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合集10篇(第2/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42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8分钟

5.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北辰文创园动漫游戏聚集区入驻动漫游戏及相关产业企业

220多家,共吸引8000多人来湘投资创业;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漫游味数字文创体验馆突破性地将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化产业的科普知识、作品展示、制作体验、衍生产品销售相融合,实现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紧密结合,在全国尚属首创;连续五年举办湖湘动漫月,2019年与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景区合作办展,举办15场专业活动,1000余家企业参加,达成项目合作意向近400个(国际50余个),现场达成200余项授权业务项目签约,带动产业增加值达30亿元。

二、主要问题

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原创实力有待提升,表现为

原创品牌不强,内容创新不足,目标观众群体狭窄。二是高端人才保障有待加强,表现为高端专业人才不足,高端人才培养滞后。三是企业发展信贷融资难。四是政策环境短板明显。表现为财政扶持力度弱,审批环境亟待优化。

三、对策建议

我省动漫游戏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从顶层设计、支持原创、要素支撑、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聚合发力,重振湖湘动漫产业,打造动漫游戏产业高地。

1.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一是加强高位推进。重构湖南省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协调机制,细化成员单位职责,并制定《湖南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长沙动漫游戏产业首位度。坚持扶优扶强,推动优质资源聚集长沙,将长沙打造为"动漫游戏原创之都"。加快常德、怀化、郴州、株洲、衡阳等市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推动形成"一主多辅、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2.强化原创支持,做强龙头企业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突出扶优扶强扶精,重点扶持山猫传媒、漫联卡通、草花互动等一批原创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

的本土动漫游戏龙头企业。二是打造原创精品。鼓励企业充分挖

掘湖湘历史、民间传说、红色经典、少数民族故事等方面题材,促进动漫作品"全年龄段"发展。建立原创资源库,对已完成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动漫、游戏、AR/VR作品或项目,从源头上进行资金、政策扶持,力争打造3-5个现象级原创作品。并依托强势原创品牌,积极开发文具玩具、服饰装饰等相关衍生产品,拓展市场空间。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出海"号召,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支持一批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动漫游戏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推动龙头企业在国际合作中发展壮大。

3.加大财政支持,增进发展活力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参照杭州、广州等地动漫游戏产业财政补助实施标准,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对原创作品在电视台播出、电影票房、出版物发行、获奖等方面加大奖补力度。二是优化审批生态。动漫游戏产业是一个自由度高、创新意识强的新兴产业,应积极借鉴深圳、上海等地审批经验,通过建设网络游戏出版申报服务平台、测试平台等功能性平台,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动漫游戏作品及其衍生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规范动

漫游戏产业版权秩序,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4.强化金融人才保障,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推进文化金融合作。探索建立政府拨、银行贷、外资引、企业筹、社会集、上市募、风险投的投融资机制,促进动漫游戏企业与国有银行、国内民营资本、海外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沟通合作,着力解决动漫游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文化特色银行,为文化企业提供创新性、专业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文化产业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针对动漫游戏等文化类企业轻资产特点,探索开展知识产权、版权、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等业务。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并实施动漫游戏类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和评定标准,构建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的动漫游戏产业人才环境。鼓励动漫、游戏人才来湘创业、投资,并在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中专职业学校开设动漫游戏专业,大力培养动漫游戏一线人才。

5.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

重点搭建好四大平台:一是行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省动漫游戏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搭建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桥梁,实现资源共享,增强整体实力。二是产业聚集平台。以北辰文创园、

创谷·天心文创园、创梦乐谷(长沙)动漫游戏产业园等为重点,

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聚集上下游企业,打造动漫游戏专业园区。三是媒体播出平台。充分利用好金鹰卡通、芒果TV等播出平台,增加本土优秀原创动漫播出比例和时间,并在芒果TV增加动漫游戏专栏专区。四是展览展示平台。继续办好湖湘动漫月、数字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展会活动,为企业搭建好展示交流平台。继续组织动漫游戏企业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日本东京动漫展等国内外重点展览展会,扩大动漫湘军、游戏湘军品牌影响力。

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网络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就业 调研报告

近年来,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民生为本、就业优先"工作主线,全力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5%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

2017年、2018年先后被评为"X市就业扶贫先进单位"、2019年就业扶贫工作考核被评为X市一类单位(全市5个县),连续保持"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荣誉称号。

一、全面掌握就业信息,推动供需无缝对接

以村为单位统筹扶贫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四支队伍",大力宣传就业政策信息,全面摸清贫困人口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岗位需求等信息。采取用工招聘信息现代媒体手段和传统宣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用工信息推送服务力度,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就业服务向村组、(社区)延伸,岗位信息发布向家庭延伸,就业帮扶向个体延伸,积极就业政策落实力求普惠化,专项服务实现品牌化。通过开展

"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的延伸,加大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

户专场招聘会以及乡镇赶集日劳动力与企业"点对点"对接招聘会的举办,全力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17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劳务专场招聘会187场,参加单位累计达320余家,登记求职人员达16500余人,成功匹配就业2200余人。

二、大力开发工作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在全面摸清摸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信息的基础上,对照就业扶贫信息数据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加强与外省、外市的园区企业以及X高新区、河西经开区、X工业集中区、湘商产业园中的本地骨干企业和其他小微企业劳务协作,进一步疏通稳定就业增收脱贫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了全县劳务协作脱贫的"岗位清单",自2017年全面迎接国家检查验收之年开始,累计收集、开发、发布就业岗位21000余个,组织劳务输出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93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0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0人,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再就业60人;完成新增创业主体2522个,带动城乡就业3169人。

三、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切实提升劳动技能

以提高贫困户素质和实现就业作为精准脱贫的突破口,全力推进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培训,通过开

展就业培训、送岗位进村入户、送技能到家门口等一系列措施,

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竞争力,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就业愿望并符合培训条件的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参加培训,促使易地扶贫搬迁户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同时重点强化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技能,做到职业培训与转移就业同步,输血与造血衔接,助推转移就业扶贫精准化,确保贫困劳动力精准输出、稳定就业。2017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就业培训累计达6745人;完成贫困劳动力就业前技能培训1693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1人,创业培训390人(含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264人)。

四、灵活设置扶贫特岗,力促贫困群众增收

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法输送到企业固定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4050"人员和贫困户子女中大中专毕业未就业人员,通过按需设岗、自主选岗、以岗定人的方式,按照每个行政村(社区)开发不少于5个就业扶贫特岗的要求,设置了环卫保洁员岗位、生态护林员岗位、公路养护员岗位、交通协管员岗位、市场管理员岗位、留守老人和儿童护理员岗位、机动岗位等就业扶贫特岗;针对不同家庭的不同情况,采用灵活扶贫形式,用最合适的方法,改变贫困家庭的生活状态。2017年至2019年共开发了1498个就业扶贫特别

岗位,发放资金1321.6万元,达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全县深度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五、强化就业兜底安置,持续做好后续帮扶为帮助易地扶贫搬迁户"挪穷窝、换穷业",扎实做好后续

帮扶服务工作,该县就业部门、易地搬迁联席办、社区工作队通过"一对一、点对点"方式服务搬迁群众就业,结合临近X高新区、X工业集中区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就业。每年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在全县各县直单位以及贫困户集中居住的X镇同乐社区、莉坪社区和泸阳镇花亭社区,根据需要开发设置环卫保洁员岗位、安全巡防员等岗位,专门用于易地搬迁贫困户中的"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和贫困户子女中大中专毕业未就业人员,帮助搬迁户就地就近稳定就业。2017年以来,共开发500余个岗位,企业用工、搬迁群众务工就地就近,双向互动,共同发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六、全面推进平台建设,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以全县贫困人口信息系统为基础数据库,全面启动并逐步完善了"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建设,精准建立了全县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就业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属于网上办理的公共就

业服务项目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同时利用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和

"德一民生"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村级就业服务站点。目前全县130个村和15个社区居委会均已实现村级就业服务站点全覆盖、劳动力信息数据管理工作全覆盖、就业服务微信工作群全覆盖。并在县人社就业服务部门和全县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安装了13台自助查询一体机,方便求职人员进行务工求职信息自助查询。

七、切实落实优惠政策,确保政策措施落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系列决策部署,近三年来出台了《关于印发的通知》(X县扶领〔2017〕34号)、《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县扶领〔2017〕73号)、《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X政发〔2019〕4号)等23个文件政策规定,通过这些配套政策措施促进就业政策特别是就业扶贫优惠政策的落地。通过加大各类相关就业补贴和培训资金的整合力度,切实保障就业扶贫工作中的交通补助、一次性岗位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一系列优惠政策及公益性岗位兜底工作落到实处。自

2017年以来,共发放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费补贴436.15万元、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301.4823万元、一次性岗位

补贴27.75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16.0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09笔,共计2303.85万元,贴息81.8万元。八、全力助推复工复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工返岗就

业,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自2020年2月至6月免征全县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实施稳岗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自3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待遇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积极落实农民工同等享受失业保险相关待遇。不断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对象,农村自主创业的农民可纳入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人员自主创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最高申请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疫情防控期间,还落实了企业稳岗就业补助,针对受疫情影响的2家规模工业企业,发放稳岗补助7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己就业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率达

100%,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调研报告

网络

金融 调研报告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实体经济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区域金融中心作为区域金融体系的枢纽,能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效应,从而对区域实体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X作为X省域副中心城市,具备成为X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良好基础,按照《中共X市委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意见》总体规划,应当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打造与产业强市相适配的区域现代金融中心,为X市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提供强劲的金融支持。

一、X市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20年是开新局育新机的一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7月份,X市委适时出台《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意见》,对打造X现代产业高地,推动X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意见》对重点产业链产值提出的2025年发展

目标看,部分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具有较好的实现基础,但仍

有部分产业链离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加大金融、财税等各项政策扶持力度。

从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情况看,成绩可圈可点,但问题和短板也不少。

(一)金融支持规模不断扩大,贷款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但

金融支持效率有所下降

从信贷总量看,2015-2019年全市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存贷比逐年上升,6年时间上升了15.06个百分点。从信贷增量看,全市贷款增速大幅高于经济增速。2015-2019年全市经济增速基本维持在8%左右,而贷款增速除2018年外,基本保持在GDP增速的2倍左右。特别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6月全市GDP增速回落至1.7%,而贷款增速仍然保持了19.95%的高速增长,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的平稳发展。从信贷效率看,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断下降。为避免价格指标对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使用GDP贷款比(当年名义GDP/年末贷款余额)衡量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该数值越大,表明单位贷款创造的GDP越多,贷款的产出效率越高。2015年-2019年X市单位贷款创造的GDP数值逐年下降,5年间下降了30.18%。

(二)金融支持结构有所改善,第三产业贷款占比不断提高,

但信贷资金仍集中于政府类项目和房地产相关领域

从产业结构来看,金融支持方向与产业结构变化高度一致,第三产业贷款占比不断提高。随着X市三次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一、二产业在地区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20年6月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

58.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远远超过莱克尔斯现代化标准

(即45%以上)的要求。而相应的各次产业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也出现相应变化,第三产业贷款占比由2015年的35.24%上升到2020年的40.11%,第一、二产业贷款比重则出现逐年下降的情况。

从行业占比来看,政府类、房地产类贷款占比较高,制造业贷款占比下降。随着金融支持"六稳""六保"政策的逐步落实,实体经济的信贷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但政府类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在信贷投向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截至

2020年6月,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8.71%和40.30%,占比较2019年6月分别提高了2.91个和0.33个百分点,近7成的信贷资金投向了上述两大领域。而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仅为7.61%,较2019年6月下降了0.84个百分点。

(三)金融支持方式相对单一,银行信贷占绝对主力,直接

融资规模较小

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供应链金融发展滞后。为了从微观层面深入了解企业融资现状,课题组从X市重点产业链100家核心企业中选取了钢管及深加工、生态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及新型合金、化工新材料等行业的5家样本企业开展实地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金融支持的方式较为单一。一方面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信贷。5家样本企业融资总额中银行信贷占绝对主力,占比高达88.61%。其中3家企业只有银行贷款一种融资方式。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发展滞后。相较于X、X等地在供应链金融上的快速发展,X市供应链金融推广迟迟未有突破。截至目前,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仍未有一家核心企业签字授权,调研的5家样本企业也都未参与供应链金融。

直接融资发展较快,但整体规模较小,且以票据融资为主,资本市场参与度较低。从规模上看,X市直接融资发展较快,2020年1-7月全市完成直接融资102.04亿元,已达到去年全年的

89.16%。但与银行贷款相比,规模较小。

从结构上看,X市直接融资以票据融资为主,资本市场参与度较低。2020年1-7月,全市票据融资(包含中期票据融资、短期融资券融资和非公开定向票据融资)85亿元,占直接融资比

重83.3%。资本市场参与度低,股权融资是最大短板。2019年以

来,全市首发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均未取得进展。股权融资发展滞后,上市公司数量与省内发展较好地市也存在较大差距,目前X市A股上市公司仅有X等3家企业,与X(10家)、X(8家)、X(7家)的上市公司数量差距明显,辖内X电缆、X电控两家公司于2014年开始筹备企业上市工作,但由于上市前期各方面准备工作有所欠缺,目前仍未能成功上市融资。X市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与打造现代产业强市"资金洼地"的资本市场运作格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

(一)X市建设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可行性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据统计,截至

2019年末,全国有逾20个省会城市和近10个核心城市明确提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规划,以期围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优势区域推动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其中,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对打造开放高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鼓励与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高匹配度产业发展成为重要发力点。

2017年,X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X市建设成为辐射X、延伸全省的区域

性金融服务中心。2020年7月,《中共X市委关于贯彻新发展理

念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意见》再次提出,到2025年建成区域现代金融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业的日益壮大,X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前景日益清晰。

1.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区域现代金融中心在区域有机整体中,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具有实力强、多功能、强辐射、开放性、生态优等基本特征。X作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之一、X省第二大城市、X中心城市,自古"通两广、锁荆吴",与X、X相比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水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发达、新兴产业后发优势凸显、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金融历史悠久,具备成为X区域现代金融中心的良好基础。

2.金融基础日益完善。一是金融集聚效应初显。X市共有金融机构137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34家,保险公司39家,证券机构32家,期货机构2家,小额贷款公司2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5家,目前已形成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层次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从业人数

3.5万人,金融机构数量及从业人数稳居X地区首位。二是金融市场日益活跃。2019年末,全市各项存贷款余额均居全省首位

(X除外)。全市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22.5亿元,同比增长

17.4%,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长沙除外)。全市证券公司营业部

32家,证券交易额4537.23亿元,同比增长30.6%。全市保险保费收入105.04亿元,同比增长9.8%。全市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不断增强,融资方式更趋多元化和创新化,已覆盖首发上市和再融资、企业债券、公司债、集合信托、产权交易、中票短融、私募股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非公开定向票据等多个方面。2019年,全年实现直接融资金额114.45亿元,2020年1-7月,已实现直接融资金额102.04亿元,增长势头良好。三是金融信息有效汇集。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信用信息是风险定价的关键。近年来,人民银行X市中支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重点,着力推动金融信息有效汇集和共享,有效提高了金融信用信息的覆盖面和可得性。目前,全市已在X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市区金融机构网点累计布放征信自助查询机29台,2020年1-8月累计为个人办理信用报告查询18.23万笔,为企业办理信用报告查询3508笔,同比分别增长7.57%、26.92%。与此同时,X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运行,进一步破解了"信息孤岛"瓶颈,较好解决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四是金融设施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服务网点数量达到921个,所有县域均实现"一县两行",证券公司网点数33个,保险公司网点数270个,拥有ATM机3301个,助

农取款服务点实现村村通,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银联云闪付客

户端保有量突破76万户,日均交易笔数突破1万笔。2019年8月,全省除长沙外规模最大、设施功能最完备的区域性发行库投入使用,在服务X经济金融发展的同时,有效辐射郴州、永州、邵阳、娄底等4个周边城市,大大提高了X的金融战略地位和辐射作用。

3.配套机制日益健全。近年来,X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

《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意见》《X市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行动方案(2020-2025)》等政策文件,并相应建立政府性产业投资基金、企业上市辅导中心,创新成立X省首家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首家市级中小企业续贷受理中心,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会"、X市企业发展"船山论坛"等系列活动,为全市金融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二)X市建设区域现代金融中心值得关注的问题

虽然X市在建设区域现代金融中心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主要表现为金融产业实力不强,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地方金融实力偏弱,金融生态有待提高。

三、区域金融中心助力现代产业强市的路径选择

X打造区域现代金融中心应坚持产业为本、金融为用、政策为基,打通金融与产业间的循环,促使金融资本"脱虚入实",形成产融深度融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产业金融发展体系,为全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产业强市提供重要金融支撑。到2025年,应基本建成具备强大资源集聚和服务辐射能力的现代区域性资金融通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资本市场中心,形成"金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金融科技应用发展迅速、金融创新活力有效激发、地方金融实力明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金融发展新格局,在推动X市"一体两翼"发展的同时,带动X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促进湘西南承接产业转移提质增效。

(一)产业为本,以产业强市夯实金融发展基础

一是以企业为点,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培育工程",重点扶持45家上市后备企业及100家上市培育企业做大做强,为企业融资、融智提供全方位辅导与支持,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二是以产业为线,围绕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按照"一位市级领导、一个承载主体、一个行业协会、一家金融机构、一批高校院所、一个联合党工委"的"六个一"组织架构,和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委《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严格落实金融机构责任,加快推动建立

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有效发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引

导产业链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协同发展。三是以园区为面,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入园企业在财政、税务、工商、法律、融资、融智等方面提供集约化、专业化、高效化的立体式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园区的综合优势,为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

(二)金融为用,以金融活水提升产业发展动能

一是积极争取全国性金融资源,吸引更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等机构以及股权、产权等要素交易市场在X设点布局,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生产性融资与贸易融资、创业企业融资与成熟企业融资等在内的完整均衡的金融产业链。二是推动法人金融机构治理现代化,引导法人银行金融机构回归主业、准确定位,在贷款条件、利率定价、担保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将金融服务做深做实。组建X市金融控股集团,整合国有金融资源,通过申请或者并购等方式,构建金融全牌照体系,为X市产业强市提供高效金融服务。三是在银行业金融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大力推广基于应收账款、订单、知识产权、股权、期权、动产等新型金融产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作用,推动银行借助大数据改造企业信用评价模型,不断提高信贷审批效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