处置体系,全面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尽快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引导和鼓励农户主动做好宅前屋后、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和庭院绿化工作,美化村庄环境。鼓励实行专业化运行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综合管护。

四是做好社会治理文章,构建"和谐善治"新农村。加强和创某某村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文明和谐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机制。一是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先导,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村规民约的引导作用,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和规范村务监督工作。发挥乡贤作用,积极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探索农村社区协商的有效形式。拓展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推进"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力争实现办事不出村。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强化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开通困难人员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二是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加强乡村技防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农村通信网络诈骗,农村集资诈骗、污染环境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铲除农村黑恶势力及其滋生土壤,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强农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消除乱搭乱建、人棚混居、违规群租群居,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工作。创某某村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实现农村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全覆盖,确保乡村平安、社会安定。三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全面排查管理风险点,严肃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扶贫开发、涉农项目建设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探索"互联网+监督"的模式,有序整合"三资"监管平台,推动其和"阳光扶贫"监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涉农信息平台融合,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通。四是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以村民学堂、道德讲堂、文化礼堂阵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推进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送书下基层等流动服务,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试点,繁荣乡村文化。推进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升工作,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传承乡土文脉,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挖掘。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深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农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突出党员干部带头,强化群众自我教育管理,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