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汇编(61篇)(第3/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56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19分钟

2.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全区加速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自2018年以来,xx区完成农田水利投资1.07亿元,其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建成投产,将全面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极大促进各乡镇水源供应,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

3.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为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进度,解决农村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电压不达标等问题,加快开展贫困地区电网项目建设。自2018年以来,重点对xx区相对贫困地区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以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变电站建设、光伏发电"三大工程攻坚战为抓手,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农网改造升级完成投资5.35亿元,完成三口宕、文冲2个变电站建设和1个木冲生压站迁移。以农村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建设。

4.通信基础设施方面。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相继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动通信网络向农村地区覆盖,提升农村移动通信网络承载能力和接入能力。自2018年以来,围绕大数据发展需求,完成通信基础设施投资2.34亿元。城乡光纤到户改造,实现了村通4G和光纤,通信网络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目前,xx区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环境改造为方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完善环卫设施,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乡村生态发展,补齐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短板。自2018年以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共投入1.95亿元。xx区持续深化"三清三拆三好""美丽xx·幸福乡村"等活动,其中"三清三拆三好"经验做法获自治区肯定。

(二)围绕民生抓投入,教育、医疗不断完善

1.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自2018年起,xx区投入乡村教育资金共计0.75亿元。扩建1所小学、搬迁扩建1所小学、新建1所小学,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村级幼儿园2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利用撤点并校后的闲置校舍改建为村级幼儿园,满足农村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合理利用。

2.加快推进乡村医疗建设。为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xx区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脱贫人口住院治疗均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患者只需负担自付医疗费用;实现脱贫患者治疗全覆盖,通过门诊治疗、住院治疗、家庭病床治疗等多种形式,让脱贫人口每年得到一次治疗,将治疗率提高到100%。xx区内乡镇卫生院的138名医生组成了25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辖区内所有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进。

(三)突出创新投资抓产业融合,乡村经济不断繁荣

一是xx区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以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抓手。共计5.9亿元投入到特色产业发展中,主要培育高端水果、蔬菜品种,从而促进xx区特色产业更新换代。另外,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进一步优化xx区特色产业目录,重点发展茶叶、花卉、特色果蔬、水产、乡村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目前,xx区26个行政村除城中村外,均创建了1个以上现代特色农业示范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精品景区为依托,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二是建设集产地批发、物流、加工等为一体的摩天岭特色林地科技生态园和特色花卉-立体种养-生态旅游-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三是实现"互联网+销售"模式,电商物流热潮兴起,2020年通过绿色扶贫农副产品和工厂直播带货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

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政策效应

xx区按照"一区两翼"发展思路,依托包茂高速公路和323省道形成城镇化发展主轴线,推进镇村组团发展。同时,统筹协调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居民点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以点带面促进乡村科学发展,各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亮点纷呈。

1.自2018年起,xx区整合各类资金0.6亿元,在泗洲村开发旅游项目,建设"三馆(xx区党史馆、政协文史馆、改革展示馆)一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重点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依托"草莓采摘基地""花果山采摘园""游艇码头""水岸悠居康养社区"等载体,培育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引爆了旅游热潮,于2020年获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2.平浪村以"承红色印记,启乡村新貌"为主题,突出革命老区的特色。因地制宜进行绿化美化,村里新建了舞台、文化长廊、红色广场和革命老区文化馆等,形成一道乡土特色的风景线。沿线打造一批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融合现代特色农业的乡村绿色观光旅游,打造风貌提升+产业振兴型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3.龙新村以创新探索的"工商资本农村集体留用地"合作共建发展模式,促成梧州市城投公司和龙新村组集体签约,共同开发89亩留用地。该项目也成为梧州首个进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的农村集体留用地合作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龙新村组集体资产增收超2.4亿元;推动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机构与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对接,为农村产权提供鉴证、流转、抵押融资等服务,其中龙华村、龙新村469亩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进入平台交易,有效盘活土地资源。

4.倒水镇旭村的东方美人茶桂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是xx区乡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建设了1000多亩东方美人茶标准化茶园,园区内建设有年产100吨茶叶加工厂一座。年产量约20吨。该茶叶加工厂于2016年获得SC认证,并注册了"粤美人"商标,该公司不仅积极探索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其生产的茶产品还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富硒农产品认定和绿色食品证书。目前共有农户林地350亩入股到公司,使农民变为股东。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效益分红等方式,把小茶叶种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三、乡村振兴投资项目建设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在产业项目发展方面。一是产业项目发展基础存在短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仍相对滞后。二是全产业链发展程度不高。xx区农业项目建设规模不大、标准不高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深加工缺乏,辐射力不强制约了产业发展,致使xx区产业投资项目偏少,占比较低。三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配套设施跟不上,特别是砂糖桔、蔬菜等高效产业发展需要的保鲜库、物流仓库等公共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农产品生产方式单一,采收后续保障有待完善。

(二)在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一是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受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业产业项目规模小,单体项目计划总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就更少,示范带动力不强。

四、乡村振兴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补齐短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聚焦交通、水利、信息等方面的薄弱点,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齐设施短板,提高工程标准,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二是着力补齐农业产业项目发展短板。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高标准打造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实体经济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农业集聚化、融合化、特色化、智能化,提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

(二)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一是着眼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型农村为支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与乡村振兴目标相适应。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益不大的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建设。三是统筹乡村产业布局,确立适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优先及重点产业。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保护体系,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策项目扶持上要有所偏重。

(三)多措并举,?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五)精准施策,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相关优惠政策。一是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涉农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基层,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激发基层潜在的创新动力。二是认真梳理相关税收政策,了解相关企业的涉税政策需求和工作难点,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项目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三是精准施策,申请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建议降低农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对在农村地区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企业,比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将亏损弥补年限延长;对农村地区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招商引资企业,予以适当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减免,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六)?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

(七)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进一步培育农村各项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一方面可继续规范村务公开,明确权利与义务,增强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调动农民参与村组治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重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性公益性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举办和延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宣传良好乡风,不断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调研情况报告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一场"红绿融合"的产业发展画卷正在徐徐描绘。"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北湖区在率先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鼓舞下,乘着发展的东风,突出"红"的底色、"绿"的特色,将"红绿融合"作为重要抓手,以党建引领为"红色引擎",激活绿色发展动能,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基本情况

突出党建"红色"引领,优化乡村社会治理。聚焦组织振兴这张王牌,坚持以党建为引擎聚民心、集民智、汇民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党)组织队伍,依托红星云网络系统对1065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了全覆盖培训,储备优秀村级后备力量316名,每村储备入党积极分子4名以上。启动全区村社区结对互助,实现城乡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发展。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五个村2021年中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有序推进。推广"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为进一步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打下了坚实基础。推进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作,围绕党建统领,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打造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区,鲁塘镇陂副村成功获评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突出"绿色"生态优先,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新改建农村户厕638户,新建农村公厕7座,完成率分别为91%、87.5%。积极推进2个农村改厕整村推进示范点建设;整体提升村容村貌,以公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红色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完成拆危拆旧近37621.81㎡;持续深化长效管护,建立农村垃圾清扫、收运体系,保洁机制;全面治理生活垃圾,新建1座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站,1座垃圾中转站,购买垃圾箱(桶)4500余个;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公路建设,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重点任务,完成西南山区窄路加宽127.5公里、通组公路136公里。按照"一线一带两湖三区"美丽乡村格局,全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省市级美丽乡村、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聚力"红绿"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打造"四大"过亿产业链,做大做强蔬菜、食用菌、草莓、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0.60万亩,发展优质食用菌700万棒生产基地,草莓种植面积2300亩,油茶种植面积今年稳定在7.34万亩,生猪现有规模养殖场44家、生猪养殖专业户59户,已出栏生猪6万余头,现存栏生猪6.6万余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景区大开发为龙头,创成4A景区,争创5A景区,带动周边乡镇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民宿建设。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打造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新标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星级休闲农庄运行监测已全部完成,2家星级农庄正在市局审核中。着力培育龙头企业,2021年新申报18家市级龙头企业。突出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园、生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新建投产的大型生猪养殖场已完成资投0.5亿元,在建的大型生猪养殖场已完成投资1.1亿元。2021年新增绿色食品产品12个,新增10家菜篮子基地认证申报材料已全部上报至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二、发展优势

(一)?"红色"方面基因深厚,资源丰富

抗美援朝作战中有一位司令参加了全程并且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他就是电影《长津湖》当中的"邓将军"邓华。1910年,邓华出生于郴县永宁乡陂副村,也就是现在的北湖区鲁塘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当舍身报效祖国,挽救国家危亡,解放亿万生灵涂炭!"这是邓华在《论青年人生观》中所发出的感慨。现在,将军故居是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干部职工传统教育基地及红色旅游景点。大力推进"党建+党史+特色瑶族文化"红色文化项目,以"八个一"(一支队伍("前哨"党支部队伍)、一条路(红军长征路)、一个区(龙广洞苏区)、一个人(十寺村邓允庭)、一座墓(同心村十八烈士墓)、一个园(太白洞烈士陵园)、一个点(月峰村"前哨"情报点)、一个部(谷子元指挥部))带动全乡红色文化蓬勃发展。太白洞烈士陵园、邓允庭故居正在创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积极推动市保密教育现场示范点落户龙形垚。仰天湖瑶族乡致力于讲好瑞金红军墓、天湖岭红军养伤地故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一步一美景,一村一故事,一家一美食"全域旅游格局。

(二)?"绿色"方面生态优良,产业兴旺

仰天湖风景区开发项目由郴州市金展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0亿元,总占地面积12.3万亩,其中建设用地约600亩。目前已完成游客中心、美食街、网红帐篷建设,草坪复绿达到16万平方米;民宿建设与特色酒店已投入使用。同时,为了打造仰天湖精品旅游线路,在华塘镇塔水村建设枝青乡村度假民宿,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场地平整,二期拟于今年10月启动。鲁塘镇南溪片积极融入泛仰天湖景区,在郴仰公路南溪段沿线发展休闲旅游业,以民宿、养生、休闲为重点,发展一批有特色的农家乐、农庄、精品民宿以及养老产业,打造南溪片区"绿色"休闲风光带。保和瑶族乡小埠村历年来取得的各层级荣誉不胜枚举,包括"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xx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等,2020年更是获得了"全国文明村"这块金字招牌。塔水村在稻田中做足文章,按民宿及民俗两大板块,做好食、宿、娱、乐、购配套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让村民能在家门口创业致富。塔水村背临郴州机场,地处临空经济产业园区,按照区委"向西发展"的总要求,全力打造临空经济区,形成融合互动、产城一体的空港经济承载区,将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培育"通航+农业+文旅+体育+教育+康养"模式的近郊文旅示范区。

(三)"红绿结合"具有比较优势

按照"一主一副三带五片"空间布局,坚持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先行,文化为根。全力推进三条示范带建设,形成内联外畅的交通系统,营造舒适、安全、便捷的人居环境,推动红色教育培训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串联周边景区景点,积极融入省市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建成省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与乡村振兴高度融合的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示范带。近年来,红色教育、绿色观光、避暑度假等系列旅游产业正成为"网红"名片。

三、存在困难

(一)"红绿"品牌不够响亮,优势不凸显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拥有红色陂副、古韵三合、俏丽茅坪、峻秀石山头、新晨塔水、醉美吴山等系列"红绿"融合优质资源。但在长期的发展中,没有最大限度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区域品牌优势和最大限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区域辐射、整体带动的发展格局。富有特色的文化IP打造不足、富有魅力的文创产业生态处于起步阶段,文旅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不够。

(二)"绿色"配套不够完善,发展遇瓶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管机制不健全。农村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还不完善,农村垃圾治理水平不高,保洁机制不健全;农村改厕管护机制不健全,存在设备坏了无人修、管道堵了无人通、粪污满了无人掏等问题;厕所化粪池排出的污水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不完善。部分乡镇街道对农村改厕的宣传和技术指导还不到位,将任务分解到村后就不再去跟踪督促和技术指导;个别地方农村改厕出现化粪池未密封、池内串水、池内外管道安装不规范等问题。

(三)"红靠绿"、"绿等红"现象存在,理念有误区

在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群众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发展理念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只有绿色发展先做好,才能带动红色景点的客流量的增长,随之改善红色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认为绿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只有等红色旅游做得更大更强才能逐渐实施。

四、下一步对策和措施

(一)"描红画绿"找准发展定位,凸显北湖优势

紧跟省市区"十四五"科学规划,紧扣市、区《乡村大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全市大局中进一步找准率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位、进一步明确打造示范样板的目标定位,按照"一主一副三带五片"空间布局,推动红色教育培训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串联小埠、万华岩、仰天湖等周边景区景点,积极融入省市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打造成省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与乡村振兴高度融合的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示范带。通过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建设,把红色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红绿融合创新走好文旅名区发展之路,让红色文化扮靓绿水青山添彩金山银山,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红带绿"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升级

以构建高品质旅游服务链为着力点,加快现代化交通建设进程,逐步完善重点红色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以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从源头保护上着力,在空间上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在项目上守住环境准入标准。建造优良的农产品依托背景,发挥好岭南菇娘等品牌效应,突破名牌农产品有"牌"无"名"的窘境。着力推动形成以文旅高地、养生福地、避暑圣地、红色基地为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绿色生态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民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三)"红绿相宜"推动乡村建设,践行"两山理论"

依托难得的自然生态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红绿相宜"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力度,以资本为纽带,强化要素保障,做好公共服务。一方面,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殷殷嘱托,积极与"湘赣边"形成区域互动,践行"两山理论",把革命老区建设好。另一方面,要不断激发"红绿相宜"的经营活力,提高红色文化、生态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仰天湖大草原景区开发大力发展餐饮民宿旅游等休闲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让农村群众在全面实现小康后能够可持续地因地生财,真真切切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xx肉羊产业链现状与问题的调研报告

xx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畜牧业是全旗的基础产业,我旗地大物博,基本草牧场面积1395万亩,饲草料基地80万亩,具有良好的肉羊放牧、舍饲养殖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提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倒逼养殖户发展舍饲养殖,有力地推动了肉羊养殖产业的发展。然而,在肉羊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阻碍,影响和制约着肉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我旗肉羊产业的基本现状

(一)肉羊饲养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现我旗累计培育种养殖大户3929户,家庭牧场692个,新型经营主体力量不断壮大;认证有机草牧场560万亩和有机羊20万只;已成功注册"羊尝百草、肉自然好"的"xx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牧业年度全旗期末实有羊136.9万只,其中绵羊94.0万只,占比68.7%;出栏的肉用羊101.4万只。肉羊品种主要有萨福克、杜泊、小尾寒羊、蒙古羊及其杂交品种为主,2021年羊肉总产量为1378.3万公斤。

(二)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产业链不断完善。一是繁育、养殖龙头企业带动、示范能力强。以乌审旗鄂尔多斯细毛羊种羊场、鄂尔多斯市瑞康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大美农种羊场、亦和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肉羊繁育、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到20000只,年繁育羔羊25000只。具备一定的肉羊繁育、养殖能力,通过企业+基地的运行模式,扶持肉样养殖大户,拓展肉羊养殖基地。二是加工、销售龙头企业销售渠道多、辐射力强。以鄂尔多斯市恒科农牧业公司、人人益肉食品加工厂、草原侠肉食品加工厂,年牛羊加工能力达到47万头只,完全具备龙头加工能力。注册的"人人益"、"草原侠"、"天骄情"新蒙式牛羊肉创领品牌远销北京、深圳、江苏、山东、广东、西安等全国各地,同时创建了"自建网络+拼多多+物流"、"天猫旗舰店"、"淘宝"、微信小程序电商平台等,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销售渠道灵活多样化、方便快捷、畅通。

(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技术做保障,推动产业提质增效。xx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研究与探索,发明了肉羊生产的专利技术2项,足以支撑肉羊产业集群创建项目的实施。一是生态养羊模式:xx生态养羊模式,是根据荒漠化草原类型区研究的一种遵循自然规律,一年四季根据气候的变化和牧草生长成熟以及枯草期情况,建立生态型、科学型、环保型的新型养羊模式:每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舍饲养殖期;6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全放牧期;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为半放牧半舍饲期。该项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放牧模式,形成了有章可循的标准化生产模式。该技术于201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173437X)。二是肉羊三元杂交生产模式:我旗农牧业科技工作者研究发明了肉羊三元杂交技术(专利号ZL2008101734365)。该技术是将适应性强的本地羊和具有多胎性、性早熟、四季发情的小尾寒羊杂交后代为母本,再与纯种肉羊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羔羊。其特点是在限制基础母羊头数的基础上,形成一胎双羔、一年两胎,大大提高产出,提高肉品质,羔羊短期舍饲育肥出栏的生产新模式。羔羊的特点是饲料报酬率高、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肉羊三元杂交生产模式实现减轻生态压力66%的基础上,提高净产出200%以上(该种羔羊已获得了国家商标"宝日套亥")。

二、我旗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优质种畜推广利用后劲不足,优质肉羊群体数量不多。肉羊良种化程度对肉羊产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我旗虽引进了萨福克、杜泊等肉羊品种,繁育改良了小尾寒羊、蒙古羊及其杂交品种,但年繁育种公羊只有5600多只左右,供种能力有限。规模肉羊场重视肉羊育肥,轻视肉羊良种繁育。小规模肉羊散养户虽然有繁殖母羊进行自繁自育,但大多为退化的滩羊、若干代小尾寒羊或多代杂交羊,近亲繁殖,品种混杂,良种化程度低,优质肉羊群体数量不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