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调研报告-45篇(第86/90页)
第三,以稳定购房者的预期为前提,进一步澄清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细节,减轻购房焦虑。尽管财政部已经宣布2022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但是对于未来试点城市范围、税率、节奏等重要信息表述还不够清晰,导致购房者在进行决策时表现出了诸多顾虑。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澄清未来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审慎原则,不显著增加非投机投资购房群体的支出负担,以降低不确定性,稳定购房者的预期。
(五)稳定股市,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股市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而且是信心的晴雨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亟须提振企业家投资的信心和居民消费的信心,股市的信心稳住了,中国经济的信心也就稳住了。因此,2022年必须多措并举,着力稳定股市,避免指数大幅调整。
股市大幅调整,将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在当前经济超预期下行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抑制消费恢复。实证研究表明,A股股价下跌10%,居民消费将下降2%左右,一旦股市出现大幅调整,很可能产生杀跌现象,将破坏收入分配格局,扩大收入差距。股市大幅调整,将打击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信心,冲击经济活动预期。当前,投资增速低位徘徊,股市大幅调整会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活动。疫情冲击下企业信用违约问题攀升,股市大幅调整可能触发质押风险,形成流动性危机,进而引发信用危机,严重冲击实体经济。在此,就稳定当前股市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做好预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回购业务。在经济下行或市场低迷时期,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有助于向外界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刺激股价回升,进而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预计2022年上市公司现金流总体宽裕,货币流动性环境相对放松,建议做好预案。一旦A股市场持续下滑并且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就应该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回购,监管机构应做好相应的政策准备,这比国家基金出手救市效果更好,不仅有助于稳定公司股价、增加公司价值、改善资本结构,而且减少了未来被恶意兼并收购的风险,有助于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第二,加强部际政策协调,避免政策"合成谬误"短期内冲击市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股市敏感性高、信心较为脆弱,收缩性政策对股市的冲击可能进一步打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建议推动在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层面建立"涉资本市场政策协调机制",相关政策发布时机、时点应适当考虑资本市场反应,尽量安排在非交易日或者收盘之后,给市场预留反应时间和调整空间。
第三,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加强对资金跨境流动的监管,实现"管得住、放得开"。进一步向国外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开放A股市场和债券市场,引导海外资金有序布局中国企业股票和债券,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汇兑便利和汇率风险控制相关金融工具。进一步推动国内A股与欧洲、日本、新加坡等证券交易所的联动机制,形成更多类似沪港通、沪伦通的交易合作机制。通过更大力度开放举措,促改革、促稳定。完善境外投资者信息披露要求,强化受托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对境外投资者交易行为管理的职责。同时,要加强对上市公司海外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的风险监测,加强外资跨境流动的预警、预测与研判,避免外资大进大出和海外金融市场异动冲击A股市场。
(六)稳定供应链和粮食供给,确保经济运行安全
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稳定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还不完善,存在升级压力和局部中断风险,需要不断改进优化。2022年3月中下旬以来各种突发因素超出预期,中国部分地区和部分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受到了一定冲击,其中汽车行业尤为凸显。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助企纾困措施的密集出台和实施,重点产业有序复工,企业复工面不断扩大,生产不利态势得到扭转,但仍然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反映在人员返岗、物流运输不畅和零部件供应短缺等方面。在诸多政策进一步落实落细和效果持续释放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以龙头企业和关键企业为抓手,以点带链促复工,促进政府与企业同向发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抵抗外部冲击的韧性。
第一,保龙头企业生产,抓好关键节点企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大循环。一方面,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支持上下游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以产业链条较长的汽车行业为例,一台整车涉及的一级供应商可能有几百家,二级供应商可能更多,各级供应商如果不能正常运营,就会导致整车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而保龙头企业生产的同时也就要求保产业链的稳定畅通。另一方面,着眼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推动关键节点企业复工复产,保证生产不会因为某些关键节点的缺失而受阻,以点带链促进产业链畅通,支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稳定与复苏。
第二,基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逻辑,确保政府与企业共同发力。在处理政府与企业关系时,要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帮助企业克服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回应解决企业的问题和诉求,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对接合作,建立形成稳定发展的协调机制。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才是制定生产决策的市场主体,技术创新和攻关还是要靠企业自身,要鼓励企业家不畏困难、开拓进取。如江苏、浙江多地已经实行的"链长制",由地方政府领导担任产业链供应链的"链长",及时协调要素保障,为核心企业协调产业链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三,进一步健全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优化空间配置,提升抵抗冲击的韧性。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产业体系的完整和产业链的安全稳定面临较大挑战。为此,要进一步健全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探索新的风险预案。加快提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增强自身竞争力。加强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供给保障,安全弹性调整库存,优化零部件供应的集中度和配置渠道,动态调整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促进形成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制造业发展格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近期受俄乌冲突、气候变化、经济衰退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风险骤增。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1年全球共有1.93亿人经历严重的粮食危机,食品价格指数也于2022年3月创下自1990年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4]。对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粮食自给率,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尽管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18年实现丰收,自2015年起粮食年产量始终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充裕,口粮安全已经基本得到保障。但中国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大豆、玉米、大麦等产品进口依赖度和集中度较高,优质小麦、大米供给不足。在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建议出台对农业的支持性政策,稳住国内粮食种植面积,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应借此机会,逐步调整优化中国的粮食生产结构,减少部分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同时,也要加强在粮食安全与贸易政策领域的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农业贸易和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