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乡村振兴中的“洄游”青年返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0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1分钟

从能力建设和预期引导两个维度着手,为"洄游"青年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基层政府应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外部人才引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等方式,更好为新农人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支持。例如,可采取"基地+项目""授课+实训"以及跟踪服务等方式,全方位帮扶技术型新农人提高生产经营水平。还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引导高校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和人才输送,通过技能提升、乡村人才定向培养等,培育扶持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土专家""田秀才",充分挖掘本土人才的潜能,加强"洄游"青年的"可转移能力"建设。同时,不仅要从技能上武装"洄游"青年,也要从信心上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他们的培训培养,不能采用"台上讲、两耳听"的传统方式,而要注重运用新媒体工具,选派科技特派员等力量加强培训辅导,利用互联网平台分享创业经验心得,在让"洄游"青年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的同时,也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抱团发展、共同前行。还可以考虑把"洄游"青年纳入农村治理队伍,让他们积极参与村务管理,给基层组织带来生机活力。此外,宣传部门应有意识地提升务农者形象,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年逐步认可"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还应在高中、大学阶段开展爱农知农教育,特别是在大学的职业规划等课程中,具体讲解当前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消除大学生对农村的认知盲区。

通过前瞻设计、制度托底,解决"洄游"青年返乡的后顾之忧。出台并细化对新农人进行帮扶的整体实施方案和各项配套政策,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充分激发地方积极性,加快相关项目的推进,推动各部门涉农政务信息共享开放、资源整合,完善财政投入、基础设施、技术应用、政策落实等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精细化服务触角延伸至农村创业末梢。一是土地承包与流转政策。我国第二轮土地承包期于2027年到期,现在的大量承包土地、农创园区以及配套用地等面临土地规划重新布局。为避免对青年农村创业者的信心和预期造成影响,建议提前出台政策,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保障创业者权益,平衡农民诉求,确保土地要素长期稳定。二是财政金融政策。融资难是"洄游"青年面临的突出困难,建议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出台项目资金贷款等特殊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可探索积极搭建资金平台、运用政府贴息的方式,引导银行发放一定额度的农业创业贷款,建立农业创业基金等。三是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配套相关政策。对"洄游"青年的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就医落户等方面给予优待。同时,要提升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打造宜居生活环境,让乡村成为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希望田野和无忧之地。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