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调研报告-45篇(第21/90页)
二、农垦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湖南省农垦现代农业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仍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制约着农垦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集中成本较高,规模经营受到制约。
一是土地回收阻力大。目前七大管理区共有经营田22.32万亩、责任田26.03万亩。2000年湖南省农垦改革以来,农场土地参照周边农村的做法分给了农工。按照新一轮中央农垦改革的意见,通过确权颁证收回农工手中的农场国有土地存在很大难度。二是流转成本逐渐上升。在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时,随着土地流转兴起,流转费也水涨船高。目前,7个管理区土地流转费普遍是400-600元/亩,有的甚至高达800-1000元/亩,土地流转成本的上升,影响了规模企业到农场进行投资,阻碍了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优秀人才极度匮乏,企业发展遭遇瓶颈。
一是企业经营人才稀缺。农垦改革的主线是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从而更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2000年湖南省农垦改革时,农场已经实行属地化管理,本次调研的7个农场均已成为行政单位。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农垦公司,如西洞庭管理区的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东山峰管理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回龙圩管理区农垦集团公司等都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兼任公司领导,仅西湖管理区的丰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完成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脱轨,实现市场化运作,但仍由非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主导公司运营。二是农业科研人员流失严重。受地域环境、平台空间、科研实力、外界竞争和工作性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农场企业的农业科研人才流失严重,面临人才"新的引不来、旧的留不住"的窘境,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流出比例严重失衡。如何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进一步留住和用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例如,君山区新泰和绿色农业集团2018年高薪聘请8名大学生专业技术人才,因企业平台有限、上升空间不足、农场生产生活条件有限等,虽然工资比一般企业还要高,但截至2021年11月,已有6名大学生选择离职,仅2名专业人才继续在基地工作。
(三)资金投入渠道狭窄,产业提升后续乏力。
一是农垦没有专项。农垦农场争取项目比较困难,特别是自2019年起,省级财政农垦唯一专项"富民工程"也被整合,支持农垦发展的渠道进一步被压缩。二是湖南省"一同步,两覆盖"的扶持政策未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稳步加大对农垦投入,将农垦全面纳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覆盖范围",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小农场在县市中被边缘化,难以享受国家政策。以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和"厕所革命"为例,全省61家国有农场中,已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范围的农场只有36家,覆盖率为59%;需要开展改厕的农场53家,已纳入"厕所革命"实施范围的农场只有24家,覆盖率为45%,未纳入"厕所革命"实施范围的农场需要改厕的总户数有6688户。另一方面,农场没有行政代码,难以申报国家大型项目。目前,湖南省有副处级以上的农垦管理区(区)7家,除君山区外,其他管理区(区)在申报国家项目时,不能直接申报,只能挂靠周边县,导致申报国家大型项目难以成功。
(四)农业科技投入有限,农产品科技含量仍普遍较低。农业科技创新前期投入大,单个公司或单个农场目前还难以独自承担。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诸多农产品仍停留在初级产品和简易加工阶段,附加值不高。数字化、智能化农业缺乏大型试验示范,农民对新技术缺乏了解。受冷链物流、信息渠道等制约,高效优质农产品难以迅速从田间走向餐桌,科技投入不足影响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例如,东山峰管理区依托优良的自然条件,生产出的茶叶口感佳、品质高,屡获国家质量银质奖、湖南省名茶杯金奖、全国公认名牌产品、国际文化名茶评比金奖、绿色食品、"湖南十大名茶"湖南省著名商标等美誉。但东山峰管理区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缺乏科技投入,生产管理方式落后,依赖于传统种植经验;生产设备换代滞后,产品质量无法保持稳定;新产品开发缓慢,茶叶产品单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缺乏,优良的品质特点难以直观地被消费者了解,产品价值被忽略,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农垦不但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责任,同时还肩负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各垦区要坚定不移深化农垦改革,突破体制性、制度性障碍,着力将农垦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智慧农业的引领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区。
(一)深入推进农垦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一是推进集团化改革。以西洞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西湖丰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通湖土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屈原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君山农垦有限公司、回龙圩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南东山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为重点,以优势产品、优质品牌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联合联营,发展股份制经济、合作经济,壮大农垦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控制力。推动各农垦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机构,逐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公司发展与市场经济相融合。二是要完善农场国有土地管理办法。加快出台土地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国有农用地管理长效机制。明确农垦土地承包租赁的债权关系,构建权利义务清晰的国有土地经营制度,落实好退休退田制度。建立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和担保体系,加大农垦农场土地统一集中流转力度,实现农垦农场对土地的统一管理,并按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集约经营,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三是要探索农场国有土地"三变"改革。积极推进农场国有土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的"三变"改革,盘活农垦国有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破解农场产业发展资金瓶颈。
(二)加大农垦投入力度,构建投入长效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协调力度,争取设立省级农垦产业发展专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着力开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办点示范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实验、科技攻关等补贴,努力将农垦农场打造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农业项目要加大对农垦农场的倾斜力度,支持农垦先行、先试,努力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探索经验、创造模式。二是推动涉农政策全覆盖。督促各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2015年33号和湖南省委省政府2017年3号文件精神,在项目规划和安排时,要将农垦农场纳入其中,确保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全覆盖农垦。三是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欠发达农场巩固提升等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方式,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垦产业发展;健全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通过产权、技术、产品等与农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农户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