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10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78篇)(第13/2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783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28分钟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引领干事创业风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肇庆市干部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1日)

推动高质量发展,干部队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肇庆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始终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注重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抓班子建队伍,强素质优作风,推动"敢担当、善作为"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一、事业为上

用人导向更加鲜明

事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什么样的干部,是推动党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肇庆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为事业选、为事业用,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用到最需要的岗位上来。

导向鲜明,心齐气顺。坚持以正确导向选人用人,持续培养重用开拓创新型干部,关爱使用"老黄牛式"干部,发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四大创建"等专项工作和大战大考中,提拔晋升了一大批实绩突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干事就有出路、干事是唯一出路"成为全市干部队伍的广泛共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考准考实,选贤任能。建立常态化联系市管领导班子制度,定期深入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开展调研,了解掌握领导干部表现情况。坚持"看政治强不强、看宗旨牢不牢、看作风正不正、看情况明不明、看思路清不清、看一线在不在、看效果好不好、看社情稳不稳"的"八看"标准,考察识别干部真实表现,综合分析研判班子运行情况,为市委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提供决策参考。

二、精心培育

能力素质更加全面

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肇庆持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使广大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实践本领、专业能力紧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强化培训,课堂促学。打造"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全链条干部培训模式,瞄准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镇街党政正职、县(市、区)直机关局长、优秀年

轻干部、新任科级干部等重点对象,精心举办了"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等一系列精品班次,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精准滴灌"式培训全市各领域各层级领导干部。

强化实战,岗位练兵。建立"789"年轻干部滚动发现机制和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重大任务或基层一线历练,在全市精挑细选一批科级年轻干部交流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安排年轻干部参与重点信访积案调处化解、到驻点招商一线实践锻炼,选派一批干部到雄安新区建设、东西部协作、援疆援藏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挂职锻炼,让各级领导干部在开眼界、经风雨、见世面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战"能力。

三、严管厚爱

担当作为更加有力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在"选优育强"的同时,肇庆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以严管促担当、以巧管出干劲。

严在日常,管住关键。加强政治监督,紧盯"政治要件"落实情况,重点监督是否把"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管理等制度,用好"12380"举报平台,精准开展提醒、函询、诫勉,领导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组织观念进一步增强。

精准考核,各美其美。紧扣全市高质量发展全局,充分考虑各地在发展定位、任务要求、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每年优化出台差异化综合考评方案,实施差异化精准考评,激励各地在各自赛道上"赛龙夺锦"。把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教育培训、"能上能下"等相结合,引导各地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关心关爱,激励担当。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关注干部工作状态、身心健康、家庭困难等实际情况,做好排忧解难与减压减负工作。用好职务职级晋升等激励手段,推出关心促进干部身心健康的系列措施。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容错纠错,对失实举报进行澄清,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选树一个,激励一片。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大力实施服务效能、管理质量、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四大提升行动",引导广大公务员踊跃投身"我为肇庆抓发展"中来。今年,鼎湖区人民法院黄登魁同志获授予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在全市公务员中掀起了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热潮。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坚定政治信仰 培育时代新人

福建省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2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近年来,省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根据中组部和省委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省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会同省委教育工委等部门不断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持续推动党建和事业发展互融互促。

一、铸魂立心

切实坚定高校师生政治信仰

"我家住在木兰溪畔。曾经水患频仍的木兰溪,如今风光旖旎,泽被乡里。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莆田人,我感到非常幸福。"9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青年读书分享会在莆田学院举行。

育人先育心。这样的研学场景,是我省高校千百个学习新思想的镜头之一。以《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等为题材,打造300堂思政课精品课;每

年组织5000余名师生组成400余支思政课实践小分队,开展追寻习近平同志成长足迹主题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在田地间,在探讨中,新思想春风化雨,滋润师生们的心田。

福建是红色资源大省。如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师生涵养历史自信的"营养剂",激发历史使命的"基因库"?

红色文化传起来。厦门大学党委推出纪念罗扬才烈士的视频短片《囊萤之光》,展现厦大的红色基因与革命传承,并在学习强国、微信等多种平台上广泛传播。

红色话剧演起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原创话剧《照亮青春》在福州演出,展现革命先辈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精神。

红色作品创起来。三明学院党委和永安市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合作设置"红小鬼"文创小铺,推出融合红军标语文化的红色文创新品,深入挖掘红军标语和红军医院背后的故事。

随着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

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勇担大任、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二、强基立根

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学校基层党建统筹谋划不到位怎么办?二级院系党组织"中梗阻"难题怎么解?

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印发《贯彻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督促指导各地各高校对照高校党建20项重点任务,逐项细化责任、明确时限、推进落实,切实解决好高校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修订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规范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组织"研究决定、前置讨论、政治把关"作用不断凸显。

添加qq10287440,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在民办高校,坚持全覆盖选派党委书记,同时,扎实推动落实党组织班子与学校决策层、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组织参与决策制度,民办高校党的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党建体系不断健全。

此外,通过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以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以优质化建设提升质量,以特色化建设打造品牌,进一步激活师生党支部"神经末梢"。

数据显示,自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以来,我省培育建设省级党建工作20所示范高校、100个标杆院系、1000个样板支部、100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其中,

5个院系、88个支部分别入选全国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

走近标杆院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党委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办法,推进落实"一站就好、一次办结"。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深入开展"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支部,助学习、助生活、助成长"的"三进三助"活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在样板支部,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依托"支部"论坛和"精匠"

讲坛,组织青年人才专题汇报所承担课题研究情况;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师生联合党支部利用新媒体渠道开展"创意"组织生活。

这些特色鲜明的基层党组织,把党的力量和声音传递到高校最基层、最末梢,切实奏响了我省高校党建的时代最强音。

三、深度融合

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期项目评审结果,福州大学江莉龙研究员牵头申报的"氨能源催化工程"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得资助。

"这是全体党员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项目攻坚人员没日没夜奋斗出来的成果。"江莉龙介绍。

长期以来,各高校大力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在高水平科研项目组、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上,有效实现优秀科研平台与优秀基层党组织的深度融合。目前,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备率已超过98%。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党支部建设与仪器研发、设备管理、科研辅助、行政支撑等业务深度融合,主动帮助解决教师发展、科研攻关中的困难。

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我省高校已成为科技攻关主战场、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地,为服务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新福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争先再远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高校将以更坚定的政治自觉和更昂扬的精神状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同心谱写"十四五"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定西市粮食安全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15日)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等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新粮食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决履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着力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提供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

一、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自觉把粮食安全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逐级签订稳定粮食生产责任书,认真履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坚持每年定期听取涉粮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粮食安全工作,努力破解影响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做好粮食安全工作及时作出指示批示,先后多次带领涉粮单位深入粮食企业和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督导检查粮食安全工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9月份全国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和省委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涉粮单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与学习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新粮食安全观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市关于稳增长、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与根治粮食购销领域系统性腐败问题结合起来,一体把握、统筹推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一"国之大者"上来。

二、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粮食安全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一系列政策规定,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市粮播面积和产量连续几年达到600万亩和160万吨以上。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储备粮补贴资金从2017年的1541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2085万元,结合涉粮问题整改建立粮食风险基金3434万元,实现了粮食风险基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根本性转变。制定出台《粮食安全保障预案》《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市级储备应急成品粮油管理办法》《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全市耕地保护、粮食监管、粮油储备等制度机制持续健全。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党政督考作用,紧盯种粮和管粮"两大任务"以及土地、种子、播种产量、质量、效益"五个关键",将各县区和市直各涉粮单位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党政督考一体化平台考核内容,督促各县区和各部门不断健全完善粮食生产能力、政策扶持、储备管理、市场流通、质量安全、行政保障等工作体系,全市粮食安全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连年保持优秀等次。

三、盯紧盯牢底线任务,粮食生产流通能力持续增强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底线性政治任务,以"稳面积、攻单产、增效益"为重点,大力提升粮食生产流通能力,全市粮播面积从2017年的573.67万亩增长到2021年的601.04万亩,增长4.8%;粮食产量从2017年的130.12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158.94万吨,增长22.1%。强化耕地"非粮化"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守耕地"红线",加快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耕地面积达到1240.58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934.48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8.5万亩,划定小麦、玉米核心产区257.61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万亩。大力实施种子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市建成作物类种质资源库3座,累计保存能力达7.3万份;建成种质资源繁殖鉴定圃6个,面积320亩,种植保存资源300余份。同时强化粮食购销协作机制,在粮源基地、订单采购、专收转储、加工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全市收购和销售粮食均达到24万多吨,总供给量和需求量均达到160多万吨,实现粮食产销和供需基本平衡。

四、健全完善储备体系,粮食收储调控能力稳步提升

统筹推进粮食储备、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军民融合三项改革,优化储备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政府储备运营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吞吐调节作用,健全以政府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农村储备为补充,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储备新格局。持续增加粮食储备规模,全市现有原粮储备7.95万吨、应急成品粮储备6500吨、食用油储备1153吨,按每人每天1斤原粮、1斤

成品粮和0.1斤食用油测算,分别能够满足全市城镇人口5.3个月、13天和23天的供应量,符合国家确定的基本标准。认真落实"十四五"增储计划,到2024年底全市政策性原粮和应急成品粮储备分别达到9万吨、7500吨,将达到国家关于销区储备粮规模6个月销量、成品粮油10-15天的上线标准。强化辖区内中央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目前全市辖区内有1个中央库、2个省级库、1个市级库和7个县级库,形成了共同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的工作格局。同时确定11家企业为粮食加工储备社会责任企业,建立粮食社会责任储备1370吨,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维护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打牢粮食安全基础,粮食储备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粮食应急保供体系日益健全

以服务宏观调控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粮油供应资源,优化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点布局,在全市重新筛选确定应急保障企业177家,初步建成了覆盖全部街道、乡镇和社区的粮油加工、储运、供应协调联动、环环相扣、梯次补给、源源不断的应急保供体系,形成了城区"1小时"、周边乡镇"3小时"、农村"5小时"的"全市粮食135应急保障圈",确保应急状态下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建立冬春蔬菜储备4525吨、冻猪肉储备300吨,在重大节日组织投放,切实起到了保供稳价和调节市场的重要作用。建立粮油价格监测点25个,及时跟踪研判国内外粮食市场运行和价格情况,充分发挥预测预警作用。持续充实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品类和规模,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不断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重大风险防范机制,特别是在新冠肺炎、异常天气、重大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到提前准备、随时待命,闻令而动、令出行随,以临战状态做好各类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

六、优化提升"六大行动",粮食仓储流通设施全面改善

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47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甘味"农产品品牌,19种粮油产品被认定为"陇上好粮油"产品。抓好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实现"产购储运加销"五优联动,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积极谋划和争取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建立健全产销衔接、运转高效的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近年来共实施粮食

质量监测体系、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粮库维修改造、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项目7大类49个,总投资1.14亿元。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投资,正在加快推进安定、通渭、陇西粮食和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分别达到6909万元、1714万元、16184万元。同时积极谋划储备项目,2021年以来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共谋划申报各类项目25个、总投资14亿元;列入2023年全市"一总六分"清单项目9个,总投资6.2亿元。目前全市共有国有粮食库点40个,仓房174栋,有效仓容达到23.1万吨,粮食仓储流通能力大力增强。

七、切实加强系统施治,涉粮领域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充分认识省委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和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问题整改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施转追工程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以"八个全面"为目标,以"八个坚持"为抓手,以"七项机制"为保障,扎实开展涉粮问题整改,全面推进部门系统性重塑,切实把问题整改成效体现到提高粮食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上来,体现到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来,体现到贯彻市委市政府实施转追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建立了市县两级粮食风险基金,加强了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机构,新建了一批粮油加工企业,完成了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资产移交;查处涉粮领域问题线索13件,处理相关责任人24人,切实解决了一些长期影响粮食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共修订完善粮食储备、流通、管理等规章制度86项,形成调研报告75篇,靠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目前全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发现的122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省委第四专项巡视组反馈细化的24个问题已整改到位23个。全市问题整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省纪委监委以及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充分肯定。

八、大力实施"转追工程",粮食系统干部作风加快转变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转追工程一系列决策部署,研究制定了《开展"转观念、转方式、转作风、提能力、提质效、抓落实"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三转两提一落实"的"321"总体思路和"87365"目标任务,树立"高、宽、严、准、快、实、细、好"八字标准,谋划实施追赶进位大比武、涉粮问题大整治、安全生产大整治、工作纪律大改进、深入基层大走访、能力素质大提升、理论学习大推进、工作效能大提升"八大行动",建立组织领导、协调推进、干部培养、督促落实、分析研判、定期调度、实事办理、奖励惩戒"八

项机制",大兴追赶发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攻坚克难、调查研究"七种作风",着力提高理论概括、综合分析、调查研究、统筹协调、跟踪落实"五种能力",实现思想观念大解放、工作作风大转变、能力素质大提升、重点工作大突破、工作效能大提速"五大目标"。切实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下猛药祛除"四个习惯于"和"五大坚冰"作风顽疾,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务实高效、奋发有为、清正廉洁"的政治机关、服务机关、效能机关、廉洁机关,努力营造忠诚担当、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工作追赶发展。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凝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雅安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综述

(2022年10月12日)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整体谋划、统筹用力,加快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雅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干部力量支撑。

一、补钙壮骨固本培元首位加强政治建设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不断增强全市广大干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强化政治引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分层分类办好各类主题班、专题班,创新推出"党课开讲了""红色大讲堂",推动领导干部示范带头,自觉筑牢理论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淬炼忠诚之魂。按照党中央、省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加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69万人次。以县级党校分类改革为契机,建强党校主阵地,深挖红色资源,高标准建设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近年来,累计培训干部5.3万余人次。

强化政治把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健全政治素质识别评价体系,细化明确20条正向、16条反向政治素质考察考核内容,对拟提拔和进一步使用人选严格"体检",坚持首关不过余关莫论,22名干部因党风廉政、个人事项和信访举报等问题被中止选任程序。坚持把政治素质考察抓在日常,采取试点方式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一人一档"动态管理,跟踪记实干部政治表现。

严明政治纪律。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分层开展警示反思教育320余场次,坚决摒弃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扎实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持之以恒加强政治监督。严格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

则,完善市县党委、市级部门党组(党委)运行规则,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出台《提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质量试行办法》,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二、深化改革强化保障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规范选任程序、健全制度机制,构建科学严谨、有效管用的选人用人体系。

着力健全选任机制。以《干部任用条例》和省委"1+5"文件为基本遵循,先后制定《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操作程序》《选拔任用市管干部动议提名工作流程》等23个制度办法,为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定党政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指导办法,编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参考文本》,进一步规范市直单位科级干部选拔任用,靠实了党组(党委)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干部的主体责任,促进了管人与管事有效结合。出台《雅安市领导干部常态性考察暂行办法》《雅安市党政领导干部网格化延伸考察办法》

《雅安市干部考察员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的干部考察员培训机制,推进干部考察向8小时外延伸。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