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各类调研报告-45篇(第61/90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3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推动中外融合,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互鉴。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北海市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历史见证,也是新时代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北海市对外交流合作的实践证明,传承海丝文化激活了新时代文化交流合作的澎湃动力,对推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启示。要坚持走向海之路,向海图强,促进陆海联动向海通、促进产业集聚向海兴、促进碧海蓝湾向海美。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推动文产融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得益彰,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让文化产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手抓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让民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中收获文化获得感、文化自豪感。要坚持满足文化需求与增进人民精神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文化需求上的"急忧愁盼"等问题,建设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正能量文化体系,以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实践探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卢静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通过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境外办学,稳妥推进境外办学。

2019年,教育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这一文件中指出,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步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全球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如今,全球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纵观整个世界,在高等教育领域,各国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强国几乎已经成了所有国家的共识,介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致力于对教育的深入研究,颁发了很多战略性的文件。例如,美国就已经将国际教育和国家安全划为了一个层次,并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世界性的成功:国际化教育和参与》;次年,德国紧随其后,出台了

《关于开展国际化教育的战略报告》;再之后,到2018年,短短五年时间,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又先后出台了符合自己国家发展的教育战略性文件。面对上述形势,很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出于减少本国人才流失这种考虑,陆续开始了对优质国际化教育的研究。比如,印度政府认为,在之前的几十年里,国家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管理机制还不够科学、完善。针对这一问题,在2011年,印度政府颁发了《外国教育机构法案》,这一法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印度外国教育的发展,并且使得印度的外国教育机构变得日益规范。之后,在2017年的时候,印度教育司长又在中国和东盟联合举办的职教联展论坛上指出,要想更进一步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寻求国际化的合作是必然选择。介于此,印度教育司长还表示,非常愿意和中国以及东盟国家一起去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此外,泰国也表示,愿意支持"一带一路"的倡议,本着国与国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目的,非常希望能和中国以及东盟进行合作,一同推动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国际化发展视域下的中国职业教育

自2018年",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被列入我国十大重点任务之后,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也逐步成为了我国中长期规划的重中之重。根据以上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基于"一带一路"这一倡议而提出的,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和思想指导,最终目的是要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世界公民",并以此为发展目标,不断对现有的教育体系进行优化,不断对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进行深化,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从国际化的层面去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第一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公告中有46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订学历互认协议,其中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国家共24个。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9月,我国中外合办项目或机构数量已超过两千,面积覆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专业涵盖超过两百,培养的毕业生更是有一百六十余万人。

二、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不足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样它也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中贡献了重要力量,其中包括促进文化交流、人才交流与技术交流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不足,这也是阻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国际化办学实力不足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建设号召,很多资源丰富、具有一定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经验的高职院校纷纷投身其中,并作出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不过,从全局去看,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发展上,并不是非常顺畅,甚至有不少学校根本就不具有发展国际化教育的办学条件。目前来讲,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东部,在职业教育国家化实践上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从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去看,东部的办学数量占比也最高;相反,以陕西、甘肃、新疆等为代表的地区,在职业教育国家化的发展上,明显有些迟缓,其办学数量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中,占比不到10%。由此,不难发现,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国际化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笔者以为,广大高职院校要想更为理想化地去推动国家化发展,除了要具备相对丰富的国际资源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自己的办学特色,然而,从专业设置去看,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划分并不细致,存在重复性高的问题,此外,从国际化办学的视角去看,当前很多学校都是以管理、国际商务、会计等偏文科的专业为主,而像机电、汽修这种能够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却比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后,很多高职院校并不具备内部优势或专业优势,难以在国际化发展中凸显自身的优势。

(二)国际化发展水平较低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建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初具成效,但由于国际化发展机制并不完善,国际化发展层级较低。首先,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形式化现象严重,导致国际化人才培养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据调查研究与相关数据显示,很多高职院校的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流于形式,仅限于培训、访学等浅层的交流层面,忽视了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也未能结合合作院校的实际办学质量等。在一些已开展的国际化合作项目中,很多学校选择让学生以自费的形式到一些并不知名的院校交流学习或者到一些企业进行短期实习,显然,这种形式在本质上异化了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降低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另外,短期的实习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及国际化视野培养等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更为关键的是,缺乏明确的师资交换与联合培养项目方案,未达到实质性的效果;其次,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较为缓慢,还主要表现在技术交流深度不够、课程研发水平低等方面,尽管一些院校根据自己时下的优势,以国际化为目标,做出了一些机制上的修正和建设,比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互通学习机制,但现阶段,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国际化去设置具体的课程,此外,很多学校所谓的资源共享也只是流于浅表,真正意义上开展技术交流项目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所以,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要立足自身现有的资源以及专业特色,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尽快制定、深入落实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交流项目。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