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调研报告-70篇(第48/88页)
(四)共建共治共享,扩大社会治理的参与路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联系面广,这些优势与基层社会治理面广、治理点多、条线复杂等需求相契合,应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把新就业群体的自身优势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有效结合,凸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应坚持因业制宜、简便易行、自主选择,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结合外卖骑手工作性质,当好民意信息员、文明劝导员、平安巡查员、志愿服务员,鼓励骑手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形象,提升社会公信力和认同感。一是搭平台,扩大社会治理的参与度。通过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楼委会、街区议事会、"新家人"联谊会等平台,定期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引导新就业
群体联系群众、传递民意、表达诉求,带动新就业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二是树典型,提升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一方面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党员服务队,形成榜样带动作用,吸纳优秀骨干进入社区治理"第二梯队";另一方面通过评优选先实现激励驱动,推行贡献积分管理,推行线上兑换、线下享有,将积分结果与物品奖励、评先选优、政策惠民、健康体检等挂钩。三是引进来,保证社会治理的长效性。围绕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目标, 发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及网约车司机等"流动哨兵"作用,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民意收集、突发事件直报、辖区安全预警、文明创建监督、疫情联防联控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探索新就业群体兼职社区"网格员""监督员""巡查员""宣传员"的长效机制。
坚定不移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
江西省纪委监委课题组
(2023年4月6日)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DZY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
近年来,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持续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治力度,形成强大震慑,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从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近三年查处并移送审查起诉的行贿案件来看, 一些行贿人不收敛、不收手,多次行贿、巨额行贿、向多人行贿,想尽办法"围猎"领导干部,以达到攫取巨额利益的目的。同时,在打击行贿犯罪过程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也存在错误认识。有的片面认为反腐败首要任务是惩治腐败分子,行贿人不是查处打击的重点,存在"重受贿、轻行贿""重调查、轻处置" 的倾向;有的将打击行贿犯罪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认为打击行贿犯罪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当地经济发展,主张网开一面;有的认为打击行贿犯罪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对该承担的监督责任一甩了之,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行贿犯罪视而不见。如果这些错误认识继续蔓延,无异于在一定程度上纵容行贿犯罪,势必影响反腐败斗争综合效果。
行贿是腐败行为的重要诱因,是腐败蔓延的重要推手,其危害性是全方位、深层次、多方面的。受贿和行贿是一体两面,行贿人"围猎"是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行贿人"围猎"党员干部无孔不入,一些地方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不仅自己被"拖下水",其他干部也随波逐流,导致出现行业性、系统性腐败,这是当前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行贿犯罪严重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员干部收受贿赂后,在推动政策落地、安排项目资金时,不是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而是看谁利益输送的更多,导致大量资金没有真正用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而行贿人贿赂出去的钱物都会想方设法弥补回来,有的拿到工程项目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直接转包分包、抽取利润,实际用到工程建设上的资金大打折扣,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行贿犯罪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带坏党风政风,败坏社风民风。行贿人的不正当获利手段,本身就在破坏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正气不彰,歪风邪气就会
盛行,势必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就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刻认识行贿犯罪的政治危害,坚定不移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彻底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利益链、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 决不让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被"围猎"和腐蚀的工具。
要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突出重点、精准打击行贿犯罪。行贿的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本质上就是政治问题,必须从政治上来看待。要自觉将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置于大局大势中来思考和谋划,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力度效果,对危害一方政治生态、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贿犯罪给予精准打击、严厉惩治。当前,尤其要重点关注多次行贿、巨额行贿以及向多人行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对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在国家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在组织人事、执纪执法、生态环保、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帮扶救灾、养老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实施重大商业贿赂等情形,该立案的坚决立案,该处理的坚决处理,持续释放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依规依纪依法查办行贿案件。思想政治工作是突破受贿行贿案件的锐利武器。当前,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越来越多, 一些行贿受贿双方事先串供、订立攻守同盟,一定程度上增加查办案件工作难度,更加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法宝来打开局面。要把执纪执法与政策策略、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内容结合起来,把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政策讲透,把宽严相济的政策讲好,帮助行贿人转化思想、回归正道,促使他们认错悔错、相信组织、依靠组织。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措施使用, 慎用限制人身、财产权利措施,规范、全面收集证据,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在查清问题的同时,要注重保障涉案人员及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综合运用措施方法保障企业正常运营,营造全社会共同反腐的良好氛围。
要精准把握政策策略,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目的就是让"围猎"者寸步难行,让潜在的行贿人望而却步。要坚持严的基调,把握宽严相济原则,审慎给政策、给出路,综合考量动机态度、时间节点、性质程度、后果影响等要素,精准作出处置,做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坚持查办案件和追赃挽损一体推进,尽力追缴行贿人非法所得, 最大限度挽回党和国家损失,坚决纠正行贿获得的职务职称、政治荣誉、经营
资格资质等不正当非财产性利益。强化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统战部门、执法机关等协作配合, 加快建设行贿人信息库,健全行贿人"黑名单"制度,让行贿人一次行贿、处处受限,持续提高治理行贿综合效能。
要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压缩行贿犯罪生存空间。打击行贿犯罪不只是为了查处几个人,关键是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查漏补缺、建章立制, 从源头上铲除贿赂滋生的土壤。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要强化"全周期管理" 理念,深化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方法路径,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 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坚持边办案、边剖析、边整改,引导被审查调查对象主动帮助分析政治生态问题、监管漏洞、制度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要注重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作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和典型案例通报曝光,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
煤炭行业"智改数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张加春
我国煤矿智能化市场潜力巨大、建设形势喜人,但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着认知不足、建设难度大、系统集成融合较差、网络安全体系不完善、人才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煤炭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简称"智改数转"),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基础软件等数字产业与煤炭行业实现数实融合,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能够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而为煤炭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一、煤炭行业"智改数转"的发展现状
一是煤矿智能化市场潜力巨大。在政策鼓励和技术升级的加持下,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方兴未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按全国煤炭企业的数量体量以及目前建设投入情况初步估算,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总市场规模为2000多亿元。
二是煤炭行业智能化改造势头正劲。据2022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从494个增加到1019个。智能化煤矿由242处增加到572处,产能由8.5亿吨增加到19.36亿吨,煤矿智能化改造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三是煤矿智能化建设整体尚处于示范阶段。已建成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仍存在明显的短板和弱项,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明显不足,如:智能煤岩识别率低;低功耗、高可靠智能传感器少;自动化控制领域芯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弱; 重大关键装备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露天采矿使用的大型装备进口依赖性强;智能化设备数据通信接口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行业内标准、规范建设推进水平有待提高。
四是行业外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华为公司成立了煤矿军团,携手国家能源集团发布"矿鸿操作系统",通过标准协议框架,形成煤矿物联和数据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家设备协同与互通的问题。各大电信运营商, 国内知名互联网头部企业利用自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优势积极进入煤炭领域业务,为行业"智改数转"带来新生力量。
二、煤炭行业"智改数转"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智改数转"的认识不足。智能化煤矿的显著特征是现代通信、云
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及控制与采矿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高新技术融入矿山应用场景、不断迭代发展,并随着开采条件的变化而不断适应完善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部分煤炭企业在"智改数转"过程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运维,重技术、轻管理"的急功近利现象,希望通过短时间大资金量集中投入,以"大跃进"的方式,快速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而忽视了相关运维管理的跟进,导致系统应用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