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关于提升社区青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关于提升社区青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社区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青年党员是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生力军,开展青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在基层党组织中的贯彻落实。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青年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引导青年党员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一)从需求侧来看,社区党组织青年党员在更好胜任组织需求方面仍有差距。社区由于直接面对驻地单位和人民群众,是名副其实的基层一线,是连结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桥头堡和前哨站,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构建梯队合理的高素质社区党员队伍,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既反映着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制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与执行效果,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推进基层民主进程的需要,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需要,直接关系着社区党建工作的成效。青年党员在从事社区工作之前的工作经历较为分散,主要包括公司职员、学生、服务行业人员、转业军人及其他自由职业人员等各种职业。由于之前的从业经历或学习经历不同,从事现职岗位时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差异。部分青年党员由于缺乏党性锻炼,理想信念模糊、党员意识弱化等问题突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激荡中稍不注意就会迷失自我,触碰党规党纪"红线"的风险点时刻存在;部分青年党员由于缺乏持续深入的理论学习,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不深,无法较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和严格的党性锻炼,引导青年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奋斗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对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从供给侧来看,既缺乏专门从事党员教育培训的专业人才,也缺乏适合党员群体特点的教育培训方式。在专业培训人才上,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党员教育培训和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师资队伍,在其自身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及文化素养方面存在差异,且由于工作需要,既存在同一党员教育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同时讲授党员教育培训专业课程及非党员教育培训专业课程,也存在非党员教育培训专业教师讲授党员教育培训专业课程的情况,师资队伍与党员教育培训的专业化匹配程度还不够高。这也导致了在培训课程设计上的雷同重复,照搬现有理论居多,内容不丰富;讲稿课件以及课程体系存在"照本宣科""一成不变"情况,创新水平、更新速度不够,在聚焦基本任务、突出系统性等方面的专业化讲授存在短板,无法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与青年党员的需求。在培训方式上,一方面,传统讲授式课程仍然"唱主角",其他互动式、体验式教学还处于边缘化地位。对青年党员的深度感染不强,大量的培训没有做到深入触及思想灵魂,缺乏有温度、有感染力的"说教"。另一方面,青年党员在新教学方式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看热闹"的情况仍然存在,真正实现"看门道"的还比较少。教师通过与参训青年党员互动所获得的启发和收获也比较有限,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还没有真正实现。

(三)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匹配来看,缺乏对青年党员思想状况的常态化追踪和调研。社区青年党员虽然年龄相近,但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等各有不同且差异较大,每位党员在党内的职务、身份情况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产生了党员个人诉求和所关注关心的内容差异,进而带来党员思想状况和行为状态的差异。传统的党员教育培训,从事党员教育培训的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人员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理论性研究,对青年党员这一参训对象特定群体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特别是由于缺少对党员思想状况的常态化追踪和调研,无法建立足够规模、足够有效的数据支撑,无法形成对党员特定群体规律特点的系统性认识,从而导致在党员教育培训的具体实践中,不论是在讲授内容的准备上,还是在讲授方式方法的采用上,"千篇一律""大锅饭""一个药方治百病"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没有差异化侧重,与参训党员的实际需求和关心关注相脱离,也缺少对参训青年党员的吸引力,往往会使其产生"置身事外""用不上"的感受,因而无法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二、思考与建议

(一)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精准匹配培训需求,实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相统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青年党员努力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注入思想、融入灵魂、见于行动,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开展初心使命教育,引导青年党员自觉把个人发展同完善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把人生理想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起来。加强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教育,使青年党员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崇高信念。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染青年党员,用百年大党的实践历程启发青年党员。加强党规党纪教育,引导青年党员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化素质能力教育,详细解读与社区工作密切相关的各项民生政策,为青年党员尽快熟悉基层工作提供政策理论指导;加强群众工作方法培训,使青年党员学会用基层群众熟悉的语言和方式开展工作;通过解析基层鲜活应急案例提升青年党员的理性认知和实践处突能力;开设公文写作课程,提升青年党员从事基层工作的写作水平;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引导青年党员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开设职业规划课程,邀请组织部门有关领导从政策方面帮助青年党员完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前景,增强从事基层工作的职业获得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创新运用培训方式,推行社区青年党员教育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青年党员教育培训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专业性,聚焦"专业人干专业事",从聘用、培养等各环节突出青年党员教育培训的专业性。把好政治首关,确保教师在教育培训全过程中能够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好专业关口,通过公开招聘或定向人才交流等方式提升青年党员教育培训的专业门槛与专业水平,结合对教师常态化专业化的师资培训,努力实现教师"学习阶段学党员教育培训,日常工作研究党员教育培训,课堂讲授讲党员教育培训",为不断提升青年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积极探索适合社区党组织青年党员特点的培训教学方式,力求使青年党员不仅"听得懂""学得进",更能够"用得上"。注重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强化教学的现场感、体验度和鲜活性,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持久力。推行"互联网+教育"与"指尖上的教育",利用智能手机,针对青年党员不同类型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运用各种媒体平台对教育培训情况进行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开展青年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挖掘先进典型,通过培训发现学习中的优秀学员或学用结合的典范榜样。

(三)加强对社区党组织青年党员教育培训的持续性常态化调查研究。科学设计调研方案,制订步骤详细、可操作性强的调研计划,明确各环节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聚焦"社区党组织"和"社区青年党员"两大关键内容,通过对"社区党组织在青年党员中的影响力"和"青年党员在社区建设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双向分析,明确调研目的。在将青年党员作为传统调研对象的基础上,还要将从事相关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纳入调研重点。按照地域、行业、规模等不同类型,对社区党组织进行适当划分,确保能够选出覆盖类型全面且数量适当的青年党员,从而保证效率。选取适当调研方法,将实地走访、电话问询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将个别访谈与集中座谈相结合,确保获取数据资料的及时性。保证充足的调研周期,以便保障获取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性和规模能够满足教学研究需要。规范把控调研过程,有效杜绝无效调研和重复调研。对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分析,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注重调研的持续性和跟踪反馈,以便依据最新实践情况及时更新调研数据、调整调研思路。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为科学设计培训班次与课程,满足社区党组织青年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开展个性化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保障,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增强社区党组织青年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致力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匹配,发挥自身优势特色、配齐队伍人员、建立工作机制,实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只是做好青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起步开篇。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高质量与青年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效果的高质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复杂局面和艰巨挑战需要去应对和化解。各级各类党组织必须坚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凝聚合力,坚持抓主要矛盾与统筹兼顾并重,坚持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并重,坚持借鉴外来经验与结合自身实际并重,科学合理分步制定出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脚踏实地把增强社区青年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宏伟蓝图转化成可操作可量化的"施工图",进一步建设成为广大社区青年党员可感可及的"实景图",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继有人。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